來源:愛範兒
『五·一』以來,全國多地突然迎來『夏日』。廣州於 5 月 4 日就掛起了高溫預警,是十多年來最早發布高溫信號的一年。
悶熱天氣加上口罩『保溫』,讓人走進便利店都忍不住想在冰櫃前多呆一會。
如果試探性地翻了翻冰箱,你會發現,冰櫃早已不是香草、巧克力、草莓等童年般『單純』口味的天下,而是布滿了『揚州炒飯』『東北鐵鍋燉』等等你想都沒想到居然還能做成冰淇淋的產品。
『萬物皆可冰淇淋』背後,是激烈的冰淇淋大戰
去年打造了紅遍朋友圈的『雙黃蛋』鹹蛋黃冰淇淋的奧雪,今年推出的鹹味冰淇淋中最搶眼的可能是包裝長得跟方便麵很像的『東北鐵鍋燉雪糕』。
在半個手掌大的威化『鐵鍋』裡,裝著牛奶口味的冰淇淋、肉鬆、香蔥、胡蘿蔔和海苔。
▲ 圖片來自微博用戶 @是依然開心呀
江西的康怡則同樣以牛奶雪糕為底,配以肉鬆海苔海鹽,打造了一味『揚州炒飯雪糕』。
▲ 圖片來自微博用戶 @pawpaw 瓜瓜醬
如果還是覺得不夠刺激,奧雪這款常被粗心網友誤認為抹茶口味的『奧雪芥末綠』會用口味讓你流淚覺醒,體會冰中帶辣的奇妙。
▲圖片來自微博用戶 @奔老師_不是老師
近年來讓『冰棍』變得『高級』的中街 1946,去年年底則推出了 『螃蟹肥了』,用蟹形的外殼裝著對半開的雪糕,能輕鬆分為兩份,無論是自己吃還是分享都更方便。
▲ 圖片來自微博用戶 @東慕尼
被譽為『蔥省』的山東企業華銀今年則推出『真尚蔥爆牛奶雪糕』,將蔥花肉鬆的經典搭配融入牛奶雪糕,裹在脆皮當中。
▲ 圖片來自微博用戶 @零食少女
當芥末口味來到華銀手上,搖身一變就成了在牛奶雪糕中包著蔥花肉鬆的『芥麼脆』。
事實上,把『菜式』做成冰淇淋的『鹹味冰淇淋』趨勢去年已經開始湧現。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的 《2019 線上冰淇淋消費洞察》指出,鹹蛋黃、海鹽口味等鹹味冰淇淋獲得了快速增長。這番增長背後,是消費者對傳統口味以外的小眾冰淇淋的需求。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在便利店買東西的時候喜歡多看一眼冰櫃,相信也能明白夏季的冰淇淋大多數是一種衝動消費。好奇心一來,也許就買下了奇怪口味,但單價相對不算太高的新品。
庫潤數據曾聯手英敏特調查了中國消費者購買冰淇淋的原因,其中最多人選的理由就是『品嘗新口味』。
與此同時,冰淇淋市場的競爭也特別激烈。由於沒有太多技術門檻,一旦一個口味火了,其它公司很快就能複製。就如去年『雙黃蛋』走紅後,市場上也頓時也出現了大批來自不同品牌的鹹蛋黃冰淇淋。
▲ 圖片來自豆果美食
奧雪負責人在接受《商報》採訪時曾表示,平均下來,一家冰品公司每年都得推出超過二十款新品。
因此,不少冰品公司會從餐飲市場上本身已經成功的口味入手,實驗新冰淇淋口味。
▲ 網上鹹蛋黃口味零食評測一搜一大把,圖片來自成都美食
珍珠奶茶和去年爆紅的鹹蛋黃口味雖然在冰淇淋中算是創新的小眾口味,但這兩種口味本身在飲食和零食品類中已經有廣泛的認可。珍珠奶茶的地位自然無須贅敘,鹹蛋黃口味的薯片、餅乾、魚皮等多種零食在過去幾年裡都很受歡迎。
冰淇淋成了疫情期間的『黑馬』
▲ 圖片來自 《日經亞洲觀察》
在大部分人印象中,冰淇淋是屬於夏日的幸福,一種季節性的解暑甜品,但這個觀念現在已經開始轉變。
在今年春節期間,冰淇淋就迎來了一波增長。
凱度消費者指數調查顯示,在 2 月 8 日至 2 月 21 日期間,中國家庭的包裝冰淇淋的支出同比增長了 38%,高於整體食品銷售增長。而以線上渠道為主的品牌鍾薛高在今年 1 月和 2 月的線上銷售增長更是高達 230% 和 500%。
因為疫情在家待著,難得出來一趟超市,必須買點零食開心一下,冰淇淋感覺起來比膨化食品健康點。
北京邱女士是一位冰淇淋愛好者,她在接受《財經》採訪時如此說道。
在庫潤數據和英敏特圍繞中國消費者購買冰淇淋原因的報告中,『犒勞自己』是僅次於『嘗試新口味』的第二大理由,此外,『獎勵/安撫孩子』以及『解壓』都是上榜的原因,它們都和舒緩情緒有所關聯。相反地,『解暑』並沒有進入排名前十的理由。
▲ 圖片來自 Giphy
當美國經歷 2008 年的經濟衰退時,當地冰淇淋的銷售反而迎來了 20% 的增長,因為當經濟不景氣時,還能買得起的冰淇淋能帶來不少快樂。因此,也有人稱冰淇淋是 『抗經濟衰退』的產品。而當經濟情況好轉,冰淇淋也還是能成為慶祝時給自己/孩子的獎勵。
在新冠疫情爆發最嚴重的一個月,購買人數、頻次和單次購買量的上漲成為了增長引擎。這也說明在緩解負面情緒的需要、在家上課 / 辦公的出現、以及和家人相處時間變多等的影響下,冰淇淋在家中扮演的角色正在變得更加重要。—— 凱度消費指數
與此同時,將冰淇淋看作『飯後甜點』的中國消費者也在逐漸增加,這些都為冰淇淋成為常規零食在埋下種子。
和其它國家相比,中國消費者在家吃冰淇淋的習慣還沒算普及,一年裡只有不到一半的中國城市家庭會在家裡吃冰淇淋,可見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口味奇特的冰淇淋固然好玩,但健康可能才是最大趨勢
雖說在今天疫情期間,冰淇淋的銷量迎來增長,但回望 17 年前非典發生時,冰淇淋在零食圈可是落後於其它零食和整個食品品類。
在這背後,除了有口味的創新,還有更關鍵可打破地域邊界的冷鏈發展。
▲ 圖片來自中國經濟網
去年,京東冷鏈就和蒙牛乳業達成合作,為蒙牛冰品開放覆蓋全國的冷鏈網;阿里旗下馴鹿冷鏈和中和澳亞實業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後者的冷鏈也被併入到菜鳥物流中;早在 2018 年,順豐則和夏暉宣布成立冷鏈物流合資公司『新夏暉』。
即便如此,目前網購冰淇淋的郵費依然居高不下,要不就得付動輒 60 元的高額郵費,不然就得湊單到百多兩百的訂單來換取免郵,也就是得一次過買十多二十條。
不過,在上一個『618』期間,天貓仍舊賣出了超過 1000 萬支冰淇淋,而線上冰淇淋品牌也從 2018 年的 60 多家增長到 2019 年的 140 多家。
很多商家為了吸引嘗新用戶,會推出多口味搭配產品,或是支持單支下單,讓消費者多挑不同的口味來湊單。
但從《2019 線上冰淇淋消費洞察》來看,以 90、95 後為主的嘗鮮人群雖然已經佔到線上冰淇淋消費的三成,但 70 至 85 後的消費人群才是消費金額最高的人,這通常意味著,他們是在為整個家庭,包括小朋友購買冰淇淋。
▲ 圖片來自 Freepik
而對於這個人群來說,好吃且健康可能才是最重要的選購因素。
近年來『網紅』之一的鐘薛高就一直強調產品『無添加』,並賦予冰淇淋『瓦片』的特殊形狀,寓意『每個瓦片都有一個家,每個人都有屬於家裡面的故事』,目標在於攻下『家庭存儲式場景』,讓冰淇淋成為跨越季節的常備零食。
▲ 圖片來自動點科技
外觀辨識度同樣極高的 『中街 1946』也強調『無添加』和健康概念,並將產品的保質期縮短至 30 天,營造『新鮮』的感覺,同樣更能促進復購頻率。據官方透露,目前線上購買用戶中 85% 收件地址均為家庭。
▲ 圖片來自天下網商
除此以外,就和飲料一樣,想打健康牌的冰淇淋也在往『功能性』發展,乳酸菌、高纖維、低熱量,我們在冰淇淋中都能看到。
伊利的『須盡歡』冰淇淋就主打以『活菌發酵而成的酸奶作為奶芯』加上『100% 純鮮果蔬汁製作的軟掛皮』;和路雪的 So Good 則強調高蛋白質和低熱量。
如今,夏日才剛剛開始,在 2020 的冰淇淋宇宙裡,你又會 pick 誰呢?
題圖來自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