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藝術品、珠寶、收藏市場的快速發展,奇石、美玉以其自身的奇特、美麗和承載著的中華文化,成為藝術家、收藏家、文化學者、大眾關注的重點,成為文化市場前進的重要推動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奇石、玉石在我國文化中的重要性,然後指出主要玉石分類、結構特點、鑑賞評價,最後論述奇石與美玉的完美結合者海洋玉髓的文化傳播性,以供參考。
關鍵詞:奇石;美玉;重要性;鑑賞;海洋玉髓;文化傳播
奇石和美玉,是文化藝術品、收藏品市場上的常見類型,目前觀賞奇石、玉石品種繁多,例如奇石分為象形石、畫面石等,玉石分為軟玉、硬玉、特色玉類等。在文化領域,奇石歷史深遠,天人合一的美學境界被代代傳承,玉石代表仁、義、智、勇、潔五種高尚的品德,對我國傳統文化具有深遠影響。新的經濟社會背景下,奇石和美玉完美結合的海洋玉髓,成為藝術品、收藏市場的一匹黑馬,其展現出來的文化奇美,是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以下對此進行探討。
1.奇石、玉石在我國文化中的重要性
1.1奇石文化
1.1.1歷史深遠
奇石文化是中國傳統的各文化形態中歷史最悠久、影響最深遠的一種文化。從遠古先祖們對石頭的膜拜,到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到漢武帝的「一池三山」;魏文帝曹丕喜好奇石裝修宮殿;南朝建康同泰寺前三塊醜石被賜封為「三品」;五代南唐國主李煜親自收藏奇石名石;宋徽宗因歷史有名的「花石綱」和建「壽山艮嶽」,被稱為中國最大的奇石收藏家;明朝朱元璋收集雨花石几千枚;乾隆喜好為奇石題銘賦詩,再到民眾建房用的鎮宅「石敢當」等等。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社會名流、人民大眾等對奇石的熱愛,都推動著奇石文化不斷地發展。
1.1.2天人合一
奇石是以自然美為特徵的觀賞石,賞石藝術的審美觀,是通過審美主體與客體之間彼此感應而產生,奇石是一種形象藝術,也是一種心境藝術。以心蘊神,進而「天人合一,物我兩忘」是賞石藝術的最高境界。拳石奇異天工開,道法自然人文奠。古人賞石所崇尚的山水情結、比德情愫、道禪情懷是文化的自覺。「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中國美學思想的基調。孔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是將山和水的自然特徵和規律比作仁智者的優良品德;清代學者張輪遠曾說:「石體堅貞,不以柔媚悅人,孤高介節」,並稱石為「君子」;著名的愛國人士沈鈞儒把自己的書房稱為「與石居」;郭沫若還曾題詞,稱讚觀賞石具有「寧靜、明朗、無我」之品格。大家常常用「石心」比喻堅定的信念,用「石交」指代牢固的友誼,用「石城湯池」形容防守堅固的城池。人們把中華傳統的核心哲理「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和「君子氣節」為內容的思想與奇石融為一體,並綿延不斷地代代傳承。
1.1.3石奇賦雅
觀賞石是一門造型藝術,各類別的奇石皆有特色。山石峻峭凌厲,水石親切圓潤,北石渾厚拙樸,江南雨花石精妙。這些形態各異、玲瓏剔透、石紋奇特、色澤秀麗、水墨意境的石頭,或設於案頭,或手中把玩,或置於庭院,或綴於園林,以靜默的形式表達著豐富的人文內涵。賞石、藏石是高尚的藝術審美活動,賞石與詩詞、書畫、盆景、雕塑、建築等等在藝術上的聯繫是默契的、互動的。精通石文化的文人墨客在品石、評石、藏石、畫石過程中,都會用詩詞美文來表達,為奇石題銘,會採用詩句成語,用詞美妙,意境高雅,起到點石成金的效果。
1.2玉石文化
1.2.1 實用價值
愛美是人類的天性。早在石器時代,人類祖先就開始收集美麗的石頭,並將其作為裝飾品佩戴在身體或衣物上。從中國文化歷史的發展歷程來看,人們佩戴玉石,會增添風韻嫵媚、雍容華貴。古籍《禮記·玉藻》中記有「古之君子必佩玉」。玉石一方面能滿足愛美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展示出高貴的身份和地位。此外,在各國交往上,贈送玉石表示兩國關係友好,例如和氏璧;在男女交往上,贈送玉石可以作為定情信物,例如「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瑤」;在大型賽事上,玉石也是勝利的象徵,例如2008年北京奧會上的金鑲玉獎牌。
1.2.2 象徵意義
玉石的象徵意義,主要包括三點:一是高貴。俗話說:金銀有價玉無價,人們崇尚美玉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在古代,價值昂貴的玉石,代表的是最尊貴的事物,即最高統治者,例如「玉食」、「玉乘」、「玉殿」、「金枝玉葉」等,均是形容和統治者相關的事物。二是高尚。美玉無瑕,常用來比喻高尚的事物或品質,例如「冰清玉潔」、「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等。三是美好。單純從玉石的外觀來看,細密、溫潤、有光澤,因此用來象徵美好的事物,例如「玉容」、「玉體」、「玉聲」等,是對他人的一種誇讚。
2.奇石、玉石的主要分類、鑑賞
2.1奇石的分類、品鑑
2.1.1象形石:
指純天然形成未經過人工打磨修飾具有象形特質的奇石。象形石最大特點就是象形,比如人物、動物以及器物等。好的象形石就像是雕塑家的藝術作品,典雅、大氣,有立體感,具有逼真的形態、生動的靈氣的象形石方為精品。在中國比較知名的象形石如:臺北故宮珍藏的《東坡肉》、評估價1.3億的瑪瑙奇石《小雞出殼》以及瑪瑙石《歲月》。
2.1.2畫面石:
指純天然形成具有畫面感的奇石,觀賞石。畫面石作為賞石的一個重要類別,其品種豐富多樣,如長江石、黃河石、海洋玉髓等。他們有些如國畫名家的作品清醒淡雅,有些如抽象、印象派的畫作衝擊強烈,有些則如現代攝影家的作品流光溢彩,美不勝收。畫面石以其豐富的造型,萬變的形式,逼真的效果,空靈的意境,讓收藏家們愛不釋手。品賞畫面石的美學巨匠王朝聞有《石道因緣》;繪畫大師吳冠中說「踏破鐵鞋無覓處,終生追求忽顯現,今日拜倒石頭前,還笑米芾未曾見」,更是欣賞畫面奇石的經典。蘇東坡的「雪浪石」,北京故宮裡的「諸葛拜鬥石」,仍是石界膜拜的豐碑!近兩年,精品海洋玉髓《孤禽圖》、《降龍尊者》分別以350萬元、188萬元成交,把畫面石的市場行情再次燃爆。
2.2玉石的分類、品鑑
2.2.1硬玉:
是由細小的晶體緊密交織而成的礦物集合體。屬於巖石類,以翡翠為代表,硬度6.5-7。玻璃光澤,透明至不透明,翡翠產地有緬甸、俄羅斯、瓜地馬拉等,顏色有白、紅、綠、紫、褐和黑色等,以色濃鮮均、質地細膩、溫潤冰透為上品。
2.2.2軟玉:
是由細小的矽酸鹽類閃石晶體呈纖維狀交織在一起的礦物集合體,屬於巖石類,以和田玉為代表,硬度:6-6. 5,油脂光澤,半透明至不透明。質地細膩,韌性好。軟玉有很多種,顏色豐富。中國新疆和田出產的和田白玉,2003年被定為「中國國玉」,和田白玉的上品被稱為羊脂玉。
2.2.3特色玉—黃龍玉:
是以二氧化矽(SiO2)為主的隱晶質寶石,屬於石英類--玉髓。硬度6.5-7,玻璃光澤至油脂光澤。產自中國,常因含鐵、錳、鋁等金屬礦物及其它微量元素,呈現出豐富多彩的體色。由於內部裂隙等原因,致色元素在裂隙中產生樹枝狀包裹體,也是俗稱的草花,因草花在黃龍玉中形成了畫面感,從而被視為黃龍玉的精品。
3.海洋玉髓-集奇石、美玉為一體的文化傳播者
海洋玉髓奇石,是含二氧化矽(SiO2)的隱晶質寶石,屬於石英類--玉髓。硬度7,玻璃光澤,韌性良好,產地是馬達加斯加。體色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如羊脂玉般的白色,二是如翡翠冰種、玻璃種般的螢光透明。在其水熱環境生長的過程中,鐵、錳、等致色元素聚集、沉積在微晶質石英晶體上,天然呈現出豐富的圖案及特別的顏色。我國著名收藏家閆振堂稱:「海洋玉髓,神韻天成」;歐洲保護中國藝術協會主席稱:「海洋玉髓是所見過的最美的石頭」。以下以海洋玉髓為例,介紹這個集奇石、美玉為一體的文化傳播者。
文化人類學家R.林頓把文化傳播過程分為3個階段:
3.1接觸與顯現階段
海洋玉髓產於印度洋西岸的馬達加斯加共和國,該國是一個寶石礦產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海洋玉髓就是其中一朵豔麗的奇葩。馬達加斯加共和國曾經是歐洲國家的殖民地,因此,在一些歐洲國家的皇家珠寶博物館裡,可以見到一百多年前海洋玉髓作為主石被各種名貴寶石圍在中間進行簇鑲,被皇室、貴族擁有和佩戴,但是博物館存量並不多,在各國珠寶市場上也更難看到。2011年,我國的收藏家發現了海洋玉髓,及時從產地引入了中國市場,因其內部形成的各種圖案與體色的對比,產生了類似中國水墨畫的效果和意境,一時間吸引了賞石收藏家的注意,並快速贏得了市場上的認可。
3.2選擇階段
海洋玉髓只所以快速贏得中國藝術品、奇石、珠寶、收藏家們的認可,與它自身呈現出的完美特點是分不開的。
從寶石學角度看,海洋玉髓具有地理稀有性和品種稀有性。它比和田玉硬度高,光澤好,圖案豐富,其另一品種的螢光玻璃種,更顯珠光寶氣。與翡翠的硬度、光澤相同,擁有翡翠沒有的畫面感的圖案。比大部分黃龍玉硬度高、光澤好,皆因黃龍玉經常出現暗裂和失水現象,黃龍玉的樹枝狀草花圖案可以在海洋玉髓裡找到,而海洋玉髓裡的大部分圖案,黃龍玉是沒有的,寶石文化的屬性極強。
從文化角度看,海洋玉髓是集各大名貴玉石的優點為一身,既溫潤、又有寶石光,既雅致,又有風骨。加上其美麗獨特的圖案,讓收藏家、珠寶購買者以及大眾心儀並擁有,在珠寶首飾市場中海洋玉髓的掛件、吊墜、手鐲都是熱銷品種。它快速傳承、發揚了中國的美玉文化。
3.3採納融合、再傳播階段
海洋玉髓內部產生的天然獨特圖案,豐富多彩,屬於奇石畫面石。海洋玉髓畫面石與中國畫的水墨丹青一脈相承,它內部與中國畫的人物、花鳥、山水一樣圖案,表現了一種觀念和思想。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三個方面:人物畫所表現的是人類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山水畫所表現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花鳥畫則是表現大自然的各種生命,與人和諧相處。三者之合構成了宇宙的整體,相得益彰,這是由藝術升華的哲學思考。它如中國畫所展現的一樣,受儒,釋,道及傳統文化思想影響,形成一套獨特的思想體系,用"以形寫神,遷想妙得","神以物遊,自在無礙","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等道明了物象與觀者內心契合的辨證關係。
海洋玉髓畫面石的天然圖案,如同運用了繪畫中的工筆、寫意、鉤勒、設色、水墨等技法,以鉤、皴、點、染,濃、淡、幹、溼,陰、陽、向、背,虛、實、疏、密和留白等表現手法,來描繪物象,極具神韻,令人驚嘆。其展現的水墨畫效果把「墨即是色」、「墨分五彩」、「水暈墨章」展現的淋漓盡致,精妙無比。
同時,它也具有如油畫、版畫、壁畫、漫畫、工筆畫、寫意畫、抽象畫、白描畫、內畫、雕塑等的特色圖案,這一特點將讓極具中華文化特色的海洋玉髓,從中國再出發,帶著中國文化走向全世界。
近年來,世界各國的觀賞石、寶玉石界正在積極研究海洋玉髓,並發掘更加經典值得收藏的天然藝術作品。海洋玉髓將在世界舞臺上不斷展現著自身引領新趨勢的魅力。
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奇石、玉石具有重要的地位,奇石歷史深遠、追求天人合一、人文賦雅,美玉兼具實用價值和象徵意義。對奇石、玉石進行分類、鑑賞,分析各類玉石的優缺點。以海洋玉髓為例,介紹了海洋玉髓是集奇石、美玉為一體的文化傳播者,這一極具中國文化特色的奇石,必將再次出發,走上全世界,成為中華文明的傳播者。希望為相關研究提供經驗借鑑,推動我國玉石市場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金星宇.「美玉中國」系列之「龍鳳之玉」——和田玉[J].地球,2014(11):92-95.
[2] 陳彥彤.2016昆明泛亞石博會--開啟奇珍異石之旅[J].時代金融(上旬),2016,(8):36-37.
[3] 英國皇家寶石學會(Gem-A)FGA寶石學,2010,Qua-8
[4] 張錩.美玉如畫,大美無限[J].中國寶玉石,2013,(6):162-165.
[5] 趙敬濤.金沙玉:從頑石到美玉的華麗變身[J].地球,2013,(6):92-94.
來源:海洋玉髓研究專家-薛潔
轉載需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