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菲,女,教授、設計師、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首飾專業負責人、首飾工作室導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第十屆全國美展首飾設計金獎獲得者。 1983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附中1987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獲學士學位,任教於北京服裝學院1990年赴德國留學,1995年畢業於柏林藝術大學獲碩士學位1995年留學歸來在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建立首飾專業,為將「新首飾」的概念介紹給中國首飾設計領域,策劃了首飾藝術的系列活動,舉辦「首屆國際首飾藝術展」、舉行「未來人類生活方式與首飾」主題研討會等。
滕菲的《靈動的符號》,《精神的遊歷》等是大家都相當熟悉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作品究竟有怎樣的文字魅力呢?
1.《靈動的符號》
豆瓣評分:7.6
作品簡介:《靈動的符號:首飾設計實驗教程》將對此過程做最近距離的關注和反映。將展現:美術院校中青年教師最富有創意的教學理念、方法與學生開啟心智、靈感進發的互動過程。側重於實驗性與探索性。內容涉及繪畫雕塑、設計、動畫、攝影、建築等各個專業領域。
2.《精神的遊歷》
豆瓣評分:7.4
作品簡介:「我有一種跟滕菲、譚平一道學在德國的感覺。到處走走,聽聽,看看,新的觀念便在不經意中走近我。文章這樣寫法也很好,不但是讀起來容易,而且,它留給我們想像與推理的空間也很大。讀過這篇文章,我得到不少的啟迪,它將我的比較雜亂的及不甚連貫的有關教學方面的思考串聯起來,因此,我說它很有價值。編輯這一套書,恰逢其時——我深切感到我們的學院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卻撿食著幾乎被他們忘卻了的東西。文章中說到觀念的建立,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到技術應當選定的位置。我們是否太過重視技術選擇而忽視了中國繪畫中不乏的觀念?還有,關於美的定義,不也很值得我們比照嗎?我們真的很需要知道別人在想什麼,做什麼。知道的目的也是為了能使別人對我們之所想、所做感興趣。」
3.《首飾設計-身體的寓言》
豆瓣評分:7.0
作品簡介:在《身體的寓言:首飾設計》中,我們會發現首飾除了作為一件可以用來單獨觀賞的作品外,它更生動、精彩之處還是與人、與身體共融時所營造出來的那個奇妙的世界。在那裡,身體仿佛在無拘無束地向我們訴說著古老而鮮活的寓言。首飾設計課程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一套良好的教學體系必然是能夠順應時代發展之所需,且能夠遵循傳承與超越的原則,使其得以不斷地規範而豐富。中央美院首飾工作室的教學思想正是構築在這一基礎之上的一種研究與探索。倘若我們對當今首飾藝術的發展脈絡與現狀有所認識與了解,就不難理解「以小見大」的首飾藝術之神奇瑰異。
書友點評:恕我不能理解,我覺得有些圖例蠻噁心的。專業人士請自動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