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女,籍貫四川樂至縣,1979年出生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七師123團(位於塔城地區烏蘇市車排子鎮),1999年開始寫作。曾在《南方周末》、《文匯報》等開設專欄,並出版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請放聲歌唱》、《羊道》三部曲、《冬牧場》及數部繁體字版散文集。曾獲「人民文學獎」、「上海文學獎」、「花地文學獎」、「天山文藝獎」、「朱自清散文獎」等。
李娟的《遙遠的向日葵地》,《羊道·深山夏牧場》等是大家都相當熟悉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作品究竟有怎樣的文字魅力呢?
1.《遙遠的向日葵地》
豆瓣評分:9.2
作品簡介:此書為李娟近兩年開始寫作並發表在《文匯報》筆會的專欄——「遙遠的向日葵地」的最新文字結集。「向日葵地」在阿勒泰戈壁草原的烏倫古河南岸,是李娟母親多年前承包耕種的一片貧瘠土地。李娟一如既往用她細膩、明亮的筆調,記錄了勞作在這裡的人和他們樸素而迥異的生活細節:她勤勞樂觀的母親、高齡多病的外婆,大狗醜醜小狗賽虎,雞鴨鵝,以及日漸華盛,卻被鵝喉羚毀了再種,種了又毀的九十畝葵花地……刻畫的不只是母親和邊地人民的堅韌辛勞,更是他們內心的期翼與執著,也表達了對環境的擔憂和對生存的疑慮。呈現出一種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中脆弱微渺的,同時又富於樂趣和尊嚴的生存體驗。
書友點評:寫媽媽的部分感覺很生動。
2.《羊道·深山夏牧場》
豆瓣評分:9.1
作品簡介:「羊道」系列是李娟與哈薩克牧民扎克拜媽媽一家共同生活、歷經寒暑跋涉後,在幾年時間內陸續寫下的文字,共分三卷。這是第三卷,講述的是在發生在深山夏牧場的故事。在李娟筆下,這支也許是世界上僅存的、真正意義上的遊牧民族的生存景觀得以呈現。這是一種與大自然生死相依,充滿了艱辛、苦難而又自有其尊嚴與樂趣的古老生活。李娟用自己的方式講述著這些世界角落的人和事:「所有的文字都在強調他們的與眾不同。而我,我更感動於他們與世人相同的那部分。那些相同的歡樂,相同的憂慮與相同的希望。」
書友點評:好像光圖痛快看得太快了。
3.《阿勒泰的角落》
豆瓣評分:9.1
作品簡介:《阿勒泰的角落》是關於新疆的最美麗文字,這是現代版《呼蘭河傳》。由作者1998-2003年之間陸續完成並在《文匯報》、《南方周末》等發表的短篇散文集結成冊。作者以天然而純真的筆調描述阿勒泰地區哈薩克族日常生活點滴趣事:做裁縫、可愛的孩子、來來去去的陌生人。她刻畫的不是一組有關新疆的異域風情,她刻畫的是我們內心的牧歌:白雪和陽光,青草和白樺林,優美、明亮。李娟 阿勒泰的角落,給你帶來最生動的故事!《阿勒泰的角落》適用於:青年,女性,對新疆好奇的讀者,文藝青年。
書友點評:新年第一本。宅在家的下午想像阿勒泰河灘上的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