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戰略」人才振興推動產業振興:一位85後「新農人」的幸福帳本

2020-12-17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3日訊 在鄉村振興大潮中,被稱為「新農人」的年輕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們受過高等教育,卻回到鄉村,投身農業。今天我們去關注一位85後「新農人」的帳本,在他的帳本中,記錄著收入的變化、農業的升級和鄉村的振興。

在壽光市東斟灌村,一大早,菜農李萬慶就忙著把剛剛採摘的黃瓜,運到合作社過磅、稱重。每次賣完菜,李萬慶都習慣性地記下帳。

李萬慶告訴記者,從今年9月份到現在,光黃瓜就賣了十三四萬,加上今年上半年彩椒,到現在毛收入應該在一百多萬,淨利潤也得達到五六十萬。

像這樣的帳本,李萬慶有大大小小的四本,記滿了他回鄉後的每一筆蔬菜交易。5年前,26歲的李萬慶返鄉種大棚。那時的東斟灌村大力發展彩椒產業,由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提供產供銷一條龍服務,成為遠近聞名的彩椒種植基地。

李萬慶說:「看到家裡種菜的那個時候就掙錢已經多了,我是想著回來試試,看看到底能不能掙錢,父母當時是反對不願意我回來種棚。」李萬慶的父親李德福表示,自己這一輩受累就受累吧,讓下一代少受累。

回鄉第一年,李萬慶種棚的毛收入就超過20萬元,是他在外打工的四五倍。嘗到甜頭的他想繼續擴大規模。恰逢十三五期間,壽光市圍繞農業供給側改革推進大棚「兩改」,大田改大棚,舊棚改新棚。借著村裡棚改的東風,李萬慶新建了360多米長的大棚,是普通大棚的兩倍長。但一些種菜的「老把式」們不看好。

壽光市東斟灌村村民李義海說:「一開始他回來弄大的,人家就說辦得了還是辦不了,自己幹,幹不過來。」

李萬慶對記者說:「別說是300多米的棚,就是200米的棚很少有建的,棚又寬又長,我能從外面值得僱人來幹活,咱只是幹日常管理的這些事情,管理起來比三個100米的棚要好管理。」

蔬菜大棚變身蔬菜工廠,李萬慶從種植戶變身管理者。2017年,李萬慶毛收入超過了60萬元。在他的帶動下,村裡的大棚也越建越大,絕大多數超過200米。去年,李萬慶又新建了一個棚。不過,這次建棚的費用中多了自動放風機等設備開支。

李萬慶說:「勇於接受新鮮事物,有什麼先進的設備咱都用上,我建了這個棚,我就把所有的這裡頭這些智能放風機、智能捲簾機,包括智能的遮陽機都得用上,然後來降低咱勞動力。咱不就有更多的時間去管理更多的大棚。」

現在,李萬慶毛收入早已突破百萬,全村九成新建大棚也都實現了智能化,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2萬9千元。收入高了,被吸引回鄉的「新農人」也越來越多。如今,村裡種大棚的90後超過了17人,80後超過130人。

壽光市東斟灌村黨支部書記李新生說:「回來的年輕人都是有文化的,有知識,最關鍵的一點,他們是思想非常解放。這些人回來之後,完成大棚的管理人員的更新換代。人才振興又推動了產業的快速振興,也推動了農村產業的新一次的革命。」

山東臺 姚曉慧 於剛 濰坊臺 郝鵬 王曉冬 付德華 報導

相關焦點

  • 以人才振興推動產業振興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產業振興是基礎。而產業的發展與振興又離不開人才保障,因而,人才振興是產業振興的關鍵。天津市對口幫扶河北省承德市,堅持扶貧與扶智相結合,人才輸入與人才培養相結合,外在「輸血」與內生「造血」相結合,積極培育和引導相關智力服務機構與專業技術人員,聚焦特色扶貧產業、精準對接鄉土人才培養,確保了天津市幫扶承德市的五個貧困縣(市)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智力幫扶是實現產業振興的有力支撐。脫貧致富不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腦袋。
  • 聚焦聚力「五大振興」 奮力推動鄉村振興
    」 奮力推動鄉村振興       本報訊 (記者 焦同帥)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鄄城縣著眼鄉村振興目標任務,聚焦聚力「五大振興」,奮力開啟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   推動產業振興,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是基礎。鄄城縣始終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不斷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積極探索土地經營新模式,鼓勵農民將土地經營權流轉到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及種植大戶手中,逐步實現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   推動人才振興,激發鄉村發展新活力。
  • 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下好鄉村振興全盤棋
    我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總要求,統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推動鄉村振興區域布局,強化鄉村振興產業支撐,拓寬實現生活富裕渠道,建設幸福宜居新家園,推進鄉風文明大行動,全省湧現出了以基層黨組織為引領的班彥村,以產業帶動村民致富的哈西娃村,以生態畜牧業建設示範的拉格日村、崗龍村,以發展鄉村旅遊經濟的邊麻溝村
  • 【實踐新論】激活農村生產要素,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是鄉村振興的經濟基礎。實現鄉村產業振興的基本路徑是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和多元經營主體培育。人才、資金、土地是農村產業發展的基本要素,鄉村產業振興離不開農村各類要素的配置。在我們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後的新階段,如何進一步激活農村生產要素,已成為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迫切需要發力的問題。
  • 廣東80後「新農人」胡順天:建特色人才驛站 助有志青年振興鄉村
    原標題:廣東80後「新農人」胡順天:建特色人才驛站 助有志青年振興鄉村   2011年回鄉發展,2018年開啟
  •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市委七屆十二次全會提出:促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在此基礎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統籌好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各個方面,讓農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們要引導更多資本、技術、人才向農業農村流動,加大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建設,提升「糧果畜菜」品牌效應,培育發展百萬元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加快構建特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 建好鄉級示範村 推動鄉村振興
    據介紹,大田社區被列為2020年全區22個鄉級示範村以來,新華鄉黨委政府高標準編制鄉村振興路線圖,成立由鄉黨委書記任組長、鄉長任執行組長的雙組長制,下轄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及養老服務6個樣板專班
  • 借力脫貧攻堅戰,唱響鄉村振興「新農歌」
    「要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減貧戰略和工作體系平穩轉型,統籌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建立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體制機制。」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總的要有利於激發欠發達地區和農村低收入人口發展的內生動力,有利於實施精準幫扶,促進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 以「雲養羊」特色產業推動鄉村振興
    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關鍵在於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沒有產業,就沒有鄉村振興。只有把產業做大做強,鄉村振興才能全面發展;只有結合自身特色與優勢,發展適合自己的特色產業,久久為功,突出優勢資源,搶抓機遇,增加特色經濟,培養特色產業,才能夯實鄉村振興之基。讓產業發展更接地氣、更有活力,讓土地煥發新時代的生機,就能走好新時代鄉村振興路。
  • 五大振興推動美麗鄉村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近年來,四川宜賓南溪區堅持將創建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先進區作為美麗新南溪建設的重要抓手,聚力五大振興,全域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宜居鄉村建設、鄉風文明善治、農村生活水平提升等各項工作,加快構建「一帶、兩核、四線、多點」的鄉村振興格局。
  • 重慶:圍繞「五大振興」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作為七大戰略之一寫入黨章,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後作出的重大決策,在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意義。」作為2018年中央1號文件起草組成員之一,張季認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應當圍繞『五大振興』全面展開。」
  • 齊心協力推動新時代本溪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齊心協力推動新時代本溪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全市黨員幹部熱議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展望新時代,奮鬥謀振興。在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後,全市廣大黨員幹部備受鼓舞、精神振奮,紛紛表示,「十四五」規劃的偉大藍圖已經徐徐鋪展開來,全市上下要解放思想、堅定信心、真抓實幹,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齊心協力推動新時代本溪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 山東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工作方案(全文)
    根據《山東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總體部署,圍繞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大力推動鄉村人才振興,制定本方案。
  • 永泰幸福莊園:鄉村振興的新嘗試
    目前,把註冊的「幸福小鎮」品牌與地方特色小鎮建設共享融合發展,同時融合各自資源為振興鄉村謀劃新的經營項目。幸福莊園利用城市客流多的優勢,引入城市遊客的創業人才、資金、信息與市場,到本地認領村民閒置民宿,進行因地制宜地裝飾,生態改善,建成城市人的鄉村客房,以城鄉「結對子」的方式,合作經營,融合城市客流與鄉村閒置房來發展經濟。
  • 鄂溫克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振興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日前我旗召開旗委農村牧區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會議聽取全旗「五大振興」工作開展情況,今天起鄂溫克新聞將從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大方面進行一一解讀,今天我們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振興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內容為大家進行解讀。
  • 賓陽縣以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
    12月7日,記者在「產業發展 鄉村振興」賓陽縣專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兩年多來,賓陽縣紮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2020年前3季度全縣第一產業增加值31.56億元,同比增長3.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15元,增長5.2%。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方案
    , 努力把XX鎮XX村建成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麗幸福 新XX,特制定本行動方案。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 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 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 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 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把解決好「三 農」問題作為工作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
  • 為了中國蘭花的振興
    重磅獎項背後,是持續20餘年的蘭科植物保育與產業化研究的科技支撐,是為了振興中國蘭花的全力投入和傾情奉獻。        「蘭科是全科保護植物,兼具生態、觀賞和藥用價值。但由於環境破壞、人為採挖等原因,野生蘭科植物的數量正日益減少。」
  • 吉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爭當現代農業建設排頭兵」「要注重打造農產品品牌,推動由大糧倉變成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的重要指示精神,圍繞我省「三個五」發展戰略,對標率先目標,聚力全面振興,充分發揮吉林地沃、林密、草茂、物豐等資源環境優勢,「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重要節點和「長吉圖」經濟板塊沿邊近海的區位優勢,中東西「三大板塊」和「一主六雙」區域協調發展優勢,全面推進吉林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
  • 四川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揭牌
    一年後的今天,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訓基地——四川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在戰旗村正式揭牌,標誌著致力面向全國培養鄉村振興專業型、實用型人才基地正式啟動,戰旗人用實幹回應著總書記的殷殷關切和囑託。揭牌儀式上,四川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宣布了首批戰略合作聯盟單位並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發布了郫都區(綠色戰旗·幸福安唐)鄉村振興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