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為充分發揮西寧市「555引才聚才優秀培養團隊」吳正憲工作站青海分站的示範引領作用,9月19日至20日,西寧市城東區教研室組織開展了為期兩天的「立足學生核心素養,打造對話數學課堂」的教學研修活動。參加本次活動的有全區三百多名數學教師以及集團化辦學兄弟學校的同仁。
本次活動以工作站為中心,帶動基地校這條線,輻射全區教師這個面共同實踐東區「1+3+N」研修模式。蒞臨本次活動的專家是北京朝陽區教師進修學校的孫佳威主任和房山區進修學校的武維民校長。9月19日上午,工作站學員李晶老師與總站指導專家孫佳威老師同課異構共研《圓的認識》一課,並由孫老師針對這兩節課與李老師進行互動交流專業指導。隨後,孫老師做了題為《數學幾種課型的基本教學策略》的專題微講座。在隨後的交流與指導中,孫佳威老師肯定了李老師的設計思路,同時,對於課堂暴露問題的精準把握及透徹解讀、實用點撥,以及契合實際的專題講座,都使在場的老師茅塞頓開,真正引發了老師們深入的思考與對自己日常教學的反思。
19日下午,來自楊家莊小學的劉鳳梅老師和總站指導專家武維民老師為大家帶來了同課異構《垂直與平行》,隨後,武老師針對這兩節課提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建議,全面而深入的課堂思考與指導給在場的所有老師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後,武老師理論聯繫實際,深入淺出地為老師們做了題為《圖形認識的教學策略》的專題講座,使在場的老師們受益匪淺。
相較於以往的研修活動,本次活動不僅立足於課堂教學進行了研討,同時針對學校如何有效開展校本教研進行了專業引領。9月20日研訓活動在西寧市育才學校和西寧市長青小學依次開展。兩場活動都由本校年輕教師分別執教《倍的認識》和《百分數的認識》。
育才學校羅海清校長就本校教研活動開展情況做了匯報和分享。武維民校長針對羅校長提出的學校教研中的困惑和問題,做了題為《強化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主題講座。講座圍繞目前校本教研存在的問題及武維民校長在長期的校本教研工作中總結的實踐經驗,對校本教研做了提綱挈領的指導。武校長的講座引發了在座每一位校級領導的深度思考,如何使校本教研真正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怎樣的途徑與策略才能事半功倍,這些問題在武校的娓娓道來中一點點明晰,對於我區各校今後的校本教研思路與方式指明了方向。長青小學全體數學老師圍繞《時、分、秒》這一單元的教學實際情況,展開了以「學情調研」為主題的教研活動。孫佳威老師在研討過程中即時進行提問,與大家一起進行分析研討,發現問題,尋找癥結,及時診斷和指導,手把手地教我們如何將校本教研落地生根,真實而高效的開展下去。特別是孫老師提出的「選題要小而又小」「做事要一幹到底」「必須要讀書」「重視反思」等校本教研的策略樸實而接地氣,在場的各位校長、主任及老師們會心的開懷大笑、頻頻點頭的認可、忍不住交流的思考,無不體現出孫老師所有的建議其實用意義之大、落地理由之強。
兩天的研修活動拉上了帷幕,無論是同課異構中不同的設計,還是講座中引人深思的內容,這些讓每一位參與活動的老師都獲得了啟示,留下了思考。專家的引領、指導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積澱、要思考,要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並把學到的這些努力體現在我們平時的常規教學工作中,努力踐行吳老師兒童數學教育思想,我們期待著迎來自身專業發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