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尿管居家護理正確打開方式,導管應如何選擇?為家人學習

2020-12-12 愛護120

導尿管應該如何選擇?導尿管居家護理正確打開方式

當你的家人因為小便無法順利由膀胱排出,就必須留置導尿管,不過需注意的是尿管要保持通暢且必須每天保持清潔,以降低發炎的機率,那在家的時導尿管應該如何選擇?又應該如何護理導尿管?

導尿管種類介紹及型號選擇

導尿管的材質有乳膠、橡皮、塑膠或矽膠。

乳膠、橡皮、塑膠材質導尿管

適用於短期留置者,一到二周需更換一次,因為材質較硬,且容易變硬,留置時較容易引起不適,好處是成本較低。

矽膠材質導尿管

適用於長期留置者,一個月更換一次,材質較軟,不易變質,不適感會較低,但價格較高。

將導尿管置入膀胱後,尿液即可流出;確認位置正確後,在靠近導尿管頭端的水球注水處,打入約10cc的水/氣。這一個步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將導尿管固定,使其留在膀胱內,不易脫出。尿液流出的開口需接上集尿袋,當膀胱有尿時,尿液就會引流至集尿袋中。

在家導尿管護理正確打開方式

1、物品準備:肥皂或是易清洗的沐浴露、衝洗壺(裝溫水)、水盆、便盆或尿布/看護墊、毛巾、大小棉棒、優點/生理食鹽水(視需要準備)、 3M布膠。

2、進行清潔時先以清潔液洗淨雙手,並戴上清潔手套。

3、將患者褲子退到膝蓋以下,若是室溫舒適,可將下身褲子先脫去,臀部置於尿布/看護墊正中央,將便盆至於臀部下方,尿布/看護墊上方。

4、 觀察尿道口有無不正常的分泌物或異味。

5、先以衝洗壺衝會陰部及尿道口,塗抹肥皂/沐浴露於尿道口及尿管靠近尿道口處,再以清水衝洗乾淨。

6、用手指分開回縮包皮(男)/ 陰唇(女),再將中型棉棒以生理食鹽水或優典(若有感染情況者)沾溼,清潔靠近導尿管口端的導尿管(約2.5公分),每次使用一枝棉棒,切記不可來回擦拭,使用過即需丟棄。

7、 移除便盆後,用毛巾擦乾,尿道口需保持清潔及乾燥。

8. 去除原有固定之膠帶,皮膚上若有殘膠,輕輕去除即可,切勿大力搓洗,造成破皮。

9、使用透氣膠帶,將導尿管以「井字貼法」固定在下腹部(男)/大腿內側(女)。每天須更換黏貼的部位,以防止因長期黏貼或導管壓迫,而造成皮膚破損。膠帶口可反折一小角,以方便下次清洗時容易去除

10、導尿管與集尿袋接口處用紗布包起來,避免壓迫皮膚。

11、需留意管路是否暢通,避免折到或是壓迫到尿管。

在家護理如果出現以下情況的時候要馬上就醫處理:

尿管無尿液流出且膀胱脹滿;

有血尿或是混濁有沉澱物、分泌物或是異味;

導尿管滑出,且無法自行解尿;

尿道口紅腫,或是有發燒情況。

尿管留置時,為避免感染及尿管阻塞,家人可以鼓勵患者每日至少攝取2,000~2,500㏄的飲水量,並紀錄下排尿量,每日至少1,500cc。

希望本文的導尿管居家護理可以幫到您和您的家人,小護祝您早日康復。

相關焦點

  • 在家就能換胃管、導尿管?試試「網際網路+護理服務」吧
    在家就能換胃管、導尿管?李雨夢護士上門為老人提供護理服務90歲老人需要更換胃管導尿管怎麼辦?李雨夢護士上門為老人提供護理服務「網際網路+護理MDT」:患者網上下單護士送服務上門消化內科主管護師李雨夢是鄭奶奶的管床護士,出院時她就一步步指導了患者家屬如何通過手機在醫院微信公眾號
  • 關於導尿管的那些冷知識
    導尿並留置尿管是臨床護士常見的基礎護理操作,對於這項每天都做的操作您是否清楚其中的注意事項呢?在本月的護理技能考核及查房時,發現部分護士對導尿並留置尿管患者的護理中存在盲區,筆者結合2014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留置導尿護理,與我們護士臨床工作息息相關的內容與大家分享。
  • 如何正確取出導尿管
    在導尿管的前端有一個氣囊,主要是起到固定導尿管防止導尿管脫出的作用。如果要取出導尿管,首先需要將氣囊內的液體或者是氣體吸出,在導尿管的末端有一個注水口,使用注射器,將氣囊內的液體抽出來以後,再輕輕地拔出導尿管就可以了。」
  • 尿道口護理,推薦只清潔不消毒?有一種情況例外
    而清水護理尿道口無刺激性,不會出現消毒液刺激造成的皮膚過敏、感覺不適,同時增加了患者的舒適度。 美國醫療機構導尿管相關泌尿道感染的預防策略(2014年版)中推薦取常規衛生措施,無須用抗菌溶液清洗尿道口區域。 No.3 應選用何種清潔消毒劑?
  • 壁虎醫生:腹膜透析患者如何預防導管出口感染?
    隨著腹膜透析技術的提高,因操作汙染引起腹膜炎的發生率有所下降,但是導管外口隧道感染引起腹膜炎的發生率相對增加,同時腹透患者的再入院率也因此增加。有文獻報告,患者出現導管外口感染時,其腹膜炎感染的風險增加6倍,因此,腹膜透析導管外出口的護理對預防感染至關重要。
  • 腎結石的術後護理共分為三部分,你做好了嗎?
    腎結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很多患者會選擇手術切除,但是手術切除後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那就是結石切除術後患者應如何護理呢?下面一起來看看本文的介紹。腎結石的術後護理可分為三部分。術後24小時護理,術後2~6天護理,術後飲食護理。一、腎結石24小時後應注意什麼?1、手術後,我們需要躺在枕頭上六小時。在此期間,全麻患者可使用黃瓜片,減少口乾和插管引起的咽部不適。2、術後尿管的處理。
  • 精神障礙的居家護理之老年篇
    精神科治療可以明顯緩解和改善這些疾病,症狀控制後的居家護理亦至關重要。那麼如何對老年精神障礙的患者進行居家護理呢?一、家庭的理解和配合家庭是患者生活和活動的主要場所,家人的理解和配合是良好居家護理得以實現的關鍵。
  • 三腔氣囊導尿管說明書?
    在日常生過中,我們去醫院會看見有很多的患者可能是需要進行插著導尿管的,一般這種導尿管就是三腔氣囊導尿管,那麼,三腔氣囊導尿管說明書是在說什麼呢,接下來我就為大家說說。1、三腔氣囊導尿管的操作步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三腔藥囊氣囊導尿管,包括導尿管體(8)、插入端(2)、導尿口(1)、導尿口與排尿口相通的中空腔(6),導尿管體前部設有氣囊腔(3)並通過氣道(4)與氣囊(11)相通,其特徵在於藥腔(5)通過藥道與藥囊(9)相通,氣囊腔後一釐米處向後設有藥腔。
  • 為父母申請居家護理套餐最全攻略!澳政府再追加1萬名額!
    百善孝為先,生活在澳洲的很多華人移民,都選擇為父母申請了澳洲身份,以便讓老人享受天倫之樂。而父母在澳洲也儘可能的幫助子女帶孩子,照顧生活起居,可以說這已經成為澳洲華人移民家庭比較普遍的生活方式。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老人希望獲得獨立生活空間的想法也越來越迫切,一些子女會選擇為父母買一個獨立的物業單獨生活。
  • 導管標識不清誤用管線致死,護理標識如何設計更安全?
    因為標識不清導致的事故屢有發生,臺大醫院加護病房就曾疑因洗腎機器接孔處標識不清,醫護人員將本應插入RO逆滲透水的管路,不慎接到另一條未經處理的一般自來水管線,誤將自來水輸入病患體內。醫護人員發現接錯後,立刻換回正確管線,同時向院方報告。此事共導致6名患者受到影響,其中2人死亡。
  • 掌握兒童留置針居家護理10大要點,寶寶安全,媽媽安心
    ,也常考慮選擇頭皮靜脈。 那麼,寶寶帶著留置針回家以後,我們該怎麼進行居家護理呢? 二、掌握兒童留置針居家護理10大要點,寶寶安全,媽媽安心在門診進行治療時,寶寶輸液結束後可以回家休息。在家裡,家長如何進行居家護理,對寶寶留置針使用時限、是否出現併發症等有著十分重要的關係。
  • 攜帶尿管回家該如何護理,出現異常情況怎麼辦?
    有些患者住院期間攜帶尿管,因為疾病原因會攜帶尿管回家,在醫院裡有護士每天做護理,回家後就需要患者和家屬自己掌握護理的方法了。那麼攜帶尿管回家後,應該怎麼護理呢?
  • 導管消融術中、術後應如何護理?最新共識推薦來了
    導管消融專家共識》,昨天發布的文章對共識中關於VA的臨床評估和導管消融適應證的推薦意見進行了介紹(點擊查看詳情:室性心律失常的臨床評估及導管消融適應證),本文主要對VA消融術前成像、術中和術後護理以及標測和影像技術進行介紹。
  • 如何改善醫用導管的親水性
    親水塗層是通過一定方式將生物高分子有機地結合到導管表面形成的一個塗層,因具有高親水性而得名。親水塗層遇水後會被激活,變得十分潤滑。國內目前的醫用導管材料多為疏水性材料,如聚氯乙烯、矽橡膠等,它在給臨床診斷和治療過程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由於是疏水性材料,使用時會產生較大的摩擦阻力,容易造成血管、腔道組織損傷並引起其他的炎症,給病人帶來痛苦。
  • 中心靜脈導管的8個問題,新手必讀!
    新護士初到臨床工作,老師們按照學習計劃一對一的傳幫帶地進行護理帶教工作。可昨天,一位帶教老師找到護士長反映,那天她帶新護士掛了袋液體,測了一個中心靜脈壓,沒想到新護士竟問了N多個問題,新護士愛學習值得表揚,但是自己本身工作都快忙不完,真的沒辦法騰出時間為新護士逐一解答呀!
  • 關於中心靜脈導管的8個問題,新手必讀!
    新護士初到臨床工作,老師們按照學習計劃一對一的傳幫帶地進行護理帶教工作。可昨天,一位帶教老師找到護士長反映,那天她帶新護士掛了袋液體,測了一個中心靜脈壓,沒想到新護士竟問了N多個問題,新護士愛學習值得表揚,但是自己本身工作都快忙不完,真的沒辦法騰出時間為新護士逐一解答呀!
  • 疫情期間,家長如何為孩子營造高質量居家學習氛圍?
    如果把居家學習變成一個努力探索、明確定位、有意創設、培養訓練的過程,著手積累經驗和教訓,讓孩子形成良好的居家學習習慣,會給孩子的終身成長帶來很大幫助。當然除了孩子自身的努力外,家長的正確陪伴也是非常重要的。
  • 線上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
    因此,線上閱讀還需要正確的「打開方式」。資源整合,促進線上閱讀更系統。我們都有一些顧慮:師生「隔空」閱讀、學生接觸電子設備會不會「渾水摸魚」,以網絡評論代替文本閱讀?會不會「盲人摸象」,以看影視劇替代文本閱讀?這就需要教師有線上閱讀的「融合思維」,通過平臺融合、媒體融合和學科融合,做閱讀資源的引導者。
  • 心繫群眾 試出成效 長護險居家護理的「沂水樣本」
    如果說,家人不離不棄和無怨無悔的守護,為失能患者點亮了生命的希望。那麼,沂水居家護理保險則為這個家庭帶來了生活的曙光。曾經利好政策遭遇尷尬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長期以來很多失能人員所在家庭僅靠自身力量無法破解的困局。
  • 常常被忽略的護理標識 該怎麼管理?
    「16床的導尿管標識掉了,別忘了補上!」「8床可以吃飯喝水了,改一下床頭標識!」這樣的對話在臨床上是不是非常的耳熟?護理標識是指醫院為預防患者在住院過程中發生難以預料的意外事件或風險事件, 採用圖案、文字等各種不同的方式設計而成的有針對性、科學性的標識。醒目的護理標識能夠對護理人員及患者和家屬起到警示和提醒作用,從而降低護理風險,確保護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