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長江日報6月2日訊: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帶領的青鳥水稻研發中心團隊近日對在杜拜熱帶沙漠實驗種植的水稻進行測產,最高畝產超過500公斤。這是全球首次在熱帶沙漠實驗種植水稻取得成功,這裡面的關鍵是中國的海水技術。
什麼是灑水稻?好不好吃?長江日報記者買來市面上由海水稻產出的紅米,嘗了一下。
長江日報記者按照平時煮白米飯的方法烹製了海紅米,發現米粒因為被紅色米皮見裹而顆顆分明,不具有黏性,咀嚼起來比較硬,但香味比白米飯更加濃鬱。向「店家」詢問後,「店家」建議用海紅米煮粥或者煮飯前用開水泡半小時,或者冷水泡一個小時口感更佳並且最好是煮粥喝。
海水稻到底是怎麼回事?長江日報記者連線採訪了「種」海水稻的廣東海洋大學農學院周鴻教授。
培 育海水稻能修復農田,改善生態環境
「海水稻至少有幾百年的種植歷史了這些都是有文字記載。」周鴻凱教授介紹,在廣東省湛江市的海河水交錯區域也就是河流的入海口處生長著海為稻,因為酒水稻上端長著長長的毛海水稻也被當地居民稱為「長毛谷」其特點為耐鹽、抗病蟲,其稻米一般為紅米,俗稱海紅米營養豐富有藥用價值,所以被當地居民稱為「藥米」。
「經過雜交選育,我們對海水稻進行了改良。一方面改善了它的口感,讓它更好吃,另一方面也提高產量,抗倒伏、易收割。」國教授說,早稻和晚稻的口感還是稍微有些差別的,與早稻比,晚稻品質更好。早稻灌漿期間氣溫高,光合作用強,營養物質被快速灌到粒米立中去,產出的大米就不夠「結實」。就像往杯子裡倒啤酒,倒得越快,產生的氣泡越多,杯子裡泡沫多啤酒少,而倒得越慢,泡沫少啤酒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