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擬取消英語,你贊成麼?英語各種培訓機構的火爆,眾多家長把孩子送到英美去學正宗"倫敦腔"和"紐約腔"。可見,英語已經成為國人不可承受之重。
浙大鄭強教授說:沒必要追求英語的發音,也沒必要浪費那麼多時間。英語只是溝通工具,人要有本事才會受到尊重,歐美的流浪漢英語那麼好有什麼用?鄭強教授認為,英語浪費了中國青年大把時光,最終大部分人都沒有用上,因為英語讓眾多學子在求學路上名落孫山!應該取消作為高考的英語,讓英語成為一門選修課,沒必要逼著全民學英語!
俞敏洪卻說:高考不宜取消英語,英語取消窮人家的孩子損失最大,窮人家的孩子報不起特長培訓班。但是,沒了英語,新東方可能也要沒了,這可能是俞敏洪擔心的事情。
鄭強教授在教育界,是我國著名的「網紅」教授之一,他的敢作敢當和敢怒敢批堪當正義大使,那為人親和、幽默風趣的特點,也同樣深受網友和學生們的喜愛。
在一次演講中,鄭強教授提到日本的一個老頭,60年沒有領過一次護照,沒有出過國,但是獲得了諾貝爾獎。鄭強說到這個人的時候,一臉義憤填膺:「誰說外語不好就是文盲?中國的教育界,還說計算機學不好就是文盲。」
他說,外語耗費了我們多少中國年輕人寶貴的時光。這句話話音未落,臺下響起了震耳欲聾的掌聲,這是多少人的心聲啊!
這二十來年來,我們過度誇大了外語在中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分量。這其實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他並不是在說外語不好,而是他心疼中國孩子們在外語上耗費的精力。
鄭強教授強調,外語只是一個工具,大部分人不用把外語太當回事。這不是說外語不重要,對外語老師來說,它就是重要的。
在五歲之前,不要讓孩子學外語,一看你孩子眼神不對,那就是學外語學出來的。一定是其它知識和技能比外語重要。
尤其語文是最重要的。不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是學好語文,走遍天下才不怕。
漢語從聯合國成立之初,就一直作為聯合國的官方語言存在。而且,中國代表是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用的就是漢語。
但最初的時候,漢語的地位一直比其它幾種官方語言(英語、法語、俄羅斯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地位低。那是因為當時的中國國際地位低,國際影響力小,不被國際社會所認識,沒有話語權。
而如今,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學習中文,甚至來到中國工作和生活,愛上中國的美食和文化。
要不要學英語,學英語有沒有用,且另當別論。作為中國人,學好中文,學會使用中文,才是最重要的!
眾所周知,美國總統川普外孫女中文很好,英國首相的女兒也在學中文。但是,英美卻是眾多小留學生家長趨之若鶩之地。
英語只是一種模仿的能力,溝通的能力,未來我們更需要創新的能力,去締造一個有民族自信的強國。
那些外國人羨慕中國文化,國學魅力,才是我們需要追求的。
日本將在2023年擬將取消高考英語考試。俄羅斯擬取消英語!近期俄羅斯將英語取消,把漢語正式納入俄羅斯「高考」,漢語的魅力不可小視,中國是否可以降低或取消高考「英語」?最近10年,俄羅斯學習漢語的人數增長速度驚人。
現「漢語熱」席捲全球,全世界都開始學漢話,多國將漢語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我國是否也要改革一下,把英語從高考取消呢?或者把英語的地位降低,納入選俢課,因人而異的選修英語。很多人學習英語,離開學校後終其一生都沒用上英語。很多人因為英語拖後腿,沒有考上國內好的大學,抱憾終生!
英語或從高考「下架」,網友:花費十多年只是為了應付考試,真沒必要學!
最近這幾年,網絡上關於高考取消必修英語,改為選修的呼聲很高。英語是否能夠成為高考中的選考科目,成了大家都比較關心的問題。
18大3中全會《決定》第42條中寫道:「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
「外語」是是3中全會《決定》中提到的唯一原高考科目,英語作為高考外語考試的重點,或許將會成為高考中變動最為明顯的考試科目。
因此,大家不必過分揪心!未來,英語這門學科,考試所佔比重或大幅度減少,甚至可能作為選修,供所需要的學生學習。
對此,大家怎麼看?曾經你有沒有因為英語沒考上大學?或者說畢業後,你覺得英語有用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