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市第一幼兒園體能大循環「新模式」:樂享運動 自由生長

2020-12-22 瀟湘晨報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冬季參加晨間活動,不僅能鍛鍊寶貝們身體,增強體質,且能鍛鍊不怕嚴寒的堅強意志,提高身體的抗寒能力,防止發生各種疾病。德陽市第一幼兒園深入貫徹《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因地制宜開展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晨間「運能大循環」,讓幼兒精神飽滿,情緒愉快地開始一天的生活和學習。

在市一幼操場上,孩子們不懼嚴寒拍籃球、走平衡木、跨跳馬、爬龜背、踢足球......玩得不亦樂乎。這一系列的晨鍛活動是年級組教師們經過多次研討和嘗試,科學合理的安排了走、跳、跨、爬等多種形式的鍛鍊方法,滿足了中、大班幼兒的運動需求。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場地採用單循環、雙循環、多循環及箭頭等圖標,提供環境暗示、隱形指導的作用,引導幼兒自主選擇參與活動。教師們對活動進行科學合理的組織與調控,使孩子們得到了積極有效的鍛鍊。這種開放式的鍛鍊,讓孩子們不再局限在規定的場地,不再在老師的指揮棒下運動,可以根據自身能力按需選擇,真正做晨間鍛鍊的主人。

充實而又豐富的冬季鍛鍊活動,發展了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展現了孩子們不怕困難的意志和合作的意識,同時也展示了市一幼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讓孩子們在運動中學習與成長,在幼兒園度過快樂健康的每一天。

【來源:市教育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懷化市鶴城區幼兒園:戶外體能大循環嗨翻天
    湖南教育新聞網·教育影像志訊(通訊員 許歡)疫情防控常態化,為了加強孩子體能鍛鍊,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鶴城區幼兒園經過不斷的學習、嘗試,探索出戶外體能大循環新模式。每周五,在天氣晴朗的情況下,園所利用適宜的活動場地和有效的體育器械,開展豐富多彩的混齡體能大循環,進一步提高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和運動技能。
  • 活動|樂享運動.陽光體能——記洛城幼兒園2018學年第一學期《體能大循環》課程家長開放日
    ——記洛城幼兒園2018學年第一學期《體能大循環》家長開放日「童年是運動的階段」,動作與運動是兒童早期理解和建構世界與自我的基本手段
  • 快樂運動 健康成長 | 諾亞舟東鳳中大外語幼兒園體能大循環
    快樂運動 健康成長 | 諾亞舟東鳳中大外語幼兒園體能大循環中國近代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小孩是生來好動的,是以遊戲為生命的。對孩子來說,遊戲就是工序,工作就是遊戲。遊戲之於兒童絲毫不亞於母乳,遊戲之於兒童如同生命一樣重要。」
  • 注重幼兒戶外體能大循環
    運動可以讓每一個孩子都回歸自然,滿足每一個孩子愛探索、好挑戰的願望,體能「大循環」是孩子們表現自我、快樂運動的一個平臺。從某種層面上來看,體能循環活動更像是能全面發展幼兒身心的綜合活動,它把「運動」的主動權還給孩子,讓孩子們在運動中感到真正意義的快樂。  我園的戶外體能循環活動分中班組和大班組,綜合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徵、興趣愛好、身心發展水平、器械使用的熟練程度,決定從平衡能力、協調能力、鑽爬能力、跳躍能力,以及耐力、意志力、膽量等方面入手,經過研討制定出了「教師定點,幼兒體能大循環」的運動模式。
  • 保靖縣野竹坪中心幼兒園開展「體能大循環」活動
    近日,一次在春天裡的「體能大循環」系列遊戲活動在野竹坪中天科技小學的附屬幼兒園裡展開了。當天,野竹坪中心幼兒園在這春意盎然的季節裡揚起了歡樂的風帆。  你瞧,歡快的音樂一響起,小小運動員們就開始入場了,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進入了場地等待著一場體能和膽量的較量。遊戲是由兒童自發、自由、自選的,沒有任何功利目的,能滿足兒童需要的活動。
  • 童心璀璨滿園春色——記漢陰縣鳳臺幼兒園體能大循環活動
    漢陰縣鳳臺幼兒園戶外體能大循環活動讓孩子們在運動中健康陽光,快樂成長。體能大循環運動過程中,各年級組都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設置了不同難度的訓練項目中班組的平衡過橋、鑽圈訓練、側身爬行、匍匐前行,小班組的墊子爬行、雙腳跳圈、攀爬網、側身滾等等體能活動。每一個活動場地都留下了孩子們生龍活虎的身影,伴著活動音樂的轉換,孩子們在每一組器材活動鍛鍊中都得到了健康的發展。在體能大循環活動中,我園主張幼兒人人參與、教師定點、定位,全程關注。在開展體能大循環活動前有計劃、活動中有記錄、活動後有反饋。
  • 隨筆|注重幼兒戶外體能大循環
    隨筆|注重幼兒戶外體能大循環 原創 朱映萍 梅州日報一成長 梅州日報一成長微信號 mzrbcz 功能介紹 梅州日報誠意出品,專注梅州教育事業發展,關注孩子成長點滴,分享教育心得、育兒知識,記錄梅州小記者活動。
  • 羅江區一幼:妙趣小足球,體能大循環大循環
    四川新聞網消息(張清清 劉利萍)為積極推進足球特色幼兒園創建進程,全面助推園區「快樂體育」特色建設。近日,羅江區第一幼兒園中班年級組教師巧創意、精思考,設計編排了頗具年級特色的幼兒晨間「快樂足球」大循環活動。
  • 天心區諾亞舟和莊幼兒園:健康相伴,戶外體能大循環玩嗨翻天
    天心區諾亞舟和莊幼兒園:健康相伴,戶外體能大循環玩嗨翻天!生命不息 運動不止諾亞舟和莊幼兒園體能大循環活動體能大循環為進一步增強幼兒體質、培養幼兒戶外活動的濃厚興趣,使幼兒在各種動作中增強腦部發育與肢體協調能力發展,諾亞舟和莊幼兒園全體教師在園長媽媽的帶領下
  • 陽光體育 幼兒體能大循環
    追逐和風,沐浴初冬的陽光,我們迎來了十一月大班年級組家長開放日「體能大循環」活動,感謝各位家長們在百忙之中抽空參加我們的活動,共同分享孩子們童年的
  • 縣供銷社幼兒園利用戶外活動時間組織開展「體能大循環」活動
    近日,縣供銷社幼兒園利用戶外活動時間組織開展「體能大循環」活動。該園創新開展「體能大循環」模式,組織全園幼兒在戶外通過走、跑、跳、投、攀、鑽、爬等方式,鍛鍊幼兒體育技能,讓幼兒在運動中學會觀察和思考,激發對運動的興趣,促進幼兒身體整體、均衡、協調發展。【來源:保康融媒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丹江口:龍山鎮中心幼兒園開展體能大循環展示活動
    11月12日,為備戰2020年丹江口市學前教育體育遊戲競賽,選拔隊員,讓孩子們在愉悅活動中鍛鍊體質,增強戶外活動時的應變協調能力,龍山鎮中心幼兒園舉辦戶外體能大循環展示活動。大中小班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卯足了勁,展示所長。他們的表現逗樂了家長,陶醉了老師。
  • 阜南新村鎮中心幼兒園戶外體能大循環開始啦,速度圍觀點讚
    12月23日,安徽省阜南縣新村鎮中心幼兒園針對「幼兒戶外體能大循環」展開專題培訓活動。(圖文:田芳 姜雷)李清輝老師從戶外體育遊戲的自主性、探索性、合作性、挑戰性入手,結合各班幼兒年齡特點,利用圖片和視頻講解了投擲區、平衡區、走跳區、攀爬區等各區的材料投放技巧及策略。
  • 椅子操、體能大循環……這群孩子的表現讓人驚嘆
    這是一所有愛的幼兒園,歡笑是每天生活的交響樂,遊戲是每天活動的主旋律。在「運動場」,孩子們通過豐富的器械操活動和體能大循環運動,實現身體協調性、靈敏性、平衡能力等全面協調發展;在「遊戲場」,他們大膽建構,通過自主遊戲、積極探索,搭建著屬於自己的遊戲王國……讓我們跟隨李園長的腳步,一起走進廣西省貴港市港北區夢樂幼兒園吧!
  • 德陽市第一幼兒園:節約用水,我是發明家
    德陽市第一幼兒園大三班的孩子們不滿足於"洗手時把水開得小一點"的節水方法,他們把目標放在了幼兒園的植物澆水問題上,進行了一系列有趣且有用的發明創造活動。第一組孩子以"旋轉式調料盒"為靈感,用蠟筆給紙杯塗"防水層",再把紙杯的底部扎眼,用塑封紙和雙腳釘製作底蓋,完成了"旋轉澆水器"。第二組孩子利用棉花吸水的特點,將塑料瓶瓶底剪開,把棉籤從瓶蓋處插入再用廢舊的筆和繩子將其固定在草地和樹枝上,做成了"滴水器"。
  • 越西縣名師工作室一行到德陽市第一幼兒園參觀交流
    四川行知教育網訊:為進一步加大旌陽區與越西縣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力度,深化教育改革,提升辦學品質,實現旌越合作共贏,8月19日,越西縣名師工作室33名教師到德陽市第一幼兒園參觀、交流。首先,德陽市一幼教科室主任張麗娟介紹了幼兒園的發展歷史和校園文化建設。
  • 長安第一幼兒園自製運動器材
    平移、翻滾、吊掛、攀爬……在長安第一幼兒園,小小單槓玩出新花樣。去年9月起,長安第一幼兒園自製體育運動器材,讓孩子們得到更充分的鍛鍊。如今,該園幼兒在抓握、平移、垂直、平衡等技能上取得明顯進步,不僅上肢力量得到有效提升,也充分享受到運動帶來的快樂。
  • 讓孩子自由生長的森林幼兒園
    於是,這群孩子的父母們就進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討論,最終他們決定聯合起來,在20世紀50年代初開辦了世界第一所森林幼兒園。此後,森林幼兒園的教育模式受到社會越來越廣泛地重視,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傳播和發展,並在德國被發揚光大。
  • 甘州區第一幼兒園開展戶外遊戲大循環觀摩研討活動
    >> 縣區 >> 甘州 甘州區第一幼兒園開展戶外遊戲大循環觀摩研討活動
  • 德慧自然,靜待花開——德陽市第一幼兒園家長會
    四川行知教育網訊:為推廣幼兒園教育理念,密切家園聯繫,提高教育合力,讓家長進一步了解新學期的工作安排和工作重點,2020年8月29日,德陽市第一幼兒園召開了新學期的家長會。各班教師根據本班幼兒特點向家長介紹了新入園、升班後的生理、心理變化,從細節入手為家長提供了各種建議及配合要點,介紹了孩子入園時的疫情防控要求,讓家長們清晰現階段的重點和目標,促使家長積極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管理中,實現家園共育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