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創始人張一鳴:10年面試2000人,我發現混的好的人,全都有同一個特質

2021-02-26 馬沄商道

張一鳴演講整理:


張一鳴 ,今日頭條創始人,2013年,他先後入選《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的創業者」和《財富》「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業精英」。


 為何畢業多年後 

 原本水平差不多的同學都拉開了差距?


大家好!各位都非常年輕,我今天來的時候挺有壓力。因為我畢業快11年了,看到你們,真是覺得「長江後浪推前浪」。


我去年參加了武漢的校招,感覺新一代年輕人的素質確實都非常好。我昨天就在想,今天應該跟大家分享什麼。想了想,先把題目擬出來,把賈伯斯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改成「Stay hungry, Stay young」。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畢業後的工作經歷和體會。另外,我作為面試官,過去10年裡,可能面試過小2000個年輕人。有的和我在一家公司,有的去了別家公司,他們發展差別其實非常大。從算法層面上講,我們把這叫做「正例」和「負例」。我想分享一下:為什麼「正例」和「負例」發展差別這麼大?


什麼是「Stay hungry, Stay young」?「Stay hungry」,大家都知道,就是好奇心、求知若渴、上進心。但為什麼要說「Stay young」?


我覺得年輕人有很多優點:做事不設條條框框,沒有太多自我要維護,經常能打破常規,非常努力、不妥協、不圓滑世故。


10年過去了,有的年輕人,依然保持著這些很好的特質。我覺得這就算「Stay young」。


「Stay young」的人基本沒有到天花板,一直保持著自我的成長。相反,很多人畢業後提高了技能,但到一個天花板後,就不再成長了。


我先分享我的個人經歷 

 我是如何在畢業第2年就成了 

 管理四五十人團隊的主管?


2005年,我從南開大學畢業,加入了一家公司叫酷訊。我是最早期加入的員工之一,一開始只是一個普通工程師,但在工作第 2 年,我在公司管了四五十個人的團隊,負責所有後端技術,同時也負責很多產品相關的工作。


有人問我:為什麼你在第一份工作就成長很快?是不是你在那個公司表現特別突出?


其實不是。當時公司招聘標準也很高。跟我同期入職的,我記得就有兩個清華計算機系的博士。


那我是不是技術最好?是不是最有經驗?我發現都不是。後來我想了想,當時自己有哪些特質。


1、我工作時,不分哪些是我該做的、哪些不是我該做的。我做完自己的工作後,對於大部分同事的問題,只要我能幫助解決,我都去做。當時,Code Base中大部分代碼我都看過了。新人入職時,只要我有時間,我都給他講解一遍。通過講解,我自己也能得到成長。


還有一個特點,工作前兩年,我基本上每天都是十二點一點回家,回家以後也編程到挺晚。確實是因為有興趣,而不是公司有要求。所以我很快從負責一個抽取爬蟲的模塊,到負責整個後端系統,開始帶一個小組,後來帶一個小部門,再後來帶一個大部門。


2、我做事從不設邊界。當時我負責技術,但遇到產品上有問題,也會積極地參與討論、想產品的方案。很多人說這個不是我該做的事情。但我想說:你的責任心,你希望把事情做好的動力,會驅動你做更多事情,讓你得到很大的鍛鍊。


我當時是工程師,但參與產品的經歷,對我後來轉型做產品有很大幫助。我參與商業的部分,對我現在的工作也有很大幫助。記得在07年底,我跟公司的銷售總監一起去見客戶。這段經歷讓我知道:怎樣的銷售才是好的銷售。當我組建頭條招人時,這些可供參考的案例,讓我在這個領域不會一無所知。


 10年觀察 

 我遇到的優秀的年輕人都有這5大特質!


後來,我陸續加入到各種創業團隊。在這個過程中,我跟很多畢業生共處過,現在還和他們很多人保持聯繫。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到的一些好和不好的情況。總結一下,這些優秀年輕人有哪些特質呢?


第一,有好奇心,能夠主動學習新事物、新知識和新技能。今天不太謙虛,我把自己當做正例,然後再說一個負例。我有個前同事,理論基礎挺好,但每次都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下班了。他在這家公司呆了一年多,但對網上的新技術、新工具都不去了解。所以他非常依賴別人。當他想要實現一個功能,他就需要有人幫他做後半部分,因為他自己只能做前半部分——如果是有好奇心的人,前端、後端、算法都去掌握、至少有所了解的話,那麼很多調試分析,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做。


第二,對不確定性保持樂觀。比方說頭條最開始時,我跟大家講:我們要做1億的日啟動次數。(當然,現在不止1億了,我們現在的日啟動次數已經差不多5億。)很多人覺得,你這家小公司怎麼可能做得到呢?大公司才能做得好。所以他就不敢努力去嘗試。只有樂觀的人會相信,會願意去嘗試。其實我加入酷訊時也是這樣。那家公司當時想做下一代搜尋引擎(最後也沒有做成,只做了旅遊的垂直搜索)。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想的,我自己覺得很興奮。我確實沒有把握,也不知道怎麼做,但當時就去學,就去看所有這些相關東西。我覺得最後也許不一定做成,或者沒有完全做到,但這個過程也會很有幫助——只要你對事情的不確定性保持樂觀,你會更願意去嘗試。


第三,不甘於平庸。我們在座各位,在同學中已經非常優秀了。但我想說,其實走向社會後,應該再設定更高的標準。我見到很多大學期間的同學、一起共事的同事中,有很多非常不錯的人才,技術、成績都比我好。但10年過去,很多人沒有達到我的預期:我覺得他應該能做得很好,但他卻沒有做到。


很多人畢業後,目標設定就不高了。我回顧了一下,發現有同事加入銀行IT部門:有的是畢業後就加入,有的是工作一段時間後加入。為什麼我把這個跟「不甘於平庸」掛在一起呢?因為他們很多人加入,是為了快點解決北京戶口,或者當時有些機構有分房補助,可以購買經濟適用房。


後來我就在想一個問題,如果自己不甘於平庸,希望做得非常好的話,其實不會為這些東西擔心:是否有北京戶口,是否能買上一套經濟適用房?


如果一個人一畢業,就把目標定在這兒:在北京市五環內買一個小兩居、小三居,把精力都花在這上面,那麼工作就會受到很大影響。他的行為會發生變化,不願意冒風險。


比如我見到以前的朋友,他業餘做一些兼職,獲取一些收入。那些兼職其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而且對本職工作有影響,既影響他的職業發展,也影響他的精神狀態。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哎,快點出錢付個首付。我覺得他看起來是賺了,其實是虧的。


不甘於平庸很重要。我說不平庸,並不是專門指薪酬要很高或者技術很好,而是你對自己的標準一定要高。也許你前兩年變化得慢,但10年後再看,肯定會非常不一樣。


第四,不傲嬌,要能延遲滿足感。我在這裡舉個反例:兩個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年輕人,素質、技術都蠻不錯,也都挺有特點。我當時是他們的主管,發現他們在工作中deliver的情況始終不好。他們覺得其他同事比他們做得差,其實不是:他們確實可以算作在當時招的同事裡面TOP 20%,但誤以為自己是TOP 1%。所以很多基礎一點的工作,比如要做一個調試工具,他就不願意做,或者需要跟同事配合的工作,他就配合得不好。


本來都是資質非常好的人才,人非常聰明、動手能力也強,但沒有控制好自己的傲嬌情緒。我覺得這和「不甘於平庸」不矛盾。「不甘於平庸」是你目標要設得很高,「不傲嬌」是你對現狀要踏實。


這2000個樣本當中,我見到很多我原來覺得很好的,其實沒有我想像中的發展好,我原來覺得不好的,其實超出我的預期。這裡我也舉個例子:

當時我們有個做產品的同事,也是應屆生招進來,當時大家都覺得他不算特別聰明,就讓他做一些比較輔助的工作,統計一下數據啊做一下用戶反彈啊之類。但現在,他已經是一個十億美金公司的副總裁。

後來我想想,他的特點就是肯去做,負責任,從來不推諉,只要他有機會承擔的事情,他總儘可能地做好。每次也不算做得特別好,但我們總是給他反饋。他去了那家公司後,從一個用戶量不到10萬的邊緣頻道負責起來,把這個頻道越做越好。由於這是一個邊緣頻道,沒有配備完整的團隊,所以他一個人承擔了很多職責,也得到了很多鍛鍊。


第五,對重要的事情有判斷力。選什麼專業、選什麼公司、選什麼職業、選什麼發展路徑,自己要有判斷力,不要被短期選擇而左右。上面一些例子,也都涵蓋了這一點。比如當時很多人願意去外企,不願意去新興的公司。06、07年,很多師弟、師妹問我職業選擇,我都建議他們去百度,不要去IBM、微軟。但實際上,很多人都是出於短期考慮:外企可能名氣大、薪酬高一點。


雖然這個道理,大家都聽過很多遍。剛畢業時薪酬差三五千塊,真的可以忽略不計。短期薪酬差別並不重要。但實際上,能擺脫這個、能有判斷力的人,也不是特別多。

相關焦點

  • 抖音創始人張一鳴:10年面試2000人,我發現混得好的人,全都有同一個特質
    優秀的人都有哪些特質?今日頭條、抖音創始人張一鳴,10年面試了2000個人,他發現混得好的年輕人,都有以下5大特質。這篇文章3600字,預計花8分鐘閱讀,真誠推薦給你。大家好!各位都非常年輕,我今天來的時候挺有壓力。因為我畢業快11年了,看到你們,真是覺得「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去年參加了武漢的校招,感覺新一代年輕人的素質確實都非常好。我昨天就在想,今天應該跟大家分享什麼。
  • 抖音創始人張一鳴:10年面試2000人,我發現混的好的人,全都有同一個...
    張一鳴 ,今日頭條創始人,2013年,他先後入選《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的創業者」和《財富》「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業精英」。
  • 抖音創始人張一鳴:10年面試2000人,我發現混得好的人,全都有同一個...
    優秀的人都有哪些特質? 今日頭條、抖音創始人張一鳴,10年面試了2000個人,他發現混得好的年輕人,都有以下5大特質。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畢業後的工作經歷和體會。另外,我作為面試官,過去10年裡,可能面試過小2000個年輕人。 有的和我在一家公司,有的去了別家公司,他們發展差別其實非常大。 從算法層面上講,我們把這叫做「正例」和「負例」。
  • 抖音創始人張一鳴:我發現混得好的,全都有同一個特質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畢業後的工作經歷和體會。另外,我作為面試官,過去10年裡,可能面試過小2000個年輕人。有的和我在一家公司,有的去了別家公司,他們發展差別其實非常大。從算法層面上講,我們把這叫做「正例」和「負例」。我想分享一下:為什麼「正例」和「負例」發展差別這麼大?
  • 張一鳴:10 年面試 2000 人,我發現混的好的人,都有以下特質
    I was thinking yesterday about what I should share with you today. &34; he said. &34;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畢業後的工作經歷和體會。另外,我作為面試官,過去10年裡,可能面試過小2000個年輕人。有的和我在一家公司,有的去了別家公司,他們發展差別其實非常大。
  • 張一鳴10年面試2000人:我遇到的優秀年輕人的5個特質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畢業後的工作經歷和體會。另外,我作為面試官,過去10年裡,可能面試過小2000個年輕人。有的和我在一家公司,有的去了別家公司,他們發展差別其實非常大。從算法層面上講,我們把這叫做「正例」和「負例」。我想分享一下:為什麼「正例」和「負例」發展差別這麼大?
  • 抖音海外版被封禁 抖音創始人張一鳴出海遇到麻煩
    抖音海外版被封禁 抖音創始人張一鳴出海遇到麻煩原標題:麻煩不斷 抖音再被封禁7月3日,抖音小程序「抖音好友」被封禁,微信的理由為「小程序抖音好友由於涉嫌違反用戶數據使用規範而同一日,抖音海外版TikTok在印尼遭到了封禁。張一鳴可能會感到頭痛,這距他曬出抖音出海戰績不足兩個月。  國際版出海折戟全球化是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2018年的關鍵詞。今年3月,公司創始人兼CEO張一鳴在清華大學演講時透露,希望在三年內,全球用戶佔比達到50%。
  • 抖音創始人:我面試了兩千個年輕人,發現混的好的都有這5種特質
    後來,我陸續加入到各種創業團隊。在這個過程中,我跟很多畢業生共處過,現在還和他們很多人保持聯繫。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到的一些好和不好的情況。總結一下,這些優秀年輕人有哪些特質呢?1)有好奇心,能夠主動學習新事物、新知識和新技能。今天不太謙虛,我把自己當做正例,然後再說一個負例。
  • 不斷創業,不斷突破自我,終於獲得成功,抖音創始人張一鳴的故事
    如今抖音短視頻可以說是紅極一時,自打抖音問世以來就吸引了大量的用戶,現在我們經常能看到很多人經常捧著手機刷抖音,可以說抖音已經成了很多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了,甚至有部分人一天不刷抖音渾身難受,但是這麼成功的抖音是怎麼創辦的呢?
  • 我面試了兩千個年輕人,發現了5種特質
    1983年出生的張一鳴 ,在2005年從南開大學畢業後,至今參與創辦了5家公司,今日頭條、抖音、內涵段子等知名APP之父,2013年,他先後入選《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的創業者
  • 張一鳴當班主任 10萬字節人到底多少在摸魚
    2020年12月9日,張一鳴的飛書截屏,突然火爆朋友圈。下午15點20分,張一鳴在飛書的《原神》遊戲群裡,突然,怒斥員工不應該在上班時間閒聊遊戲,群內短暫沉默後,沒想到引來了兩大後續:一方面有員工在下面回懟老闆,「不行你自己退群。」另一方面,該群人數突然暴漲,員工蜂擁而至,聊天更猛了。
  • 張一鳴:我遇到的優秀年輕人的5個特質
    在一鳴看來,優秀年輕人總結起來有5個特質:1.有好奇心;2.對不確定性保持樂觀;3.不甘於平庸;4.不傲嬌,能延遲滿足感;5.對重要的選擇有判斷力。  大家好!各位都非常年輕,我今天來的時候挺有壓力。因為我畢業快11年了,看到你們,真是覺得「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去年參加了武漢的校招,感覺新一代年輕人的素質確實都非常好。
  • 好學生宿華,壞學生張一鳴
    學長學姐帶隊,太極表演開場,首期學員代表周航(易到創始人)做開學致辭,他特地提到,首期學員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同學在事業上有了重大變化。「湖畔起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馬雲的出場則是眾星捧月。上午10點半,44名學員依次上臺,接受湖畔大學3年來固定不變的傳統——校長馬雲給每個人戴校徽,依次和學員握手。
  • 張一鳴稱微視抄襲抖音 馬化騰:可以理解為誹謗
    新浪科技訊 5月8日上午消息,昨日晚間,今日頭條CEO在朋友圈發布了一條慶祝抖音海外版Tik Tok在App Store下載量全球第一的朋友圈,但隨後引來與馬化騰在朋友圈的爭論。  今日凌晨,張一鳴在該條朋友圈下評論稱,「微信的接口封殺,微視的抄襲搬運,擋不住抖音的步伐。」隨後馬化騰回復稱,「可以理解為誹謗。」
  • 馬化騰張一鳴「互懟」 「重生」微視能否逆襲抖音?
    針對騰訊公司控股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與字節跳動創始人兼執行長張一鳴深夜在朋友圈「互懟」截圖一事,昨日騰訊方面向新京報記者證實,截圖屬實。對於張一鳴提及的騰訊旗下產品「微視抄襲搬運抖音」,騰訊集團市場與公關部聯合負責人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微視從來鼓勵和保護原創、如有涉及侵權內容歡迎舉報也堅決打擊,更不存在所謂『搬運』一說。」
  • 抖音創始人是誰 北京字節跳動公司創始人兼CEO
    說起抖音相信大家都是不會陌生的,而且現在的抖音也是比較火的,因此很多網友對於抖音的創始人也是比較關注的,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抖音創始人張一鳴資料介紹:張一鳴,男,1983年出生於福建龍巖 ,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該公司推出了基於數據挖掘的推薦引擎產品「今日頭條」和內涵段子、火山小視頻、抖音、悟空問答等產品。
  • 張一鳴的2300個夜晚,2800條動態,價值750億美元
    投資人周亞輝曾在接受雷帝觸網採訪時評價說,「我覺得它能到1000億美金,是騰訊最大的競爭對手。」周亞輝和金沙江創投的朱嘯虎都曾後悔在前期錯失了投資張一鳴機會。張一鳴有多勤奮和愛思考?我們試圖從他的社交網絡上尋找一些答案。我們發現,從2009年8月註冊微博到2015年底的2300多天中,張一鳴在微博上共留下2800多條動態,記錄了他從九九房到今日頭條創業初期點滴的思考和感悟。
  • 黃崢、宿華、張一鳴:相逢在中場
    2014年就曾推出過 「今日特賣」以及 2018年的「值點商城」。2018年3月,抖音上線「購物車」「商品櫥窗」等工具,以短視頻種草的形式為淘寶等第三方平臺引流。2019年,抖音在電商上的布局進一步加強,推出「精選好物聯盟」與字節旗下電子商城「放心購」聯動,在抖音裡以「抖音小店」的形式出現,並上線「小米商城」「京東好物街」等電商小程序。
  • 張一鳴7年賺1090億:那些逆襲的年輕人,都有哪些「底層思維模型」?
    張一鳴,1983年出生於福建龍巖,與美團創始人王興、雪球方三文並稱「龍巖三傑」。 這個桌上論年齡,張一鳴和滴滴的程維最年輕;論資歷,張一鳴只有南開大學本科做背書。
  • 字節跳動中國CEO換帥,張一鳴:像做產品一樣做公司
    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有一句名言:極致就是把自己逼瘋,把別人逼死!   追求極致,很容易理解——就是把一件事做得越來越好,臻於完美。不過,張一鳴給「追求極致」增加了新角度。「同樣一件事,你看到的空間是10分,然後你做到10分,叫追求極致。但你如果看到100分,你只做到60分,在別人眼裡已經到極致了。」 也就是說,能看到更多空間,並追求極致的人,是更高層次的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