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三公消費」政策出臺以來,京城高檔餐飲業迎來一次「大風暴」。不少以往定位要掙商務宴請和高端客戶錢的「高大上」餐廳們除了倒閉關門,就是不得不「低眉變臉」。低價團購餐、外賣饅頭包子、推介簡餐……為攏人氣轉型回歸,甚至連退休的大爺大媽,也被高檔酒店奉為上賓,笑臉迎進門。
淨雅推套餐笑迎老街坊
「剛開業時我去看過一次菜單,想給外孫辦滿月,結果人家都不愛搭理我們。我一看菜單,都是200、300一份的菜,嚇著我們了。」67歲的耿大媽告訴記者,原本「嚇退」自己的淨雅大酒店麼豆撈原生態海鮮火鍋餐廳,如今變臉了。「見著我們也有笑臉了,價格也便宜多了,單人午餐30元,雙人工作餐68元。」
前幾天中午一點半,耿大媽和一個朋友到餐廳吃飯,一層的女服務員還是熱情地迎過來,主動推薦說:「樓上有雙人68元的套餐,四款方案,涼菜熱菜葷素都搭配好了。樓下有雙人99元的火鍋套餐,肉類分牛肉、羊肉、海鮮三種,其他蔬菜等搭配豐富。樓下廚師剛要滅火休息了,您要是決定在樓下吃火鍋套餐,我趕緊去看一下能不能重起灶熱兩個番茄鍋底過來。」耿大媽說,用餐時,服務員還不時主動過來倒免費的檸檬水,「我們一直吃到3點才離開,我看了看,還有三桌也都是附近老鄰居。」
記者上周三的下午來到朝外淨雅大酒店,發現這裡名為「淨小二」的外賣窗口買賣興隆。麻辣海鮮、膠東麵食和特色小吃,引得路人前來排隊。一位大媽一口氣要了一袋豬肉白菜水餃、一袋海三鮮兒童水餃、一袋豬肉蝦仁兒水餃,外加三個蓮子餑餑,一共花了55元。大媽是這裡的常客,5元一個的小鮑魚,30多元一盒的皮皮蝦,家裡都買過。排在後面的大爺買了10元一個的膠東大饅頭。「以前沒想過能遛彎兒順便來高級酒店買個饅頭,開玩笑吶,這也是最近的事兒。」
順峰推團購人均幾十元
今年70歲的方爺爺,住在西四環某小區5年了,附近就有一家順峰海鮮酒樓。「5年來從來沒進去過,也沒想過要進去,就知道賣海鮮的,聽說吃一頓飯好幾千,不是我們老百姓消費得起的。」方爺爺笑著說:「直到幾個月前女婿過生日,才第一次進去吃頓飯。聽女兒說,她們買了這個餐廳的『團購』,總之是比較便宜。」方爺爺的女兒告訴記者,當時五個人一共花了398元,包括原價138元的三文魚刺身、原價38的拍黃瓜、原價192元的燉瑤柱、原價128元的牛仔骨、原價76元的扇貝等等十幾個菜,「這裡還有55元的自助餐,下回可以去嘗嘗。」
還沒開門烤肉店直接改行
「我們家門口有家精品粵菜餐廳,以前人多的啊。現在,成天門口上面拉著大紅條幅,門口左右立著大紅廣告板,寫著各種菜品的便宜價格,什麼26元的炒肝尖兒,18元的紅燒帶魚,46元的酸菜魚……還給我們這些路過的老人發優惠單,生意總算好點兒了。」家住西北二環外的高大爺說:「它附近有家正在裝修的高檔烤肉店,過幾天我一看,改成精品超市了,估計是裝修時看著附近這家實在慘澹,打了退堂鼓。」
東二環外一家剛開業的精品火鍋店負責人也告訴記者:「原本我們裝修時定位是商務高檔海鮮火鍋,裝修費花了100多萬,包間多、散座少。正裝修時覺得這趨勢不行啊,臨時改的精品時尚風格,包間減少了一半,主攻生日宴、寶寶滿月宴和家庭聚會餐。人均消費1000元的預期定位,一下子降到了人均100元了,先試試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