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挑食是缺微量元素?真正的早教,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家長

2020-08-20 紅太陽健康科普

早在2013年,國家衛健委就發了通知,明確規定&34;目前,不少家長對微量元素認識存在誤區。嬰幼兒家長的許多營養與餵養知識仍需要修正。不少舊有的做法和知識已經受到新的養育觀念的挑戰。因此需要加大宣傳力度,給家長及時補充新知識,更新觀念和方法,跟上新時代養育嬰幼兒的需要。

寶寶挑食是缺微量元素?

錯!調查表明,家長對微量元素檢測的認可度非常高,眾多商業宣傳使家長經常將一些現象與微量元素聯繫,寶寶的一些進食行為問題,如偏食、挑食問題,甚至多汗、睡眠問題、學習問題、頭髮黃等都錯誤地認為,補充微量元素就能解決這些問題。

其實臨床評價寶寶營養狀況應綜合人體測量、膳食分析和營養不良的高危因素來分析,而不能僅以單純的微量元素檢測來判斷,更不能僅根據其檢查結果盲目補鐵、補鋅等。

除了微量元素,寶寶的餵養過程中的3個誤區

餵養行為包括對寶寶攝入食物的製備行為、餵養寶寶時餵養人的行為、接受餵養時寶寶的行為、餵養的環境等,在寶寶餵養行為方面。目前調查可以看出目前嬰幼兒餵養行為存在很多認識誤區。我們給大家舉例說明一下:

1、寶寶4個半月了,不愛吃奶,餵點蛋糕或饅頭吧?

這是一個典型錯誤,在給嬰幼兒添加輔食時,媽媽不能根據自己的主觀想像隨意進行。輔食添加有基本的順序:首先添加鐵強化米粉:其次嘗試吃蔬菜汁或蔬菜泥:再次添加稀釋的果汁或果泥;最後添加蛋黃,可將蛋黃拌在米粉中。

調配米粉可以用配方奶、母乳或蘋果汁。芝麻糊和藕粉一類的食物都沒什麼合適的營養,不適宜作為嬰兒輔食。市售米粉的營養遠遠好過家庭自製米粉,鐵強化米粉建議吃到一歲,可有效防止缺鐵性貧血。

2、家長吃飽了,再讓去餵寶寶吃飯?

這也是一個典型錯誤,很多寶寶進食時不能與家人同桌進食,專家指出家庭進食或集體進食指家庭成員或朋友圍桌而坐、充滿親情、愉快交談、祥和進食。通過這個過程寶寶受到適度攝食、充分咀嚼、細嚼慢咽等正確進食習慣的薰陶,同時加強人際交流、社會性合作的養成。

3、母乳充足,不用給寶寶加輔食?

這也是一個典型錯誤,不注意及時添加輔食,嬰兒期的寶寶無論採用何種餵養方式,都要及時添加輔食,才能保證小兒的生長發育。4-6個月內的嬰兒以純母乳餵養最好,但6個月後,母乳已不能完全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此時應注意及時補充蛋黃泥、肝泥、果泥、菜汁等食物,以補充母乳不足。

此外還要提醒家長朋友,對於身體欠佳的寶寶,要分別對待:

①營養不良:除了分析病因及時治療外,加強營養及促進食慾也很重要。可選擇清淡的、孩子喜歡吃的飯食.應稍加糖類以補充熱量不足。食慾好轉後可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飲食。

②貧血幼兒:對於輕度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患兒,一般只需採取飲食糾正。其飲食應注意採用含鐵質豐富的食物。如綠葉蔬菜、蛋黃、動物血、內臟等;富含維生素C及礦物質的水果,促進鐵質的吸收和利用:要注意飯菜的色、香、味.以增進小兒食慾。

③肥胖幼兒:幼兒肥胖的主要原因是進食過多,也有由於遺傳因素、內分泌失常或缺乏運動所致。對於肥胖兒以飲食管理最為重要。要保證小兒基本營養及生長發育的需要,限制高熱量飲食的攝入,限制糖類及脂肪,供給足量的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逐步控制攝入量,同時要加強體格鍛鍊,鼓勵戶外活動。

最後跟大家說一下

目前很多家庭在寶寶餵養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餵養位置不合理、餵養環境不合理、餵養頻率過快或過慢、不給寶寶學吃的機會、缺乏餵養交流技巧等。我們一直強調,真正的「早教」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家長。

相關焦點

  • 擔心孩子缺微量元素?別迷信簡單檢測
    另一方面微量元素在血液中的分布無法反映全身的情況,比如人體的鐵元素主要存在於紅細胞,鋅元素主要分布在肌肉與骨骼中,銅元素主要儲存在肝臟,血液檢測只能反映血液內的微量元素情況,並不能代表整體情況,自然也無法作為診斷、治療微量元素缺乏的標準。微量元素缺不缺?
  • 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早教不是"早教",家長這樣早教"白費了"
    研究表明:有的早教確實對孩子入園後良好的學習和生活及各項能力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有的早教純粹是&34;不是教而是&34;或者&34;,孩子其實沒有學到什麼,反而嚴重損害了孩子的學習興趣,自信心及創造力等,使得孩子早早就厭學了。
  • 寶寶挑食、食欲不振、頭髮少而黃?可能是缺了TA
    ∎ 頭髮少而黃頭髮的發量和發色,主要是由遺傳因素和生長發育速度決定,除非是嚴重的鋅缺乏才會導致孩子脫髮。新生兒頭髮長得比較慢,但是家長只要保證寶寶營養均衡,1歲後寶寶頭髮會變黑會濃密的。∎ 指甲有白斑健康的寶寶指甲,應該呈淡紅色、有彈性、有光澤、有一定的硬度、不容易折斷、沒有白色的斑點。所以家長看到寶寶指甲上有白斑就會很緊張。但其實寶寶指甲出現白斑的真正原因是「外力」,通常是就是活動或玩耍時,由於外力引起的,不需要特殊處理。
  • 寶寶缺鈣?缺微量元素?如何是好!
    平時門診,有一部分家長會問:醫生,我家寶寶最近不愛吃飯/最近兒保說體重身高也沒達標/晚上出汗比較多等等,是不是缺鈣或者是缺微量元素了?寶寶是真的缺鈣麼?根據中國營養協會推薦,0-6月的寶寶,鈣的推薦攝入量為300mg/天,7-12月為400mg/天,1-3歲為600mg/天,4-8歲為800mg/天。
  • 孩子為什麼會缺微量元素,背後的原因,家長知道嗎?
    微量元素是人體必需的,對發育中的兒童尤為重要。微量元素是人體中含量小於10000磅的元素,其中必需的微量元素是生物不可缺少的元素,有什麼原因會導致嬰兒每日缺乏微量元素?之所以選擇一輛輕便、小巧、方便的嬰兒車來帶你進入微量元素。
  • 微量元素檢查已被叫停7年,還有醫院在做!家長別再上當了
    本文為小步在家早教原創,歡迎個人關注、轉發、分享「我家娃總是睡不踏實,是不是缺什麼?」「我家娃手指經常長倒刺,是不是缺什麼?」「我家娃挑食,是不是缺什麼?」「……」很多新手媽媽遇到孩子成長的一些問題,總是「膽戰心驚」。
  • 家長要注意:早期教育不是教孩子識字,而是做到這3點
    隨著時代的進步,也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科學育兒。懂得遵循孩子不同年齡段的發育特徵去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所以給孩子做早教這個問題自然也被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起來了。不過也有一些家長對於給孩子做早教持反對意見,認為給孩子做早教其實就是提早讓孩子接受知識,對孩子的成長是沒有好處的。
  • 孩子除了補鈣之外,最缺也最容易忽略的是這項微量元素
    家長從小就知道要給孩子補鈣,很多問題都是由於缺鈣引起,因此,不管什麼問題,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補鈣,但是鈣補多了,孩子的問題還是沒有改善,這是因為你補充微量元素的方向錯了
  • 不用查微量元素,教你快速看出寶寶到底缺什麼營養!建議收藏
    寶寶的營養攝入是每一個家長關心的話題,這關乎寶寶的身體健康,畢竟只有營養全面跟得上,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求,免疫力才能提高,身體才能棒。但是,很多時候營養的具體攝入情況,恐怕只有去醫院檢測微量元素了,而得到這樣數據的代價就是讓寶寶挨上一針。
  • 當你家寶寶出現這些症狀,家長就要注意一下孩子是不是缺鋅了
    ,俗話說缺什麼補什麼,如果寶寶身體呈現出缺鋅的狀況,那就需要補,不缺就自然不用補啦。鋅是人體內100多種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種酶的催化劑,在孩子成長發育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兒童缺鋅的發生率非常之高,60%處於成長發育期的孩子都處於缺鋅狀態。孩子缺了鋅,問題就會一一出現,但是因為有些問題短期內並不明顯,很容易被家長忽視。而一旦長期處於缺鋅狀態,會嚴重影響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
  • 家長給孩子選早教機構時別太感性
    在標準槓桿還未出臺的尷尬現實面前,家長可以根據哪些方面進行比較?這些專業人士的建議,希望會讓你有所啟發。  家長要看重教育理念和文化氛圍  很多家長即使上了早教,卻只是例行公事似的,一周帶孩子去一次,到那邊玩玩遊戲就回家,其實根本收不到什麼效果!
  • 早教市場繁榮背後是教育的焦慮
    除了小學、中學階段的各類校外輔導與培訓外,近年來打著「開發寶寶智力」「提高寶寶社交能力」等旗號的早教機構也如雨後春筍,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越來越低齡化的學習,催生出越來越繁榮、越來越變味的早教線上線下市場,既讓校外教育市場亂象叢生,也加劇著越來越多家長的教育焦慮。某短視頻平臺曾有一則從孩子出生就開始高考倒計時的視頻流傳很廣泛,跟帖中也引發很多家長的共鳴。
  • 身體缺微量元素會出現3種症狀,不及時調理,小心成長問題找上門
    微量元素在身體中的含量極少,所以稍有流失,就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孩子身體缺乏微量元素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孩子的嘴角會出現起皮現象。身體缺微量元素會出現3種症狀,不及時調理,小心成長問題找上門此時家長就應該多加注意寶寶的身體變化,是不是缺少微量元素,是否需要給寶寶及時補充,那麼寶寶的身體具體出現哪些情況,是缺少微量元素的表現呢?
  • 「早教」市場繁榮的背後是教育焦慮
    除了小學、中學階段的各類校外輔導與培訓外,近年來打著「開發寶寶智力」、「提高寶寶社交能力」等旗號的早教機構也如雨後春筍,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越來越低齡化的學習,催生出越來越繁榮、越來越變味的「早教」線上線下市場,既讓校外教育市場亂象叢生,也加劇著越來越多家長的教育焦慮。 某短視頻平臺曾有一則從孩子出生就開始高考倒計時的視頻流傳很廣泛,跟帖中也引發著很多家長的共鳴。
  • 兒科醫生:微量元素檢測早已叫停,特別是6個月以下孩子不要做
    本文為小步在家早教原創,歡迎個人關注、轉發、分享「我家娃總是睡不踏實,是不是缺什麼?」「我家娃手指經常長倒刺,是不是缺什麼?」「我家娃挑食,是不是缺什麼?」「……」很多新手媽媽遇到孩子成長的一些問題,總是「膽戰心驚」。
  • 巧虎早教,與家長共同完成孩子的啟蒙教育
    做了家長後,什麼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想讓孩子吃好、穿好、睡好,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啟蒙教育一定要做好!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試過很多種早教方法,但是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也曾考慮過把孩子送去早教班,但身邊朋友說早教班上課時間少,孩子上課也不好好聽,沒什麼用,就是在浪費錢,我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最終決定在家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但是自己畢竟不是專業的,總擔心自己教的東西不夠科學,對孩子沒什麼用。
  • 千萬別給孩子做微量元素檢測,特別是6個月以下
    本文為小步在家早教原創,歡迎個人關注、轉發、分享 「我家娃總是睡不踏實,是不是缺什麼?」 「我家娃手指經常長倒刺,是不是缺什麼?」 「我家娃挑食,是不是缺什麼?」 「……」 很多新手媽媽遇到孩子成長的一些問題,總是「膽戰心驚」。這時候加上一些機構的「煽風點火」——趕緊給孩子做個微量元素檢測吧!
  • 揭秘讓人誤會的「早教」,真正的早教是這樣的……
    >NoNoNo…以上所說的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早教,而是一些老人和不了解早教的人給早教的「自定義」。那真正的早教是什麼樣的呢?真正的早教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系統性真正的早教都是擁有一個完整的系統的。需要家長和孩子深入了解和學習。
  • 早教3要訣 教育不是填鴨式灌輸
    作者:寶寶知道 Iris33寶寶是否聰明與父母關係密切不少人認為腦子大,褶皺多,頭腦就聰明。其實,在被稱為天才的人當中,有的人腦子並不大。所以,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科學證明,人腦聰明與否,關鍵在於腦神經細胞的連結。
  • 120套家庭教育:孩子挑食怎麼辦?(演講稿)
    由於家長對孩子的寵愛,吃飯時孩子喜歡吃的任他吃,不喜歡吃的任由他丟棄,就怕孩子不肯吃,吃得少,久而久之養成了挑食的習慣。有的父母對孩子的挑食非但不教育,還喜滋滋地炫耀自己的孩子門檻精、派頭大,喜歡吃價格貴的巧克力、蝦、蟹,就是不要吃青菜、蘿蔔、豆漿,這也助長了孩子的挑食。另外,孩子喜歡吃零食,家長就依著孩子隨時隨地都可以吃零食,也會加劇孩子挑食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