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那邊》「比站的高更好的方式是走出去」

2020-08-28 卿卿卿卿秋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山,將自己困在山裡好奇著山外的生活。


這篇文章是小學課本中的,我那時也跟文章的作者一樣對外面的事物都是好奇――也秉著一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求知精神。

初讀文章時,我也好奇「山的那邊是什麼」,讀完後我並不理解他的結尾,再讀時我卻明白了文章暗含的深刻含義就是――走出去和不斷探索。

走出去才能知道外面的世界

在文中他第一次問母親山外的世界,母親告訴他是海時,他就註定了要踏上尋找那片海的道路;當他一次次失望的質疑母親時,他就已經走上了探索山外世界的道路;當他找到那片海並知道山外不止海時,他的眼界就已經不再像當初一樣了……

我還記得有一年高考題《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我第一次感覺自己的人生有些空白,沒有走出心裡那片山,世界這麼精彩這麼遼闊,我連它的美麗都沒有見過,我卻只想偏安一偶度過每一天。

我忽然覺得人生不該這樣,我應該像《闖關東》裡面每一個勇於敢闖關東的人一樣,就算失敗,就算死去,也應該邁出這一步,有這一份關東人的勇氣與毅力。

在每一個關東人的心裡,能走出去就是奇蹟,因為沒有幾個人能活著走出去,但走出去的人活的都比留在原地的人更精彩,因為他們不被困在那一畝三分地裡,眼界也不再局限於這個一個小地方。

每一個走出去的人,他們都要路上不斷探索、經歷困難以及重重考驗最後才過上了比之前更好的生活,因為在關東人的眼裡,「闖關東無異於經歷了一次鬼門關」。

我了解為什麼他們放著好好的生活不過選擇這麼冒險的方式求生,因為在那小村莊裡就算活的再好,他們永遠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他們在自己的地方站的再高,也不知道外面的模樣。

這讓我更加的明白走出去的重要性,就如這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所說的一樣,書中的知識不如經歷來的深刻。

自人類不斷探索始,才有了改變

中華上下五千年,作為一個後代,我們都要學習歷史,而在歷史的長河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唐朝與清朝

唐朝自唐太宗起真正開始發展,還記得歷史中所說的「貞觀之治」嗎?在那個時期唐朝的人文、軍事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水利的發展也很強大,出現了航海者。

在唐朝時,國外的留學生也最多的,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實現「走出去、不斷探索交流」的朝代。

而不是認為自己本國已經很強大了就開始閉關鎖國、以為無人可以超越的自負。

雖說在唐朝,外國留學生學習的文化禮儀比我們學習他們還多,但作為一國之君,唐太宗還是非常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道理。

在那個時代,唐太宗想知道的不僅僅是國家周圍有什麼,他更想知道海的那邊有什麼?而航海者的出現就是最好的證明。

我為什麼會談清朝呢?雖說清末的滅亡與閉關鎖國脫不了干係,但我還是要說一說。

在清初,滿族人從馬背上打下了清朝的江山,而那時的皇帝也是一代梟雄,他明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那時他開始廣納賢才,了解不同的事情,但他還是知之甚少。而後最開始出現,與西方有交流應該是在康熙年間,那時國外的使臣遠道而來帶來了沒有見過的新事物,但那時他們也只是一看而過。

皇位傳給乾隆時,外國使臣來的較多,而那些稀罕的物品也慢慢流入比如槍和其它物品,但那時的他們還沒有意識到他國的軍事比本國的強。

雖說有走出去與外國作交流,但卻沒有真正的走出去,因為思維還停留在當初,以為自己還是最強的,殊不知自己已經落後別人很多。

再往後到清末年間,皇室更是嚴重的閉關鎖國,那時已經沒有多少留學生來留學了,而清朝去國外的留學生卻逐漸增加。

同樣是留學生,兩個朝代卻是兩個極端,唐朝來這兒留學的鼎盛與清朝去他國留學的鼎盛。

這就是「走出去」與「閉關鎖國」的強烈對比。

人只有不斷的走出去探索,才有發現,才能進步,而不是選擇做井底的那一隻蛙,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願出來。

走出心裡的山,找到那片海

我明白了媽媽為什麼對他說山的那邊是海,因為媽媽更想告訴他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只有走出去才能體會。

而他也是經歷了很久的探索,一次次的走出大山尋找那片海,才發現了山外的精彩。

我希望,每一個都能走出心中困住自己的那片山,在遇見困難時更應該像作者一樣堅持的去尋找自己的答案。

相信自己「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打敗自己的不是困難,打敗自己的永遠是自己。

遇見困難就逃避,將自己鎖在心裡不出來,那麼就算是成就再高的人他也會一無所有。

你要相信人類與生俱來就有堅持不放棄、不斷探索的精神,而走出去的人他的財富也不比站的高的人少。

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那一片海,成為自己想要變成的模樣,收穫那一份來自大海的喜悅。

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2020年第一個讓我淚崩的視頻,「山的那邊真的有大海」
    她一遍遍的說:「我要告訴孩子們,山的那邊真的有大海。」下飛機後的李芳老師在到達活動地點後,第一件事便跑去看她心心念念的大海。她興奮地跑著,直到那一望無際的大海展現在眼前。她激動地對著鏡頭說著:「同學們,老師來到三亞了,老師的背後就是一片大海。看到了嗎?這就是海,波瀾壯闊的大海,海天一色,水天相接。
  • 《山那邊,有光》新書發布暨閱讀分享會在南寧舉行
    《山那邊,有光》新書發布暨閱讀分享會在南寧舉行。主辦方供圖人民網南寧12月22日電 12月20日,由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中共賀州市平桂區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山那邊,有光》新書發布暨閱讀分享會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廣西書展舉行。
  • 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香蕉喵
    譬如糰子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在另外一個星球上,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香蕉喵。它們可愛又機靈,活潑又治癒。這部《香蕉喵 不可思議的夥伴們》是糰子無意間找到的,第一眼看到這個名字時,就認定了這是一部小清新的番,然後莫名的就點了進去。
  • 到山的那邊、海的那邊去
    「從小就長在這四面都是山的地方,幾十年都困在土地上,也出不去,現在能有大項目落到村裡面,怎能不期待?」作為群眾代表,羅祖軍參加了開工儀式。他堅信,自己的新生活要來了。在開工儀式上,貴州利邦農業有限公司總裁鄭何說:「項目佔地513.6畝、總投資3.54億元,將通過土地流轉、優先就業等方式,帶動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200人、其他農戶300人以上實現增收。」鄭何所言不虛。項目一開工,羅祖軍就成為工地上的工人,月收入達到3000多元。
  • 山那邊(知青回憶錄)
    山那邊(知青回憶錄) 圖文原創/清風曉月寒沙溪,靜靜地流淌。溪兩岸,星星點點的村莊,生活著世世代代淳樸的村民。他們被沙溪水哺育長大,深深地眷戀著這片土地。山那邊,如水墨畫般的山巒後面,有一個極小的自然村——上坪。
  • 支教感悟:山那邊有我們共同的夢
    支教期間,我與同行的五位夥伴一同看過了山那邊升起的暖陽、連綿不絕的高山陡坡,也曾獨自感受這裡晚夏的微風和初秋的清氣。如今,我再次踏上旅程,期望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能和我的孩子們相互照耀,相互溫暖。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 「孩子們,山的那邊真的有海!」鄉村教師一條vlog感動網友
    圖為視頻中李芳在出發去三亞前和學生們道別。網絡截圖中新網昆明1月11日電 (記者 胡遠航)「看到了嗎?這就是海,看看波瀾壯闊的大海。海和天是一色的,水天相接,看到了嗎?同學們,山的那邊不只有大山,還有海。
  • 根在黃土地 情系山那邊 歌手鎬天歌友會在蘭舉辦
    「你在山的那一邊,我在這山梁梁上站。叫一聲妹子你沒聽見,哥哥心裡胡盤算……」作為從小生活在陝北的著名詞曲唱作人,鎬天用自己的創作和歌聲深情地表達了對那片土地不變的愛戀。他的歌曲《山裡娃》《山那邊》《點亮希望》《大陝北》等旋律優美、感情質樸真摯、好聽上口,深受民歌愛好者喜歡。
  • 周末故事|我在山的那邊
    山海相牽 一「璐」有你寫在李璐同志《我在山的那邊》前面2020年9月2日,李璐同志來到青島,完成隴南市司法局賦予的東西對口協作任務。3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逝,很快到了要說再見的時候。此文是組織給李璐同志的「命題作文」,也是李璐同志來青掛職的體悟。
  • 人民日報接連點讚兩位「搬磚少年」:山、山,我走出去了
    興奮之際,他一鼓作氣衝上山頂,對著更遠的大山扯著嗓子喊:「山、山,我走出去了!」他考上的是國防科技大學,在軍校的地位不亞於清北。八一前夕,他順利畢業,成為一名軍官。另一位,是黑龍江穆稜市的趙桂寧,一樣是大山的孩子。
  • 小雪日|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
    北國開窗飄雪,南有喬木長青,今日小雪,坐標西南,去看看藏在山海另一邊最神秘的藍精靈,用兩種不同的方式。 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 「兩千三百多年前,楚國小官,名染,遊走山林,發現一部族,苗。他們紡布織衣,用蠟繪花於布而染之,染出來的衣服青底白花,楚國聞之,大力培植,從此這項古老技藝告白於世間。
  • 山的那邊真的有大海……雲南鄉村老師這支vlog看哭網友
    同學們,山的那邊不只有大山,還有海。老師沒有騙你們,對吧?……這幾天一位雲南鄉村教師為學生們拍的vlog火了!網友專門為此開設話題#山的那邊真的有大海# 閱讀量達2億!「看到想哭…」網友們也對無私奉獻的鄉村教師們表示致敬網友們說對山的那邊有所期待
  • 冬來陽朔,山這邊花團錦簇,山那邊金玉滿堂
    好幾次去陽朔反正為旅遊者們展示了陽朔最柔和的一面如果因為枯水期而無法享受暢快的遇龍河漂流那麼就乾脆上山吧你會驚訝地發現山這邊花團錦簇山那邊金玉滿堂近年來陽朔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示範帶如今的綠化花卉苗木產業已成為陽朔縣脫貧攻堅的
  • 同學們,老師沒有騙你們,山的那邊不僅有山,真的有大海
    「老師告訴你們,山的那邊有大海,你們相信了嗎?這就是大海。」「同學們,山的那邊不只有大山,還有海。老師沒有騙你們,對吧?」「山的那邊,真的有海。」如果她沒有自稱為老師,你能想像到,這是一名老師第一次見到大海時的表現嗎?
  • 「書評」野世捷:寫給《山那邊》的話
    《山那邊》《山那邊》煥煥的家鄉在陝北的黃河邊,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那裡是陝甘寧紅色根據地的首府,革命領袖生活和戰鬥過的地方,留下了許多艱苦奮鬥可歌可泣的故事《山那邊》裡收錄了她九十篇自述性散文,都是她人生道路上的感悟和記錄。語言的樸實淳厚恰如黃土山坡上的野菊花,濃鬱芬芳,清香撲面。所寫的題材都是她生活中的親身經歷和體驗,真實細膩,觀察深刻,是一本難得的勵志教育、文學啟迪的好書。作者具有敏銳的生活觀察能力,能夠在平淡庸雜的生活瑣事中發掘出優秀題材和新聞視角。
  • 繪本世界裡有玄機,一起探尋《山那邊的秘密》
    到了三四歲,他們又開始對藏著的、看不見的東西感興趣:「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什麼呢?」也好,她喜歡問,我喜歡講。我們一起讀萬卷書,乘著文字和圖畫,看遍萬裡山河、結識億萬物種,也了解海海的人世間。全系列看完,只要每次聽到她在哼《藍精靈之歌》,我就知道,又想看《山那邊的秘密》了。
  • 桂東八面山:只有登上山頂,才能看到山那邊更美的風光!
    我曾無數次地登上不同的高山,清晰地記得每座山的綠肥紅瘦,清楚地記得攀登每座山的時間和次數,唯獨記不清自己是第幾次登上八面山了,只記得春夏秋冬、起早貪黑我來過,只記得風雨霧雪、日出日落我去過……一切能在戶外活動中體驗的喜怒哀樂我都在這裡體驗過。我無數次登上八面山,親近八面山,感受屬於她的「紅、古、清、淨、幽、奇、險、驚」。
  • 在《山的那邊》,會是你想要看見的那一片海麼
    「小時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邊是什麼呢?媽媽給我說過:海哦,山那邊是海嗎?於是,懷著一種隱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終於爬上了那個山頂可是,我卻幾乎是哭著回來了——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
  • 「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兒童專崗」
    "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小專崗他們認真又細心,他們辛苦又低薪他們勤勤懇懇生活在那,兒童的服務站難是其次,重要的是遊戲讓大家關注到平日裡很少去感受和思考的部分,比如對資源的爭取和利用,對他人的信任,以及對自我的把控等等。參與式培訓確實是提升團結力的好方式。第二天晚上,7個家庭組手拿蠟燭在黑暗的會場尋找協作者藏起來的9個「寶藏」。
  • 四年前大喊:「山,我走出去了。」的男孩畢業了,知識改變命運
    回家的時候,他興奮地登上山坡上大喊:山,山,我走出去了。一口純粹的方言,聽著就令人心酸。從現在開始就努力學習,走出大山。面對這樣的艱辛無奈,他沒有選擇放棄,反而迎難而上,他想要報考國防科技大學。既然考軍校,我為什麼不考最好的呢?身處困境中的他還能夠擁有這樣壯志雄心,真是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