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8句禪詩,詩中有畫,以禪入詩!

2020-12-11 素佛堂

王維所作的詩篇中"以禪入詩"的"禪",是指禪理。"以禪入詩"就是將禪理直接體現在文字上,使人可以直接感受到這是一首禪詩。

1、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這句《辛夷塢》是王維《輞川集》詩二十首之第十八首。這兩句寫花的「落」。這山中的紅萼,點綴著寂寞的澗戶,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後紛紛揚揚地向人間灑下片片落英,了結了它一年的花期。短短四句詩,在描繪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時,又寫出了一種落寞的景況和環境。

2、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

詩句出自唐代王維的《過香積寺》,詩題「過香積寺」的「過」,意謂「訪問」、「探望」。既是去訪香積寺,卻又從「不知」說起;「不知」而又要去訪,表現出詩人的灑脫不羈。

3、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詩句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鳥鳴澗》,這首詩全春山之靜。「靜」被詩人強烈的感受到了。為什麼呢?是由於「人閒」,也就是人靜。人靜緣於心靜,所以覺察到桂花的墜落。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景,襯託出春澗的幽靜。

4、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這首詩是王維的《過香積寺》,山中的流泉由於巖石的阻攔,發出低呤,仿佛嗚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於山林幽暗,似乎顯得陰冷。」其中「毒龍」指人的慾念。詩的表意是:薄薄的暮色籠罩在空空的潭水面上,佛祖己經把毒龍收服了。實際上就是修身養性,控制慾念。

5、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詩句出自王維的《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 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 談笑無還期。

6、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這首詩是《鹿柴》,「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側重於表現雨後秋山的空明潔淨;「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側重於表現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而「空山不見人」,則側重於表現山的空寂清泠。由於杳無人跡,這並不真空的山在詩人的感覺中顯得空廓虛無,宛如太古之境。

7、輕舟南垞去,北垞淼難即。隔浦望人家,遙遙不相識。

詩句出自《輞川集·南垞》,小舟滑向南垞,再回頭看北垞的時候,突然發現剛才認識的人,一起聊天的人,一起吃飯的人,感覺很陌生。

8、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榴瀉。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下。

此句出自王維《欒家瀨》,這是寫秋雨的一首名詩。瀉」字也極傳神,湍急的流水從石上一滑而過,一瀉而逝。前三句,實際上都是為第四句作鋪墊,為烘託「白鷺驚復下」而展開的環境描寫。

相關焦點

  • 王維最美的十首詩,詩中有畫,詩中有天地
    王維是我最喜歡的詩人之一,他的詩詩中有畫,自然清新。他喜歡寫山,他詩中的山,總有一種遠離塵世、寂靜悠遠的感覺。每每讀他的詩詞,都會沉浸在那份自然脫俗的意境中。為什麼他詩中有畫呢,因為他除了是一位詩人,還是一位畫家。在作詩的時候,他一定也參用了一些繪畫的技術,用文字去描繪眼前的圖景和山水,以充滿靈性、形象的語言,去勾勒出景象的靈魂。所以,我們在讀他的詩的時候,總是很有畫面感,覺得傳神而立體。最喜歡的要數那首《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 讀經典 唐代大詩人王維6首經典禪詩,你讀過幾首?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此詩描寫鹿柴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詩的絕妙處在於以動襯靜,以局部襯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筆先寫「空山」寂絕人跡,接著以「但聞」一轉,引出「人語響」來。空谷傳音,愈見其空;人語過後,愈添空寂。最後又寫幾點夕陽餘暉的映照,愈加觸發人幽暗的感覺。
  • 解讀王維《畫》:被選入小學課本的一首詩,作者卻一直存在爭議
    人教版和滬教版小學語文都在一年級課本中收錄了這首詩。甚至這首詩可以作為一個謎語,而詩的名字《畫》則是謎底。這首詩從字面上看,描寫的是自然景物。使人在讀詩的同時,不僅感受到的是一幅畫面,還有將人帶入畫面裡去感受風光的韻味,節奏清晰,韻味十足,讀起來琅琅上口,也極易背誦,能被選作小學一年級課文作為啟蒙性的詩歌,是有其精髓和道理的。但這樣著名的一首詩,作者卻一直沒有定論。一說是唐代王維的詩。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短短的二十個字,卻是描繪的如詩如畫!
    而且後世的蘇軾給予過他很高的評價,認為他的詩,那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那他的這首《辛夷塢》,便是這麼一首難得的佳作,也正是達到了這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詩人同樣的只是寥寥數語,便是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讀來更是讓人讚嘆不已,美得真是令人驚豔。
  • 王維十首經典山水詩:古代山水詩的巔峰之作
    王維十首經典山水詩:古代山水詩的巔峰之作山水詩陶淵明和王維都會寫山水詩和田園詩。但陶淵明擅長田園詩,王維擅長山水詩。王維山水詩意境高遠,空谷絕塵,且畫面感極強,被喻為「詩中有畫」,備受推崇。這裡所選的十首山水詩,是王維山水詩的精華之作,亦是中國古代山水詩的巔峰之作。
  • 為什麼我認為王維的《山居秋暝》是最美的詩?
    本人雖然喜歡詩詞,但畢竟精力和時間有限,涉獵不多,而中國的古詩詞又浩如煙海,我只能:就我所知,就我所感,就我所喜好,推薦我認為的一首最美詩詞,這首詩就是唐朝王維的《山居秋暝》。接下來,我們先看看原詩是怎麼樣寫得,再來探討這首詩到底美在何處?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一種情懷和心境?
  • 王維一首經典詩,寫出了禪意禪境,是你我嚮往的生活,驚豔了千年
    王維一首經典詩,寫出了禪意禪境,是你我嚮往的生活,驚豔了千年 21世紀的人的生活節奏很快,每天行色匆匆,來不及欣賞晨曦的第一縷朝霞甚至夕陽也無緣
  • 佛系詩人王維一生最美的十首詩,你讀過幾首?
    王維:生卒年為700?年——761年,字摩詰,祖籍太原祁縣,開元九年(721年)進士,做官曾做到尚書右丞,所以世稱「王右丞」。他信奉佛教,作詩常把佛教禪意融入其中,有「詩佛」之稱,更兼其擅長繪畫,被蘇軾評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後來遂以之為王維的詩歌藝術特色。詩歌眾體兼長,今存詩四百多首,後人對其評價非常高。
  • 「一位詩人三首詩」系列之四 王維: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一位詩人三首詩」系列之四王維: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畫家。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王維才華橫溢,精通詩、書、畫、音樂等,其詩、畫成就都很高,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
  • 同樣是山水田園詩大家,陶淵明和王維的風格有什麼不同之處?
    大處著眼,同為山水田園的宗師級人物,陶淵明偏于田園而悠然見南山,王維則重於山水而人閒桂花落,五柳先生曰五柳就有柳色青青的鄉野豁達味道,摩詰為禪便是坐看雲起時的溪山清味禪悟,試為詳析得觀:陶淵明的《歸田園居》是他結束時隱時仕生活徹底歸隱田園的愉悅之作,組詩第一首開始就以「少無適俗願,性本愛丘山」開宗明義,直接言明自己喜愛田園風光的淳樸與自然
  • 王維山水詩中的音樂美
    □董春霞  自晉至唐,有成就的山水詩人代有人出,而王維卻將詩、畫、樂巧妙地融為一體,不愧為山水大家。讀王維的詩,那流淌在詩中的萬籟之聲,絢麗神奇、空靈悠遠,將人帶入精美超然的音樂之中。  王維山水詩的音樂美有兩個層面:一是詩中自然之聲,或雄渾激昂,或低沉婉轉,或禪趣幽深……詩人依境寫聲,寓情於聲,這是讀者可聆聽的音樂;另一個是:詩中字面無聲,卻蘊涵著音韻美,詩人寓聲於景,藏聲於象,誘使讀者發揮想像力,從景物和色彩中「聽」出聲音來。  鶯聲歷歷,語語如珠。王維山水詩的萬籟之聲。
  •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終南之秀鍾藍田,茁其英者為輞川。文學史上有名的輞川,位於藍田縣南十餘裡,青山逶迤,峰巒疊嶂,奇花野藤遍布幽谷,瀑布溪流隨處可見,不僅是秦楚要衝、三輔屏障,而且是達官貴人、文人騷客心醉神馳的風景勝地。
  • 詩佛王維最美的一首詩,僅僅20個字,就描繪了一幅清新脫俗的意境
    宋朝的大詞人曾這樣評價過王維的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的詩,以山水著稱,他還有個外號,就做「詩佛」。因為王維晚年歸隱的時候,潛心修佛,而且他的詩也經常融入禪理,所以被後人稱為「詩佛」。
  • 王維、孟浩然與山水田園詩
    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東坡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詩400首。善畫人物、叢竹、山水。唐人記載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類似李氏父子,另一類則以破墨法畫成,其名作《輞川圖》即為後者。可惜至今已無真跡傳世。王維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開元進士科第一(即狀元)。
  • 詩佛王維的一首詩有些囉嗦,看看我修改後的怎麼樣?
    王維,字摩詰,山西運城人,唐代著名詩人,畫家。他的詩自然流暢,好像是從大自然中自動流出來的音韻。大宋的著名詞人蘇東坡曾經評論他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和孟浩然被後人並稱「王孟」,亦被稱為「詩佛」。王維從小就很聰明,入仕很早,曾經有過積極的政治抱負,希望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後來因為政局紛亂,他在「安史之亂」中受到牽連,葬送了政治前途。四十多歲的時候,王維也逐漸看破了世事的無常,從此潛心參佛,詩文形成了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格。
  • ——以王維詩為例
    我讀書的時候,對這個問題也好奇過;而「意境」一詞,在盛唐詩,尤其是盛唐山水詩中最為凸現,所以當時我拿山水詩巔峰之作——王維的詩作為契入點,對「意境」進行了一番探究。因此藉此機會把當時的文章刪繁就簡,希望和感興趣的同學們、朋友們交流。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的詩被稱作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其實,在詩人中,不止王維的詩有這個特點
  • 讀詩|王維的20歲: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蘇軾評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因其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所以又稱他「王右丞」,著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存詩約400首。要談王維的20歲,必須要從他十五六歲說起。王維生於武則天時期,屬河東王氏,也算名門之後,少年便有才名。
  • 王維的一首禪詩,恬靜淡泊,大徹大悟,富有禪趣
    王維雖然是盛唐詩人,卻經歷了安史之亂,見證了大唐由盛到衰的過程。他目睹了很多流離失所和家破人亡,自己也遭遇了人生最難以忘懷的困窘境遇。於是局勢穩定後,他就半官半隱,身在朝堂,卻心在田野山莊。王維詩畫結合,他的詩歌淡遠空靈,悠渺寧靜,充滿了禪家的寂然意味。王維詩中禪的意味是內心生活中的真實感覺,能喚起讀者心底的本能意味,展示出一種怡然與安逸。王維以禪入詩,有時不著一絲痕跡,詩人不需要人們拋灑同情之淚,也感受不到心靈的劇烈震顫,卻在無形中影響了我們的思維和行動。下面這首禪詩,恬靜淡泊,大徹大悟,富有禪趣。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題目僅僅一個字,卻唯美至極!
    但有詩家說:唐無李、杜,摩詰便應首推!摩詰,便是王維,還有一種說法: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雖說這些都是一家之言,但王維確實稱得上是唐代最超群的詩人之一。蘇東坡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