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攜手嘉聯益 全臺首創卷對卷全加成軟板生產線綠色製程

2021-02-13 CINNO

臺灣軟板製程再進化!嘉聯益科技與達邁科技、創新應材、妙印精機攜手組成「卷對卷全加成軟板生產」聯盟,在科技項目協助下,今(19日)正式對外發表國內首創之「卷對卷(Roll to Roll)全加成軟板生產線」,以精密轉印技術印製獨特膠體,經膠體活化及金屬化共三道製程,即可連續生產出電路線寬僅10µm(微米)的軟性印刷電路板,該技術除突破現有黃光蝕刻製程之線寬極限及瓶頸外,並可降低50%能源使用量及減少30%以上的設備空間使用率,達到「線路細微化」、「製造綠色化」的優勢,為臺灣軟板產業提升新競爭力。

左起凌巨科技協理陳佳興、達邁科技董事長吳聲昌、嘉聯益董事長蔡長穎、經濟部技術處專門委員葉維煜、嘉聯益科技總經理吳永輝、工研院機械所所長胡竹生、妙印精機董事長曾人哲、創新應材董事長黃全義

經濟部技術處專門委員葉維煜表示 技術處鼓勵並支持PCB產業邁向綠色製造,在嘉聯益、工研院及研發聯盟成員努力下,成功建構臺灣第一個「卷對卷全加成軟板生產線」及其產業供應鏈,將有助於建立軟板應用的關鍵設備、零組件及材料等完整供應鏈,進而形成產業聚落,帶領國內軟板廠商更具國際競爭力。

卷對卷全加成軟板生產技術,可突破現有黃光蝕刻製程及瓶頸,目前已進入樣品試量產階段,可望為國內軟板產業大幅提升競爭力

工研院機械所所長胡竹生表示 工研院的一項重要任務是與產業並肩作戰!現行產業受限軟板主流製程使用的黃光蝕刻技術,線寬只能做到30µm,無法做出電路更細、密度更高的軟板。且蝕刻製程材料利用率低,不僅高耗能且高汙染。

因此在兩年前,由嘉聯益主導的聯盟尋求產品和製程突破,與工研院擁有的「凹版轉印印刷」及「可細線化觸髮膠體」等專利技術,連手進行製程和產品的升級開發。

「卷對卷全加成軟板生產線」為國內首創的技術,除可突破線寬極限外,更可將生產流程由七道縮短至三道、產線長度由原本之73公尺降低至20公尺內及能源使用量降低50%以上,實現兼具「線路細微化」及「製造綠色化」之次世代軟板生產線。

嘉聯益科技總經理、臺灣電路板協會理事長吳永輝指出 此次聯盟新技術所生產的全加成超細線寬軟板,突破現行蝕刻技術極限,可應用於觸控模塊、行動電話、穿戴式電子裝置、平板計算機及車用電子等不同終端產品。

並可朝向多元與多變方向發展的電子消費產品樣態,以技術升級築起與國際競爭者之鴻溝,並開創出創新又兼顧對環境友善的新技術,讓臺灣軟板業者可拉大與國際競爭者的差距,迎接不斷加劇的市場挑戰。

嘉聯益科技總經理、臺灣電路板協會理事長吳永輝

本次成果發表會,嘉聯益公司也開放「卷對卷全加成軟板生產線」讓供應鏈廠商參觀,吸引許多上、下遊相關廠商注意;同時現場臺達電子、由田新技、亞碩及迅德機械等公司也展出卷料協同機器人、卷對卷連續式光學檢測設備、Cotactless溼製程設備及AGV無人車搬運系統等,可於未來整合至全加成軟板產線當中,共同建構智慧化、綠色化及高值化製造技術。

據臺灣電路板協會統計,2016年臺灣軟板產值已達新臺幣1154.4億元,以38%市佔率居全球之冠。工研院IEK預估,全球軟板市場在經濟回溫下,2017年產值可達117億美元,成長5%,2018年更可持續成長,總產值上看125億美元。

抗衡OLED液晶面板扳回一局!全面屏尺寸提升,全球多去化1座60K/G6產線

OLED TV 殘像到底有沒有解?美國和俄羅斯等地發生消費者退貨事件

京東方本月起將供應華為柔性OLED手機面板!中國面板廠商首次打破韓廠壟斷

獨家專訪 | 全球第一大雷射器和雷射技術供應商Coherent相干公司

專注PI薄膜研發超過二十年!達邁董座專訪:拚全球PI一哥

深度 | 全面屏時代來臨,面板產業鏈直接受益

深度掌握產業脈動,更多行業研究報告敬請致電 021-34647873 

相關焦點

  • 納米壓印技術助力 卷對卷柔性基板製程前景可期
    ,再予剝離(Lift-off)的製程;一種是直接以卷對卷(Roll toroll, R2R)的柔性基板製作組件製程。剝離層材料是剝離製程的關鍵,最主要的是要能夠耐後續製程的溫度,隨著PI材料高溫特性的改善,PI在400℃已有一定的安定性,因此是剝離層的適合材料。剝離製程有目前三星(Samsung)使用的雷射剝離與工研院開發邊緣機械剝離多用途柔性電子基板技術(FlexUP)技術(圖1)。
  • 工研院展示最新軟電技術研發成果
    根據工研院IEK預估,2020年的整體軟性電子市場規模約可達到57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15.3%。工研院本次展出的重點成果有:卷對卷整線量產解決方案(R2R Turnkey Solution)工研院所展示的「卷對卷整線量產解決方案」,主要展項包括電極薄膜、觸控模組和觸控螢幕等,期望能以卷對卷整線方式提供廠商設備、製程、材料、量產的解決方案,目前試量產良率逐年提升達到85%以上,優於業界研發平均水準
  • Touch Taiwan 2016登場,臺工研院發表36項最新軟性顯示及觸控科技
    在臺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臺工研院此次發表從材料、基板、模組、設備到應用等36項軟性顯示及觸控科技成果,建構顯示器從「硬」到「軟」所需的關鍵技術,提供給業者完整的技術解決方案。臺工研院24日在Touch Taiwan 2016發表多項軟性顯示創新研發成果,以及榮獲大會「Gold Panel Awards 2016」卓越技術獎。
  • 前進半導體前端製程檢測 致茂投資兆晟奈米科技與工研院籤約技轉
    桃園2017年11月24日電 /美通社/ -- 由致茂電子投資的兆晟奈米科技於24日與工業技術研究院進行「奈米粒子監控技術」轉移籤約儀式,工研院並將成為兆晟奈米科技的重要股東。兆晟奈米科技已於日前獲準進入新竹科學園區,發展、製造半導體先進位程所使用溶液的奈米粒子監測系統,有效協助提升半導體製程良率。 半導體製程中常用到大量溶液,進行晶圓表面的清洗、研磨與蝕刻。
  • 中冶建研院開展「國企頂梁柱繪就冶金建設綠色底色」活動
    &nbsp&nbsp&nbsp&nbsp11月22-23日,中冶建研院中冶節能環保聯合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在山西運城開展「國企頂梁柱 繪就冶金建設綠色底色」精準營銷宣傳活動。
  • 院士峰會 | 工研院、廣智院背後的院士力量
    張國軍現任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工研院」)、廣東省智慧機器人研究院(以下簡稱「廣智院」)院長。在李培根和邵新宇(現任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兩位院士的指導下,張國軍帶領著工研院、廣智院一路披荊斬棘。
  • 工研院助力 電路板工程師考試 就業一次到位
    經濟部委託工研院,結合臺灣電路板協會舉辦的專業工程師證照考試,幫助學生取得電路板製程工程師能力資格,畢業即就業。  工研院指出,今年5月將有一場電路板製程專業工程師能力監定考試,詳情可上網(www.ipas.org.tw/PCB)查詢。  臺灣電路板協會理事長吳永輝指出,由經濟部核發的電路板專業領域證照,具公信力以及說服力,讓產官學研界一致認同。
  • 臺"工研院"稱今年臺灣納米產業產值逾三千億元
    臺"工研院"稱今年臺灣納米產業產值逾三千億元 2008年06月23日 17: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6月23日電 第四屆亞太地區微致動器與微納米技術研討會今天在臺南登場,臺「
  • 臺灣工研院禁止華為手機上內網
    【文/觀察者網 奕含】 從今日(15日)中午起,有臺當局官方背景的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下稱:工研院)禁止華為手機使用其無線內部網絡。 據臺灣《聯合報》1月14日報導,臺灣工研院當晚對內部員工發布公告,指出該院作為科技研發單位,許多研發內容涉及機密。「為維護信息安全,遵循政府政策,明天中午起若使用華為手機,將無法使用工研院的無線內部網絡。」
  • 優勢互補,攜手共贏!新諾科技、凱世光研宣布開展戰略合作
    優勢互補,攜手共贏!HKPCA展會期間,凱世光研隆重推介旗下微影雷射全系列雷射直接成像設備(LDI)和自動化解決方案,尤其是25-40μm硬板、軟板高精線路LDI及雙臺面LDI單機超高速自動線,幫助客戶完成5G時代的產業升級!
  • 臺工研院研發UVC殺菌相關技術 能消除99.9%以上的大腸桿菌
    打開APP 臺工研院研發UVC殺菌相關技術 能消除99.9%以上的大腸桿菌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10-25 15:01:13
  • 【行業新聞】生產線福將駕到——機器手臂長火眼金睛
    近日,臺灣工研院新研發的3D智慧視覺感測技術將有效解決這一局限。據悉,此項技術在任意空間環境下,可快速辨識場域內各項3D複雜的環境樣貌,讓機械手臂在短短幾分鐘內熟悉環境完成產線上的定位架設,不必像傳統機械手臂裝設動輒需要調校數小時。此項技術還能使機械手臂更靈活聰明地做高階的深度拼接、組裝、選取工作,與工業生產結合,可優化生產效率及流程,提升國內產業的競爭優勢。
  • 無人機丨無人機項目即將飛入浙大寧波工研院
    無人機項目即將飛入浙大寧波工研院_宇辰網_讓世界讀懂無人機_全球專業無人機服務資訊平臺"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middle;" /
  • 安美特推出國產水平VCP生產線 使電鍍製程能力達到比較完美的狀態
    打開APP 安美特推出國產水平VCP生產線 使電鍍製程能力達到比較完美的狀態 發表於 2019-06-15 09:43:08
  • 俄羅斯聖彼得堡理工大學代表團訪問上海高研院
    俄羅斯聖彼得堡理工大學代表團訪問上海高研院 2016-04-22 上海高等研究院 【字體:  上海高研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孫予罕指出,上海高研院聚焦於交叉學科研究及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希望雙方能增進相互了解,探索未來合作可能。科技發展處負責人介紹了上海高研院科研方向、科研亮點及國際合作等基本情況。安德烈對上海高研院在信息工程、低碳能源、先進位造等領域的研究甚感興趣,並表示雙方機構的研究方向契合度高,可在優勢領域展開合作。
  • 平臺化培育、定製化服務……看看青島市工研院如何「孵」出「明星」企業
    採訪中,不少企業把市工研院喻為自己的「福地」,因為在這裡,企業可以獲得「一站式」的創業服務,共享創業發展的「家園化」平臺。在市工研院內,投資4000萬元的青島市科學儀器創新孵化公共研發服務平臺高效運轉。
  • 【考研經驗】2019年復旦大學工研院計算機專碩經驗分享
    基本情況: 本科三本獨立學院科班,本科大一大二混的一匹,比賽麼不打,項目麼不做,四級500+六級460都是不高,大三的一個夜晚,通宵思考了一波,不甘於學歷,平臺及眼界的限制,在三月份決心考研,不僅是為了更高學歷,也是為了給自己的學習熱情一個正向助動力,一戰復旦工研院計算機專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