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軟板製程再進化!嘉聯益科技與達邁科技、創新應材、妙印精機攜手組成「卷對卷全加成軟板生產」聯盟,在科技項目協助下,今(19日)正式對外發表國內首創之「卷對卷(Roll to Roll)全加成軟板生產線」,以精密轉印技術印製獨特膠體,經膠體活化及金屬化共三道製程,即可連續生產出電路線寬僅10µm(微米)的軟性印刷電路板,該技術除突破現有黃光蝕刻製程之線寬極限及瓶頸外,並可降低50%能源使用量及減少30%以上的設備空間使用率,達到「線路細微化」、「製造綠色化」的優勢,為臺灣軟板產業提升新競爭力。
左起凌巨科技協理陳佳興、達邁科技董事長吳聲昌、嘉聯益董事長蔡長穎、經濟部技術處專門委員葉維煜、嘉聯益科技總經理吳永輝、工研院機械所所長胡竹生、妙印精機董事長曾人哲、創新應材董事長黃全義
經濟部技術處專門委員葉維煜表示 「技術處鼓勵並支持PCB產業邁向綠色製造,在嘉聯益、工研院及研發聯盟成員努力下,成功建構臺灣第一個「卷對卷全加成軟板生產線」及其產業供應鏈,將有助於建立軟板應用的關鍵設備、零組件及材料等完整供應鏈,進而形成產業聚落,帶領國內軟板廠商更具國際競爭力。」
卷對卷全加成軟板生產技術,可突破現有黃光蝕刻製程及瓶頸,目前已進入樣品試量產階段,可望為國內軟板產業大幅提升競爭力
工研院機械所所長胡竹生表示 「工研院的一項重要任務是與產業並肩作戰!現行產業受限軟板主流製程使用的黃光蝕刻技術,線寬只能做到30µm,無法做出電路更細、密度更高的軟板。且蝕刻製程材料利用率低,不僅高耗能且高汙染。
因此在兩年前,由嘉聯益主導的聯盟尋求產品和製程突破,與工研院擁有的「凹版轉印印刷」及「可細線化觸髮膠體」等專利技術,連手進行製程和產品的升級開發。
「卷對卷全加成軟板生產線」為國內首創的技術,除可突破線寬極限外,更可將生產流程由七道縮短至三道、產線長度由原本之73公尺降低至20公尺內及能源使用量降低50%以上,實現兼具「線路細微化」及「製造綠色化」之次世代軟板生產線。」
嘉聯益科技總經理、臺灣電路板協會理事長吳永輝指出 「此次聯盟新技術所生產的全加成超細線寬軟板,突破現行蝕刻技術極限,可應用於觸控模塊、行動電話、穿戴式電子裝置、平板計算機及車用電子等不同終端產品。
並可朝向多元與多變方向發展的電子消費產品樣態,以技術升級築起與國際競爭者之鴻溝,並開創出創新又兼顧對環境友善的新技術,讓臺灣軟板業者可拉大與國際競爭者的差距,迎接不斷加劇的市場挑戰。」
嘉聯益科技總經理、臺灣電路板協會理事長吳永輝
本次成果發表會,嘉聯益公司也開放「卷對卷全加成軟板生產線」讓供應鏈廠商參觀,吸引許多上、下遊相關廠商注意;同時現場臺達電子、由田新技、亞碩及迅德機械等公司也展出卷料協同機器人、卷對卷連續式光學檢測設備、Cotactless溼製程設備及AGV無人車搬運系統等,可於未來整合至全加成軟板產線當中,共同建構智慧化、綠色化及高值化製造技術。
據臺灣電路板協會統計,2016年臺灣軟板產值已達新臺幣1154.4億元,以38%市佔率居全球之冠。工研院IEK預估,全球軟板市場在經濟回溫下,2017年產值可達117億美元,成長5%,2018年更可持續成長,總產值上看125億美元。
抗衡OLED液晶面板扳回一局!全面屏尺寸提升,全球多去化1座60K/G6產線
OLED TV 殘像到底有沒有解?美國和俄羅斯等地發生消費者退貨事件
京東方本月起將供應華為柔性OLED手機面板!中國面板廠商首次打破韓廠壟斷
獨家專訪 | 全球第一大雷射器和雷射技術供應商Coherent相干公司
專注PI薄膜研發超過二十年!達邁董座專訪:拚全球PI一哥
深度 | 全面屏時代來臨,面板產業鏈直接受益
深度掌握產業脈動,更多行業研究報告敬請致電 021-34647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