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展示最新軟電技術研發成果

2021-02-15 PCBworld

【維文信PCB】2015年臺灣電路板產業國際展覽會(TPCA Show 2015)開跑,工研院(ITRI)在經濟部技術處大力支持下,發揮創新技術實力,在「軟電專區」展示「卷對卷整線量產解決方案」、「無線傳能在OLED應用」、「雷射誘發積層式3D線路技術」等先進創新技術。軟電技術持續精進,將有助於引領下一波電子產業新變革,更是促使臺灣產業升級的大好機會。

TPCA技術發展委員會召集人、工研院副院長劉軍廷表示,臺灣電子業相當發達,在全球產業鏈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全世界正在進行典範轉移,包括生產力、產品與生活方式都在改變,在這個板塊移動的過程中,將是臺灣再次竄出的機會,而軟性電子就是臺灣產業的另一個驅動力量。臺灣的產業正在轉型,從代工轉型到系統,這中間需要很多的應用加值與各式各樣的智慧服務,無論是材料、設備、製程等,皆有賴於軟性電子技術支持。

軟性電子發生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包括醫療保健、工業4.0、物聯網(IoT)、社群活動等,可應用的範圍相當廣泛,包括穿戴式電子元件、軟性照明、可撓式顯示器以及軟性感測器等都是。根據工研院IEK預估,2020年的整體軟性電子市場規模約可達到57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15.3%。

工研院本次展出的重點成果有:

卷對卷整線量產解決方案(R2R Turnkey Solution)

工研院所展示的「卷對卷整線量產解決方案」,主要展項包括電極薄膜、觸控模組和觸控螢幕等,期望能以卷對卷整線方式提供廠商設備、製程、材料、量產的解決方案,目前試量產良率逐年提升達到85%以上,優於業界研發平均水準,縮減導入業界後的磨合時間。

隨著穿戴式裝置市場逐漸普及,帶動軟性生產及輕量產品的需求大量出現,工研院所推動的卷對卷製造技術因具備生產高效率、材料高使用率、低成本、簡單製程和跨產業廣泛應用等特性,因此卷對卷技術被譽為明日生產之星。

卷對卷整線量產解決方案

工研院的卷對卷整線量產解決方案是一種與以往截然不同的生產方式,取代傳統的黃光蝕刻製程,直接將所需的電極和外部導線同步印刷出來。只需要一臺細線印刷整線之系統模組設備,即可以取代以往的多臺設備。除導入10微米(μm)以下超薄基板之製程外,藉由卷對捲圖案化的時間大幅縮減至45秒,再加以前後段的卷對卷清潔和對位貼合設備,可大幅降低現行製造生產流程與成本。工研院創新研發推動「軟」性製程升級,將有助於產業引領下一代的「電」子科技風潮。

雷射誘發積層式3D線路技術(Laser Induced Metallization 3D Circuit)

在這次展覽中,工研院也展出入圍2015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決賽的「雷射誘發積層式3D線路技術」。該項技術系藉由創新「奈米觸髮膠材」的塗布,輔以雷射圖案化及金屬沈積,可在大部份材質的不規則曲面上製作多層金屬線路,突破現今雷射金屬化天線製程受限於塑料材質的限制,使天線的設計製造能擁有更多自由度,也解決天線空間不足的問題。

雷射誘發積層式3D線路技術

目前在天線製造的領域中,德國主導的製程技術佔有九成的市場,工研院「雷射誘發積層式3D線路技術」,可望打破這種幾近壟斷的局面。「雷射誘發積層式3D線路技術」可應用於手機通訊天線、多層NFC天線、毫米波5G天線、多層無線充電線圈及汽車電子元件等產品,為穿戴式電子與3C產品的應用興起另一波革命與創新。

無線傳能在OLED的應用(Wireless Power Transfer for OLED)

想像一下,未來智慧型手機、手錶和平板電腦放在桌上就可以充電,不需要找充電器和插座。然而目前無線充電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對位須精準、充電時間長等問題需要克服,才能無接縫的供應電力。

無線傳能在OLED應用

工研院將「無線傳能」與OLED照明燈具做巧妙的結合,OLED與背板之間不需要電線連接,只要將OLED輕輕放在背板上就能發亮。使用者還可以依情境自行調整OLED的數量與位置,搭配OLED柔和的光線,這樣的燈具將更使人心境獲得慰藉,紓解壓力。

——維文信《印製電路世界》

註:本公眾號刊載文章由作者提供,部分源於網絡,媒體轉載請註明出處!

PCB微信日報

關注我們,點擊右上角:1、發送給朋友;2、分享到朋友圈

印製電路世界網站:www.pcbsmt.cn

印製電路世界微信:pcbworld

觸控螢幕世界網站:www.tpfpc.com

觸控螢幕世界微信:weiwenxin1997


關注微信公眾號,將名片信息發送至下面郵箱,即可獲贈一年份的《印製電路世界》雜誌!

歡迎投稿至維文信小秘書:pcb_smt@163.com

微信平臺對外提供服務:

企業廣告發布,招聘信息發布


相關焦點

  • 院士峰會 | 工研院、廣智院背後的院士力量
    張國軍現任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工研院」)、廣東省智慧機器人研究院(以下簡稱「廣智院」)院長。在李培根和邵新宇(現任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兩位院士的指導下,張國軍帶領著工研院、廣智院一路披荊斬棘。
  • 鄭州工研院當好「助攻手」打造醫療器械產業創新高地
    2020年1月,由鄭州市政府、蘇州醫工所和鄭州高新區管委會三方共建成立的新型研發機構——鄭州工研院應運而生,圍繞鄭州市大健康產業發展需求,以國產創新醫療器械、生物醫學科學儀器為核心,研發先進生物診療技術,打造高端醫療器械工程化平臺。具體研究什麼?
  • Touch Taiwan 2016登場,臺工研院發表36項最新軟性顯示及觸控科技
    在臺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臺工研院此次發表從材料、基板、模組、設備到應用等36項軟性顯示及觸控科技成果,建構顯示器從「硬」到「軟」所需的關鍵技術,提供給業者完整的技術解決方案。臺工研院24日在Touch Taiwan 2016發表多項軟性顯示創新研發成果,以及榮獲大會「Gold Panel Awards 2016」卓越技術獎。
  • 臺工研院研發UVC殺菌相關技術 能消除99.9%以上的大腸桿菌
    打開APP 臺工研院研發UVC殺菌相關技術 能消除99.9%以上的大腸桿菌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10-25 15:01:13
  • 無人機丨無人機項目即將飛入浙大寧波工研院
    >資料圖在這樣的環境下,浙江大學寧波工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浙大寧波工研院」)將於近期重磅引進工業級飛行機器人(300024)產業化項目,繼續「加碼」院內智能製造產業集群,為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持。
  • 臺灣工研院禁止華為手機上內網
    【文/觀察者網 奕含】 從今日(15日)中午起,有臺當局官方背景的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下稱:工研院)禁止華為手機使用其無線內部網絡。 據臺灣《聯合報》1月14日報導,臺灣工研院當晚對內部員工發布公告,指出該院作為科技研發單位,許多研發內容涉及機密。「為維護信息安全,遵循政府政策,明天中午起若使用華為手機,將無法使用工研院的無線內部網絡。」
  • 平臺化培育、定製化服務……看看青島市工研院如何「孵」出「明星」企業
    採訪中,不少企業把市工研院喻為自己的「福地」,因為在這裡,企業可以獲得「一站式」的創業服務,共享創業發展的「家園化」平臺。在市工研院內,投資4000萬元的青島市科學儀器創新孵化公共研發服務平臺高效運轉。
  • 工研院攜手嘉聯益 全臺首創卷對卷全加成軟板生產線綠色製程
    左起凌巨科技協理陳佳興、達邁科技董事長吳聲昌、嘉聯益董事長蔡長穎、經濟部技術處專門委員葉維煜、嘉聯益科技總經理吳永輝、工研院機械所所長胡竹生、妙印精機董事長曾人哲、創新應材董事長黃全義經濟部技術處專門委員葉維煜表示
  • 深圳航天工研院研製出水冷背心等多個科技創新產品
    深圳航天工研院研製出水冷背心等多個科技創新產品 2019-10-19陳文 攝   中新網深圳10月19日電 (記者 陳文)10月19日,由多家媒體組成的參訪團走進深圳航天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航天工研院)探尋航天科工企業轉型升級發展之路。記者目睹了該院研製的磁懸浮離心機、水冷背心、逃生面罩、長光程有毒有害氣體監測儀、機器人等科技創新產品。
  • 富宸科技施江霖:臺灣工研院人才培養模式值得借鑑
    以臺灣工研院為例,其成立於1973年,緊鄰臺灣清華大學和交通大學,自誕生起就與產業界緊密互動和交流,已經成為臺灣新技術、新產品最重要的研發地。由於工研院鼓勵科技人員自己創業,因此誕生了大批諸如臺積電張忠謀、聯華電子曹興城等產業領軍人物。「截至目前,從工研院出來創業的大概有2萬人左右,遍布在新竹科學園區內的高科技企業內。」施江霖說道。
  • 1+4+X 中科大先研院的故事
    為了徹底打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最後一公裡」,照明科技成果轉化的前行道路,打破政產學研用「各拉各車」的局面,萬眾期待中,一個四方共建的中科大先研院於2012年在合肥市高新區應運而生,被寄予了各方深切厚望。然而,中科大先研院該走一條怎樣的道路呢?
  • 臺「中研院」研發基因型疫苗 可望防阻禽流感
    臺「中研院」研發基因型疫苗 可望防阻禽流感 2008年09月03日 11: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針對導致禽流感的H5N1病毒,研發基因型疫苗,未來可望有效防阻禽流感。
  • 臺灣半導體之路,AITA能否重現工研院輝煌,AI晶片和類腦計算是兩張...
    上世紀70年代,借著國際產業轉移之力,臺灣成立工研院,打造新竹科技園,成功完成了自己的經濟轉型。儘管後來經歷了一場無可倖免的金融危機,臺灣經濟整體衰落,不過單論科技實力,尤其是半導體領域的成就,臺積電就足以傲視群雄。
  • 工研院助力 電路板工程師考試 就業一次到位
    經濟部委託工研院,結合臺灣電路板協會舉辦的專業工程師證照考試,幫助學生取得電路板製程工程師能力資格,畢業即就業。  工研院指出,今年5月將有一場電路板製程專業工程師能力監定考試,詳情可上網(www.ipas.org.tw/PCB)查詢。  臺灣電路板協會理事長吳永輝指出,由經濟部核發的電路板專業領域證照,具公信力以及說服力,讓產官學研界一致認同。
  • 2019有研集團科技成果展示①——大尺寸矽片超精密磨削技術與裝備
    我們從中選取了部分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獎勵的科技成果作系列報導,這些獲獎項目是集團創新能力提升的「縮影」,也是對科研工作者的激勵和鼓舞,將激勵我們進一步落實科技創新大會部署,全力推進集團高質量發展。本期推出「2019有研集團科技成果展示①——大尺寸矽片超精密磨削技術與裝備」報導。下面,讓我們從一張照片開始說起。
  • PNAS:臺灣「中研院」成功研發出島內首例愛滋疫苗
    美國發行的「科學今日」報導,臺灣「中研院長」翁啟惠研究群利用「樹突狀醣物」這個化合物,一方面將愛滋病毒阻隔,避免侵入體內後感染免疫細胞;另一方面,可以製成疫苗,並成功研發出一個可以有效防治愛滋病毒的新方法。該成果已在最新的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網頁刊出。
  • 清華工研院雁棲湖創新中心成立
    他表示,清華工研院雁棲湖創新中心的成立,是懷柔區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的重要抓手,希望創新中心在實現產學研攻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構建創新生態體系等方面發揮優勢,在懷柔結出更多碩果。
  • ​國網甘肅經研院項目成果論文喜獲SCI期刊錄用
    ​國網甘肅經研院項目成果論文喜獲SCI期刊錄用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08
  • 黨建軟實力成就「抗疫」硬功夫——國網聯研院黨建成果綻放抗疫一線
    新年伊始,疫情暴發,聯研院廣大黨員主動請纓、科學應戰,他們或堅守數據監控崗位前沿,為國網系統疫情防控提供科學參考和數據支撐;或奮戰在技術攻堅一線,完成多項技術研發與成果轉換,為保障特殊時期電網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貢獻汗水和智慧。  這支隊伍,是電網技術鐵軍,他們展現出的硬朗作風,正是聯研院近年來黨建工作成果的真實寫照。
  • 奇點汽車美研中心失竊!研發成果倖免於難 【圖】
    今天上午,奇點汽車創始人沈海寅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了一條驚人的消息:今天凌晨,奇點汽車位於美國矽谷的研究與創新中心辦公室遭遇盜竊,工作站、電腦、數據硬碟等包含重要自動駕駛技術信息的辦公設備被偷。目前,警方已從普通盜竊案和商業間諜案兩個層面展開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