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師談教育——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是否不用去讀書了?

2020-08-28 理科博士再學習

對於這種情況,我的個人意見是,即便學習成績不好,也應該讓孩子在適齡階段堅持把書讀完。

首先,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學習與成績雖則相關,但是也是兩碼事。我不否認在現代社會中,學習成績是衡量一個學生學習好壞的重要、甚至唯一的標準。注意,成績僅僅是判斷以往階段學習效果的標準,而非以後是否繼續學習的標準。是否學習和學習好壞是兩碼事。學習好壞看成績,是否需要繼續學習看格局了。換言之,現在堅持學習是為了孩子以後的發展。只有讀書,只有學習,才會在這個過程中積累知識,鍛鍊基本能力,使得學生的成長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

我絕不否認社會也是一個大學校。很多早早進入社會的人,有一些也能很好的成長。但是必須要明確一點,那就是無論在學校還是在社會,我們都需要不斷學習來去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然而,在一定的年齡階段,尤其是心理不成熟的年齡,在社會學習的成本太高了,也過於辛苦。要知道,在社會上,沒有人會善良到在社會工作中因為你年齡小,因為你什麼都不懂就無私的教導你,也沒有人因為你年齡小而無限制的同情你。所以,學校是通過學習來培養人,讓他們在進入社會前有針對性的準備。而社會呢,不歡迎毫無準備的人。社會會剝奪他們的選擇權,甚至尊嚴,讓他們從底層開始練級、重新學習。

其次,不要喪失對孩子的信心,更不要給孩子貼標籤。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確會讓家長焦慮。但是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否則就不會有六年小學,六年中學這長達十二年的基礎學習了。在這個階段,成績有起伏,孩子的學習狀態出現問題,這都很正常。在整個過程中,我們做家長的有時候需要有耐心,需要對孩子有信心。試想,如果連家長都給孩子貼上學習不好的標籤,認為他毫無扭轉態勢的能力,你怎麼能期望孩子在這種負面評價的打擊下重振旗鼓,發奮努力呢?!所以,對於成績,我們要重視,但是也不要唯一化。我們要觀察孩子的學習狀態,幫助孩子尋找方法和問題所在,並給與孩子更多的鼓勵和肯定。

成績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孩子保持鬥志、信心和一定的學習狀態。或者,用俗話來說,「認學」要比成績重要。這是一個重要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我們就可以調整,就可以改善,從而一點點扭轉孩子的成績。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對孩子的態度甚為重要。家長一定要保持耐心的同時,儘量給與孩子鼓勵,而非否定。家長儘量把目光集中在觀察孩子的優點,觀察孩子為之而付出的點滴努力上,而非過錯。因為,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向肯定評價的方向而成長。

最後,每個人的成長都是一個過程。在一些特定的年齡,需要特殊的教導。即便是野生動物,很多的幼仔都需要在母親身邊學習、成長到一定階段才會離開,開始屬於自己的獨立生存。我們又何嘗不應如此呢?!

相關焦點

  • 高中老師孩子成績差?把「別人家孩子」送上大學,教不好自家娃?
    ,在學習上不用父母擔心。分析:以上三種家庭的孩子更易考上985大學,但是很多人對於第三種家庭保持疑問,為什麼是特定的「初中老師」,而不是更懂得高考規則的高中老師?高中老師把「別人家孩子」送上大學,卻教不好自家娃?
  • 大學老師談教育——補課是否有用?
    我想補課是否有作用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或者說,對於不同類型的學生,補課的作用差別很大。很多孩子成績不理想的家長都會認為補課是一個幫助孩子的有效途徑。但如果學生成績差的原因在於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那我建議不要將成績的提高寄托在補課上。補課只是相對於知識而言的一種提高,對學習習慣的糾正沒有什麼作用。
  • 大學老師談教育——為什麼孩子很努力,卻沒有好成績?
    在現實中,包括我個人的教學過程中都曾碰到過這類學生,即平日裡讀書很用功,也非常聽老師的話,試卷做了一張又一張,習題做了一本又一本,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書桌前學習,甚至直至深夜,但最終成績卻很一般。有的家長對此也感到困惑不解,甚至將原因歸咎於孩子的「智力一般」或者「不甚聰明」,讓自己在此類藉口中得以平衡。
  • 大學老師談教育——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欲望?
    我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在於,孩子要為了夢想而學習。換言之,家長要想辦法幫助孩子立志,讓孩子在志向的引導下去自發努力學習。之所以產生這樣的認識主要是受我侄女成長的強烈影響。我的侄女三年前以全市第一(我老家的地級市是教育大市),省裡前20名的成績考入了中國最好的大學。
  • 孩子的學習成績好不好,看這4點就夠了!(老師轉給家長)
    文:逗號在孩子求學的路上,幾乎都有家長的身影。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成績優異,將來考個好大學。而孩子成績好不好,最直觀的方法是看分數和排名。其實,除了分數和排名,要想提前知道孩子成績好不好,看以下這四點就夠了。一、看他的書桌俗話說:物似主人形。
  • 大學老師談教育——是否需要逼迫自己的孩子學習?
    我的孩子還在上小學,對於她的學習,我非常關心。儘管如此,我也不會每天逼著她學習。我個人希望她能夠學會主動學習,學會正確學習。孩子的學習對於家長們而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中國的現實社會中,高考等諸多考試是普通孩子成長和發展中最為公平的機會。
  • 孩子為什麼很累,學習成績還不好?一句話點醒無數家長!
    中國孩子讀書到底有多累? 曾經有一張火遍全國的照片,照片中的孩子輸液寫作業。 救火現場,孩子對警察叔叔大喊,先救作業本!媽,你的腰不好,少幹一點重活,叫老爸少抽菸喝酒,對身體不好,向爺爺奶奶問個好,還有那隻小貓咪,它喜歡喝溫一點的水。 看到這裡,我早已泣不成聲,也慶幸孩子只是動了輕生的念頭, 一直以來我的教育方式都是錯的!
  • 世界讀書日請告訴孩子:不讀書,換來的是一生的卑微與底層
    今天是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家長要告訴孩子:不讀書,換來的是一生的卑微與底層。現在的孩子愛學習的少,學習自覺性差,做作業需要老師和家長的督促。一旦沒有老師和家長在身邊,就拼命玩。少數處在青春期的孩子不愛學習,瘋狂放縱自己。不少女生整天想好吃的東西、好玩的地方、好看的明星和影視劇、好聽的歌曲。不少男生沉迷於網遊中,荒廢學業。他們看到一天到晚只知道讀書的好學生,無動於衷,嘲笑他們不會玩。然而,在升學考試上,讀書與不讀書的孩子高下立分。
  • 北大校長:孩子學習好不好,不用等孩子長大,日常生活中就有體現
    北大校長:孩子學習好不好,不用等孩子長大,日常生活中就有所體現孩子要想有好的發展,就一定要有好的學習成績,學習成績並不是判斷孩子好壞的標準,但是要想孩子將來有好的發展,想讓孩子有好的前途,孩子就一定要有好的成績,有好成績才能去好學校讀書。
  • 豆瓣8.2分,墊底辣妹:孩子讀書成績差,可能是沒有遇上好老師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成績墊底的學生如何逆襲考上名牌大學的故事。《墊底辣妹》是2015年的電影了,但至今看來,對於我們的教育依然有著很重要的提示。它反覆地提醒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孩子讀書成績差,是不是因為沒有遇上「坪田」老師?
  • 為什麼現在的老師都是熱衷各種打卡,老師:我們也很無奈
    現在的孩子讀書,家長任務更重了,不但背書要錄視頻,作業還要上傳,家長都覺得累。還記得疫情期間討作業的老師嗎?1.重視教育現在即使是大學畢業,找工作也毫無優勢了,因為大學畢業的人一抓一大把,所以不管是學校還是家庭,更加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
  • 孩子不是讀書的料?李玫瑾:培養好這3點,成績根本不用家長操心
    孩子不是讀書的料?李玫瑾:培養好這3點,成績根本不用家長操心孩子成績好不好,早已經成為家長們的一塊心病。如果孩子不愛學習,無論是在朋友面前還是親戚們眼裡,家長也會跟著面上無光。「別提了,他就不是那塊學習的料。」跟同事一番寒暄下來,老李的臉都紅了半邊兒,沒別的——替自家孩子丟臉!同事朋友們的孩子,好像從來都不讓家長操心,哪像自家小祖宗,孩子媽天天拿拖鞋抽著寫作業,也得折騰到凌晨。至於成績?從開始上學到現在從沒掉出過倒數前三名,個個老師都嘆氣說:這孩子不是學習的料。
  • 孩子學習別強迫,試試「鳥籠效應」,從此讀書學習再也不用愁
    當孩子一天一天長大的時候,很多家長都覺得讓孩子學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當孩子的學習稍微有一點不好的時候就感覺很頭大,有些家長甚至採用一些強迫孩子學習的手段,但是這樣的 手段不僅不會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感受到提升,反而會適得其反。
  • 他的轉變說明自信心是學習的原動力(王老師談教育教學34)
    他的轉變說明了自信心是學習的原動力(王老師談教育教學34)原創:三丫講故事一個初二的男生,昨天晚上興衝衝地對我說:「老師,我們又考試了,我覺得自己答得很好!」這個孩子一年前也是這個時間左右,被老師叫了家長——說他什麼也不會,上課聽不懂老師的講話,於是就讓家長想辦法給他轉學,要不自己想辦法!老師的態度讓家長沒有辦法,只能四處打聽,終於有人向他推薦了我,說我能把他的孩子給提上去。於是他就接通了我的電話——你好!老師我的孩子在學校怎麼也跟不上節奏了,老師讓我給他轉學,說他「沒救」了,說著就哭了起來……我的心好痛啊!
  • 返校讀書後,孩子學習成績會不會落後,不如試試以下方法
    我是一名80後母親,對於孩子的教育一直是我心中最牽掛的事。疫情期間,孩子們在家裡學習網課,這種教學方式有利有弊。在學校班級讀書,孩子們會有集體意識,競爭意識,課堂有老師和同學們互動,孩子學習也自覺。在家裡,很多孩子學習興趣不高,不自覺,輔導起來也費勁,如果學習效果不佳的話,返校讀書落後班級以及其他孩子也是必然的。
  • 私立中學好不好?農村的孩子能不能去那裡讀書?
    私立中學到底好不好?現在有很多學生都開始選擇到私立學校讀書了,當然選擇到私立中學去讀書,通常是有兩個原因。一是私立學校教學條件好,二是孩子沒有考上公立學校,如果是第二個原因,我絕對贊成,但如果是因為第一個原因去讀私立學校,我倒覺得沒什麼必要,農村孩子去到那裡讀書,本來樸實無華的性格,也會變得愛攀比了。私立學校總體上來說,教學環境要比公立學校好一些,但是收費肯定比公立學校要高。
  • 這才是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真正原因,家長務必知道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初中二年級,初一因為新的環境,新的學科,很多同學的成績還不是很穩定。而到了初二,基本班裡的成績就開始有了一個大致的分布了。成績好的和成績不好的基本就穩定了。那麼影響學習成績的因素到底是什麼呢?如果我們稍加了解就會發現,影響學習成績的主要有三大因素,心理狀態、學習方法以及老師的教授水平。心理健康問題我們再次不做重點討論,有興趣的家長可以了解下正面管教等相關內容。老師的教授水平是一個外力因素,是我們家長自己無法改變的,除非說換學校換老師。
  • 為什麼有的人家境不好,在大學卻還不用功讀書?
    適應不了大學給我的自由與時間。沉迷於每天「五殺」的快感,卻也羨慕那些每天穿梭在工作和學習中的所謂「努力的人」。我曾不知道上大學為了什麼,因為這裡的人要不和你一樣,要不就和你有天大的差別。第一種是每天和你廝混在一起的人,第二種是你即便再努力也追不上的人。今天我想講的也是關「大學中關於的差距這一回事」
  • 孩子讀書,是否需要家長的陪同
    如果抽籤沒中的,就要去私立幼兒園。可是一年上萬的學費,是多少家長望而卻步的,但是又能如何,不去讀嗎?好的私立幼兒園,還是能教會孩子很多東西,所以只能努力賺錢培養孩子。一般都是就近劃片入學,這時候的家長覺得,現在是義務教育階段了,終於可以不要再高價讀書了。可是更多的家長知道,小學如果讀不好,那麼初中就不能很好的跟上學習進度。於是越來越多的家長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就讀,為的就是考個好高中,將來能考上好大學。
  • 孩子學習總不好,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妙計
    答案是,因為小孩成績不理想,學習不好,只好親自督導,每天陪著孩子一起,結果搞得大人、小孩一起緊張,造成家庭壓力越來越大。所以與其耗盡心力陪讀,倒不如讓孩子從小養成讀書的習慣,而且最好是他自己高興地自動自發地讀書,然而,如何營造這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