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往年經驗來看,很多初中成績很好的同學到了高中卻成績平平,而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是考生未能適應高中學習的轉變,學習方法和方式都還是初中思維。
對於新高一考生來說改變的不僅僅只有學習的環境和身邊的同學,在習的方法和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那麼高中的學習和初中的不同究竟有哪些?考生又該如何快速適應高中的學習呢?
差異一:知識量變大
初升高知識跨度非常大。初中三年學習的知識總量甚至不如高中一年的學習量。
比如,數學每一本書都有高考的重要考點;英語單詞量從初中要求的1600個,上升到3500詞+500短語。
所以在新高一一開始很多學生會有「撞牆」的感覺,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陡坡效應。
差異二:高一內容在高考直接考查
因為高中知識量大,所以高一和初一完全不同。初一學的知識更多是實現學生從小學到初中的過度,比如有理數、線段與角等內容,在中考中並不直接考查。高中就不同了,高一學的知識在高考中直接考查40%~50%(如數學大概考65分左右)。
差異三:老師授課方式不同
初中教師常常採用直觀形象教學方法,以反覆講解,教師要用較多的時間給學生以具體輔導。進入高中後,教師上課更注重分析,反覆講解的做法少了,學生活動多了,許多問題要求學生獨立思考。而且高中學科多,教師多,每個教師教學方法不同、教學內容不同,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也經常不一致,所以,只有適應每個教師的教學方法,才能促進自己的學習。
差異四:學習方法不同
初中生學習方法比較單一,習慣於「聽、背、默」,習慣於書面作業,習慣於依賴教師。高中的學習,要求學生學會獨立學習、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習方法要求靈活、多樣,並要防止和克服單純死記硬背、重記憶輕理解、重做題輕讀書、重計算輕概念等不正確的學習方法。
語文
一、初高中語文的區別
1. 選文上的區別:初中語文的選文較簡短,到高中不僅長度加長,深度也明顯增加,有時甚至要從哲學、人生的角度來解讀,因此不能再以初中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須在個性化體驗、感悟和審美上加強。
2. 文言文的區別:初中的文言文大多為淺顯的、有哲理性、有情節的小故事、寓言、短詩、散文,而高中的文言文則是長篇人物傳記和論述文章等,需要有較強的閱讀和翻譯能力。
3. 作文的區別:中考作文一般只要求不少於五六百字,而高考作文要求在800字以上。從中可以明顯看出初中作文和高中作文在思維廣度和深度上的區別。據了解,現在高考中常出現犯思維幼稚病的作文,就是沒有很好地適應。要想高考作文得高分,必須學會觀察生活,學會思考,學會成長,對文學作品要有自己的感悟和揚棄。
二、怎樣適應
1. 擴大課外閱讀。不是直接將高中教材拿來讀,而是希望大家有計劃地讀一些課外閱讀,如《紅樓夢》《水滸傳》等長篇作品。
2. 注意生活積累。生活中處處有語文,當你說話、作文、看報、看書和與人交往時,都是學語文的機會,因此要對周邊生活仔細觀察,一定要關心時政。養成記日記的習慣,對作文技法和內容的積累很有好處。
數學
一、初高中數學的區別
1. 高中數學內容抽象性、理論性更強,尤其是在高一代數中,首先碰到的就是理論性很強的函數,使一些初中數學很好的學生難以適應。
2. 高中數學的思維方法向理性層次躍進,初中數學要簡單些,按一定步驟就可解決,而高中數學的解題更複雜,要求學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
3. 知識內容有所增加,學生在同樣時間內掌握知識的工作量要明顯增多。
二、怎樣適應
1. 別有依賴心理。初中數學學習中,教師會列出中考各類型題目進行反覆練習,學生易養成依賴老師、套用模式的習慣。到高中這種模式就完全轉變了,況且初中數學家長還可以稍加輔導,但到了高中,大多數家長知識水平已無法跟上。這時候,能靠的只有自己。
2. 不能思想鬆懈。如果用初中方法學習高中數學,沒有在思想上重視,方法上改變,即使是拔尖的學生也很容易跟不上。高一是高中三年中最關鍵、打基礎的階段,一旦跟不上就很難趕上。所以,高中學習,一天都不能鬆懈。
英語
一、初高中英語的區別
1. 課本的作用不同。高中英語的課文只是給你一個範本,大量的學習要靠課外閱讀,要將課外的泛讀和課內的精讀相配合,進行自主學習。同語文一樣,英語成績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學出來,用出來的。
2. 好奇心減少。初中學生上課時經常表現踴躍,紛紛舉手回答問題,但到了高中後,很多同學不肯在課堂上直接表露。
二、怎樣適應
親近英語。可以讀讀單詞量在500至800字左右或800至1000字的英語小說,要注意最好是每頁只有五六個生詞,從簡單的先入手,水平相宜,從而親近英語,培養語感。也可以看看各大衛視的英語類節目等,因為這些節目有字幕、圖像,比較適合同學們學習。
要留意孩子的心理變化
初高中銜接時期是一個生理和心理巨變時期。一些學生的適應性很強,能迅速調整,坦然過渡;也有一部分學生由於種種原因,產生了一些心理問題,走過了一段黯然神傷的歷程。由於環境的轉變,很多學生心理上還會產生諸如失落感、孤獨感、失重感等現象。
1. 失落感
特別是對於那些能考上重點中學的學生來說,原先的遙遙領先的成績優勢已不復存在,「落差」太大。不少同學則很難擺正心態。
2. 孤獨感
進入高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不善於交往,不知道如何與同學相處,不懂得去理解他人。雖然大多數同學會隨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融合到群體之中,但其中也有少數性格內向,具有一定社交障礙的同學,因種種原因其「閉鎖心理」不斷增強,形成一種心理缺陷,嚴重影響其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3. 「失重」感
上了高中後就發現,沿用初中的那些學習方法已經不靈了,茫茫然無所適從,各科考試全線告急,很是失落。在高一,還有一種比較「經典」的理論:「告別初三,進入高一,終於可以好好地歇一口氣了」。於是,一些同學趁機放縱自己,武打、言情小說鋪天蓋地,電腦遊戲、網上聊天天昏地暗,結果是「中毒」太深,難以自拔。
以上建議,希望能夠幫助新高一考生更快適應高中學習,加油~
(文章來源於網絡)
我是湖南李老師,了解更多問題歡迎評論或者私信諮詢。
微信公眾號:昕雲教育
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點讚評論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