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小悟分享:初中成績好,高中難保持?你需要這樣轉變學習思維

2020-12-16 牛小悟智能名師隨身學

牛小悟的老師從往年經驗來看,很多初中成績很好的同學,到了高中卻成績平平,而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是考生未能適應高中學習的轉變,學習方法和方式都還是初中思維。

初高中學習差異

差異一:知識量變大

牛小悟的老師一致同意,初升高知識跨度非常大。初中三年學習的知識總量甚至不如高中一年的學習量。比如,數學每一本書都有高考的重要考點;英語單詞量從初中要求的1600個,上升到3500詞+500短語。

所以在新高一一開始很多學生會有「撞牆」的感覺,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陡坡效應。

差異二:高一內容在高考直接考查

牛小悟的物理王文博老師認為,由於高中知識量大,所以高一和初一完全不同。初一學的知識更多是實現學生從小學到初中的過度,比如有理數、線段與角等內容,在中考中並不直接考查。高中就不同了,高一學的知識在高考中直接考查40%~50%,如數學大概考65分左右。

差異三:老師授課方式不同

初中教師常常採用直觀形象教學方法,反覆講解,教師要用較多的時間給學生以具體輔導。進入高中後,教師上課更注重分析,反覆講解的做法少了,學生活動多了,許多問題要求學生獨立思考。而且高中學科多,教師多,每個教師教學方法不同、教學內容不同,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也經常不一致,所以,只有適應每個教師的教學方法,才能促進自己的學習。

差異四:學習方法不同

牛小悟認為,初中生學習方法比較單一,習慣於「聽、背、默」,習慣於書面作業,習慣於依賴教師。高中的學習,是為了最終來臨的高考做準備,這就要求學生學會獨立學習、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高考要求學生的學習方法靈活、多樣,並要防止和克服單純死記硬背、重記憶輕理解、重做題輕讀書、重計算輕概念等不正確的學習方法。

語數英學科快速適應方法

語文

一、初高中語文的區別

1. 選文上的區別:初中語文的選文較簡短,到高中不僅長度加長,深度也明顯增加,有時甚至要從哲學、人生的角度來解讀,因此不能再以初中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須在個性化體驗、感悟和審美上加強。

2. 文言文的區別:初中的文言文大多為淺顯的、有哲理性、有情節的小故事、寓言、短詩、散文,而高中的文言文則是長篇人物傳記和論述文章等,需要有較強的閱讀和翻譯能力。

3. 作文的區別:中考作文一般只要求不少於五六百字,而高考作文要求在800字以上。從中可以明顯看出初中作文和高中作文在思維廣度和深度上的區別。據了解,現在高考語文中常出現犯思維幼稚病的作文,就是沒有很好地適應。要想充分準備高考複習,在高考作文得高分,必須學會觀察生活,學會思考,學會成長,對文學作品要有自己的感悟和揚棄。

二、怎樣適應

1. 擴大課外閱讀。不是直接將高中教材拿來讀,牛小悟的老師希望大家有計劃地讀一些課外閱讀,如《紅樓夢》《水滸傳》等長篇作品。

2. 注意生活積累。生活中處處有語文,當你說話、作文、看報、看書和與人交往時,都是學語文的機會,因此要對周邊生活仔細觀察,一定要關心時政。養成記日記的習慣,對作文技法和內容的積累很有好處。

數學

一、初高中數學的區別

1. 牛小悟的數學司馬紅麗老師認為,高中數學內容抽象性、理論性更強,尤其是在高一代數中,首先碰到的就是理論性很強的函數,使一些初中數學很好的學生難以適應。

2. 牛小悟的數學司馬紅麗老師認為,高中數學的思維方法向理性層次躍進,初中數學要簡單些,按一定步驟就可解決,而高中數學的解題更複雜,要求學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為高考數學的難題做準備。

3. 知識內容有所增加,學生在同樣時間內掌握知識的工作量要明顯增多。

二、怎樣適應

1. 別有依賴心理。初中數學學習中,教師會列出中考各類型題目進行反覆練習,學生易養成依賴老師、套用模式的習慣。到高中這種模式就完全轉變了,況且初中數學家長還可以稍加輔導,但到了高中,大多數家長知識水平已無法跟上。這時候,高考數學複習真正能靠的只有自己。

2. 不能思想鬆懈。如果用初中方法學習高中數學,沒有在思想上重視,方法上改變,即使是拔尖的學生也很容易跟不上。高一是高中三年中最關鍵、打基礎的階段,一旦跟不上就很難趕上。所以,高中學習為高考服務,一天都不能鬆懈。

英語

一、初高中英語的區別

1. 課本的作用不同。高中英語的課文只是給你一個範本,大量的學習要靠課外閱讀,要將課外的泛讀和課內的精讀相配合,進行自主學習。同語文一樣,英語成績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學出來,用出來的。

2. 好奇心減少。初中學生上課時經常表現踴躍,紛紛舉手回答問題,但到了高中後,很多同學不肯在課堂上直接表露。

二、怎樣適應

親近英語。可以讀讀單詞量在500至800字左右或800至1000字的英語小說,要注意最好是每頁只有五六個生詞,從簡單的先入手,水平相宜,從而親近英語,培養語感。也可以看看各大衛視的英語類節目等,因為這些節目有字幕、圖像,比較適合同學們學習。

家長請注意

要注意初升高的陡坡效應

牛小悟認為,一般的成績分布,是高分和低分都少,處於中間水平的比例最高。但是在初升高銜接階段,高中前幾次考試,成績卻會出現類似社會結構的2/8規律分布,即:成績不好的人佔八成,成績好的人只佔兩成,因為很多人都會經歷人生第一次「掛科」啦。

產生「陡坡效應」的根本原因,就是高中知識和能力要求的急劇變化和學生心理、方法調整慢的矛盾造成的一個結果。

同時由於高中高考對於綜合能力要求較高,不再是義務教育階段的記憶+套用模式,太多鬆散的知識掌握在考試成績中沒有太大的體現,所以造成多數學生成績不理想。「陡坡效應」會使學生壓力倍增,名次迅速落後,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對學習失去興趣。

由於知識難度和能力要求是一個個逐步提升的陡坡,不進則退,學生在爬坡過程中多數會處於山腳,在開端就造成知識的爛尾,就很難在後續的爬坡過程中繼續足夠的知識儲備和信心。

要留意孩子的心理變化

初高中銜接時期是一個生理和心理巨變時期。一些學生的適應性很強,能迅速調整,坦然過渡;也有一部分學生由於種種原因,產生了一些心理問題,走過了一段黯然神傷的歷程。由於環境的轉變,很多學生心理上還會產生諸如失落感、孤獨感、失重感等現象。

1. 失落感

特別是對於那些能考上重點中學的學生來說,原先的遙遙領先的成績優勢已不復存在,「落差」太大。不少同學則很難擺正心態。

2. 孤獨感

進入高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不善於交往,不知道如何與同學相處,不懂得去理解他人。雖然大多數同學會隨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融合到群體之中,但其中也有少數性格內向,具有一定社交障礙的同學,因種種原因其「閉鎖心理」不斷增強,形成一種心理缺陷,嚴重影響其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3. 「失重」感

上了高中後就發現,沿用初中的那些學習方法已經不靈了,茫茫然無所適從,各科考試全線告急,很是失落。在高一,還有一種比較「經典」的理論:「告別初三,進入高一,終於可以好好地歇一口氣了」。於是,一些同學趁機放縱自己,武打、言情小說鋪天蓋地,電腦遊戲、網上聊天天昏地暗,結果是「中毒」太深,難以自拔。

同學們也可以在搜尋引擎中搜索「牛小悟」可以免費試聽高中物理王文博和高中數學司馬紅麗等老師的牛小悟最新課程,直接通過精彩的課程內容,完成初中到高中學習的平滑過渡。

相關焦點

  • 初中成績好高中難保持?還不是沒意識到學習思維的轉變!
    從往年經驗來看,很多初中成績很好的同學到了高中卻成績平平,而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是考生未能適應高中學習的轉變,學習方法和方式都還是初中思維。 為此,小編整理各科目適應方法及注意事項,供各位考生和家長參考。 對於新高一考生來說改變的不僅僅只有學習的環境和身邊的同學,在習的方法和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那麼高中的學習和初中的不同究竟有哪些?考生又該如何快速適應高中的學習呢?
  • 新高一丨初中成績好高中難保持?還不是沒意識到學習思維的轉變
    從往年經驗來看,很多初中成績很好的同學到了高中卻成績平平,而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是考生未能適應高中學習的轉變,學習方法和方式都還是初中思維。為此,整理各科目適應方法及注意事項,供各位考生和家長參考。對於新高一考生來說改變的不僅僅只有學習的環境和身邊的同學,在習的方法和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那麼高中的學習和初中的不同究竟有哪些?考生又該如何快速適應高中的學習呢?
  • 初中成績好,為什麼高中難保持?
    從往年經驗來看,很多同學初中成績很好,但到了高中卻成績平平,這是為什麼呢?多數情況下,是因為這些學生沒有及時適應高中學習,還在用初中的學習思維。今天阿德老師就帶大家先來分析下,高中的學習和初中究竟有什麼不同。
  • 初中成績很好高中卻成績平平?還不是沒意識到高中學習思維的轉變
    從往年經驗來看,很多初中成績很好的同學到了高中卻成績平平,而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是考生未能適應高中學習的轉變,學習方法和方式都還是初中思維。對於新高一考生來說改變的不僅僅只有學習的環境和身邊的同學,在習的方法和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那麼高中的學習和初中的不同究竟有哪些?考生又該如何快速適應高中的學習呢?
  • 牛小悟分享:高中三年,到底該刷幾遍高考真題?
    高中三年的學習中,刷題這個操作絕不陌生,尤其是刷高考真題。為什麼要刷高考真題?有什麼作用?怎么正確的刷題?高考真題只能高三做嗎?牛小悟的老師今天就與同學們來探討這些高考刷題的問題。牛小悟分享:高考真題有哪些作用?先說說為什麼需要反覆做高考真題。
  • 牛小悟支招高考複習:上課犯困怎麼辦?這裡是有效的防困方法
    俗話說春困秋乏冬眠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這一年下來就沒有不困的時候,但大好的時光,就這樣睡去,豈不可惜?牛小悟深知,上課犯困幾乎成了所有學生黨的默契。下課明明很精神,可一上課就控制不住眼皮。但是課上打盹一會兒,課下落下一截兒,所以不管你是已經開始準備高考的高三生,還是剛剛步入高中的高一生,或者是處於過渡階段的高二生,上課睡覺,都是一個大錯特錯的事情。那麼問題來了,上課犯困到底怎麼破?牛小悟老師今天在這裡就和廣大學生朋友分享相關知識。
  • 小學成績好,為什麼初中突然變差了?
    大部分科目在初三上學期就結束新授課學習,所以速度較快,同時,綜合難度加大,這個階段呈現的特點是,「尖子生」融會貫通,不論題型怎麼變化都能迎刃而解,相反,在初一初二就落下的學生在這個階段不僅在成績上很難追趕,更嚴重的是失去信心,從而厭倦學習,懈怠考試。孩子小學成績好,初中卻成績平平?
  • 初中學習差的學生,到高中成績突飛猛進,除了努力學習還需要哪些
    學生們為什麼有的初中學習不是很好到了高中卻突飛猛進。除了努力學習還需要哪些。其實只有學生明白學生的苦,也只有自己明白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所以有很多同學都發生這種情況,到了高中以後成績突飛猛進。為什麼初中成績差,到了高中成績突飛猛進1、初中只是不想學,到了高中想明白了有很多學生在初中的時候學習就像是玩一樣,根本都不在意,在初中上課也不好好聽講,上課只會搗亂,平時只知道玩。到了高中就不一樣了。其實高中學習的氛圍還是比較濃厚的。
  • 升入初中後,怎樣提升數學成績?把握三個訣竅,學習事半功倍
    如果說,在小學階段,許多學生輕鬆就能考出滿分的成績;一旦升入初中後,想要在數學考試中取得滿分,似乎變成了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因為,無論學習內容的數量還是難度,初中階段都有一個明顯的提升;同學們若是保持數學成績上的優勢,需要轉變學習方法等,方能適應新階段的挑戰。
  • 儘早適應初中到高中的轉變:只有進入狀態,成績才會穩步提升
    現在很多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不是因為智力原因,而是剛剛進接觸不同的學習環境,沒能很好的適應。有的同學曾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在初中是優秀生,到高中仍努力學習,學習成績卻一般,這到底是為什麼?沒有實現從初中到高中的轉變,是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
  • 初中成績好不好,不看智商看這些!
    儘管我們都說成績只是一時的,誰能笑到最後還未可知,要對孩子報以寬容和希望。但是,勤藤教育不得不說,這樣的想法是基於對孩子了解的基礎上,孩子處於青春期階段,父母的陪伴至關重要。有的家長可能覺得自家孩子成績不好拋去努力這一因素,最大的問題是在天賦上,然而實際上學習能力本身是可以鍛鍊的,也就是說天賦不足可以依靠訓練來補足。
  • 初中成績好的女生到了高中就不行了?你越這麼想,孩子成績越不好
    其實不光家長們會有這樣的想法,就連不少老師也會有這樣的觀點,說初中成績再好的女生到了高中也不行,而男生則不要緊,成績差點也能跟上去。但實際上,每個孩子的智商水平都不一樣,智商這件事根本不能單純的用性別就衡量出來。
  • 初中數學成績好的女生,多半有這4個「小特徵」,看你中了幾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下:初中數學成績好的女生,多半有這4個「小特徵」,看看你中了幾個?1. 對待數學特別較真初中的數學題其實還是蠻難的,知識點多,解題思路也很複雜,每一個都是環環相扣的。這類學生一般數學成績都會很好,而且也會將學習數學當做是一種樂趣,因為他們喜歡享受解題之後的快樂。2. 思維能力強數學是需要一個非常嚴謹的思維的,而數學講究的就是我們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要做到舉一反三,才能夠做到成績好。
  • OKAY賈雲海:科技改變教育,關鍵是教育思維的轉變
    據賈雲海介紹,類似這樣部署了智慧課堂的學校,在全國還有 1000 多所,將來會更多。每個學習拐點的背後,是學習思維的轉換教育在每個階段從來都不是一個完成時,而是一個進行時,家長需要在教育進行的過程中關注孩子的變化。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很多小學時候成績優異的孩子到初中就急轉直下,有些在初中名列前茅的孩子到了高中就失去優勢,這些例子比比皆是。
  • 初中三年裡,意識到3種「轉變」,班主任:爭取逆襲成學霸
    對於一些學生來說,他們經過「小升初」的考試,成功由一名小學生轉變為初中生;接下來的時間裡,大家需要轉變心態,去適應新的環境,繼續保持成績上的優勢。無論哪個階段的學習,都會伴隨著競爭。同學們在「趕比超」中,不斷提升個人的成績,才能讓大家更快地提升自己,讓自己具備更強的競爭力,從而在攀登學業高峰的過程中佔盡優勢。
  • 這3類學生,在初中的學習成績再好,到高中以後成績也會下滑
    有的學生在初中的時候學習成績還很不錯,但是到了高中以後,學習成績就大大的下滑,其實,學生在初中的時候學習好,並不代表他上了高中還會學習好,重點是,這些學生不是沒有學習,他也非常的努力但是成績就是提高不上去,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 這3類學生,在初中的學習成績再好,到高中以後成績也會下滑
    ,但是到了高中以後,學習成績就大大的下滑,其實,學生在初中的時候學習好,並不代表他上了高中還會學習好,重點是,這些學生不是沒有學習,他也非常的努力但是成績就是提高不上去,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不會自主學習的學生初中的知識其實並不難,只需要上課認真聽講,回家再認真的複習一下,考試基本都能及格,聰明的學生一般都會拿高分,初中生幾乎都是等到最後一課去學習,但是高中和初中不一樣,高中的學習需要自己去主動學習,不懂得自主學習的學生上了高中後。
  • 初中要比小學難?小學成績好的孩子容易排名下降,是這樣嗎?
    有不少學生在小學時學習成績很優異,一直都保持著班級前幾名的名次,但是到了初中成績卻變得很一般。大部分考試排名都是位於班級中等,自己也很著急,家長也受不了孩子出現如此巨大的學習落差。家長越急,給孩子施加的壓力越大。越著急越學不好,所以到了初中學習成績一直都沒有多大的改觀。
  • 如何避免小學成績好初中不一定好,初中成績好高中不一定好的問題發生
    今天看到有人提問這樣的一個問題,其實這個答案肯定是唯一的,那就是這樣的說法一定是對的。 道理都不需要講,因為你只要措辭上用的是「不一定」這樣的詞語時,答案就沒什麼好有爭議的了。
  • 北郊初中老師感慨:初二上學期成績將定型,孩子再不轉變就晚了
    在多年的教學管理經驗中,我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初中,是孩子學習成績的突變期,到了初二上半學期,孩子的學習成績便基本上定型了。為什麼會這樣說呢?這使得很多還處於原來學習思維中的孩子無法接受,因此學習成績只能是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