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成績好,為什麼初中突然變差了?

2020-09-03 戰江語文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馬上要步入初中生活的小夥伴們

以及各位即將成為初中生家長的你們

都準備好了嗎?


今天,和大家一起

深度剖析小學初中學科大不同↓↓↓


初中學習的特點



初中三年的學習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初一:過渡期和適應期。學生應適應小學到初中的轉變(包括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這個階段的知識相對比較基礎,如果這個階段能順利過渡,初二初三的學習會相對輕鬆;


初二:學習期和分化期。初二學習難度加大,速度加快,如果在初一基礎不夠紮實,很容易在初二掉隊,呈現兩極分化;


初三:定型期,衝刺期。大部分科目在初三上學期就結束新授課學習,所以速度較快,同時,綜合難度加大,這個階段呈現的特點是,「尖子生」融會貫通,不論題型怎麼變化都能迎刃而解,相反,在初一初二就落下的學生在這個階段不僅在成績上很難追趕,更嚴重的是失去信心,從而厭倦學習,懈怠考試。


孩子小學成績好,初中卻成績平平?


經過調查和統計,在小初銜接銜接期,僅18%的學生能順利進入初中學習狀態,30%的學生成績直線下降、厭學,52%的學生不會學習,初二爬坡時跌下。


為什麼出現以上這些情況?


原因一:學習科目增多。小學只有語數外三門科目,初中一下子增加到9們科目,學習容量成倍增加,如果沒有好的學習方法,短期內很難適應;

原因二:學習方法的改變。小學重認知和識記,初中在這個基礎上,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解分析和總結能力。

原因三:學習習慣的變化。小學學習相對比較被動,按照老師和家長的要求學習,初中學習需要計劃性和自覺性。


學科進化論

小學和初中英語對比


英語在初中的學習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而初一英語學習更是起跑的階段,也是悄然拉開距離的時候。在小學英語學習中聽、說、讀的訓練較多,寫的訓練較少。


不少學生到了初一後對字母、單詞拼讀還是模糊不清,詞彙的遺忘率較高,對單詞、句子會讀但不會寫,甚至對學過的單詞既不會讀,也不會寫,不能正確理解語法。


進入初中以後,知識體系大幅度轉變,隨著詞彙量的大量增加,系統語法知識的龐大,短語搭配的增多,課文文章的加長,這一切都讓同學們感到不知所措,很茫然。



小學和初中數學對比


初中學習與小學學習有很大的不同,初中是學生學習重要的時期,學生在初一取得優異成績的關鍵是良好的習慣和嚴謹的計算邏輯,這對在小學階段成績優秀的學生是挑戰,對小學階段成績一般的學生是機會!因為:


第一:平時的不良習慣,包括筆記、格式等,使87%的學生在初一分班考和期中考中失去優勢。小學成績好的學生思維跳躍,往往只重視結果,不重視過程和格式;成績一般的同學思維平穩,反而重視過程。


PK

①A同學 得6分(滿分6分)

②B同學 得2分(滿分6分)


這個兩份答卷告訴我們:同樣的答案,得分卻有雲泥之別,主要在於初中對邏輯過程有嚴格要求。


第二:名校初一以計算為核心開展教學,94%的學生會在考試中犯計算錯誤。


多年研究證明: 想在初中期中期末取得優異排名,要在直升和中考取得優異成績,那麼養成良好習慣,做到計算精準無誤是最好保障。


在學習內容,與考察方式上,初中和小學有著很大的區別。小學階段成績更依靠孩子的智力水平,所以大部分孩子之間的成績沒有太大的差距,即使落下一些內容,稍微補習一下還是能夠及時跟上。


然而,初中階段孩子的成績則更依靠學生培養的良好習慣,無論是初一基礎能力的培養,還是到初三思維能力的培養,都對中考甚至高中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更重要的是,任何一種能力的培養都有最佳的時期,錯過最佳時期再想彌補,無疑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小學和初中語文對比


1. 能力要求的區別


小學語文是一個感性啟蒙的階段,培養學生的拼讀識記能力。小學生圍繞拼音、字詞、句段、標點以及簡單的修辭進行大量的背誦、抄寫、反覆訓練,目標是能夠拼讀識記基礎的語言文字知識,又在誦讀識記的基礎上,通過一些小故事培養孩子對生活對世界的感性認識。


而初中語文側重培養孩子的理性認識能力。所謂理性認識就是「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也就是我們不僅能夠知道某個事物是什麼,還能理解它背後的深意,並且能夠分析、欣賞、並綜合運用這個事物。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小學生的感性認識能力和初中生的理性認識能力的體現。


2.學習內容的區別


看完能力方面的區別,接下來我們看看學習內容上的區別。


初中是孩子們學習路上

一個重要的黃金段

也是一個嶄新的起點!

一路上有各種困難需要克服

也有更多壓力需要承受



小學、初中學習方法要轉變



1.學習方法:從傳授性到理解性


提前改變:多提問、多思考、多總結


進入初中以後,學生的學習由直觀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識點變成了更為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並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因此就要求學生在學習方法上相應做出調整。而小學生的學習主要是眼看、手寫、記住,而到了初中,要求學生對知識充分理解,並學會用思維去分析這些知識點。


據了解,由於小學本身知識量少且時間充裕,所以小學老師的教學進度較慢,講解也更詳細具體。


但初中科目增多,每個老師的講課時間都是規定好的,老師必然要改變授課方式。因此,建議家長從現在開始就要培養孩子多提問、多思考、多總結的學習習慣。


2.學習要求:從指令性到計劃性


提前改變:學會預習,提高學習主動性


從小學升入初中,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


小學階段的學習主要依賴老師的安排,學生只要完成寫字、造句、背課文這些老師下達的簡單「學習指令」就行。但初中則要求學生自覺主動並且有計劃地學習。


一般的學生只是單純完成學校和老師交給的作業就覺得完成了學習任務,而優秀的學生基本上都有預習課本的學習習慣。從小學升入初中要求學生的學習態度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3.學習行為:從隨意性到目標性


提前改變:培養孩子做一周學習安排


進入初中以後,由於學習內容和學科的變化,原先的學習方法和習慣要隨之改變。原本可能通過短計劃就能實現的學習任務和目標,到了初中之後則要求學生有一個「長安排」的計劃,才能實現。


建議家長現在就開始培養孩子制定一周學習計劃和安排一周學習任務的習慣。


4.學習時間:從短時性到長時性


提前改變:擇校也要考慮路途因素


現在小學生的學習時間安排基本上是「4+2」,即在學校花4個小時學習,在家裡花2個小時學習。而升到初中後,學習時間就要變成「8+4」。到校時間提前了,下課時間又推遲了,家長要做好學習時間調整的準備。


學習時間增長了,家長也要對那些比較好動的小孩進行習慣上的糾正,比如之前孩子只能在位置上坐10分鐘,現在可以開始訓練孩子安靜地坐上15分鐘甚至20分鐘。


5.學習內容不同:從單純性到多樣化


提前改變:別偏科,多看看基礎科學


小學和初中面臨的任務和學科學習的內容差異很大。總體來看,小學的課堂教學容量小,作業量小,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和鞏固,主要是語文、數學和英語三大學科的學習。


到了初中,多出了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等幾大學科,而且知識系統性比較強,需要孩子課後花時間去消化,不然很容易導致成績下降。


建議小學階段的學生如果偏科現象過於嚴重,現在就應開始糾正孩子的偏科習慣,讓孩子在課餘時間多看看與基礎科學相關的書籍,涉獵這方面的知識。


家長甚至可以讓孩子多翻翻十萬個為什麼之類的指導讀物。


面對小學數學和初中數學的不一致,孩子們,要學會換腦啦!


家長要鼓勵孩子扔掉「小學思維」和「小學的學習方法」,用一種新的思維和方法去對待新一階段的學習。


可以舉這樣一個例子,在小學時,當學習「用簡便方法計算式」時,方法無非就是那樣幾種,老師也會帶著學生多次練習在這種重複的練習中,孩子很容易就會明白這種題目的解題方法。但到了七八年級,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也許一節課,孩子僅僅就學習了這樣一個數學概念:多邊形的外角和等於360度但當孩子看到對應的練習題目時還會不知所措,如「已知一個多邊形的每一個外角都不小於60度,問這個多邊形至少會有多少條邊。」這是八年級數學中的一道題目,這道題目的考查點只有一個,就是「多邊形的外角和等於360度」,但它考查更多的是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反應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初中數學是一個「換腦」的學科,它能把孩子的「小學生思維」轉變成「成人思維」。初中數學的「換腦」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當孩子思維不嚴謹時,通過初中數學的學習和訓練,孩子的思維就會變得十分嚴謹。


2.當孩子的反應不靈敏時,通過初中數學的學習和鍛練,孩子的反應就會變得十分靈敏。


3.當孩子的思維沒有邏輯性時,通過初中數學的學習和練習,孩子的思維就會變得邏輯性極強。


由以上三點看來,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的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知識範圍與思維方式兩個方面,要學好初中數學,一定要讓自己的思維更富邏輯性,要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相關焦點

  • 小學語文成績好,為什麼初中就跟不上了?聽聽語文老師怎麼說
    小學語文成績好,為什麼初中就跟不上了?聽聽語文老師怎麼說我的班級中有這樣一位學生,小學語文成績常年拿第一,但是初中之後,語文成績開始下降,150分滿分的試卷只能考90-100分,這個分數區間可以說非常低,原本驕傲的家長,也因為孩子成績下降變得憂心忡忡,擔心中考的時候,語文成績拖後腿。
  • 初中成績好,到了高中就變差,原因何在?
    一起看看初中成績好,為什麼高中突然變差了?初一學的知識更多是實現學生從小學到初中的過度,比如有理數、線段與角等內容,在中考中並不直接考查。高中就不同了,高一學的知識在高考中直接考查40%~50%(如數學大概考65分左右)。差異三授課方式不同初中教師常常採用直觀形象教學方法,以反覆講解,教師要用較多的時間給學生以具體輔導。
  • 為什麼孩子小學成績好,到了初中、高中就不行了?
    2019年8月4日 星期天 晴今天接待了一個即將上高中的學生,媽媽反饋自己曾經的那個學習好、又聽話的乖乖女在初二的時候突然變得反抗、不愛學習、迷戀手機等等。初二確實是很多優秀學生分水嶺的一個年級,這個時候,家長需要關注的是孩子的情緒狀態和神經反應彈性,而不只是簡單的作業和成績。
  • 如何避免小學成績好初中不一定好,初中成績好高中不一定好的問題發生
    我們能夠找到很多小學學習好初中學習也很好,或者是初中學習很好到了高中學習成績也一樣很好的例子,而且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都會有。 比如我清楚地記得我有兩個小學同學在小學時候學習確實是非常好,一直都是老師、家長眼裡、嘴裡讓我們學習的榜樣。但是他們上初中之後就泯然於眾了,儘管那個年代很多人認為最好的選擇是去上中專,但是他們最終連普高也沒考上。 而到了初中也有同學學習成績非常不錯,並且還考上了重點高中,但是結果卻是最終連個公辦的大專都沒考上。
  • 為什麼很多孩子小學成績好,一上初中成績就一落千丈?
    在我印象裡,她兒子成績其實一直不錯的。小學的時候,她兒子年年都是三好學生,一到放假前開家長會,每次都能領回來一堆證書。我們聚在一起的時候,總要誇她一句「兒子學習好不操心」。確實是這樣。這孩子聰明,學什麼都很快,才三年級的時候就能背下來快一百首詩了。於是,他媽媽索性給他送到了我們區重點,每天七點鐘就起床做飯,送他上學。
  • 孩子初中成績很好,高中成績變差了,原因是什麼
    很多時候,家長總是會想為什麼孩子初中成績很優秀,但是到了高中就變差了。其實並不是孩子的成績變差了,而是競爭變激烈了。每一次升學可以說就是一次分水嶺,層次間距也會變得更密集。因為沒有最強,只有更強,初中的時候只是一個村子的學生在比,高中的時候是一個縣的學生在比,到了大學是全國的學生在比,圈子小的時候的優越到了更大的圈子很可能就會稀鬆平常,數量級已經發生了變化。所以說,學習最重要的是信心,堅持下來就是勝利。本身,人就是在不斷的成長,成績只是一次檢驗自己的標準,人不會因為一次成功就停止進步,也不會因為一次失敗就不能繼續。
  • 《終身成長》:小學成績好,初中成績下滑,是什麼原因?
    我跟我的同桌一起從小學升到初中,分到了不同的班級。小學時處處壓我一頭,每次都比我成績好,可是升上初中,儘管她看起來更勤奮了,成績卻一次不如一次,最後失去了信心,畢業之後就去打工了。我有一個小侄女,上小學時成績非常好
  • 小學成績好,初中直線掉,是何原因?
    經常聽到有的父母抱怨:「我的孩子小學時成績非常好,上初中後突然就下滑了很多,真不能接受」。其實這種現象並不是個例,究竟是何原因?作為一名既教過小學又教過初中的教師,我談談自己的看法。小學低年級成績好的學生,一般語文和數學集中在95-100之間;小學高年級成績好的學生,語文在90-100之間,因為語文寫作從低年級的看圖寫話變成了作文,扣分多了,閱讀理解的難度也在增大,很多知識要求自己概括,數學成績好的在95-100之間,英語也在95-100之間。我有一個同事,他的小孩在城區名校讀小學,他就反饋說,簡直不敢相信他女兒班英語成績那麼好,大部分都是98以上。
  • 小學成績好,初中成績差的孩子,通常有四個特徵,早糾正早改善
    ,他也倒爭氣,小學的時候調皮搗蛋,成績馬馬虎虎,到了初中成績倒上來了,現在一回家就做作業,學習還很自覺,我聽他的班主任講這孩子好像對數學、物理特別感興趣,一有時間就朝辦公室跑,找老師問問題。2、自主能力不強小學階段的課程重在培養孩子的基礎計算能力,在這段時期,大家的記憶力也差不多,所以只要認真學習,差距就不大,成績不好的大多是沒有一個好的學習態度的。
  • 小學階段如果數學成績差,到了初中數學就很難有好成績,為什麼?
    小學階段如果數學成績差,到了初中數學就很難有好成績,為什麼呢?可以明確地講,小學階段如果數學成績差,到了初中數學就很難有好成績,為什麼呢?下面我進行原因的分析:第一,數學學習需要建立起數學思維。數學知識學習是一個從易到難的過程,如果知識脫節的話,孩子越學越跟不上,最後只能疲於應付,很難有好成績。第二,學習習慣不好與家庭教育缺失有關係。凡是父母皆不懂家庭教育,往往不知道如何正確育兒,沒有合理的育兒觀念,沒有家庭規則,沒有合理的管教手段和方法。如果平時再縱容和溺愛孩子,結果就容易導致孩子懶惰不堪,反映在學習上孩子不願意學習。
  • 為何初中成績優秀的女生,到了高中成績會變差?原因主要是這5點
    導語:為何多數初中成績好的女生,初升高後成績變差?原因主要是這5點眾所周知,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試,高考成績如何,直接決定著未來上什麼樣的大學。高考成績好的學生,自然而然進入985/211這樣的重點大學。重點大學的畢業證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很多企業點名要重點大學的學生。
  • 為什麼小學成績好,初中成績一落千丈?聽聽麻省理工教授怎麼說
    很多孩子,他們在小學的時候成績一直很優秀,但是在升入初中後,這些孩子的成績會出現跳樓式的下降,這讓家長們都覺得十分頭疼。其實,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這些孩子初中時會淪為差生,是因為他們屬於A型孩子。什麼是A型孩子?這是來自麻省理工大學的教授,米切爾·雷斯尼克的一個理論。
  • 為什麼你的手機信號突然變差了?
    前兩天接到一單投訴,被客戶劈頭蓋臉一陣批:前幾天家裡信號還滿格,怎麼突然這兩天就沒有信號了呢?網絡建設好後,我們通信工程師還會7*24小時不間斷監控、維護、搶修和優化網絡,因網絡故障導致您家裡幾天沒信號的情況,我保證,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
  • 小學語文成績一般,升入初中後突然逆襲,學霸的方法很獨特可借鑑
    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語文老師為了讓同學們形成好的學習習慣,常布置的語文練習有練字、摘抄,這兩項練習可以融合在一起,所以我會對三年級的同學開始有摘抄練習的要求。收錄美文美句並抄寫下來,加強記憶。同時提高的是文學鑑賞能力,你要對所讀的文字有一個基本辨析,知道哪些是好詞好句。
  • 「危險的14歲」:孩子小學聽話乖巧成績好,上了初中可能就變樣
    "我家那孩子啊,小學的時候可聽話了,成績又好,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到了初中就學壞,上課不專心成績蹭蹭往下掉"。小區裡的媽媽們都在討論孩子上了初中就變壞的問題,許多人應該都深有同感。 在生活中,確實有很多孩子小學時期很乖巧,能認真學習成績也不錯。
  • 小學成績優秀,升入初中成績一般。小學成績有欺騙性?我想的123
    文泰日記我想之所以這樣講,應該是感覺有些孩子上了初中之後,原本在小學學習成績很好,而到了初中,卻有可能學習成績所以我認為,初中的優秀學生,大部分還是從小學,成績就是很好的繼續保持者。如果小學成績很差,沒有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到中學想突然翻身,變得出類拔萃,這種情況也很少。
  • 小學成績好,上了初中就跟不上。問題,好像不在初中
    最近跟一些家長閒聊,又提到了這個話題,很多孩子小學成績挺好,上了初中跟不上了。好像,還是一個普遍現象。其實,仔細分析,好像沒有那麼簡單。拆分一下這個問題,1小學成績好--是真的好嗎?是不是存在錯誤判斷?2初中跟不上--是初中開始跟不上的,還是之前就不太好;2.1初中跟不上--是真的跟不上,還是家長的錯誤判斷?
  • 孩子小學初中成績好,高中卻一落千丈,是智商問題?聽老師怎麼說
    小學和初中成績好,到了高中成績就一定好嗎?對於多數學生來說,這是沒用問題的,但是作為一名重點高中的老師,我也見過很多學生小學和初中是學霸,高中變學渣的例子。我能理解這些學生家長焦慮的心情,畢竟已經到了十年的「學霸家長」,誰也不能接受孩子高中變差的現實,更接受不了「贏在起跑線」卻「輸在重點線」這種殘酷的現實。
  • 小學還是優等生,為何到了初中成績一落千丈,成績下降應該怎麼辦
    又到了一年的暑假了,過了這個暑假,就會有一部分小學生變成初中生,在進入新的學習階段以後,學生的成績也會有一定的改變。大家可能也會有所發現,一些在小學時學習成績還不錯的同學,到了初中以後成績竟然變成了中等生甚至是差等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小學時成績差,念初中後成績好的孩子,大多具有這3個特點
    最近,發現這麼一個現象:在小學時成績很一般的孩子,到了初中大都逆襲成了尖子生,最後都考上了重點高中。相反,很多在小學成績好的人,到了初中卻成績平平,最後考上的也都是普通高中。魯姨家的孫女陳露,在小學時和我家兒子是同班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