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行業要變天!微信支付、支付寶將受影響?

2021-02-15 盛錢包服務中心

閱讀本文之前,請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盛錢包服務中心」,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感謝您的關注!歡迎您的留言!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影響支付行業未來監管態勢的重磅文件:《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條例》。

這是在《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之後,又一個重塑支付行業規則的重要文件,有關規定比較全面、系統。

對於《條例》,市場上不少夥伴都有新的疑問,這就來簡單整理一下:

這是市場上首先需要關注的重要內容,可以說是支付歸支付,清算歸清算!

《條例》根據是否開立帳戶、是否具備存款類機構特徵,按照「儲值帳戶運營業」和「支付交易處理業務」對支付機構重新分類。此前支付業務在《辦法》中被分為網絡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等。

業內人士表示,這項規定對支付行業影響非常大,比如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既有發卡又有收單的業務,這類支付公司要在兩類業務中「二選一」,要麼做帳戶、要麼做支付。

該人士表示,對於擅長C端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選擇儲值帳戶業務的可能性更高;而銀聯、盛錢包等深耕B端市場的機構,更適合聚焦於收單類的支付業務。

此外,《條例》根據兩類業務的支付機構風險程度的不同,分類確定其註冊資本最低限額,以及註冊資本與業務規模的比例要求。

這是另一項備受關注的規定,是央行擬限制儲值帳戶業務的規模。

根據《條例》,非銀行支付機構淨資產與備付金日均餘額的比例應當符合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其中明確了支付機構發起的跨機構支付業務,應通過具有相應合法資質的清算機構處理,確保資金和信息安全、透明。

《條例》強調,備付金不屬於支付機構自有財產,要求支付機構將備付金存放在人民銀行或符合要求的商業銀行,並明確與之配套的審慎監管措施,充分保障用戶權益。

《條例》明確設立支付信息服務機構,是指為用戶提供其所持有的一個或者多個銀行帳戶或者支付帳戶的信息查詢服務或者電子支付指令信息轉接服務的機構。

從業務上看,像是目前的聚合支付服務商或收單外包機構的業務。一旦劃分為支付信息服務機構,受到的監管也將加強,普通的服務商、代理機構是否也將列入呢?

《條例》指明,支付信息服務機構「應當自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登記之日起30日內向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辦理備案,備案具體要求由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另行規定。」

自2015年起,人行原則上不再新增支付牌照,但隨著支付市場的發展與需求,諸多領域都需要支付牌照,讓相關企業合規經營。

截至2020年6月,非銀金融機構擁有支付牌照總數為237張。

《條例》詳細說明了支付機構設立、變更和終止的相關措施,申請支付牌照如果不批准,要求人民銀行「應當說明理由」,這為許多機構牌照的申請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

《條例》指出,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名稱中應當標明「支付」字樣,不從事支付業務的任何單位不得在單位名稱中使用「支付」字樣。也就是說,持牌支付機構名字中要有「支付」,非持牌的公司名稱不能帶有「支付」二字。

但在目前存量的230多家支付機構中,有一半的公司名沒有「支付」二字,有50多家收單外包服務機構的備案包含「支付」字眼,其中也有非持牌機構。

而夥伴們更關注是否迎來大規模更名潮?是否有格式要求?比如某某支付有限公司等。

在《條例》中,支付帳戶是指根據自然人(含個體工商戶)真實意願為其開立的,憑以發起支付指令、用於記錄預付交易資金餘額、反映交易明細的電子簿記。

市場上就有夥伴提到,既然支付帳戶為自然人開立,那麼一些支付機構為企業提供的帳戶如何監管?而支付帳戶業務具體規則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另行規定的。

此前《辦法》規定業務範圍是全國的,註冊資本最低1億元,業務範圍為省的,註冊資本最低是3千萬元。而在《條例》中,非銀行支付機構註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億元。

業內人士紛紛猜測,這是否意味著支付機構的註冊資本要提高到1億元?是否說明未來支付業務都將是全國業務,不再區分省份?

按照《條例》規定,非銀行支付機構擬在住所地以外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從事支付業務且涉及實體特約商戶的,應當按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設立分公司。

當然,還有更多的規定將根據條例進行細化,在強監管的背景下,支付行業越發正規,也將迎來新的機遇。

還不懂的夥伴也別急!目前只是徵求意見稿階段,最終有什麼改變還要看正式文件哦~

相關焦點

  • 二維碼支付將被「淘汰」!央行發布新支付方式,支付寶微信受挑戰
    導讀:二維碼支付將被「淘汰」!央行發布新支付方式,支付寶微信受挑戰!隨著行動支付的快速發展,在國內市場上還誕生了兩大行動支付巨頭企業,它們分別是支付寶和微信;目前這兩大支付軟體在國內市場上的用戶都已經突破了10億,隨著使用行動支付的人越來越多,也讓這兩大行動支付巨頭企業在國內的行動支付市場上都賺得是盆滿缽滿!
  • 第三方支付醞釀新變局?支付寶、微信支付最強對手來了
    國付寶是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對手嗎?根據其官網信息整理得知,其主要有4大產品線:雲帳戶、跨境支付、航空票務和聚合支付。雲帳戶:雲帳戶主要是針對B端,是一個B2B平臺,目標客戶是大宗行業以及對現金流管理有需求的企業客戶,類似於一個資金清結算帳戶。
  • 央行數字貨幣要來了!你還會用支付寶微信支付嗎?
    會衝擊支付寶和微信嗎?那麼,央行數字貨幣與支付寶、微信支付有什麼區別呢?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中關村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首席究員董希淼表示,央行數字貨幣是法定貨幣,而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只是一種支付方式,它們的效力不同。具體來說,機構或個人不接受支付寶或微信付款,在法律上沒有問題。但拒絕用戶使用現金或數字貨幣付款就是違法的。
  • 銀行6月底將關閉第三方支付,我們支付寶的錢會受什麼影響
    文件中聲明,自2018年6月30日起,關閉了銀行與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直連,引起了很多人的熱議,微信和支付寶將何去何從,我們餘額寶和微信的錢怎麼辦?也就是說從2018年6月30日起,所有的銀行都不再直接對接第三方支付了,銀行也不再直接對接我們平時經常用的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等。
  • 刷臉支付崛起,為何微信要慢支付寶很多?
    就在2019年3月,微信推出了刷臉支付產品「青蛙」。不過,有專業人士表示,微信在刷臉支付方面與支付寶存在較大差距,差不多要落後一年時間,在支付寶的刷臉支付已經落地大面積推廣的情況下,微信的刷臉支付還處在試水階段。
  • 支付寶、Paypal、信用卡……不同的支付方式將如何影響世界?
    原標題:支付寶、Paypal、信用卡……不同的支付方式將如何影響世界?編者按:美國的信用卡支付系統中包含一系列從中賺取差價的中間商。而中國和肯亞所使用的直接便捷的數字支付系統,可能會威脅到傳統的銀行及其他參與者。
  • 銀行受行動支付衝擊!支付寶還信用卡收費,「紅利期」已終結
    由於信用卡還款通道比較多,目前也還存在網銀等免費渠道,因此支付寶的調整對用戶影響有限。對信用卡還款收費,支付寶並非首家。就在去年,微信曾兩度調整信用卡還款收費標準,最終定為還款金額收取0.1%服務費。因此,從支付行業趨勢上看,從免費到收費的過程中,用戶為值得的服務「買單」,也將逐漸成為行業整體發展的新常態,也是大勢所趨。二是內部因素。支付寶所在的螞蟻金服日常包括備付金、系統運維、伺服器、人力等在內綜合成本,其實挺大的。而免費服務所帶來的巨大交易成本和費用並不能降低平臺的邊際成本,相反會不管提高平臺的運營費用。
  • 微信、支付寶靜態掃碼支付被限額,到底對我們生活有何影響?
    最近《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印發<條碼支付業務規範(試行)>的通知》,該條例從4月1號正式生效,這意味著未來如果你要使用靜態二維碼支付寶,將日累計不能超過500元,而動態二維碼不受影響。那麼該項條例的發布,到底會對我們影響有多大?
  • 微信支付寶大戰進入下半場 央行強制規範行動支付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認為,部分支付機構在拓展業務時,通過不當的交叉補貼、不計成本的低價傾銷等手段,排除和限制支付服務競爭,導致行業無序發展和不公平競爭,影響支付市場長遠健康發展。在限制燒錢、補貼後,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競爭重點自然將轉向爭奪B端商家,尤其是潛伏在三四線城市的小微商鋪,這是雙方的兵家必爭之地。
  • 掃支付寶還是掃微信?行動支付期待「一碼通用」
    然而,在掃碼支付時,由於各支付機構間沒有實現互認互掃,用哪家機構的服務就要掃哪家的碼,讓消費者和商戶常常感到不便。近期,一些積極變化不斷發生。網聯陸續在試點城市完成了多機構間「收款掃碼」和「付款掃碼」的技術驗證,銀聯也在加速推動與商業銀行、支付機構的「互聯互通」,多家銀行與支付機構實現互認互掃……今後,商戶和消費者收付款有何變化?對支付行業將產生什麼影響?
  •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相互轉帳?這個可以有
    在行動支付的浪潮下,央行也順應潮流,推出了數字貨幣。繼前不久深圳試點數字人民幣之後,蘇州、成都很快也要跟進了,今年的「雙12蘇州購物節」活動上,蘇州將發放2000萬元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紅包數量共計 10 萬個,每個紅包 200 元。
  • 行動支付下半場:紅包大戰捲土重來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商戶爭奪賽
    文|楊舒芳儘管一度被認為是行業第三的小藍單車已基本退出共享單車的市場,卻並沒有停止摩拜和ofo之間的爭奪戰。在資本的助推下,這個行業迅速進入了下半場,戰場上幾乎只剩下top 2的玩家。行動支付也是如此。
  • 微信支付禁用!支付寶禁用!多地警方出手
    (以上內容為推廣信息)多人被公安懲戒,5年內禁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只能使用現金消費。支付寶、微信支付受影響外,徵信記錄也受影響。名下的所有手機號碼、固話號碼等通信業務一律全部關停,未經公安機關許可不得恢復,貸款也將受影響。有不少地區還公開了犯罪嫌疑人名單,「騙子」們無處遁形!
  • 數字(貨)幣和微信支付的區別?微信、支付寶怎麼應對?
    數字貨幣與支付寶、微信支付有何區別?它的出現有何顛覆性影響?傳播君對話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伍前紅教授。傳播君:通俗地講,什麼是數字貨幣?伍前紅:數字貨幣是對特定數字的權屬關係的一種群體解釋,其權屬關係的變更需要展示擁有特定秘密的能力,並可以支持多方驗證。
  • 華為或將進軍第三方支付市場,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該何去何從?
    第三方支付目前已經成為了消費者最主要的支付方式之一,據益普索Ipsoso2018Q4第三方行動支付用戶研究報告顯示,財付通(包含微信支付和QQ支付)的用戶滲透率為86.4%,支付寶的滲透率為70.9%,其中有64.0%的人兩者均有使用。
  • 微信支付怎麼轉帳到支付寶?
    很有意思的一個問題,提問者期待的答案可能會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有沒有微信支付直接轉帳到支付寶的方式;一個是微信支付轉帳到支付寶如何避免手續費,最好是免費的方式。基於這兩個方面,最直接的答案是沒有。兩款軟體之間本就是競爭關係,彼此之間怎麼會建立互通有無的橋梁,另外這也與這兩款軟體的理念相違背。一起來看看具體的原因吧!
  • 微信支付,禁用!支付寶,禁用!這些人攤上大事了……
    多人被公安懲戒,5年內禁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只能使用現金消費。這些人受到如此嚴懲,源於其利用銀行卡、電話卡「兩卡」進行販賣、詐騙活動。大量銀行卡、電話卡(以下簡稱「兩卡」)被犯罪分子購買後用於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給人民群眾造成巨額經濟損失,給公安機關偵查打擊工作帶來巨大困難。日前,公安出手了!
  • 靜態碼支付一天限額500元,用微信、支付寶超額了怎麼辦?
    靜態碼支付一天限額500元,用微信、支付寶超額了怎麼辦?新規指出,消費者每天掃靜態碼支付,同一客戶銀行或支付機構單日累計交易金額應不超過500元,以保障第三方行動支付用戶的資金安全。但不少消費者疑惑,掃碼支付會不會受到限制?「我一上午靜態掃碼消費了五百塊錢,晚上我要吃碗拉麵沒帶錢怎麼辦?」
  • 掃碼支付或將被取代,微信、支付寶迎來「勁敵」
    掃碼支付或將被取代,微信、支付寶迎來「勁敵」生活在現在這個21世紀時代的我們無疑是非常幸福的,因為我們的生活到處充滿了高科技,很多電子產品還有網絡的發展都讓我們的生活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而在這各種各樣電子產品中對我們來說最重要也最常見的一樣電子產品便是手機了,手機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一個產品了,從小孩兒到老人幾乎人人都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去把玩手機,手機中的各種軟體也都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樂趣
  • 宣戰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蘋果銀行卡和個人轉帳來了
    很多人認為支付寶有電商場景、微信支付有社交場景,你蘋果支付有什麼?我這麼告訴你,蘋果支付有手機啊!蘋果與微信的這道坎4月19日,微信團隊宣布,受蘋果公司新規定影響,iOS版微信公眾平臺讚賞功能關閉,但安卓等其他版本微信的讚賞功能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