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主辦的「藝承杯」中國國際手工藝術大師精品聯展新聞發布會暨中國國際手工藝術文化交流促進會成立大會在無錫召開,原對外經貿部中國工藝品進出口總公司負責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委劉培金任首任會長。無錫「國大師」趙紅育、柳成蔭以及來自全國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代表等受邀參會。
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提到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雖與從事傳統手工藝的「匠人」們,概念有所區別,但二者所需的「工匠精神」卻是一致的。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韓強昨天在無錫提到,目前中國工藝美術發展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年輕人不願學,後繼乏人,1979年至2012年國家級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共進行了6屆評選,總人數443人,但目前已有93人去世,尚有創作能力的僅剩下260位,尤其是第一屆的33位大師中只剩3位,搶救中國傳統手工藝已刻不容緩。此外,用工成本的提升和工藝品原材料的稀缺,導致這個行業創新不夠,營銷手段也傳統。
據了解,去年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決定開展「工美中國」文化品牌系列活動,計劃自今年起陸續啟動國際手工藝術大師精品聯展、中國工藝美術產業博覽會、全國工藝美術產業發展論壇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動,推進央視紀錄片《工美中國》的製作,並在全國布點建設工美特色小鎮,組建工美學院等項目。有幸的是,民間傳統手工藝發達的無錫被「工美中國」工作組選定為此次國際手工藝術大師精品聯展系列活動的首站。4月16日,將有雕塑、漆器、金屬工藝品、抽紗刺繡、美術陶瓷等幾十個品類的百餘位國內外手工藝術大師的佳作在無錫智慧大廈工藝美術展廳展出,並舉行行業論壇。
「工美中國」工作組昨天還宣布,要打造一個專營手工藝品的跨境線上線下物聯網雲平臺,且這一平臺已確定落戶無錫,未來無錫將形成一個「網際網路+工藝美術」的新業態。而對於中國的工藝美術大師們而言,他們的作品將有望「陳列」在國際展廳,吸引全球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