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工匠精神的創新意蘊

2021-01-08 中國社會科學網

  工匠精神是工匠們的行為表現與價值取向中所體現的精神內涵。近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在許多重要場合頻繁提及工匠精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弘揚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指出,要大力弘揚「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工匠精神在新時代的呼喚中孕育出著眼於當下的創新意蘊,表現為愛國深情、崗位責任和價值目標,能夠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

  愛國深情:為民族復興不斷創新攻關。縱觀中華民族發展史,我國工匠群體中多是胸懷愛國情和報國志的仁人志士。「四大發明」是我國古代工匠尊崇並弘揚工匠精神、重視創新創造的實際明證。包括這些在內的中國古代創新科技,充分彰顯了我國古代工匠對國家和民族的深厚情誼。

  新中國成立初期,為擺脫西方國家對我國的技術壟斷,走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我國工匠們夜以繼日、艱苦奮鬥,克服惡劣條件限制,實現了「兩彈一星」的研製成功,推動了我國科技創新發展,也堅定了我國的科創信心。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弘揚工匠精神,致力於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新時代的大國工匠,一方面,要樹立全球視野與愛國主義理想信念,積極承擔為中國和世界創造更好生活的責任,在國際比較中發現優勢,找到差距,刻苦鑽研打磨中國產品,提高中國產品質量;另一方面,要堅持集體主義精神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在祖國需要的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發揚團結協作精神,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攻關。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等項目所取得的進展,奠定了中國在世界科創領域的地位,提升了中國在世界科創舞臺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與此相關的成就還有很多,飽含著大國工匠們為實現民族復興不斷創新攻關的愛國深情。

  崗位責任:為工藝傳承持續創新研磨。新時代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歸根到底是強調在精雕細琢的過程中追求卓越、不斷創新。這要求工匠們秉持開拓創新的精神,用精湛技藝打造卓越產品。

  精湛的技藝需要薪火相傳。好工匠不僅要自己打造精品,而且要把技藝毫無保留、兼收並蓄地傳承給後人,在傳承中將技藝發揚光大。工匠們在對技藝進行磨鍊和傳承的同時,也要對職業態度和職業理念等進行傳承。傳承並不意味著照搬照抄、因循守舊,而是要順應時代潮流積極革新創造。工匠精神一定意義上就是革新創造的精神,工匠們在幾十年如一日的磨鍊中造就精湛技藝,在點滴經驗積累中摸索成功的精髓。他們關注著技術發展的新趨勢和實踐發展的新需求,在科學理論和方法的指導下改進技藝,在追求卓越精神的指導下尋求新的突破。

  需要注意的是,新時代對大國工匠提出的創新要求,不是機械的、個體的、傳統工業時代流水線式的創新,而是靈活的、集體的、後工業時代聚共同體之力的協作創新。通過共同體的溝通協作、資源共享、批判反思達成共識,最終實現崗位的傳承創新。我們取得的科技成就是中華民族上下5000年塑造的中華兒女不畏艱難、勇於探索、積極創新精神的集中體現,是工藝傳承到今天並開拓創新的時代表徵。從工匠精神的創新意蘊出發,在工藝傳承中持續開拓創新,是新時代大國工匠必須擔當的崗位責任。

  價值目標:為由富向強接力創新擘繪。把握工匠精神的創新意蘊,是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科技強國的需要,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需要,更是堅持全球比較、構建全球創新體系的需要。

  第一,把握工匠精神的創新意蘊是總結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創新成就的經驗所得。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的概括性總結,充分證明我們過去走的路是對的。立足新時代的實踐基點追尋由富向強的發展目標,把握工匠精神的創新意蘊,堅持勞動光榮、開拓創新是符合時代發展需要且經得起實踐檢驗的。

  第二,把握工匠精神的創新意蘊是破解我國科技創新發展面臨的深刻複雜難題的現實要求。當前,全球形勢緊迫,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等不斷抬頭。而我國基礎科學研究和尖端核心技術研究相對不足,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需要。從這個意義出發,把握工匠精神的創新意蘊,大幅提升科創實力,在尖端核心技術研究上實現大突破是時代之需。

  第三,把握工匠精神的創新意蘊是實現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逐步由富向強轉變的精神保障。縱古觀今,擘畫下一階段的遠景目標,進一步堅定科創自信,把精神動力變為強大物質力量,是推動現代化進程的時代呼喚。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創新意蘊,堅定不移大力弘揚工匠精神。

  新時代,信息科技、航天科技、材料科學等領域的發展日新月異。從工匠精神的哲學意蘊看,工匠精神已從個體走向集體,創新已從個體的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走向集體的創新攻關、創新研磨、創新擘繪。確立開放包容的共同體思想,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對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實現從富向強奮力轉化具有積極價值。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家風家訓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18BKS042)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相關焦點

  • 弘揚工匠精神 創新思政實踐
    為此,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學校將工匠精神融入課程育人體系全過程,從思想政治課、文化素質課、專業課等方面展開:思想政治理論課。我校積極探討工學結合背景下思政課教學模式改革創新,將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主渠道和主陣地。主要項目:(1)四川省教育體制機制改革項目:校企培養學生工匠精神協同機制改革試點,其中將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重要的試點課程。
  • 陶瓷雕刻師不斷創新弘揚工匠精神
    陶瓷雕刻師不斷創新弘揚工匠精神 2017年08月13日 20:09 其中,陶瓷雕刻師楊曉光多年來堅持創新生產工藝,傳承傳統文化,推陳出新,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用實際行動踐行工匠精神,來看報導。   楊曉光1966年生於陝西省,為張大千的第三代傳人。
  • 推進工匠精神培育與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探索了一條「進入校園『感』素養、課堂教學『知』素養、走入企業『看』素養、實習實訓『練』素養、頂崗實習『驗』素養、步入職場『亮』素養」即「六步嬗變」的有效養成路徑,幫助學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時養成了行業企業需求的職業基本素質。
  • 幹部書房 | 閔師林:《工匠精神》讓我「一見傾心」
    這種經歷人人都會有,可是能夠堅持不懈地努力,並有不屈不撓、一股子幹到底的精神的人,也是呈金字塔,愈向上愈少。書中還舉了霍茨,這個成功解鎖了索尼PS3視頻遊戲機的黑客,雖其行為不應宣揚,但他的破解能力和探索精神,還是與工匠精神有相同之處的。說到底,從生活小事開始,從身邊凡事做起,包括在工作中力求不斷地解決問題,這就是工匠精神。
  • 用工匠精神做好質檢工作
    □ 藍 麒  2016年「工匠精神」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引發社會熱議,也引發了人們對精益求精、執著敬業的再思考。工匠精神是對細節永無止境的打磨,是對完美和極致的不懈追求,更是對創新和創造的不斷突破。無論是貫徹十八大精神,「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還是落實習總書記「三個轉變」重要指示,都需要踏下心來慢工出細活,都需要工匠精神的精雕細琢。
  • 匠人匠心:傳承工匠精神
    第一個提出「工匠精神」一詞的著名企業家、教育家聶聖哲認為:「『中國製造』熟能生巧了,就可以過渡到『中國精造』。『中國精造』穩定了,不怕沒有『中國創造』。千萬不要讓『中國製造』還沒有成熟就夭折了,路要一步一步走,手藝活兒是自動化的基礎與前提。」  如今,工匠精神不僅體現了對產品精心打造、精工製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斷吸收最前沿的技術,創造出新成果。
  • 工匠精神到底是什麼?
    人們對於「工匠精神」這個詞本身,有著如同夢幻田園般的想像。尤其是對傳統工匠那種雕琢精神,總會不自覺地為它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似乎可望而不可即。隨著工業化大機器生產時代的到來,有更多人在嘆息它的逝去。當前對於「工匠精神」已經有大量的論述。先來看一般的理解,認為「工匠精神」是工匠對自己生產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極致的精神理念。
  • 工匠精神需要創新思維
    另外一種我們常常提到,做到的人卻不多,就是創新。拿來主義是有天花板的,人家不給了,技術封鎖了,或者「前人之訴備矣」,但隨著事物的發展又起變化了,你怎麼辦?難道要因循守舊,抱殘守缺,止步不前,直至不斷撞牆,最後向隅而泣嗎?還是盡信書,書上不寫,做不到也不丟人!要突破這層樊籬,你得靠「悟」,要善於發現客觀規律進而另闢蹊徑,否則做再多的工作也只是簡單的重複,隨時都會被取而代之!工匠精神需要創新思維!
  • 心理學需要工匠精神
    最近幾年工匠精神這個詞屢屢被提及,工匠精神,英文是Craftsman’s spirit,是一種職業精神,它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包括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方面的內容。這也讓我想到了我從事的心理工作,這是一個沒有最好,沒有止境,需要不斷的認真學習、認真打磨的工作。
  • 國付寶:工匠精神打造支付安全 創新發展服務金融穩定
    原標題:國付寶:工匠精神打造支付安全 創新發展服務金融穩定  國付寶作為海航集團旗下支付公司,崇尚和踐行工匠精神已成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憑著持續的創新策略和追求卓越的打磨精神,2018年1月份,國付寶業績喜迎開門紅,交易規模同比增長270%,環比增長69%,創歷史新高。
  •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激發高明工匠創新熱潮
    對於始終在創新路上攻堅克難的高明工匠來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是莫大的激勵。連日來,高明工匠之間迅速興起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熱潮,大家紛紛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勇擔使命、奮發進取,踐行工匠精神,助力高明高質量發展。
  • 胡中輝:14年創新堅守 用青春汗水詮釋工匠精神
    立鴻鵠志:勤奮汗水澆灌出來的年輕工匠  200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的胡中輝被推薦到一家企業工作,並於次年進入平高集團,成為一名普通車工。雖然身在充滿油汙和噪音的一線崗位,但胡中輝從未放棄對知識的渴求和對技術的創新與鑽研。  進入平高工作的他很快找到了自己學習的榜樣和目標。
  • (勞動節·工匠精神)做好「現代工匠」——國外「勞模」的精神追求
    新華社北京4月30日電特稿:做好「現代工匠」——國外「勞模」的精神追求  新華社記者  做好現代工匠是國外「勞模」精神的重要內涵,也是工業4.0時代國際勞動者們的重要追求目標。  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孫群的總結是:義大利人的工匠精神體現在從設計到製造的全過程,其中設計階段體現在對文化與用戶的理解與尊重上,製造階段體現在對工藝與技術的傳承與創新上。
  • 以工匠精神匯聚新徵程的強勁動能
    11月24日,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總書記深刻闡述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和重要意義。他指出,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培育形成了「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邁向新徵程,揚帆再出發,亟待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勞動者揮灑汗水、奉獻智慧。
  • 十日談|樊明武:上海人的工匠精神和創新思維
    一查看,不僅半疊繞不成半疊,鬆緊也不一致,不得不推倒重來,使我由衷體會到上海出品的產品質量好,是由每位員工的工作習慣形成的,這也許就是上海的工匠精神。上海電機廠的師傅教給了我工匠精神,而我第二次踏上這塊土地,學習的是上海的創新精神。那是在1964年的冬天,我爭取到上海進行畢業設計的機會。
  • 工匠精神不只是嚴謹細緻
    摘要: ■如果沒有附著在勤奮能幹之上的科技創新因素,德國和日本的工匠精神或許早就成了「空中花園」。 我想,如果沒有附著在勤奮能幹之上的科技創新因素,德國和日本的工匠精神或許早就成了「空中花園」。
  • 學習理論 | 弘揚工匠精神 推動高質量發展
    無論在傳統製造還是現代智能製造領域,工匠始終是中國製造業的中堅力量。工匠們的守正創新、追求卓越是我國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從「富起來」走向「強起來」的必要支撐。進入新時代,大力弘揚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不僅有助於建設一支重知識、善技能、創新型的產業大軍,更能夠為推動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和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提供重要精神動力。
  • 2021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以工匠精神培育工匠之師
    隨著社會的進步,教師已經成為評判國家興旺的重要標準,教師不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同樣也是工匠精神的傳播者。但目前社會仍存在大量的學術造假、盲目評職稱、過量追求學術論文量等一系列不正之風,進而忽略了教學質量的把關,使得教育事業本末倒置。因此,我們必須以敬業、精益、創新的工匠精神,打造新時代的工匠之師,為培育人才提供重要保障。以敬業之氣鍛造工匠之師。
  • 「工匠精神」是什麼 世界溫州人怎麼去踐行?
    昨天下午,世界溫州人「工匠精神」對話會在市人民大會堂舉行。此次對話會旨在為打造溫州工匠之府出謀劃策,為助推溫州「三大轉型」發展、「三個城市」建設奉獻智慧。來自省、市的各級領導與全國勞模、著名企業家、各領域專家學者一道,共同探討溫州「工匠精神」、一起謀劃「工匠精神」的溫州新實踐。  市委副書記、市長張耕出席對話會並致辭。
  • 煙臺黃金職業學院多路徑培育工匠精神
    創新優化課程設計 將工匠精神融入育人全過程將「工匠精神」要素融合滲透到人才培育方案中。第一,校企一體共建人才培育方案。遵循「育人校企一體化」辦學理念,企業專業技術人員與學院老師共同研究崗位核心能力、職業標準,課程內容對接職業標準,教學過程對接生產過程,強化教育鏈、崗位鏈的深度融合,推進教學項目化,確定雙主體人才培養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