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三遍《工匠精神:締造偉大傳奇的重要力量》,不由得隨手記下這些,雖然是在車上閱記,車身搖晃,但凝心聚神,本身也是一種工匠的特質,讀書者也以此為樂。
作者簡介 | 閔師林,上海虹橋商務區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
讀書是一生的功課,讀到好書則是人生樂事。對於一位有進取,有求索,立志於奉獻和有所成就的人來說,堅持在讀書中思考,讀書與實踐相結合,並始終保有一種創新和執著,本身就是人生難能可貴的感悟和收穫,是讀書的理想成果。讀了三遍《工匠精神:締造偉大傳奇的重要力量》,不由得隨手記下這些,雖然是在車上閱記,車身搖晃,但凝心聚神,本身也是一種工匠的特質,讀書者也以此為樂。
之所以薦讀《工匠精神:締造偉大傳奇的重要力量》,不是趕一時風尚。因為有關工匠及其精神的思緒,一直在我心底積存,在我腦海飄飛。這本書恰到時候切入了我的思維,契合了我的心氣。我自小就有一個疑問,作為一名普通勞動者,如何於平凡中顯出不凡,於庸常中實現卓越?因為那時的我處於「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命不凡和「你我皆凡人」的知命無奈的少年時空搖晃中,我要尋找答案。工作三十多年,我完全可謂殫精竭慮、孜孜以求地在苦行苦思。此刻,在同樣搖晃的時空(但已過知天命之年),與飛馳的小車一起顛簸,仿佛在篩選思想的果粒。《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締造偉大傳奇的重要力量》引出了我更多的思索。
《工匠精神:締造偉大傳奇的重要力量》,[美]亞力克·福奇著,陳勁譯,浙江人民出版社
《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締造偉大傳奇的重要力量》讓我「一見傾心」,首先是作者從凡事凡人入手,自己的一部手機損壞後,店商不修,而是判定要調換新手機,作者乾脆找到專用工具,自己摸索著檢修,讓手機「重獲新生」,也使自己頓悟多多,開始了「有底氣的更多的嘗試」。這種經歷人人都會有,可是能夠堅持不懈地努力,並有不屈不撓、一股子幹到底的精神的人,也是呈金字塔,愈向上愈少。書中還舉了霍茨,這個成功解鎖了索尼PS3視頻遊戲機的黑客,雖其行為不應宣揚,但他的破解能力和探索精神,還是與工匠精神有相同之處的。說到底,從生活小事開始,從身邊凡事做起,包括在工作中力求不斷地解決問題,這就是工匠精神。我在工作中,也是牢記「辦法總比困難多」,總是想方設法解決問題,不推諉,不自降標準,克服一個個困難,就像攀登一座座山峰一樣,雖艱難困苦,但步步遞進,一峰一世界,境界也隨之升華。雖然有累,但堅信平庸的泥沼,源自自我懈怠、自我寬容,乃至自我放縱。工作中的創新思維,是你超越自我、超越過去的動力核,其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工匠精神是擁有一種改造現實甚而世界的長久激情。因為擁有這種激情,平日的奇思妙想會層出不窮,而且在對實踐的執著探索中,往往會泉水一樣噴湧,霞光一般奔瀉。也會有雲開日出、柳暗花明的轉圜突變。創新,源於不滿,也源於完美,但終究是源於眾生芸芸的生活。
《工匠精神:締造偉大傳奇的重要力量》所闡述的是不拘一格,依靠純粹的意志和拼搏勁頭,由此做出了改變世界的發明創新,也從班傑明·富蘭克林、伊萊·惠特尼、賽勒斯·麥考密克、託馬斯·愛迪生、懷特兄弟等人的身上,透視出工匠精神的特質。這種特質,不僅屬於美國工匠,也屬於人類所有的工匠。
何謂工匠,作者認為應具備三個基本內涵。首先是用我們周圍已經存在的事物製造出某種全新的東西。其次,他們的創造行為在最初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就算有也和當時確定好的目的有很大不同,能夠激發人們的激情和對它的迷戀。再次,它是一種「破壞性行為」,他們背對歷史開始了一段充滿發明創造與光明的全新旅程。工匠是那麼一種人,他們富有激情,特別專注,聰明而且穎悟。真正的工匠的創造力,有時並不在於一個專業的獨闢蹊徑,融合是至關重要的催化,創新的閃電更多在此孕育。在1993年發明了新型透析機的卡門,就曾說過,我沒有發明任何東西,只是在某個地方發現並把它們集成起來。其實,能夠集大成,就是一種融合,也是創新,自然也是工匠的一個範疇。在這裡,我想強調的是,在任何時候,個體工匠的價值都不該予以否定。而能夠融合諸個體於一體的協調創新,則更難能可貴。團隊合作,多門類多學科,涉及面愈寬的創新,也更應倡導和支持。政府的管理和社會的治理,就是題中之義,只有堅持工匠精神,創新和執著永在,對於主要矛盾和重要方面,緊抓不放,合力攻堅,政府的功績和影響力才能顯著和深遠,百姓的獲得感、滿意度才會增加和提升。
《工匠精神:締造偉大傳奇的重要力量》提倡的三大方法,成就工匠精神,給予我們啟發。其實,不僅這三種方式,工匠精神的培育,應該在人類所有想改變自然、改變世界,創造生命的快樂和價值的領域和地方。
我讚賞《工匠精神:締造偉大傳奇的重要力量》提出的工匠精神是締造偉大傳奇的重要力量的觀點。一個時代,倘若缺乏這種工匠精神,這個社會註定是沒有活力生氣的,也必將發展滯緩,落伍於時代。那些小富即安,只圖實惠,不思進取的團隊和個人,也是與工匠精神完全相悖的。
人與動物的區別在於人有思想和精神,而思想和精神至高至樂的境界,是創新和創造。工匠也許苦在其中,也必有樂在其中。
我寫過一篇短文,對工匠精神的核心一一創新創造,作過釋讀。
新路並非從未走過路的嬰兒走了一段長路,而是走過長路的成人,走出了一條新路。
在常有人走動的既有道路上,已難以留下足跡。工匠走出了自己的路。還是走前人未走過的路,給後來人一串清晰的腳印。
真正具有創造力的生命,沒有頂不破的土被和石塊,也沒有枯竭無望的季節。
創造的快樂就是快樂創造的過程,它可以與人共享,但自己卻具有別人無法感觸的感受。
創造有時又是孤獨的,但這孤獨事後回味,卻有馨香和甜潤,回味不盡。工匠從這點來說,範圍寬泛,藝術家和科學家應該也在其中。
有的人攻克了一個山頭,來不及多感受,又發起攻克另一個山頭。如此這般,不斷處於奮鬥狀態。不少人覺得他傻,他卻在這不斷的攻克中享受了快樂。這就是工匠之樂。也是成不了工匠的許多人望而卻步的原因。
我們應該始終追求常人的生活快樂,但在工作中的探索則要不斷創新,頻頻出招,別具一格,標新立異。不譁眾取寵,飄浮虛空,而是注重長遠,也注重實效。愈是出人意料,做到奇效,愈是展現功底。當今世界,不可匱乏抑或輕視這種精神。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狀元有工匠精神,一如勞模也具有工匠精神。文化高,未必能成工匠;文化低,也未必不能成為工匠。我父親是一位老勞模,當年被稱為「抓斗大王」、「鐵裁縫」等,文化程度並不高,但我在其身上咂摸到了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中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核心要素,那就是執著。一往無前,追根溯源,百折不撓,數十年如一日,才能使千年鐵樹開花。愚公移山的精神,也是匠心獨具的一種定力。
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工匠的,但每個有能力工作的人都應該具備一些工匠精神。這裡,創新和執著,不是一句空洞的言辭,在崗敬業,在位盡責,主動作為,一心想著多多奉獻,並且將創新和執著視為自己的座右銘,時時轉化為篤行務實的動力,又何愁不見努力的成效呢。
讀一本書,能作一番深思和聯想,甚或醍醐灌頂,激情噴濺,躍躍欲試,仿佛人生重啟,這就是一本好書了,買下這本書值,花時間看這本書,也值。
「閔師林推薦書單」
《孔子家語通解》
楊朝明 宋立林 編
齊魯書社
《平臺革命:改變世界的商業模式》
[美]傑奧夫雷G.帕克 馬歇爾W.範·埃爾斯泰恩 桑基特·保羅·邱達利 著
志鵬譯
機械工業出版社
《阿拉伯的勞倫斯:戰爭、謊言、帝國愚行與現代中東的形成》
[美]斯科特·安德森 著
陸大鵬 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疼痛》
趙麗宏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回望》
金宇澄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金翅雀》
[美]唐娜·塔特 著
李天奇 唐江 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
《國際貿易》(英文版)
[美]羅伯特·J.凱伯 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