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淺薄之輩鄙視工匠精神,認為在標準化時代,機器人生產線才是致勝大勢,還說什麼追求極致完美的工匠精神限制產能,過猶不及,得不償失。
這些人只看到了工匠表面的追求完美,精益求精,不惜代價,不厭其煩。只看到了工匠身上的自負、苛刻、出物品使用功能的過度雕琢和低性價比。
殊不知,工匠的精髓不在物品,而在心態和精神。
工匠精神的本質:一是認真,二是敬業,三是負責。
工匠精神最核心的價值,不是追求奇技淫巧,也不是刻板教條,更不是守舊不化不思進取,而是弘揚「認真、敬業、負責」這三種精神。我們需要形成對「工匠精神」的一種被全社會認同、接受、揚的常識性社會文化。
只有大家都靜下心來認真負責地做事成為我們國家的主流風氣,我們這個國家必定潛力無窮。
工匠精神,其實是一個具象的認知載體,因為相比於空洞的認真、敬業和負責,工匠看得見、摸得著、接觸得到,把他們推出來當標杆,無論是宣傳還是參照,都十分方便。
宣揚工匠精神其實是我們這個時代非常高明的打造社會風氣的手段,當然,想要獲得理想的宣傳效果,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必須保證我們的工匠們能擁有相當的社會地位和收入,否則無論怎麼宣傳都是白費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