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外企黨建如何尋求「最大公約數」
在高素質、高學歷人才匯集的外資企業裡,怎樣開展黨建工作?怎樣幫助外企中的「紅領」堅定理想信念?外企黨建「老先進」——東浩蘭生集團上海外服公司編撰了國內首本《外企黨建工作法》。該書系統梳理企業多年來探索的黨建工作方法,探求其中規律,希望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上海外服是一家主要為外資企業提供人力資源服務的國有企業,目前服務的外企等有2.5萬餘家,服務員工數125萬人;管理和服務的外企黨員有近萬名,已建立外企黨支部489個。
「外企黨建,好比不斷『堆沙』的過程。辛辛苦苦建起支部,培育支部書記,但是因為人員流動頻繁,在堆沙過程中,沙子不斷滑下、流散。」上海外服的黨務工作者感慨道,「而摸索出一套外企黨建工作法,綜合多方需求找到『最大公約數』,就可以為『聚沙成塔』提供支撐。」
「三無」困境怎麼破
「在外企開展黨支部活動,難!無場地、無時間、無經費,我這個支部書記快要幹不下去了……」上海外服公司黨委辦公室主任俞富忠的郵箱裡,至今保留著幾年前一位外企黨支書發給他的郵件。
在這位有著二十多年黨建工作經驗的「老法師」眼中,「三無」問題是外企黨建普遍存在的困境,但總有辦法破解。
那天中午,俞富忠來到這位支部書記所在的企業,坐在茶水間裡,與他談心。「黨建是項傳統工作,但也可以有創新思路呀。」俞富忠循循善誘,「我們可以把黨建活動和黨員自身工作、企業發展相結合。如,針對社會話題進行『頭腦風暴』,線上線下開展熱點討論,組織形式活潑的戶外拓展……」
不知不覺中,茶水間裡人越聚越多,公司裡十多位黨員加入進來,討論喜歡怎樣的黨建活動。這位黨支書感慨地說:「外企黨員同樣對黨建活動有需求,有熱情,關鍵看我們怎麼組織。」
曾經,上海外服為了在外企中健全黨組織,千方百計把「口袋黨員」、「隱形黨員」找出來,編入相應的黨組織。而怎樣讓每個基層黨組織發揮好作用,是上海外服近年重點攻克的課題。
每年,上海外服黨委都要組織外企黨支部書記培訓;還建起一支外企黨建聯絡員隊伍,作為支部書記們的「後盾」。在上海外服黨委的培育下,一批黨支書成長起來:美資參數技術公司的黨支書沈欽怡,建起支部微博「紅色小屋」,讓因工作原因無法經常聚在一起的黨員們,有了網上精神家園。ABB工程有限公司黨支書李家全,從公益活動入手,組織黨員重陽節慰問敬老院,為社區獨居老人進行用電安全測試,將企業志願者文化更好地弘揚。 下轉◆4版
虹橋開利研發企業黨支書杜佔波說:「在外企做黨建與升職加薪無關,我們完全是出於對黨的信仰和黨員的責任感。」
「紅領」之家怎樣建
近萬名外企「紅領」,怎樣凝聚?黨員小劉一進企業,支部書記就和他談話,給一份黨員聯繫冊,告知外企黨員之家網址,送上一套黨員日常管理辦法,讓他一下子有了「找到家的感覺」。登錄「外企黨員之家」網站,小劉看到豐富多彩的欄目,有學習參考、支部園地、黨風廉政、網上組織生活、在線學習、主題討論等,網絡黨建給廣大黨員搭建起學習交流的大平臺。
「找準外企黨員的『興奮點』,從而找到工作的『切入點』」,上海外服公司黨委書記李棟告訴記者,這是上海外服黨建工作之「秘笈」。
外企黨員普遍關注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上海外服公司黨委經常邀請知名專家舉辦專題形勢報告會。能容納700人的上海科學會堂幾乎次次加座。
公司黨委每年組織黨員「三看」活動,「看城鄉變遷、看經濟發展、看社會進步」,深受歡迎,每期都有2000多名外企黨員參加。上月,公司組織外企黨員前往中國航海博物館和洋山深水港區參觀學習。那天下著瓢潑大雨,但沒有影響黨員們參觀的熱情。
車子一發動,「特殊黨課」就開始了。外服公司黨務工作者不失時機地組織黨史知識競賽問答,介紹近期黨建工作重點和外企黨建特點;同時,還了解外企黨員的日常工作和思想動態,發掘一批樂於奉獻、願挑黨建重擔的後備支部書記好苗子。參觀活動結束後,大家感慨良多。
如何成為外企「助推器」
「在外企做黨建工作,環境越來越好了。」上海外服的黨務工作者、外企黨支書們都有這樣的感受。「現在不少外企在招聘時寫明,『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共產黨員』。」為何有這樣的轉變?源於上海外服在黨建工作中尋求「最大公約數」。
正如專家在《外企黨建工作法》中的點評,「外企,資本的屬性制約其組織方式與價值選擇。在這樣的經濟組織裡,黨的建設如何破題、生發,是項極富挑戰性的課題。上海外服將外企黨建的切入點放在『發展的助推器,和諧的潤滑劑』上,可謂切中要點。」
去年4月,上海外服新天地業務中心接到KN公司人事部門的緊急求援,說是有部分員工不服從公司安排,消極怠工,希望業務中心居中調解。業務中心黨總支及時聯繫了KN公司黨支部,與黨員業務骨幹溝通,多方協調,怠工員工的心結解開了,5條生產線正常開工。「外服公司推動黨建工作與外企發展緊密結合,把黨員打造成外企最優秀的人力資源。」東浩蘭生集團黨委書記戴柳說。
一家外資汽車公司黨支部有70多名黨員,全部本科以上學歷,其中碩士學歷佔50%。支部黨員在座談交流中談到,當今國際汽車設計理念與中國消費者需求之間存在偏差,影響到研發、設計的思路定位。支部在黨員中開展「爭當業務能手,積極為企業獻策」活動,黨員們研究市場和消費者需求,鑽研新能源技術,形成詳盡報告發給總部。黨員帶頭,在公司營造了奮發有為、攻堅克難的良好工作氛圍,外方管理層高興地表示,「在中國投資是正確的」,支部建設也得到公司高層的高度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