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領導人聚首成都 三國如何尋求合作最大公約數?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成都12月22日電 題:中日韓領導人聚首成都 三國如何尋求合作最大公約數?

中新社記者 張子揚

12月24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在四川成都主持召開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並分別會見韓國總統文在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站在中日韓合作20周年這一歷史方位,中國學者分析,透過歷史鏡頭,三國領導人將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下釐清合作路徑,在互動中「解難題」「破困局」「妥處分歧」,為三方下一個20年尋求合作最大公約數。蓉城成都,依照東道主精心設置的會議議題,或為三國種下共贏種子,為地區合作提供參考範本。

1999年,面對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在菲律賓果斷按下「合作鍵」。20年間,三國藉此重要平臺,不斷積累政治互信,拓寬務實合作邊界,繪製出一份不同社會制度、不同發展理念卻依然可以實現互利共贏的東方腳本。

20年來,中日韓以經貿合作為重要切口,貿易、投資、人員往來規模迅速擴大,共同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提升,在東亞乃至世界範圍內地位日益凸顯。數據顯示,在中日韓互為重要經貿合作夥伴的「構圖」中,2018年三國間貿易總額超過7200億美元,相互投資額超過110億美元,人員往來超過3100萬人次。

此外,以領導人會議為核心,三方還打造了21個部長級會議為支撐的全方位合作體系,在30多個領域開展合作。從宏觀至微觀,在溝通中汲取各方智慧,為合作共贏「舒經通絡」、尋求契合。

「三國的合作內容豐富、成果突出,其中一個關鍵點就在於平等、平衡、共同利益。」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張蘊嶺告訴中新社記者,「日韓高度重視對外貿易和投資,在信息、大數據等高科技領域優勢明顯,而中國有巨大市場,在5G、網際網路方面有獨特後發優勢,三國間形成巨大的優勢互補與機遇」,「沒有誰輸誰贏,只有彼此成就」。

「但需要看到的是,去年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之後,韓日因貿易摩擦等問題關係陷入緊張。」張蘊嶺認為,本次會議能如期舉行,中方可謂做出足夠的努力與推動。這亦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中日韓合作機制對三國關係和地區合作發揮著穩定器與粘合劑作用。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所長劉卿認為,如果將三國合作第一個20年定義為「成果豐碩」,而對於下一個20年,期待各方領導人用更深遠的戰略眼光去給未來籌謀布局,總結經驗、固本培元、管控分歧,標定發展航向。

作為本次領導人會議或將涉及的一項重要議題——中日韓自貿區談判能否有所突破,外界給予高度關注。

幾天前中國外交部舉行的中外媒體吹風會上,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在回答「突破」的問題時指出,「三方應該按照領導人達成的共識,加快談判進程,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自由化水平和規則標準,打造一份全面、高水平、互惠且具有自身價值的自貿協定。」

李成鋼還透露,中方高度重視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期待通過本次領導人會議,為加速談判注入更多的政治推動力,推動談判儘快取得實質性突破。

公開報導顯示,上個月在韓國舉行的第16輪談判中,三方一致認為,在當前複雜嚴峻的全球經濟形勢下,建設中日韓自貿區符合三國共同利益。

有學者指出,從區域價值鏈和區域一體化角度來看,若中日韓能達成自貿協定,將對亞洲區域建立完整產業鏈和價值鏈具有正向作用,有利於提升亞洲區製造業乃至全球製造業的品質和規模。此外,自貿協定還有助於消除或降低貿易和投資壁壘,擴大市場規模,進一步促進區域內各類資源合理配置,提高生產效率和競爭力,最終實現共同繁榮。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認為,中日韓自貿協定將會告訴世人,中國會在規則透明、非歧視、開放的國際貿易體系建設上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對於三國未來合作將對世界產生怎樣的影響?劉卿認為,一個重要趨勢將是「中日韓+X」的多元「拼圖」——共同拓展同第四方、第五方市場合作。比如,三國完全可以利用「一帶一路」平臺,將各自優勢資源組合,推動合作更豐富多元。

「在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的背景下,此刻舉行領導人會議,將向世界釋放一個重要信號:加強開放合作、共同發展、維護現有多邊體制、反對保護主義,是各國最為樸素的發展之道。」劉卿解釋稱,「因為三國都是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受益者和支持者」。(完)

相關焦點

  • 日本專家:中日韓三國為促進合作形成最大公約數
    人民網東京12月25日電(李沐航)24日,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成都舉行,本次會議是時隔七年後中國首次主辦。迄今該會議已經走過了20個年頭,三國的合作關係也不斷得到鞏固和加強。
  • 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12月24日在成都舉行
    據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外交部19日就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舉行中外媒體吹風會,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羅照輝表示,12月24日,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將在四川成都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北京分別會見韓國總統文在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主持會議,並分別會見韓日領導人。
  • 中日韓三國「求法修行」、相向而行
    千百年來,地緣相近、文化相通的中日韓,也在不斷上演「三人行」。合作,是音符,是律動,也是最大公約數。12月23日,人民大會堂。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會見接踵抵京的韓國總統文在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這是自2017年5月文在寅就任韓國總統以來中韓兩國元首的第六次會見。習主席強調,雙方要以實現高質量融合發展為目標,進一步挖掘潛力,提升務實合作層次和水平。
  • 中日韓+X是什麼意思 「中日韓+X」合作概念文件(全文)
    新華社成都12月25日電(記者鄭明達、張超群)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24日在成都舉行。會議通過的《中日韓合作未來十年展望》中提出,推進「中日韓+X」合作,共同制定計劃,採取聯合行動,拓展與其他國家合作,縮小地區發展差距,實現共同發展。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中日韓領導人會議重啟
    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中斷三年後將再度恢復。分析人士認為,日本政府右傾舉動增加了東亞不確定因素,致使這一定期會議機制中斷,此次重啟將有助於推動中日韓在多邊框架下展開溝通與協商,探討如何通過對話減少分歧。  會議為何中斷  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在首爾舉行會晤,是今年東北亞最重要的外交活動之一。  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是推動東北亞合作的重要平臺。
  • 成都網絡理政:尋求「最大公約數」
    成都網絡理政:尋求「最大公約數」     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本報記者 胡敏 張守帥  向政府反映民生難題  由網絡「問」政到「理」政的一字之變,不僅架起政府與網民良性互動、切實高效解決民生難題的橋梁,還沉澱出一筆寶貴「財富」——對民生訴求進行大數據整理和挖掘,精準定位政策背後的「最大公約數」。
  • 中日韓合作未來十年展望(雙語全文)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24日上午在成都與韓國總統文在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共同出席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就中日韓合作以及地區和國際問題交換看法。12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成都與韓國總統文在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共同出席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
  • 中日韓首腦會晤為何值得期待_總理行程_2015年中日韓三國領導會議...
    中國、日本和韓國領導人將於本月底至下月初在韓國首都首爾舉行雙邊及多邊會晤,三國的專家及媒體對這次會晤普遍持期待與歡迎態度。  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晤機制始於2008年12月,中日韓領導人首次在東協與中日韓(10+3)框架外於日本福岡舉行會議,決定建立面向未來、全方位合作的夥伴關係。三國決定將三國領導人單獨舉行會議機制化,每年在三國輪流舉行。這一機制堅持到2012年5月。  2012年9月,日本當時的野田佳彥政府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實施「國有化」之後,日中產生對立。
  • 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舉辦中日韓共用漢字辭典論壇
    19日,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在我市舉辦中日韓共用漢字辭典論壇。來自中日韓三國的語言學家和相關人士等約20人與會。  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副秘書長韓梅出席論壇並致辭。她表示,中日韓三國文化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漢字既是三國共通的語言工具,也是三國文化交流的天然紐帶。
  • 公共外交助陣 中日韓合作再添正能量
    2015年11月,延宕3年半之久的中日韓領導人會議重啟,三方決心繼往開來,為東亞區域合作重新注入活力。作為對此次會議成果的落實,中日韓公共外交論壇召開,旨在加強三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友誼,為三國推進各領域合作創造條件。 中日韓互為重要鄰邦。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三國合作進程受到幹擾。得益於領導人會議的重啟,三國各領域合作勢頭逐步恢復。
  • 韓國中央大學國際關係研究生院特聘教授安忠榮:中日韓應該攜手抗疫...
    因此,中日韓必須共同努力消除所有相關障礙,從而避免供應鏈的崩潰。特別是中日韓需要儘快恢復區域內旅遊業,儘快恢復跨境投資的信心。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提到這次新冠疫情大流行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我真的很擔心這次疫情全球大流行還會有什麼樣的進一步後果。
  • 中國引領「中日韓+X」模式 導向創新合作與共同發展
    今年是中日韓合作20周年,三國領導人於24號相聚於四川省會成都,出席在這裡舉行的第8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會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韓國總統文在寅出席會議。會議討論了哪些議題?取得了什麼成果?又將對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及RCEP談判注入哪些新的動力?《中國訪談》特別邀請到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竺彩華教授進行解讀。
  • 【大家談】尋求複雜世界的「最大公約數」
    2013年10月,習近平在印尼國會發表《攜手建設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的演講,提出了全方位建設「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的舉措,到2015年3月,習近平出席博鰲亞洲論壇並發表《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新未來》的主旨演講,強調各國應共同營造對亞洲、對世界都更為有利的地區秩序,「亞洲命運共同體」成為關鍵詞,再到2015年9月,習近平出席第7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並發表《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 劉向東丨新形勢下中日韓應共同維護世界自由貿易秩序
    2019年4月12日,作為三方達成全面提速談判共識後的首輪談判,中日韓FTA第十五輪談判首席談判代表會議期望進一步提高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水平,納入高標準規則,打造「RCEP+」的自貿協定。同年12月24日,在中國成都舉行的第七屆中日韓工商峰會上,中日韓領導人再次表態支持自由貿易並加速中日韓自貿區談判。
  • 尋求改革「最大公約數」
    原標題:尋求改革「最大公約數」   10月以來,有關養老改革的討論再次引發熱議。   「取消養老金『雙軌』,一併統籌?」北京公務員張寧聽聞「傳言」連連搖頭:「直接降低公務員待遇只怕不可能。」一些人卻認為,打破待遇不公,值得期待。   爭議背後是利益的多元。
  • 外企黨建如何尋求「最大公約數」
    原標題:外企黨建如何尋求「最大公約數」 在高素質、高學歷人才匯集的外資企業裡,怎樣開展黨建工作?怎樣幫助外企中的「紅領」堅定理想信念?外企黨建「老先進」——東浩蘭生集團上海外服公司編撰了國內首本《外企黨建工作法》。
  •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方江山:讓中日韓文化合作之路越走越寬廣
    攝影/劉龍 人民網成都12月15日電  2019中日韓名記者對話會今日上午在成都召開,此次對話會以「邁向新時代的中日韓文化合作」為主題,邀請中日韓三國媒體界、文化界的領導和代表與會。 今年是中日韓合作20周年,中日關係保持改善發展勢頭,中韓關係發展態勢良好,中日韓合作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在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即將在成都召開之際,中日韓三國名記者、文化名人相聚在2019「中日韓名記者對話會」平臺,共同探討「邁向新時代的中日韓文化合作」,很有意義。 各位朋友!
  • 從K型走向V型:世界經濟復甦如何尋求「最大公約數」?
    (財經天下)從K型走向V型:世界經濟復甦如何尋求「最大公約數」?  中新社北京11月14日電 (劉亮)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巨大創傷。為應對這場危機,許多國家紛紛祭出了前所未有的「救市」舉措。但目前來看,世界經濟V型的快速復甦並沒有出現,呈現在各國面前的是世界經濟K型的不均衡復甦。
  • 周永生|中日韓自由貿易的前景展望
    >1、東協框架內的中日韓非正式首腦會晤機制 1999年11月28日,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日本首相小淵惠三、韓國總統金大中,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出席「10+3」東協與中日韓會議期間舉行了第1次三國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開啟了三國領導人合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