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三國「求法修行」、相向而行

2020-12-17 中國政府網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奉行的哲學和價值觀,為東亞有識之士所服膺。千百年來,地緣相近、文化相通的中日韓,也在不斷上演「三人行」。

合作,是音符,是律動,也是最大公約數。

12月23日,人民大會堂。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會見接踵抵京的韓國總統文在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這是自2017年5月文在寅就任韓國總統以來中韓兩國元首的第六次會見。習主席強調,雙方要以實現高質量融合發展為目標,進一步挖掘潛力,提升務實合作層次和水平。

自2014年以來,中日兩國領導人已在各種場合會見十次,中日兩國的關係也呈現出溫煦的狀態。踐行中日「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的政治共識,本著「化競爭為協調」的精神,推動兩國關係始終沿著正確軌道持續向前發展,是中日雙方共同的責任。

「生活就是面對真實的微笑,就是越過障礙注視將來。」相逢一笑,是一種境界。因為未來的召喚,不可抵擋。放諸國際領域,這樣的評述也是精當的。

在西方世界進入聖誕假期之際,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在中國舉行的系列會談,備受外界關注。德國之聲認為:東亞三國以和解的姿態邁向年終;中日正在相互靠攏,中韓關係也出現了緩和;有跡象顯示,日韓正在彼此接近,並希望解決爭端。

和則兩利,和氣生財。三國都崇尚「和」文化。「和為貴」的理念,也在照拂著三國民眾。

中日韓合作20周年之際,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12月24日在成都舉行。會議發表《中日韓合作未來十年展望》,通過「中日韓+X」早期收穫項目清單等成果文件。「中日韓+X」合作模式有望避免三國在相同領域的重複競爭,讓三國充分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將「蟄伏」的潛力最大化,形成正面效用。會議的成功舉辦,標誌著三國合作日漸擺脫雙邊關係的幹擾,著眼互惠互利,做大三方共贏的「蛋糕」。

三國工商界發表聯合聲明,表達支持多邊貿易體系、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共同呼聲,強調進一步提升區域經濟一體化水平,營造更加自由便利的貿易環境。

中國致力於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對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中方也樂見韓日企業「近水樓臺先得月」。

冬至之後的都江堰,見證著三國領導人服務民生的決心和舉措。

12月25日,都江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同安倍晉三首相舉行會談時指出:中日同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互為主要貿易夥伴。中國正在擴大服務業開放,這將為兩國拓展互利合作提供更大機遇。在應對老齡化領域,中日合作空間廣闊,完全可以實現互利互惠。在證券、壽險、醫療等現代服務業領域深化合作,在試點城市步子可以邁得更大一些,培育新的合作增長點。

安倍首相在出席工商峰會時說:「希望我們一道構建合作、發展的『新三國時代』。」為早日締結中日韓自貿協定,他呼籲三國加強合作。

雖然全球化在快速演進,但時至今日,國家仍是世界政治的主要單元,國家間的對立和衝突、協調與合作,仍是國際體系的基本特質。不過,影響力日益強大的國際組織以及跨國公司等非國家行為體,在各自謀求利益的同時,也體認到共贏的重要性,並助力國家間的協調與協作。而師法先進、互相貫通以及謀求創新,也是成熟國家必須具備的氣度和素養。惟其如此,世界政治經濟結構才能生發出正向、正義的變革。

察今知古,述往思來。日韓兩國僧侶曾在中國留下求法修行的足跡。如今,中日韓三國之間的「修行」,依舊綿長。三國之間的不解之緣,仍在賡續。

12月24日下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在參觀紀念中日韓合作20周年圖片展後,三國領導人共同種下一棵桂花樹,一起為它培土、澆水。

三把紅色的鐵鍬,分外耀眼。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和平友好、互利共贏、引領未來的合作模式,亦如桂花飄香。(鄭挺穎)

相關焦點

  • 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舉辦中日韓共用漢字辭典論壇
    19日,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在我市舉辦中日韓共用漢字辭典論壇。來自中日韓三國的語言學家和相關人士等約20人與會。  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副秘書長韓梅出席論壇並致辭。她表示,中日韓三國文化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漢字既是三國共通的語言工具,也是三國文化交流的天然紐帶。
  • 中日韓首腦會晤為何值得期待_總理行程_2015年中日韓三國領導會議...
    中國、日本和韓國領導人將於本月底至下月初在韓國首都首爾舉行雙邊及多邊會晤,三國的專家及媒體對這次會晤普遍持期待與歡迎態度。  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晤機制始於2008年12月,中日韓領導人首次在東協與中日韓(10+3)框架外於日本福岡舉行會議,決定建立面向未來、全方位合作的夥伴關係。三國決定將三國領導人單獨舉行會議機制化,每年在三國輪流舉行。這一機制堅持到2012年5月。  2012年9月,日本當時的野田佳彥政府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實施「國有化」之後,日中產生對立。
  • 808個漢字能否搭起一座中日韓三國的巴別塔?
    808個漢字能否搭起一座中日韓三國的巴別塔?今年4月發布了包含808個漢字的「中日韓共同常用八百漢字表」,該表由中日韓三國有關人士用四年時間推動完成。在三國文化部長會議上,各方根據該表交換了意見。        曾參與共同漢字選定的日本京都大學研究生院教授阿辻哲次表示,「星」、「力」等808個字的大部分在3個國家具有相同的意義和字形。
  • 首份中日韓三國共同常用漢字表完成 含808個漢字
    三國漢字表求同存異  在2010年第五屆東北亞名人會上,時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的紀寶成教授提出編制一份《中日韓共用常見漢字表》的建議,得到日韓代表的一致贊同。在今年7月8日召開的第八屆東北亞名人會上,中方課題組提交的《中日韓共用常見八百漢字表草案》獲得會議原則通過。
  • 中日韓通用808漢字 首份三國常用漢字表完成
    原標題:中日韓通用808漢字   據北京日報報導,只要熟記808個漢字,即使不會漢語、日語和韓語,在三個國家也可以進行簡單的交流。記者從中國人民大學獲悉,歷時三年,由該校原校長紀寶成牽頭編制的《中日韓共同常用八百漢字表》已經完成。藉助該字表,三國青年可以「筆談」,方便旅遊,增進交流,還能為三國青年互相學習彼此語言提供方便。
  • 中日韓三國通用八百漢字 共用漢字歷史近2000年
    中日韓三國通用八百漢字 共用漢字歷史近2000年 2014-12-04 09:03:20還有提議稱,可以將共同常用漢字用於三國道路標誌牌、商店招牌和學校授課。  這808個漢字最初是由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紀寶成提出。2010年4月,在日本奈良舉行的第五屆東亞名人會上,他提議選出一定數量的中、日、韓三國公用常見漢字進行推廣和普及教育。「中日韓三國共同使用漢字的歷史已近2000年,漢字在三國文化的持續交流中保持了基本的一致性,是增進文化溝通、相互理解的重要工具。」
  • 專家學者:開展中日韓文化研究利在三國、惠及東亞
    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開展中日韓文化研究利在三國、惠及東亞,有助於開闢三國合作研究新空間,推動東亞文化交流,增強東亞文化影響力。  本次中心揭牌儀式及座談會通過視頻連線的形式舉行,邀請來自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中國教育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人民中國雜誌社、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機構專家學者與會,探討東亞文化研究的必要性和發展方向。
  • 成均館中國研究所所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應是中日韓正確方向
    【環球網綜合報導】為落實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議成果,中國公共外交協會與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於2016年4月29日在中國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共同舉辦「首屆中日韓公共外交論壇暨2016年中日韓合作國際論壇」。環球網受邀作為本次論壇的唯一中文媒體,對論壇全程進行直播報導。論壇上,韓國成均館大學中國研究所所長李熙玉發表講話。
  • 中日韓領導人聚首成都 三國如何尋求合作最大公約數?
    中新社成都12月22日電 題:中日韓領導人聚首成都 三國如何尋求合作最大公約數?中新社記者 張子揚12月24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在四川成都主持召開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並分別會見韓國總統文在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 首份中日韓常用漢字表完成 三國通用808漢字
    記者昨天從中國人民大學獲悉,歷時三年,由該校原校長紀寶成牽頭編制的《中日韓共同常用八百漢字表》已經完成。藉助該字表,三國青年不僅可以「筆談」,方便旅遊,增進交流,還能為三國青年互相學習彼此語言提供方便。
  • 中日韓漢字表發布 常見808漢字三國溝通再無障礙
    中日韓漢字表發布 常見808漢字三國溝通再無障礙時間:2015-12-13 14:22   來源:伊秀女性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日韓漢字表發布 常見808漢字三國溝通再無障礙 11月30日,《中日韓共用常見808漢字表》在韓國首爾舉行的第十次東北亞名人會上首次亮相。
  • 首部中日韓共用漢字詞典預計年底出版,三國團隊共同編纂完成
    首部中日韓共用漢字詞典預計年底出版,三國團隊共同編纂完成 李碧念、史林靜/新華網 2017-09-20 16:24
  • 察哈爾國際青年論壇第一期:中日韓三國青年共論疫情下三邊關係
    其中,東亞尤其是中日韓三國在這次抗擊疫情過程中,運用不同的方法和模式,效果明顯,短期內基本抑制了新冠肺炎病毒的大範圍蔓延,攜手抗疫的成功既讓三國更加緊密地站到一起,也為世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樹立了典範。6月9日,為從不同角度傾聽更多聲音,察哈爾學會組織中日韓三國青年開展線上沙龍,傾聽三國留學生如何看疫情時期及疫情後的三邊關係。
  • 知曉658詞輕鬆走三國?中日韓出共用漢字詞典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經濟新聞》8月17日報導, 推進中日韓政府間合作的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Trilateral Cooperation Secretariat, TCS)出版了收錄三國共用漢字的《中日韓共用漢字詞典》。瞄準2020年東京奧運會,設想遊客和語言學習者成為主要使用者。
  • 「相向而行」之誤用-光明日報-光明網
    【求疵】    近來,一些報刊中的「相向而行」有濫用之趨。如,「一部中國近代史,書寫著國家民族遭受的苦難,也夾雜著個人命運的坎坷:與國家民族命運相向而行者成就自我,相背而行者則一事無成。」「堅持改革和法治雙輪驅動、相向而行。」
  • 首份中日韓常用漢字表編制完成 808字三國通用
    記者昨天從中國人民大學獲悉,歷時三年,由該校原校長紀寶成牽頭編制的《中日韓共同常用八百漢字表》已經完成。藉助該字表,三國青年不僅可以「筆談」,方便旅遊,增進交流,還能為三國青年互相學習彼此語言提供方便。  日本韓國漢字史已逾千年  古老的漢字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日本和韓國使用漢字的歷史也已超過千年,漢字被視為中日韓三國文化交流的天然紐帶。
  • 中日韓三國地方政府交流會議在日本岡山市開幕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中日韓三國地方政府交流會議」10月18日在日本岡山市開幕。據日本共同社18日報導,在至21日的4天裡,將有來自地方政府及團體的約460人參會,介紹振興旅遊及應對環境問題的舉措,並以搞活東北亞為主題展開討論。開幕式上岡山市長大森雅夫致辭稱:「希望中日韓更為緊密地合作,思考如何搞活該地區。」
  • 【招聘】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 工資40,000,000韓元/年
    *如果你對國際合作和國際組織感興趣,又不願離家太遠;*如果你想近距離感受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進程,為東北亞環境合作做貢獻;*如果你想感受中、日、韓三國多元文化交融的工作環境;那麼,歡迎加入我們的大家庭——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
  • 中日韓專家探討後疫情時代中日韓合作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中日韓專家探討後疫情時代中日韓合作。人民網韓國濟州11月7日電 (記者馬菲) 11月6日,在韓國濟州島舉行的第15屆濟州論壇期間,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舉辦主題為「疫情期間及後疫情時代的中日韓人類安全合作」分論壇。秘書處副秘書長曹靜致開幕辭並介紹三國合作進展及中日韓合作秘書處情況。線上線下共計120餘人參加。
  • 趣知識:中日韓三國的筷子有什麼差別?
    1、中日韓三國的筷子有什麼差別? 中日韓三國都用筷子作為進食餐具。但不同的飲食文化和習慣,決定了三國的筷子差異不小:中國筷子平頭,日本筷子尖而短,韓國筷子多為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