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韓三國60多所高校學者廈門探討東亞社會福利
中日韓三國60多所高校學者廈門探討東亞社會福利 2017-11-20150餘人,匯聚廈門參加17日至19日在廈門大學舉辦的「東亞社會福利論壇暨中國社會學會社會福利專業委員會第九屆學術年會」,探討東亞社會福利問題。
-
中日韓開展文化交流在溫進行
百餘種永嘉大師著作國際版本展出11月2日上午,「書傳天下——永嘉大師著作國際版本展暨東亞文化交流活動」在溫州市圖書館舉行。本次活動以「書傳天下」為主題,分為永嘉大師著作國際版本展和東亞文化交流活動。「東亞文化之都」是中日韓領導人機制下創建的三國文化領域重要品牌,自2013年啟動以來,中日韓三國每年各有1座城市當選,目前三國已有21座城市當選:中國的泉州、青島、寧波、長沙、哈爾濱、西安、揚州;日本的橫濱、新潟、奈良、京都、金澤、東京都豐島區、北九州;韓國的光州、清州、濟州、大邱、釜山、仁川、順天。溫州市獲得2020-2022年「東亞文化之都」候選城市。
-
「內卷大戶」中日韓,東亞三國的歷史論述
在最近關於「內卷」的討論中,有人認為「東亞三國」中日韓在工作和教育中的競爭最為激烈,進而引發了對於「東亞三國」這一說法的關注。由於文化與現代化進程上的相似性,「東亞」作為一種範疇也進入了學界的視野。
-
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舉辦中日韓共用漢字辭典論壇
19日,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在我市舉辦中日韓共用漢字辭典論壇。來自中日韓三國的語言學家和相關人士等約20人與會。 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副秘書長韓梅出席論壇並致辭。她表示,中日韓三國文化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漢字既是三國共通的語言工具,也是三國文化交流的天然紐帶。
-
中日韓共用漢字辭典出版 涵蓋600多個中日韓常用漢字
2018-08-17 17:49 | 新華網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8月16日在首爾舉行《中日韓共用漢字辭典》出版儀式,向公眾隆重推介這一中日韓語言文化合作交流的最新成果。《中日韓共用漢字辭典》以「東北亞名人會」2014年發布的《中日韓共同常用八百漢字表》為基礎,由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組建的專家團隊歷時近2年編撰,涵蓋600多個中日韓常用漢字,注釋了這些漢字在三國語言中相似或不同的發音及涵義。
-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方江山:讓中日韓文化合作之路越走越寬廣
>(2019年12月15日上午,成都)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 方江山 尊敬的各位嘉賓, 尊敬的各位專家學者、媒體同事, 十年前,習近平主席寄語中日韓合作「要把握歷史機遇,不斷擴大合作領域,創新合作模式,豐富三國夥伴關係內涵,發揮中日韓合作對東亞合作的促進作用,為東亞共同體的建設作出應有貢獻」。今天,我們在此聚焦中日韓三國人文領域交流合作,呈現的正是這樣一種擴大、創新、豐富的狀態。 站在新的起點上,推動中日韓文化合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
「中日韓常用共同漢字表」將促進東亞繁榮
其實,這「808常用共同漢字表」便是2013年由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紀寶成牽頭編訂的,希望通過這些中日韓三國公用常見漢字的普及教育,擴大中日韓三國漢字文化圈的交流,促進東亞的和平與繁榮。中日韓三國漢字文化淵源本就深遠,文化都有其相似之處,如今共同漢字表的公布和推廣是不是將進一步搭建三國共同發展的平臺?
-
《中日韓共用漢字辭典》出版,涵蓋600多個中日韓常用漢字
新華網記者 田明 攝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8月16日在首爾舉行《中日韓共用漢字辭典》出版儀式,向公眾隆重推介這一中日韓語言文化合作交流的最新成果。《中日韓共用漢字辭典》以「東北亞名人會」2014年發布的《中日韓共同常用八百漢字表》為基礎,由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組建的專家團隊歷時近2年編撰,涵蓋600多個中日韓常用漢字,注釋了這些漢字在三國語言中相似或不同的發音及涵義。
-
抗疫與國際關係研究|文化應成為中日韓抗疫合作的新動力
但在面對這一區域公共衛生重大危機時,中日韓三國沒有以鄰為壑,反而攜手合作應對,成為中日韓三方增強命運共同體意識,深化全面合作的一個重要契機。特別是三方合作中所凸顯出的歷史文化紐帶功能,應在今後三方合作中發揮更加積極和重要的作用。
-
歐盟擁有世界500強企業114家,那東亞中日韓三國有多少家?
而東亞地區中日韓三國正在加緊推進自貿區談判,一旦達成協議,一個經濟規模比歐盟還要大的經濟合作組織就將誕生。根據2018年的數據,中日韓三國的GDP總量將達20.19萬億美元。中日韓分別是全球第2,第3,第12大經濟體;而歐盟國家在世界十大經濟體中,則分別佔據了第4,5,6,8名的位置,那麼在反映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數量方面,兩大區域組織表現如何?
-
韓國產業經濟與貿易研究院原院長金道燻:中日韓攜手加強東亞產業...
在這一特定背景下,4月2日,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召開「疫情全球大流行下的中日韓產業合作」專家網絡座談會,與會中日韓專家圍繞「疫情全球大流行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與中日韓面臨的共同挑戰」「以更加緊密的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合作,攜手應對疫情全球大流行對中日韓產業供應鏈的挑戰」「以特殊時期的特殊貿易政策推進中日韓更加緊密的產業合作」等議題進行了討論和交流。
-
中日韓聯合編撰的歷史讀本《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中文版首發式
2005-06-09 09:00:19謝壽光: 各位專家、各位領導,女士們、先生們,早上好!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中文版首發式現在開始。這也說明只要我們有著為三國人民負責的共同認識,有著促進東亞未來和平發展的共同心願,在歷史問題上是能夠達成一致的。我相信也殷切希望參與共同編纂《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的極富正義感的學者的心血不會白費。謝謝大家!
-
察哈爾國際青年論壇第一期:中日韓三國青年共論疫情下三邊關係
其中,東亞尤其是中日韓三國在這次抗擊疫情過程中,運用不同的方法和模式,效果明顯,短期內基本抑制了新冠肺炎病毒的大範圍蔓延,攜手抗疫的成功既讓三國更加緊密地站到一起,也為世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樹立了典範。6月9日,為從不同角度傾聽更多聲音,察哈爾學會組織中日韓三國青年開展線上沙龍,傾聽三國留學生如何看疫情時期及疫情後的三邊關係。
-
山東大學成立中日韓合作研究中心 將打造東亞「智庫」
中國山東網6月26日訊(記者 孫杰)6月26日,中日韓合作研究高端論壇暨山東大學中日韓合作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舉行。據介紹,該中心成立後,將為國家制定對日、對韓外交政策、促進東亞區域合作提供智力支持,並努力打造成為東亞地區研究領域有國際影響力的智庫。
-
中日韓探索拓展職業教育國際合作新渠道
三國官產學研媒等各界人士與會,共同討論加強職業教育產教融合互信,探索拓展務實合作新渠道。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職業教育將為推動經濟轉型復甦、實現更充分的就業創業、增進民生福祉提供寶貴機遇。此次論壇由吉林中日韓合作研究中心、中華職教社主辦,並獲得了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中國公共外交協會的支持。
-
《中日韓共用漢字辭典》出版儀式在首爾舉行
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秘書長李鍾憲在出版儀式上發言。新華網記者田明攝新華網首爾8月17日電(記者 耿學鵬 田明)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16日在首爾舉行《中日韓共用漢字辭典》出版儀式,向公眾隆重推介這一中日韓語言文化合作交流的最新成果。
-
中日韓協商通過共同常用「八百漢字」加強文化交流
中國、日本和韓國學者歷時四年的時間,制定完成《中日韓共同常用八百漢字表》。該課題組人員稱,只要認識漢字表列出的808個漢字,中日韓三國的人民就能通過文字交流。 據《日經新聞》12月1日報導,就中國、日本和韓國的文化政策展開磋商的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於11月30日在日本橫濱市召開。
-
中日韓三國「求法修行」、相向而行
孔子奉行的哲學和價值觀,為東亞有識之士所服膺。千百年來,地緣相近、文化相通的中日韓,也在不斷上演「三人行」。合作,是音符,是律動,也是最大公約數。12月23日,人民大會堂。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會見接踵抵京的韓國總統文在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這是自2017年5月文在寅就任韓國總統以來中韓兩國元首的第六次會見。
-
中日韓領導人聚首成都 三國如何尋求合作最大公約數?
站在中日韓合作20周年這一歷史方位,中國學者分析,透過歷史鏡頭,三國領導人將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下釐清合作路徑,在互動中「解難題」「破困局」「妥處分歧」,為三方下一個20年尋求合作最大公約數。蓉城成都,依照東道主精心設置的會議議題,或為三國種下共贏種子,為地區合作提供參考範本。
-
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全球化進程再受挫,東亞區域合作正當時
在這一特定背景下,4月2日,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召開「疫情全球大流行下的中日韓產業合作」專家網絡座談會,與會中日韓專家圍繞「疫情全球大流行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與中日韓面臨的共同挑戰」「以更加緊密的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合作,攜手應對疫情全球大流行對中日韓產業供應鏈的挑戰」「以特殊時期的特殊貿易政策推進中日韓更加緊密的產業合作」等議題進行了討論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