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中日韓領導人會議重啟

2020-12-16 海南日報數字報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於10月31日至11月2日對韓國進行正式訪問並出席在首爾舉行的第六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中斷三年後將再度恢復。分析人士認為,日本政府右傾舉動增加了東亞不確定因素,致使這一定期會議機制中斷,此次重啟將有助於推動中日韓在多邊框架下展開溝通與協商,探討如何通過對話減少分歧。

  會議為何中斷

  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在首爾舉行會晤,是今年東北亞最重要的外交活動之一。

  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是推動東北亞合作的重要平臺。2008年,三國決定在保留東協和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的同時,將三國領導人單獨舉行會議機制化,每年在三國輪流舉行。

  國際專家普遍認為,這項定期會議機制在2012年中斷,主要原因歸結於日本政府。韓國《中央日報》中國研究所所長韓友德說,韓國與日本之間的獨島(日本稱「竹島」)問題、中國與日本之間的釣魚島問題、「慰安婦」問題等是阻礙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的主要因素。

  「歸根結底,日本在歷史問題上的錯誤認識,才導致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中斷三年之久,並且在推進和重啟問題上困難重重,」韓友德說。

  一些日本學者也指出,日方應當對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的中斷負主要責任。日本國立山口大學副校長纐纈厚說,近年來,三國在領土、「慰安婦」等問題上一直未找到突破口,這是導致領導人會議中斷的主要原因。

  「日本一味渲染『中國威脅論』,強行通過安保法,加強日美同盟,但這對解決問題毫無幫助,」纐纈厚說,「如今,日本應該發揮和平憲法的精神,以修復日中、日韓關係為目標,為亞洲地區帶來和平與穩定。」

  會議為何重啟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之所以能夠重啟,得益於三方都有恢復對話的意願,特別是東道主韓國的積極斡旋。

  韓友德說,拋開日本對歷史問題的認識,三國間合作的必要性正與日俱增。他認為,東亞國家探求面向未來、共同發展的時代要求,是促成此次三國領導人會議的最重要原因。

  日本青山學院教授羽場久美子認為,安倍政府通過安保法後支持率下降,為拉升支持率,安倍政府未來一段時間不得不擺出改善與鄰國關係的姿態。另外,從中國角度而言,改善對日關係,使日本經濟界一定程度上關注亞投行和「一帶一路」構想,並推動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也符合自身利益。

  此次會議上,三國領導人有望就FTA、原子能合作、災難預防、環境、網絡安全、旅遊交流等領域的議題展開討論。

  中國社科院世界史所研究員、中國日本史學會名譽會長湯重南認為,中日韓三國在世界經濟版圖和國際經貿合作中佔據重要位置,三國人口總數佔世界的20%,打造中日韓自貿區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未來可以擴大到東協,與「一帶一路」連接起來,前景十分廣泛。

  分析人士認為,為了中日韓三國共同發展,希望此次會議能夠推動三國領導人會議重新實現例行化。「為落實三國領導人會議的會談成果,定期舉行三國間的工作會議也是十分必要的,」韓友德說。

  探討東亞發展方向

  觀察人士認為,此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有助於推動三國在經貿、人文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還有助於探討東亞的發展方向。

  中國社科院亞太所東北亞研究中心主任樸鍵一認為,過去中日、中韓、韓日雙邊的交流較多,現在藉助三邊形式,三個國家之間的關係將更為穩定,這對於解決朝鮮半島問題也是有好處的。

  羽場久美子指出,恢復中日韓領導人對話機制,維持三邊合作關係對世界和平與穩定至關重要,中日韓應彌合分歧,拉近關係,面向未來,特別是促進年輕一代加深彼此了解。

  分析人士認為,與會領導將探討FTA進程,這有助於加快與有關國家共同推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並對「一帶一路」計劃有積極意義。

  韓友德認為,為確保「一帶一路」計劃的實施,必須確立東亞安全與合作的體系,東亞地區不安定,「一帶一路」的推進將變得力不從心,因此中國有必要在戰略上獲得東亞周邊國家的支持。

  (新華社北京10月30日電)

相關焦點

  • 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12月24日在成都舉行
    據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外交部19日就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舉行中外媒體吹風會,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羅照輝表示,12月24日,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將在四川成都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北京分別會見韓國總統文在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主持會議,並分別會見韓日領導人。
  • 公共外交助陣 中日韓合作再添正能量
    2015年11月,延宕3年半之久的中日韓領導人會議重啟,三方決心繼往開來,為東亞區域合作重新注入活力。作為對此次會議成果的落實,中日韓公共外交論壇召開,旨在加強三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友誼,為三國推進各領域合作創造條件。 中日韓互為重要鄰邦。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三國合作進程受到幹擾。得益於領導人會議的重啟,三國各領域合作勢頭逐步恢復。
  • 東協與中日韓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領導人特別會議聯合聲明(全文)
    新華社河內4月14日電東協與中日韓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領導人特別會議聯合聲明我們,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成員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國和大韓民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於2020年4月14日通過視頻方式召開東協與中日韓(10+3)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領導人特別會議。
  • 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為啥提出這個宣言?看看日本的數據你就懂了→
    來源:經濟雜誌這幾天在成都召開的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熱鬧非凡,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區域經濟一體化、擴大產能投資、科技創新合作、現代服務業合作這些領域都成為了三國共同討論的話題。會議期間,中日韓三國政府首腦還發表了《中日韓積極健康老齡化合作聯合宣言》。
  • 海南日報數字報-人民大會堂的海南聲音
    今天是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的日子。這是全國各族人民的盛會。  這座1959年完工的大會堂,巍峨壯觀,氣勢恢宏,承載著一代代黨和國家領導人治國理政的故事。作為跑兩會的老記者,我已記不清這是多少次進入這座神聖的大會堂。而每次進入,心裡總是那樣的激動,那樣的自豪。這是全國人民議事的最高殿堂,是中國夢起航的地方。  過安檢,進會堂。離開會還有一段時間。
  • 海南日報數字報-日本侵略者對海南島的文化滲透
    第三,警察教育  1941年11月8日,三省聯絡會議出臺《海南籍警察訓練綱要》,決定成立「警察訓練所」,培養「為我方所用的海南籍優秀警察人員」。綱要指出,「警察訓練所應進行以皇道為基礎的東亞民族共榮的思想觀念教育,傳授警察所必需的知識,實施實際技能訓練」。
  • 中日韓領導人聚首成都 三國如何尋求合作最大公約數?
    中新社成都12月22日電 題:中日韓領導人聚首成都 三國如何尋求合作最大公約數?中新社記者 張子揚12月24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在四川成都主持召開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並分別會見韓國總統文在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 中日韓外長將討論沉船問題 韓國正徹查事故(圖)
    第四屆中日韓外長會議將於本周末在韓國慶州舉行  「中日韓外長將討論天安艦問題」  晨報記者 徐惠芬  第四屆中日韓外長會議將於本月15日在韓國慶州舉行。由於韓國「天安」艦事件依然懸而未決,再加上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日前訪問中國時就六方會談作出了表態,因此,此次會談格外引人注目。韓國媒體10日報導稱,三國外長可能就「天安」艦事件和重啟六方會談等問題舉行三邊或雙邊會談。  韓國外交通商部10日表示,目前韓國政府已向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通報了有關「天安」艦事故的所有信息及韓國政府的方針。
  • 海南日報數字報-厲兵秣馬再出發
    本報訊(記者郭景水)4月13日,光明日報在一版刊發報導《厲兵秣馬再出發——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二周年掃描
  • 中日韓首腦會晤為何值得期待_總理行程_2015年中日韓三國領導會議...
    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晤機制始於2008年12月,中日韓領導人首次在東協與中日韓(10+3)框架外於日本福岡舉行會議,決定建立面向未來、全方位合作的夥伴關係。三國決定將三國領導人單獨舉行會議機制化,每年在三國輪流舉行。這一機制堅持到2012年5月。  2012年9月,日本當時的野田佳彥政府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實施「國有化」之後,日中產生對立。
  • 韓國中央大學國際關係研究生院特聘教授安忠榮:中日韓應該攜手抗疫...
    中國日報網4月10日電 疫情全球大流行對中日韓產業供應鏈的安全穩定帶來了嚴峻挑戰和衝擊。在這一特定背景下,4月2日,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召開「疫情全球大流行下的中日韓產業合作」專家網絡座談會,與會中日韓專家圍繞「疫情全球大流行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與中日韓面臨的共同挑戰」「以更加緊密的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合作,攜手應對疫情全球大流行對中日韓產業供應鏈的挑戰」「以特殊時期的特殊貿易政策推進中日韓更加緊密的產業合作」等議題進行了討論和交流。
  • 【2017年遴選公文寫作範文】李克強在第二十次東協與中日韓領導人...
    在第二十次東協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的發言(二〇一七年十一月十四日,馬尼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李克強尊敬的杜特爾特總統,各位同事:很高興出席第二十次東協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
  • 海南日報數字報-高校圖書館開放不再羞答答
    為此,海南日報記者特地走訪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與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了解海南省主要高校的圖書館對外開放情況。  海南大學:通過網絡把電子資源帶回家  不同於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的「全面對外開放」,海南大學圖書館採取的是「有條件的對外開放」。「我們的網絡資源的開放程度很高,只要來到我們圖書館,通過連結我們的網絡,就能享受到我們圖書館的電子資源」,海南大學圖書館副館長王小會介紹說。
  • 中日韓+X是什麼意思 「中日韓+X」合作概念文件(全文)
    新華社成都12月25日電(記者鄭明達、張超群)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24日在成都舉行。會議通過的《中日韓合作未來十年展望》中提出,推進「中日韓+X」合作,共同制定計劃,採取聯合行動,拓展與其他國家合作,縮小地區發展差距,實現共同發展。
  • 海南日報數字報-「願海南與花蓮常來常往」
    在這一濃鬱的懷舊氛圍下,臺灣花蓮縣縣長傅崐萁接受了海南日報記者專訪。連日來,帶著攜手前行的心願,傅崐萁偕同花蓮縣議長賴進坤,率縣政府一級主管及縣議會團隊一行40餘人來我省參訪,學習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規劃及推廣經驗。  「走在『1942民國街』上,我仿佛看到了70多年前的中國。」傅崐萁認為此次到海南可謂不虛此行,他希望類似馮小剛電影公社的觀光旅遊可以在臺灣落地。
  • 海南日報數字報-手握微信,讀懂海南
    文\見習記者 劉夢曉 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實習生 陳美辰  數位化時代,微信已經成為「手機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至花甲老人,下至垂髫小兒,在暢享手機通訊便捷的過程中多少都會把玩兩下。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文獻的活目錄」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杜穎  他久居臺灣,卻從未有一刻忘記海南故土,以特殊的方式,展露著赤子之心、桑梓情懷,他被人稱為「海南文獻的活目錄」,他叫王會均。這麼多年來,僅他捐給海大的圖書已近千冊。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走訪多家椰子產品企業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聆聽各界學者、專家和業內人士的聲音。羅世傑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新品種的椰子樹不僅個頭矮,容易採摘,而且產量高,價格比較穩定,平均每個果的地頭收購價可達6元,一畝地的年收益在1.5萬元左右。  以前,羅世傑並不種椰子,他延續父親的老路子,在萬寧老家種植水稻和檳榔。2002年,聽說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培育出新品種,他決定用20畝地進行試種。種植3年後,他的椰子樹就開始掛果。
  • 海南日報數字報-那些「藏」在海南高校的博物館
    8月29日,海南日報記者走訪多所高校了解到:海南有六所高校具有一定規模的博物館,分別是海南大學博物館、海南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博物館、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南海文化博物館、海口經濟學院博物館、三亞學院博物館、瓊臺師範學院博物館。其中,瓊臺師範學院只有校史館,僅陳列了老照片,但因為其是海南最古老的高等學府,有數百年歷史,本身便被一些專家視為「博物館」,具備博物館的相關功能。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人在馬來西亞
    ——編者按  12月14日,由馬來西亞海南會館聯合會副總會長、檳城海南會館主席林秋雅拿督帶隊,馬來西亞文化交流團一行36人,在海南大學舉行了學術交流、文藝演出等活動。此後,來賓們還將趕赴三亞進行文化交流活動,其中包括探訪三亞回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