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雜誌
這幾天在成都召開的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熱鬧非凡,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區域經濟一體化、擴大產能投資、科技創新合作、現代服務業合作這些領域都成為了三國共同討論的話題。
會議期間,中日韓三國政府首腦還發表了《中日韓積極健康老齡化合作聯合宣言》。主張三國應通過實施國家戰略,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國際合作,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宣言從提高積極健康老齡化在國家戰略中的地位、提升老年人生活自主權等六大方面提出了相應舉措。
為什麼要在如此高規格會議上發表關於健康老齡化的宣言?眾所周知,老齡化是中日韓三國共同面對的難題。這方面日本尤為突出,少子老齡化甚至已經到了被首相安倍晉三視為「國難」的地步。
到底有多嚴峻呢?小編帶你看一組日本最新的人口數據,你可能就明白了↓
1
出生率:創有記錄以來新低
今年是日本令和元年,可迎接日本的卻是突破新低的出生率。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最新統計,2019年日本新生兒數量為86.4萬人,比去年少5.4萬人,首次跌至90萬人以下。這是日本自有人口統計以來120年內的最低數值。
在此之前,日本人口問題研究機構曾預測,到2021年日本出生人口才會跌至86萬人。沒想到,這一數字被整整提前了兩年。
與此同時,死亡人數增加更令日本人口問題雪上加霜。2019年日本死亡人數達到了137.6萬人,為二戰後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這使得全年日本自然減員51.2萬人,為歷史上首次人口減員超過50萬人。這是自2007年以來連續13年人口負增長。
想當初,在1947年左右,日本還曾經歷嬰兒潮時代,那一年的新生人口達到了267.88萬人。但在此之後,新生人口卻「走起」下坡路。2005年,日本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2016年,新生人口首次跌破100萬人大關;如今,新生人口數量僅為1947年的三分之一。
毫不誇張地說,日本少子化問題正以超出想像的速度發展,如此大規模降幅著實引發日本各界擔憂。
2
不願生娃,原因何在?
首先,育齡婦女人數下降是影響生育的主要原因。今年7月份的統計顯示,日本25歲至39歲女性比去年減少22萬人。由於人口基數少,生育率也持續走低。目前,日本婦女平均生育僅1.42胎。本世紀初,日本政府曾希望到2016年實現每位婦女生育1.8胎的目標,但至今沒有實現。
其次,新的社會問題頻頻出現。一是未婚率上升。據調查,日本50歲人口中男性未婚率為23.37%,約每4人中就有1人未婚;女性未婚率為14.06%,約每7人中就有1人未婚,均創歷史最高紀錄。
二是晚婚。這也是生育率下降的重要原因。2018年,男性平均結婚年齡為31.1歲,女性為29.4歲。
此外,生活壓力特別是家庭經濟條件也是重要原因。2015年日本一項調查顯示,約56%的人稱子女養育費、教育費用負擔過重,另有40%的人因年齡原因放棄生育。
日本現有人口1.26億,預計到2053年將低於1億人,到2065年將減至8808萬人。屆時,人口老齡化比例將達到38.4%。人口問題已成為日本的頭等大事!
3
安倍晉三:少子化堪稱「國難」
新生人口下降將給日本的養老金、醫療、護理等社保事業帶來較大衝擊。由於勞動力人口下降,將使支撐社保制度的繳費者減少。同時,領取養老金的老年人口不斷增加,社保體制難以為繼。
此外,少子化造成勞動力不足,即便人均勞動生產率維持現狀,日本的社會總產值也將下降。日本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前所長孫田朗表示,日本每年減少50萬人口,相當於每年失去一個鳥取縣的總人口。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經將少子化作為「國難」來應對,近年來加大了對嬰幼兒免費入託以及教育等的支持力度。
但是,由於勞動制度改革造成派遣工、臨時工增加,工作不穩定、收入下降、住宅緊張,年輕人結婚欲望依舊沒有提高。2019年新婚夫婦只有58.3萬對,比上世紀70年代下降近一半。
記者:蘇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