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學時特別喜歡看《集郵》雜誌,每期必買

2020-12-15 孔夫子舊書網

作者 |林中踏步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書店日記# 上中學時特別喜歡看《集郵》雜誌,每期必買,每次買完,把作業放一邊,迫不及待地閱讀雜誌。光看《集郵》不過癮,偶爾還買《北京集郵》和《集郵研究》。甚至有幾年還訂閱了《中國集郵報》。總之,當年喜歡集郵入了迷,每月購讀郵刊成了最期盼的事,以致有些耽誤了學業。

前幾天在孔網發現《蘇聯集郵》雜誌1980年合訂本,毅然購入。此前,本人孤陋寡聞,一直沒聽說過蘇聯還有集郵雜誌。

拿到《蘇聯集郵》合訂本,了解了此刊創刊於1966年,月刊,16開,每期64頁,大部分頁彩色印刷。這一年的期發量是11萬多冊。

1980年是列寧誕辰110周年,多期以重點篇幅介紹了各國發行的列寧郵品;每期還有專題介紹,如莫斯科大學成立225周年,衛國戰爭1418天,世界語,世界兒童年,莫斯科奧運會等等。當時蘇聯是社會主義老大哥,也介紹了東歐、朝鮮和越南等國的郵品。

相關焦點

  • 集郵,讓我的人生更加精彩
    後來,在上海工作的表姐買了郵票插冊和許多蘇聯、匈牙利的郵票送給我,特別是那些體育和動物郵票,漂亮極了,從此我又愛上了外國郵票。 從三年級起,每逢星期天,我都去廣陵路郵電局的集郵門市部,用零花錢買一些自己心儀的郵票,還用帶去的郵票復品和其他集郵者換自己所缺的郵票。
  • 二十年前人人集郵的盛景而今卻再無,那些集郵的人都賺到錢了嗎
    我大概是1997年那年上的初中,然後2000年上的師範中學,2003年秋上的山西師範大學,這一段從初中到大學的時光,應該是集郵最火熱的時光吧我們不談社會,只談學校,幾乎在校園內,學生們人人集郵,再不喜歡集郵的學生,對小小的郵票,也有濃厚的興趣,2004年之前,書信往來,更是家常便飯,人人皆有。據了解,當時的集郵盛況,在校園外的社會生活中,更是熱鬧。保守的估計,集郵人群,沒有幾億,但有一億兩億,那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 憶郵未盡-我的集郵故事連載(1)
    我想,我對於郵票的興趣也與我的成長環境有關:首先,我從小就跟著外公長大,我的外公就是一個集郵愛好者,他從中學時代就開始集郵。其次,我家有很多親戚都在外地,每年的通信往來有時候有上百封之多。而這兩個條件,也為我收集郵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於是,我開始跟著外公學習浸泡郵票,用剪刀沿著比郵票略寬的邊緣把郵票從信封上剪下,再打上半盆清水,將帶著郵票的信紙放入水中,郵票面朝下。
  • 憶郵未盡-我的集郵故事連載(3)
    我仍然處在憑一時興趣喜歡就買的階段。有次我在他那裡買了一張帶副票的早期比利時郵票,郵戳日期是1897年,後來偶然在《集郵雜誌》上讀到一篇文章,介紹的就是這枚郵票,這竟然是世界上第一枚帶附票的郵票,附票的內容也很有意思:星期日請勿投遞。要是你想在星期天寄信,得先把附票撕下,要不郵局就等周一上了班再給你寄。還有次我在他那裡看到一張琉球郵便的鬥牛圖郵票,他開價6元,我沒還價就挑了出來。等到付款時我想還價,他不樂意了,我只能怯怯地付錢。
  • 學好英語口語:集郵
    聽看學   (泰瑞在郵局碰到了班傑明。)   泰瑞:嗨!本!真高興在這兒見到你!   班傑明:嗨!泰瑞!在這兒碰到你真好。   泰瑞:你在這兒做什麼?《健康顧問》?   班傑明:我幫我天天訂的。   泰瑞:知道了。我還以為你的興趣由集郵轉到健身去了呢。
  • 滬上集郵名家王漢強事略考
    圖1業已查明,北京郵票交換會名譽會長艾德敷時為北京青年會幹事(圖4,《青年進步》第28期),接洽者趙雲路見錄1928年華籍幹事名單(圖5,《北京基督教青年會歷史研究》366頁)。會長王翰祥,副會長汪子年則均為民國早期集郵家。
  • 如何選擇適合你的興趣愛好(二十三),集郵
    郵票的確儲存著人類的知識,凝聚著人類的力量,記載著人類的歷史,所以我國也就一度成為集郵愛好者最多的國家。集郵活動是隨著郵票的誕生而出現的,1840年5月1日世界上第一種郵票在英國發行,因為這張郵票整體是黑色的,當時不管信封要寄到哪裡都只收一便士,因此得名「黑便士」。發行的當天,不列顛博物館的格雷博士特地到郵局買了郵票留作紀念。
  • 雜誌訂閱開啟:孩子需要看雜誌的五大理由
    每期3個歐洲繪本故事,畫風新穎,性價比極高,小學低年級可以獨立閱讀,可起到類似橋梁書的作用。詳情請見3-7歲:法國原版引進高品質高顏值的《鋒繪·故事飛船》[04] 6-10歲喜歡動物和自然的孩子會愛的《環球少年地理》
  • 雜誌訂閱今天截止:孩子需要看雜誌的五大理由
    每期3個歐洲繪本故事,畫風新穎,性價比極高,小學低年級可以獨立閱讀,可起到類似橋梁書的作用。詳情請見3-7歲:法國原版引進高品質高顏值的《鋒繪·故事飛船》[04] 6-10歲喜歡動物和自然的孩子會愛的《環球少年地理》
  • 郵票上拉丁文英文都認識 82歲老人集郵12年花4萬元
    幾年前,郵票被炒得炙手可熱,但近年來有所緩和,但是對於真正愛好集郵的人來講,他們看重的是精神上的享受,祁榮祖就是這麼一個享受著集郵帶來樂趣的老人。昨天,記者在嘉興市集郵協會採訪到了老祁。  老祁今年82歲,他的集郵史也不過10多年,但他在協會裡已經蠻有名。老祁告訴記者,他真正接觸郵票是從1994年開始的。「我以前住在郵電所附近,經常會看到有人在買郵票,有幾次興致來了就跟著進去買幾套,後來慢慢地興趣越來越濃。」從一開始零星收集,到現在,老祁花在集郵上已經近4萬元。
  • 耄耋老人集郵60多年 為了集郵自學英語
    浙江在線08月22日訊 集郵,對於不少70後的人來說,多多少少都曾幹過,少則數月,多則數年,很多人最後都不了了之。但對耄耋老人戴星來說,這片「方寸天地」卻讓他堅守了半個多世紀。  因為集郵需要,戴星四處查閱資料,還自學英語,與外國人打上了交道。
  • 有關集郵的英語句子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有關集郵的英語句子 2013-02-20 16:09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我評測了n本少兒中文雜誌,看完2021年給孩子訂閱什麼心裡就有數了
    畢竟,通過看雜誌可以關照內心,滋養心靈,可以從中習得好習慣,培養好品質。基於以上兩點,以下兩本雜誌是個人比較喜歡的。《KIDS環球少年地理》每期70%為美國國家地理KID全球同步發行的原版內容,30%為中國科普專家撰寫的中國原創內容。涵蓋自然,動物,地質,科技,人文歷史,流行文化等領域。有兩點感受看下來印象特別深刻,一是內容編排非常用心,主創團隊會想辦法調動孩子的閱讀興趣。
  • 我們當年買過的動漫雜誌 從小就養成的剁手習慣
    吾即是次元姬=========================專門介紹動漫周邊、以動漫(Animation&Comic)為主的書籍,這類似的書籍一般製作精美,不僅僅在於它的內容非常有價值,即是它的外觀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一般來說,喜歡看動漫的人手中至少都會有一套
  • 名人籤名封集郵:讀懂歷史,收穫快樂
    圖1朋友知道我喜歡集郵,特意翻出曾求籤的一枚紀念封送與我,叮囑我好好珍藏。圖3無獨有偶,我在閱讀《集郵》雜誌1983年第11期時,讀到記者姚振亞先生所寫的「王光美同志給集郵者的話」署名文章。文中記述了王光美同志在住所客廳接見姚振亞先生的場景。
  • 日本汽車雜誌都寫了啥?
    看完之後我就去搜《Motor Fan illustrated》,遺憾的是沒有搜到。日本的版權保護做的太好,無法讓我朝看到免費文章。不過沒關係,予墨回頭去亞馬遜買一本,看看這本老理推崇的雜誌,有啥厲害的地方。以下是老理介紹日本雜誌的文章:由於工作關係,筆者接觸過一些日本的汽車雜誌和書籍。
  • 2017廣州逛花市集郵戳寄祝福活動攻略 集郵地點一覽
    往屆回顧2017廣州逛花市集郵戳寄祝福活動攻略 集郵地點一覽  逛花市集郵戳寄祝福  昨日記者從廣州市郵政管理局獲悉,1月21日至2月11日期間,廣州郵政在11個行政區的傳統迎春花市、荔灣湖公園、花城廣場內設立迎春花市品牌形象主題郵局
  • 世界集郵展覽倒計時100天,「最萌郵筒」亮相武漢
    在最萌郵筒投寄信件 記者胡蝶 通訊員賀辰昀 攝  長江日報訊(記者胡蝶 通訊員李漢梅 賀辰昀) 3月3日是中國2019世界集郵展覽倒計時100天。為迎接這場「集郵界的奧林匹克」盛會,世界郵展舉辦城市武漢特別設計、製作了一隻個性化郵筒,當天在江岸區上海路郵局亮相。  3日上午,長江日報記者在上海路郵局看到這只可愛的郵筒,它有一個成人那麼高,2019世界郵展的吉祥物斌斌在郵筒旁笑逐顏開,手持大龍郵票做出快樂飛奔的模樣,展開的右手似乎在邀請和歡迎全世界的朋友來武漢參觀世界郵展。郵筒底座用中文、英文寫著「中國2019世界集郵展覽」。
  • 《看世界》, 知天下!這是一本開眼界漲知識的雜誌!
    看這封面,就知道這本雜誌不簡單。事實是:真不簡單!每期一個專題,很有深度很有內涵,讀讀就漲知識長見識!所謂開卷有益!反正我是這樣認為的!從七八年前在唐山啟新立交橋舊書市場得到第一本舊的《看世界》開始,到現在能為一個而立之年的教師!仍然愛著這本我認為非常棒的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