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位居住在松江區泗涇鎮文康苑的外籍友人突然暈倒,因為語言的不通,工作人員們花費了大量時間才了解情況。雖然最後並無大礙,虛驚一場,但此次事件依然為工作人員敲響了警鐘。
近年來,不少外國友人選擇來到泗涇定居,為了更好地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避免因交流不暢導致信息獲取不及時和行動緩慢,泗涇鎮決定在原有的機關翻譯志願者隊伍的基礎上進行「擴編」。
本周二,泗涇微信公眾號發布一條「線上翻譯官」的志願者招募微信後,沒想到後臺一夜之間收到了熱心粉絲們的幾十條留言,各路人才積極踴躍報名。截至目前,已招募到英語、日語、韓語、義大利語等各語種志願者二十多名。他們之中有在家上網課的大學生;有身在韓企工作一直熱心志願工作的「鐵桿粉泗」;也有正在家「雲辦公」的白領青年。
圖說:志願者發揮自己語言特長,當起翻譯官。泗涇鎮供圖
家住江川二村的瞿女士看到招募令後第一時間表示想要參與到翻譯志願者的隊伍中,但再三強調只能做線上志願服務。一開始大家以為,瞿女士是擔心現場翻譯會有感染病毒的風險,但隨著溝通的深入,才發現原來瞿女士一家人還在湖北無法返滬,她的孩子就讀於泗涇小學。前兩天,瞿女士收到泗涇小學一封「隔離病毒不隔離愛」的告家長書,讓她內心深受感動。「『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雖然我人在湖北,與上海相距千裡,但所幸現在網絡發達,我依然能用我的所長為泗涇的防疫工作出一份力,來回饋泗涇人民的愛。」
十天前剛從浙江返滬的小潘也積極加入行動。「線上翻譯志願者讓我居家隔離期間也可以有所付出,幫社區解決困難,志願、隔離兩不誤!」她說,「人人都是這場戰疫的一份子,我這麼做既保護了自己,也保護了他人。」
其實,早在這支翻譯志願者隊伍「擴編」之前,機關青年們早已發揮自己所長,協助防控辦、居民區等單位更好地完成防控工作。
「社區裡剛回來兩位非洲友人,她們說的我們聽不懂,我們說的她們也不明白,書記,這可怎麼辦?」「潤江的小何英語不是很好嗎?打電話讓他試試!」因去外地看望奶奶而需要自我居家隔離觀察的居委工作人員何儀「臨危受命」,通過電話與兩名外國友人取得聯繫,了解了相關信息,化解了居委會疫情防控工作的燃眉之急。此外,泗涇鎮黨政辦的謝丹妮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將防控手冊翻譯成了日文版,方便社區內的日籍居民更好的了解防疫控疫工作開展情況及要求;綠亮公司的黨支部書記李正花,在企業復工之前就已積極投身到保利居民區的志願者工作,同時,她更充分發揮自己擅長日語、韓語的優勢,協助居民區做好境外友人的登記工作。
根據具體報名情況,結合實際需求,在經過電話的逐一了解和篩選後,泗涇鎮首支疫情防控翻譯志願者隊伍正式成立。在「3·5學雷鋒日」之際,這支疫情防控的「翻譯官」志願者隊伍不僅充實了社區志願者庫,更在當前的實際防控工作中發揮了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
新民晚報記者 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