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植 | 認知翻譯學視閾下的隱喻翻譯過程與翻譯策略
隱喻翻譯過程的研究涉及人對隱喻語義的理解與對普通語言表達即字面義的理解有無差異的問題,也涉及隱喻翻譯模型的結構和闡釋,同時關注隱喻翻譯中的策略選擇。本文最後指出,認知翻譯學要搞清楚隱喻翻譯的認知加工機制和認知神經過程,還需要進行多方面的實驗研究,運用先進科技進行多方位的實驗實證研究應該成為近期認知隱喻翻譯研究的主要方向。
-
英漢翻譯技巧 | 隱喻的翻譯
,以便人們的理解和把握。隱喻的分類很多,但是涉及到翻譯時,我們將其分為一般隱喻和文化限定性隱喻。下面就分別探討一下這兩種隱喻對應的翻譯策略。1. 普遍隱喻普遍隱喻指不同文化中都有這一隱喻,喻體和寓意都相同或者類似,這種情況採用直譯即可。
-
漢英翻譯技巧之隱喻的翻譯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關注一個漢譯英的技巧:隱喻的翻譯。作為一種修辭法,隱喻指的是在語言中用一種事物來比喻另一種事物、行為或特點。隱喻通常包含主體(比喻對象)、喻體(比喻用語)和喻義(主體和喻體間的相似之處)。隱喻的使用常常會使語言表達更為生動形象,而如何精準翻譯隱喻的內涵則是英漢互譯中的難點。
-
【乾貨】漢英翻譯技巧之隱喻的翻譯
作為一種修辭法,隱喻指的是在語言中用一種事物來比喻另一種事物、行為或特點。隱喻通常包含主體(比喻對象)、喻體(比喻用語)和喻義(主體和喻體間的相似之處)。隱喻的使用常常會使語言表達更為生動形象,而如何精準翻譯隱喻的內涵則是英漢互譯中的難點。
-
漢英翻譯技巧之隱喻的翻譯
本周,我們要關注的是漢譯英的另一個技巧:隱喻的翻譯。作為一種修辭法,隱喻指的是在語言中用一種事物來比喻另一種事物、行為或特點。隱喻通常包含主體(比喻對象)、喻體(比喻用語)和喻義(主體和喻體間的相似之處)。隱喻的使用常常會使語言表達更為生動形象,而如何精準翻譯隱喻的內涵則是英漢互譯中的難點。
-
中國傳統戲曲的隱喻翻譯
翻譯活動涉及譯者把以原文作者體驗為基礎的原文轉換成另外一個民族的語言,是受譯者自身體驗經驗影響的思維過程。國外學者提出的多空間映射模型不僅可以更加立體地解釋隱喻,也能夠讓人們從認知的角度理解翻譯活動。翻譯過程中的原文及其所植根的語言文化認知和譯文及其語言文化認知,可以分別對應輸入空間一和輸入空間二。
-
翻譯中回譯和隱喻的處理
該譯題涉及一種新興現象「帕客」,帕客倡導「少用紙巾,重拾手帕」的理念,了解這一背景有利於翻譯「鮮明的旗幟」一語。在中國,旗幟容易和政治運動相聯繫,在英譯時可以淡化這一個概念,這裡旗幟就是帕客的標記,所以可以譯為a staring badge。兩個「帶領」形成對照,所以使用while一詞連接。
-
乾貨——翻譯中的隱喻例析(建議收藏)
隱喻翻譯理論國內外的研究很多,這方面的書也很多,本文就不再介紹理論,只是結合實際例子來討論一下隱喻的具體翻譯。從文本類型上考慮,雖然我們要翻譯的是一本圖書,但它並不屬於文學類,而應該歸為信息類(informative),無需像文學翻譯完全保留原文的語言形式和意象;相反,根據學者Munday的文本分類,這類文本的翻譯重要的是把話說清楚,是否保留原文的形式(比如這裡的隱喻)並不重要。
-
中國傳統戲曲的隱喻翻譯——以許譯崑曲《牡丹亭》為例
在這些譯本中,西方翻譯家和中國翻譯家的作品風格迥異,特別是在對原文一些修辭手法的翻譯處理上差別很大。許淵衝與許明合譯的Dream in Peony Pavilion是《牡丹亭》的第四個英文譯本,其翻譯手法細膩,譯文極大程度上呈現了「音美、形美、意美」的結合。隱喻在傳統的語言學研究中被視為一種修辭方法。
-
第五屆翻譯認知研究國際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11月3-4日,第五屆翻譯認知研究國際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本屆研討會由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MTI教育中心和澳門大學翻譯傳譯認知研究中心主辦。本次研討會囊括多個主題,包括口筆譯認知過程、認知與譯員培訓、口筆譯過程中的雙語加工、口筆譯認知研究中的研究方法、雙語加工和語言習得中的語料庫應用、口筆譯認知過程研究的工具研發、二語習得認知過程研究、雙語加工和語言教育等。雅可布森在發言中提醒譯者在研究翻譯的過程中無論使用什麼新的方法,都不要忽視翻譯研究的本質問題,避免脫離解決翻譯實際問題,而誤將方法本身視為翻譯研究的目的。
-
英語論文翻譯類選題參考
《傷寒論》中一詞多義的原型範疇化認知及其翻譯策略 翻譯認知與翻譯歷史觀的建立——「中外翻譯史」課程教學探討 基於「文化轉向」對貴州民族工藝品翻譯策略的探討 旅遊景區公示語翻譯問題與對策研究——以河南省某些景區公示語為例 許淵衝翻譯理論思維的特徵與傾向 試論許淵衝翻譯的文化立場與使命擔當 翻譯與民族身份構建——以傳教士傈僳族地區的翻譯為例
-
醫學 SCI 論文翻譯中的隱喻處理
SCI 論文翻譯屬科技英語翻譯範疇。科技英語翻譯的普遍標準,亦可適用醫學 SCI 論文翻譯。總的來說,學者多崇尚「忠實」,反對「雅致」,主張 「避免使用旨在加強語言感染力和宣傳效果的各種修辭格,比如「借喻」。但是,醫學 SCI 論文漢譯英,因其特殊的文體形式和發表要求,其翻譯標準可與時俱進,不必拘泥於前人提出的諸類標準。
-
仲偉合、朱琳:具身認知視角下的翻譯認知心理特徵與過程
以往的翻譯認知心理研究很大程度上受理性主義無身認知傳統影響,其研究是忽略譯者主體的,因而形成了旨在進行語言分析和尋求對等的工具論譯者形象,而其在真實翻譯活動中複雜的道德情感參與、社會斡旋、語言與文化策略權衡與操控等綜合認知心理過程與特徵卻被懸置,從而在理論上造成了一種理想化或者「語言真空」狀態的譯者工作環境。因而,這種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難以真正揭示譯者主體性參與的真實語言文化綜合認知心理特徵。
-
理解複雜轉喻現象 提高唐詩翻譯質量
從認知觀談轉喻研究轉喻現在被普遍認為是認知主體概念化世界的基本方式,其研究經歷了修辭、語義和認知三個不斷深入的階段。認知觀照下的轉喻,可按照源域到目標域間的映射頻率而分為兩類:簡單轉喻和複雜轉喻。 對詩歌譯者提出挑戰譯詩之難體現在很多方面,複雜轉喻的翻譯就是其中之一。釐清制約翻譯這些現象的因素頗為重要。首先,譯者對複雜轉喻的敏感度影響著這些轉喻現象的處理方式和結果。譯者複雜轉喻的敏感度是其複雜轉喻翻譯能力的重要參數,這與譯者的百科知識、詩歌背景知識以及修辭知識等有關。
-
考研英語翻譯的原則、策略和技巧及翻譯示例解析
翻譯題對於考研英語考生來說是難度很高的項目,其難度不僅在於很難獲得高分,還在於考生是否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翻譯拿到基本分。如果考生能夠掌握好翻譯原則、策略和技巧,再加以充分有效的訓練,使翻譯成為一項獲得高效高分的項目是完全有可能的,對於考研英語整體成績的提高無疑會是一個有力的保障。
-
我校舉辦「新文科背景下的語言與翻譯研究高端論壇」
,並結合上世紀80年代翻譯文學的特徵,對翻譯作為方法、翻譯文學研究的問題意識和翻譯文學研究的問題意識進行了闡釋。潘震作了「中國當代詩歌性別隱喻翻譯研究」主旨報告。他強調了當代詩歌翻譯的重要地位及意義,並以女性主義翻譯觀為理論框架,以中國當代詩歌及其英譯本為語料,對比分析性別隱喻的傳譯過程和傳譯效果,探討翻譯、性別形象、性別意識形態等因素的互動關係問題。他通過分析海子、余光中等中國當代詩人的作品及傳統經典文學作品《紅樓夢》等的翻譯,詳細而又生動地闡釋了認知隱喻翻譯、情感隱喻翻譯、鄉土隱喻翻譯和性別隱喻翻譯。
-
翻譯中的認知功能語境模式
【摘 要】翻譯是一個主客體互動體驗的過程,翻譯的語境理論應充分考察相關主客觀語境因素及其互動。結合功能語境理論和認知翻譯模式,我們提出翻譯中的語境因素應包含社會文化、交際情景和語篇上下文等客觀語境要素和社會認知與個人認知等主觀語境要素。
-
學術觀點 | 李珩:大學生英語隱喻能力和隱喻意向的認知研究
Chiappe & Chiappe(2007)認為隱喻的生成受認知能力和語言水平兩種因素影響,隱喻生成的質量與工作記憶水平、詞彙知識和閱讀量高度相關,實證研究(Johnson 1991;魏耀章 2015;袁鳳識2016;袁鳳識、許保芳 2019)也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這一結論。但對二語水平是否是隱喻能力的顯著影響因素這一問題,學界尚存分歧。
-
翻譯中的勘誤與隱喻「取捨」
這裡用詞上的問題不大,部分網友的翻譯存在語法上的錯誤。至於「依水而立」,描繪的是江南水鄉建築靠著水邊建設的情景,處理起來並沒有多大的困難。比較難以處理的是「衣被天下」和「小橋、流水、人家」。首先,要搞清楚「衣被天下」的意思,有網友受網絡翻譯的影響,把它翻譯成了Silk Capital 或 the Capital of Silk,從實際情況來看,是缺少根據的。
-
「第三屆全國生態翻譯與認知翻譯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
郭英劍指出,在當今人工智慧步步緊逼的時代,翻譯和語言研究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這次生態翻譯與認知翻譯研討會的召開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他相信各位專家能夠通過本次會議的研討和交流,把握翻譯學科未來發展的熱點和趨勢,為未來翻譯學科的發展貢獻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