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家嘴「黑洞」事件仍在發酵,相關方繼續保持沉默。
知情人向紅刊財經記者透露,目前陸家嘴和上海浦東國資委已經向有關人員下達指令,禁止任何人接受媒體採訪,「一旦有媒體來電就說不知情,並拒絕回答任何問題,此外,陸家嘴內部還稱《紅周刊》是媒體界的『狗仔隊』」。
該知情人表示,因《紅周刊》的深度報導,陸家嘴目前已經請了兩個「第三方」:一個負責調查誰是洩密者,另一個則負責論證陸家嘴是否涉嫌虛增利潤。「聘請第三方調查的目的,就是為了印證此前的做法(收購東方純一項目並隱匿關聯交易)是否構成了財務造假。」知情人表示。
在陸家嘴「黑洞」事件中,《紅周刊》一直質疑的並需要陸家嘴調查核實與回復的是:2016年8月富都世界召開的股東會決議的真實性,因為這是佐證上海純一股權轉讓是否具有關聯性的關鍵證據,如果有證據能夠證實這次股東會決議是合法的,則意味著陸家嘴在此次股權轉讓中是不存在關聯交易的。
關於富都世界股東會決議真偽,在此前文章中,依據《紅周刊》記者掌握的材料,陸家嘴在今年8月份被舉報隱匿關聯交易之後,澄清公告中所出具了一份富都世界2016年8月25日關於「地產1號基金」的後補的「股東會決議」有偽造的嫌疑(詳見11月19日「紅刊財經」微信號推送系列文章《陸家嘴精心運作上海純一股權轉讓虛增利潤涉嫌財務造假》)。在當時刊發的文章中,相關知情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明確表示「籤署日期分別為2015年7月7日和2016年8月25日的兩份富都世界涉及純一實業60%股權交易的『股東會決議』皆為虛假」,而在此虛假文件出臺的背後則是,「安永會計師事務所、錦天城律師事務所相關會計師和律師也都參與其中,他們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然而,對於《紅周刊》提出的質疑,多日來,陸家嘴官方一直保持沉默,始終沒有給出一個可以證明富都世界股東會存在的真實證據,記者隨後對相關方進行聯絡求證,但均被對方以各種理由予以拒絕。那麼,富都世界股東會究竟存不存在呢?
11月23日,紅刊財經記者聯繫到一位接近富都世界的知情人士,該人士曾在陸家嘴集團任職,對陸家嘴和富都世界的內部事情有一定了解。據該知情人士透露,富都世界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是陸家嘴最重要的投資子公司之一,因為富都世界擔負了金融城核心區域的成片開發任務,陸家嘴長期保持對它的足夠的控制力和影響力。「富都世界的董事長一直由陸家嘴的一把手兼任,總經理則由外方兼任,中方派任專職常務副總主持日常工作。有十多年時間,一直是陸家嘴集團的一個副總去富都任常務副總,專職在這個公司現場主持公司日常工作。」
在「富都世界是否有股東會」的問題上,該知情人士表示,富都世界是中外合資企業,根據我國外資企業法規定,中外合資企業沒有股東大會的制度設計,只設董事會為最高權力機構。「所以,富都世界和全國其它的外資企業一樣,既沒有股東會的制度設計,也從來沒有開過股東會,更不用談什麼股東會決議了。」
對於知情人的說法,記者查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16年修正),該法規的第四條明確規定,「合營企業的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第六條規定,「合營企業設董事會,其人數組成由合營各方協商,在合同、章程中確定,並由合營各方委派和撤換。董事長和副董事長由合營各方協商確定或由董事會選舉產生。中外合營者的一方擔任董事長的,由他方擔任副董事長。董事會根據平等互利的原則,決定合營企業的重大問題」。
既然法律規定中外合資企業最高權力機構為董事會,那麼中外合資企業能否擁有股東會呢,記者諮詢一位法律界人士,該人士表示,中外合資企業可以有股東會,但前提是公司必須改組成股份有限公司後,再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將公司的權力機構確定為股東會。然而,記者查詢到的工商登記材料卻顯示,富都世界只是「有限責任公司(中外合資)」,而不是股份有限公司。
在記者跟蹤調查陸家嘴「黑洞」事件的過程中,相關人士均否認了富都世界有股東會的說法。那麼,既然不存在股東會,富都世界籤署日期分別為2015年7月7日和2016年8月25日的兩份富都世界涉及純一實業60%股權交易的「股東會決議」又從何而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