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臺灣人不用漢音拼音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2020-12-11 參考消息

臺灣人打字是不用漢音拼音的,而是用ㄅㄆㄇㄈ,也就是注音符號。而且它的歷史更久。

「ㄅㄆㄇㄈ」很多大陸朋友以為是日文字,看起來很像,但它其實和漢語拼音一模一樣,只是前者是用「符號」,後者是用英文字母。例如ㄅ就是b,ㄆ就是p,ㄇ就是m,ㄈ就是f……全都都有對應的。差別就如此而己,和什麼日本阿拉伯韓國甚至閩南都沒什麼關係。

「ㄅㄆㄇㄈ」是1918年就制定了的,但漢語拼音則是1958年才制定的。現在八零九零後的朋友當然莫明其妙,但五零前的長輩們肯定會發出會心的微笑。電視劇《南下南下》,赫然就發現某個場景的牆壁上正貼著熟悉的「ㄅㄆㄇㄈ」!這證明這個劇組真的很考究,每個細節都有注意到。

注音符號一共有37個,分別是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ㄧㄨㄩ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還有分五種聲調。一聲二聲三聲四聲和輕聲。

例如斷崖的「崖」,注音就會是「ㄧㄞˊ」。大陸喜歡橫著寫,在臺灣都只會豎著寫,也就是上面是「ㄧ」,下面是「ㄞ」,然後在右邊偏中間注個「ˊ」,表示這是四聲。如果是漢語拼音的話,就是注成ya。

至於哪一種拼音方式更好用,就青菜豆腐各有所愛了,大陸肯定覺得經過改良的好,但臺灣也認為謹遵古法的才實用。我自己呢,從小受注音符號的荼毒深了,自然還是注音符號用得順手,要改也改不過來。不過,我聽說很多臺灣老鄉來了大陸,只要下點工夫就能記住英文字母和注音符號的對應,立馬就用得順風順水。相形之下,大陸朋友要會用注音符號就困難多了,感覺好像要他們學外國字母似的。

我小時候學注音符號,光是背那37個符號就不知道挨多少個手心。大概是小學一年級就要開始學,然後整個小學六年之間,都會考你「注音符號」,簡直就是無時無刻不被它的陰影所籠罩。就算學了這麼久,我至今還是ㄣㄥ不分(也就是en和enɡ)。

臺灣除了注音符號之外,如今也用字母拼音了,一共有兩種拼音方式。一種就是大陸的「漢語拼音」,一種是臺灣人自己發明的「通用拼音」(也就是「羅馬拼音」)。馬英九上任之後,力倡「漢語拼音」,主要體現地標地名上,例如以前「新店」拼做「Sindian」,但是現在就會拼成「Xindian」。不過小學生學語文,用的還是「注音符號」。學閩南語時,才會用「通用拼音」──是的,現在規定每個小學生都要學閩南語。

你看看,做臺灣人多麻煩,一套注音符號還不夠,又要學漢語拼音,又要學通用拼音。普通話學完又要學閩南語……

就像大陸的年輕人喜歡把拼音簡寫,例如,牛逼就是NB。臺灣的小年輕也愛把注音符號簡寫,這是因為網絡太流行的緣故,很多字會讀卻不會寫,於是直接用注音的;或者為了求快,乾脆打注音。這有個說法,叫「注音文」,例如「你看得懂這句話嗎」,翻成「注音文」就是──「你看ㄉ懂這句話ㄇ」。白痴他們可以寫成「ㄅㄔ」、流氓就是「ㄌㄇ」,就算仔細閱讀上下文,可能還猜不出注音背後的含意。

我想,外國人已經覺得中文很難學了,今天又殺出了個注音文來。他們肯定認為中文和外星文一樣困難吧?(到尾) 

【作者簡介】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我在大陸看臺灣:你知道臺灣人不用漢音拼音嗎?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打字是不用漢音拼音的,而是用ㄅㄆㄇㄈ,也就是注音符號。而且它的歷史更久。不過,我聽說很多臺灣老鄉來了大陸,只要下點工夫就能記住英文字母和注音符號的對應,立馬就用得順風順水。相形之下,大陸朋友要會用注音符號就困難多了,感覺好像要他們學外國字母似的。我小時候學注音符號,光是背那37個符號就不知道挨多少個手心。大概是小學一年級就要開始學,然後整個小學六年之間,都會考你「注音符號」,簡直就是無時無刻不被它的陰影所籠罩。
  • 你知道臺灣人不用漢音拼音嗎?注音符號歷史更久
    你知道臺灣人不用漢音拼音嗎?參與互動    臺灣人打字是不用漢音拼音的
  • 臺灣人到底用不用微信?(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人到底用不用微信?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身在大陸的人都知道,微信已經是超級app了,基本上它不只取代了電話,也取代了媒體的功能,甚至還取代了事實上,這東西就是看朋友用什麼,你就得用什麼,你用LINE的朋友多,也不可能自己下個wechat自己玩,市場先搶下的就比較有利,要扭轉局面就要有特別吸引人的地方。  我自己是在大陸先用微信,後來回來臺灣玩,又用起了LINE,但發現怎麼玩都不順手。
  • 【我在大陸看臺灣】你知道臺灣的這些「怪字」嗎?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在大陸稱呼對方,只會用「你」這個字,不管對方是男是女,都是用這個字。但是在臺灣,除了用「你」,我們還會用「妳」以及「禰」。前者是針對女性,當然,女性我們也會用「你」。後者只針對「神明」(幾乎只針對基督教,其他道教佛教似乎也是不用的),例如,「上帝我愛禰」。
  • 你知道臺灣人還看報紙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在大陸,已經很少有人看報紙了。但在臺灣,卻還是有很多人在看報紙,當然,比起以前也是少很多了。那麼,關於臺灣的報紙,你知道多少呢?首先,臺灣人不「訂」報紙的,都是零售。但臺灣是沒有書報攤的,想零買報紙,就去便利商店。大街小巷滿滿的便利商店,要買報紙太方便了,而且你每天都可以選擇,不用一年都被一家報紙綁死,今天沒啥新聞你就不用買了。臺灣最大的報紙是什麼呢?答案是《蘋果日報》。《蘋果日報》,簡稱「蘋果」,是臺灣的第一大報,不管發行量和廣告量以及傳閱率上都是。
  • 臺灣人不用漢語拼音竟用它!
    &nbsp&nbsp&nbsp&nbsp核心提示:臺灣人打字是不用漢音拼音的,而是用ㄅㄆㄇㄈ,也就是注音符號。而且它的歷史更久。&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臺灣人打字是不用漢音拼音的,而是用ㄅㄆㄇㄈ,也就是注音符號。而且它的歷史更久。
  • 臺灣人使用漢語拼音嗎?
    臺灣人打字是不用漢音拼音的,而是用ㄅㄆㄇㄈ,也就是注音符號。而且它的歷史更久。「ㄅㄆㄇㄈ」很多大陸朋友以為是日文字,看起來很像,但它其實和漢語拼音一模一樣,只是前者是用「符號」,後者是用英文字母。大陸喜歡橫著寫,在臺灣都只會豎著寫,也就是上面是「ㄧ」,下面是「ㄞ」,然後在右邊偏中間注個「ˊ」,表示這是四聲。如果是漢語拼音的話,就是注成ya。至於哪一種拼音方式更好用,就青菜豆腐各有所愛了,大陸肯定覺得經過改良的好,但臺灣也認為謹遵古法的才實用。我自己呢,從小受注音符號的荼毒深了,自然還是注音符號用得順手,要改也改不過來。
  • 你知道臺灣的溫泉有多優質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你知道臺灣的溫泉有多優質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1月24日 16:12:06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現在愈來愈冷了
  • 你知道臺灣的「航空級總統座」是什麼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你知道臺灣的「航空級總統座」是什麼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1月24日 16:39:12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
  • 你看過臺灣人的身份證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畢竟臺灣人在大陸的越來越多,所以你可能看過臺灣人的臺胞證,也就是「臺灣同胞來往大陸地區通行證」,但你應該沒看過臺灣人的身份證。因為在大陸,我們臺灣人根本沒有機會使用這個玩意兒。可是它在臺灣卻是非常重要的,重要度就像是大陸人的身份證一樣,做什麼事都需要它。當然也不是每個臺灣人都有,像小孩如果不滿14歲,那麼也可以戶口簿或戶籍謄本代替。但14歲之後就一定要申請身份證了。臺灣的身份證字號和大陸的不一樣,除了寫法不一樣:臺灣的「身分證」,是分手的「分」這個字。大陸的是有提手旁的「份」。
  • 你知道臺北去高雄只要一個半小時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你知道臺北去高雄只要一個半小時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0月12日 14:51:33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很多人覺得臺灣很小,但到底有多小?
  • 你知道臺灣人用「機車」來罵人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很多大陸朋友去臺灣玩,都會驚呼於臺灣馬路上的機車大軍。特別是等紅綠燈時,每次綠燈一亮,一大群機車便如猛虎出閘,那情景真像是一陣大浪襲來,聲勢驚人。事實上,我自己在臺灣,也有多年自己騎機車。在大陸,不叫機車,叫摩託車。現在街頭上也挺多了,但比例上還是沒有臺灣多。
  • 除了方文山,臺灣還有哪些名詞人?(我在大陸看臺灣)
    (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1月06日 16:47:37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方文山不用講,是周杰倫的好搭檔,大家都知道的臺灣著名作詞人。
  • 【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有「五險一金」嗎?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是沒有「五險一金」的,但臺灣人也有好東西,那就是有「凱子健保」之稱的「全民健康保險」,簡稱「健保」。那我每個月要交多少健保費呢?最多不過400元臺幣(約80元人民幣),只是美國健保費的六分之一到八分之一。有工作的人,公司也可以替你扣繳的。也有人是因為真的沒錢才欠健保費。那麼,欠費可以看醫生嗎?──可以!我有一個朋友,當時他做了手術住了院,沒錢付給醫院。「健保」給了他一個非常優惠的方案,在有錢的時候持續繳費,只要撐過5年「風雨無阻」的準時繳費,前面欠繳的費用就一筆勾消了。
  • 你知道牛肉麵在臺灣被發揚光大成什麼樣了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說到臺灣的吃,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牛肉麵。雖不至於臺灣滿街都是牛肉麵,但每條街至少都有一家,甚至還有條「牛肉麵街」。  大陸上不是有什麼「加州李先生牛肉麵大王」嗎?我不太懂吃,說不出有什麼不一樣,但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臺灣的牛肉麵就是有一種臺味,一吃就能感覺出來。  臺灣牛肉麵,號稱「川味」,但其實四川根本就沒有這號面,唯一勉強對得上號的,是成都小吃「小碗紅湯牛肉」──將小碗紅湯牛肉配上面,就成了傳說中的「川味紅燒牛肉麵」。這也就是為什麼臺灣牛肉麵絕大多數都是「紅燒」,清燉的很少。
  • 臺灣冬天也會下雪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現在也是冬天,不過大約是17度到20度。不像在北京,-7度。即使是冬天,臺灣的最低氣溫會發生在半夜或凌晨,那也就是八九度,從來不會到零下。當然,臺灣潮溼,溼氣會讓人感覺冷入骨髓。所以臺灣的冬天也需要穿羽絨服。那麼,臺灣會下雪嗎?答案是:會。臺灣雖然地處亞熱帶,平常熱得要死。但臺灣的高山也挺高的。冬天一來了比較大的寒流,幾座高山就變白頭山了。
  • 【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為什麼不喜歡看《讀者》?
    【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為什麼不喜歡看《讀者》?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我有很多大陸朋友都喜歡看《讀者》,因為它有很多美文,有深度,文字又雋永,而且也便宜。  但是臺灣人不喜歡看這樣的雜誌。就算它是繁體字版。  2011年1月1日起,《讀者》開始在臺灣發行,成為第一本進入臺灣發行的大陸雜誌。據我所知,賣得不好。它的臉書粉絲團,也就只有712個贊。而我之前做過的雜誌,《FHM男人幫》卻有81萬個贊。  為什麼這樣?
  • 你知道臺灣人在高檔書店裡賣大米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之前和大家介紹過,臺灣人喜歡慢活。當你在消費時,其實就是在感受農民有溫度的故事。  還有一家賣米的品牌,叫飯先生。他堅持「只做85分的米」的特殊堅持,因為他認為每種米都像是人一樣,各有特色,沒有100分完美的人,那也沒有完美的米。結果客戶反而覺得這樣更真實,於是賣得很好。
  • 臺灣人怎麼過春節?(我在大陸看臺灣)
    &nbsp&nbsp&nbsp&nbsp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nbsp&nbsp&nbsp&nbsp很多大陸朋友會問我:臺灣人也過春節嗎?
  • 你知道臺灣有家「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大陸有一家「上海銀行」,還有一家「上海商業銀行」,但臺灣竟然也有一家「上海商業儲蓄銀行」,這三家到底是什麼關係呢?答案是,大陸的兩家一點關係也沒有。但這家臺灣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和大陸的「上海商業銀行」原來是同一家,可是現在卻不是了。這話怎麼說呢?1915年,陳光甫先生在上海創立了「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並在大陸和香港廣設分行。新中國成立後,陳光甫既不願意去臺灣,也無意回大陸,只是派出自己的代理人處理在內地的事務。1950年,陳光甫將香港分行更名為「上海商業銀行」,從此與大陸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脫離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