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暖!被30歲的兒科男護士照料新生兒的畫面戳中!

2020-12-23 HZTV1杭州綜合頻道

2019最in的健康消費新趨勢

即將強勢發布!

由杭州市衛健委、杭州文廣集團、杭州市科協

聯合推出的首屆未來健康展

就要來啦!

權威科學+權威媒體首度聯合

杭州市屬10家大型醫院

最強專家陣容現場問診

為您帶來最有趣實用的

金牌健康講師公開課

醫學黑科技暢快體驗

花式燃燒卡路裡……

5月24日-5月26日

相約

浙江展覽館

今天起

我們將陸續推出

「未來醫院跟我看」系列報導

提前走進杭州市屬的10家醫院

看看他們分別有哪些特色未來服務

今天我們走進

市兒童醫院

杭州市下城區文暉路195號

杭州市兒童醫院

這座成立僅10年的三級甲等公立兒童醫院,年輕又充滿活力,一直以來,醫院就致力於營造一個充滿人性關懷、溫馨而又舒適的就醫環境,減輕孩子在看病時的恐懼心理。

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去看看,在被評為「杭州市新生兒救治中心」的醫院新生兒科,辛勤奔忙的護士們,工作狀態是怎麼樣的呢?

彭林濤,是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的一名男護士。出生於1989年的他,兩個月前剛剛步入婚姻殿堂。不過要論起照顧孩子,彭林濤早就得心應手。

除了基礎治療,洗澡、撫觸、換尿布、拍奶嗝,甚至是幫小寶寶們剪指甲;總之,孩子的一切日常護理,他都不在話下。

杭州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護士 彭林濤:「剛進來的時候覺得這麼小的小嬰兒好小、好脆弱啊,抱也不敢抱 碰也不敢碰,輕重掌握不了,就好比打個針 你去抓他的小手,抓得重怕碰壞他,抓得輕怕控制不了他。這個力道很有講究。」

彭林濤所在的新生兒科病房,收治的都是0到28天內的危重症新生兒和早產兒,收治過最小的寶寶體重680克,只有成人手掌大小。和成人病房不同,這裡的孩子唯一表達方式,就是哭。

杭州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護士 彭林濤:「以前也沒接觸過,頭很疼,掌握了哄孩子技巧以後,其實就知道他們就是因為自己不舒服了、吃飽了,尿不溼也換了,安慰也求到了,他們就會很開心 。」

在這裡,有位小患者患有化膿性腦膜炎,來到新生兒科病房已經一個月了。每天的朝夕相處,護士們早就把她當成了自己的孩子。因為住在17床,大家給她取了個可愛的小名,「小十七」。

和「小十七」一樣,這裡的孩子大多才出生就與父母分離,他們更需要安全感。因此,每當護士們忙完手上的工作,都會過來抱一抱哭鬧的孩子。

杭州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護士 楊婷尤其是做媽媽之後,很容易就帶入母親的感覺,每天面對這麼多這麼小的生命,他是全然依靠於你的,這樣會覺得自己責任很重大。,想要把他們照顧得很好。他們生命的早期接受這種母嬰分離

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創傷。希望把他們的這種創傷降低到最低。

在全體醫護人員的努力下,新生兒科的救治成功率高達98%以上。未來,新生兒科也將和其他科室一起,提供一個充滿人性關懷、溫馨而又舒適的就醫環境,繼續為孩子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5月24日

我們在未來健康展等你」

▼ 更多精彩推薦 ▼

期待您的持續關注

杭州臺記者 謝熙瑤 夏鵬報導

值班編輯:金瑩

責任編輯:胡碧瑢

相關焦點

  • 鹽城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搬家 21名危重新生兒集體大轉運
    「新生兒已下樓即將上車。」「各車駕駛員注意控制好車速。」……7月24日上午,毓龍路上市婦幼保健院門口,8輛救護車整齊排列,一路向世紀大道院區方向駛去。21名危重新生兒在醫護人員的護送下,跟隨救護車從毓龍路老院區平安「喬遷」到了世紀大道新院區,目前已順利住進了新院區,生命體徵穩定。
  • 婁星區人民醫院新生兒科專科門診、新生兒科護理門診開診
    新生兒科簡介婁星區人民醫院(婁星區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成立於2007年3月,經過1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科室規劃合理、設備齊全、技術力量雄厚的新生兒醫學中心。是湖南省兒童醫院兒科醫聯體成員單位、湖南省新生兒專科醫連體骨幹單位、湖南省早產兒聯盟骨幹單位,承擔了周邊縣市危重新生兒的轉運接診。
  • 記者暗訪粵婦幼保健院發現 護士餵奶奶嘴戳嬰兒眼睛(組圖)
    ,結果發現,20多名新生兒需要喝奶時,只有一名護士護理。護士忙前忙後,顧此失彼,有的嬰兒被奶嘴戳著眼睛,有的被墊奶瓶的毛巾堵著口鼻,有的臉朝下睡著了也沒被發現,嬰兒父母怨聲載道。護士人手太少忙不過來,奶嘴戳著嬰兒的眼睛了她們也不知道。
  • 婦產科來了男護士
    傳奇 婦產科來了男護士 本報記者 楊芳文並攝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8-01-30    [列印] [關閉]  &nbsp &nbsp尹鳳龍24年的人生經歷,看起來實在有些惹眼
  • 婁星區人民醫院新生兒科專科門診、新生兒科護理門診開診啦!
    湖南省護理學會會員;湖南省兒科醫聯體護理專業委員會會員;湖南省新生兒科青年學組委員;新生兒窒息復甦縣級培訓師,從事護理工作十二年。參編《新生兒病房的建設與管理》、《新生兒常見疾病護理》。曾多次在湖南省兒童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等上級醫院進修學習,熟練掌握新生兒動靜脈雙通道換血術和經外周中心靜脈置管術(PICC)操作技能,擅長於極低/超低早產兒的護理。
  • 2018年四川省新生兒專科護士培訓招生簡章
    我院於2018年獲批為四川省新生兒專科護士培訓基地。為加強新生兒護理隊伍規範化建設,提高新生兒護理人員專業技術水平,滿足新生兒護士職業發展需要,根據四川省護理學會專科護士培訓相關要求,現啟動我院2018年四川省新生兒專科護士培訓基地招生工作。
  • 四川省婦幼保健院2019年新生兒專科護士培訓招生簡章(春季班)
    特別說明:上述護理工作經驗一律以護士執照註冊時間開始計算。二、報名須知1.報名時間: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3日2.現場審核所需材料1)《新生兒專科護士培訓報名表》(見附表)2)身份證複印件2份。
  • 新生兒墜床(跌落):病例與指南
    患者性別:男簡要病史:產婦抱著新生兒在懷中,產婦睡著了,新生兒跌落地面。產婦跟護士報告她聽到了嬰兒在地上的哭聲而醒來。查體未見明顯異常。CT顯示左側頂骨線形骨折,未移位。患兒無明顯症狀,4天後出院回家。……………………7周後,患兒因出現癲癇症狀急診。
  • 不忘初心 真情實幹——記我院新生兒科護士李秀波在新疆十師北屯...
    >2018年5月,當我欣然接受了我院新生兒科護士援疆任務後,信任感和責任感便時刻縈繞在心頭。但是新生兒科的護理方面還存在許多技術「空白」,為了提高新生兒優質護理服務,我先後在新生兒病房開展了多項護理新技術,來填補這些「空白」,如開展新生兒沐浴、新生兒油浴和新生兒撫觸,在護理部備案正在開展的有:新生兒量表檢查、新生兒教育引導式訓練、新生兒遊泳、新生兒1~42天體檢項目,這些項目寶貝們喜歡參與,寶媽們樂於接受,新生兒科護理服務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看到寶貝們和寶媽們滿意的笑容
  • 新生兒科的日與夜
    ●圖/本報記者 林 翔 文/首席記者 張 柯 兒科被稱為「啞科」,患兒難與醫生有效交流,給診療過程帶來不少難題。那麼面對都是誕生28天以內的小小患者,新生兒科面臨的挑戰不言而喻。連日來,記者走進梅州市婦女兒童醫院新生兒科,探訪這裡的醫護人員和他們日夜守護的小寶貝們。
  • 不用住院 唯嘉兒科推出日間藍光治療新生兒黃疸
    &nbsp&nbsp&nbsp&nbsp紅網長沙12月29日(時刻新聞記者 洪雷)新生兒黃疸是發病率較高的一種新生兒疾病,而藍光治療是治療新生兒黃疸快速、有效、經濟的方法,且副作用小,但給寶寶做藍光治療同時也意味著要將寶寶送進新生兒科,幾天不能媽媽接觸。
  • 新生兒科的「守護神」:你的牽掛,我們在呵護
    5月24日,湘雅二醫院新生兒科,護士長正在安撫哭鬧的小孩。記者 陳杰 攝紅網時刻6月1日訊(記者 陳杰)前幾天看到朋友圈的一張照片,畫面是一位隔著新生兒科玻璃在看小孩的父母,其中母親做出了讓小孩加油的手勢。這個畫面讓我很感動。
  • 東莞:醫生護士也要生「二孩」 兒科醫護人手將更緊張
    醫院:今年增加產科和兒科醫護人員的招聘數量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僅東莞市人民醫院就有超500名育齡護士有生二孩的意願,而這也將導致原本就人手緊缺的產科和兒科面臨更大壓力
  • 武漢出生30小時新生兒確診,滬專家:新生兒發燒應立即送醫
    武漢出生30小時新生兒確診,滬專家:新生兒發燒應立即送醫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2020-02-05 23:14 來源
  • 記者暗訪醫院新生兒護理:餵奶時戳眼塞鼻
    護士忙前忙後,顧此失彼,有的嬰兒被奶嘴戳著眼睛、有的被墊奶瓶的毛巾堵著口鼻、有的臉朝下睡著了也沒被發現,嬰兒父母怨聲載道。  6月9日下午3時許,省婦幼保健院住院部六樓的新生兒區,一名護士正推著奶瓶車挨個給病床上及保溫箱中的新生兒口中塞奶嘴,另一名護士則在病房內的寫字檯上寫東西。
  • 北大醫院—密雲院區綠色通道轉診首例重症新生兒
    2020年12月9日下午18時30分,3名疾步走來的北大醫院醫護人員推著轉運暖箱進入密雲院區兒科病房,護士站的護士喊了一聲「北大醫院來接孩子啦」!12月9日是北大醫院兒科醫生白薇常駐密雲院區的第6天,期間她為密雲院區帶來了更先進診療技術及更專業的診療知識,並協助成立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目前病房已初見雛形。當日中午12時,產科一名剛剛出生的新生兒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白薇醫生立即決定將其收住新成立的兒科重症監護病房。
  • 兒科就醫有學問!海澱這家醫院兒科門診這麼做……
    小陳9歲時,身高只有124cm,平時性格內向,不愛與同學一起進行籃球、足球等體育運動,這些表現讓小陳的父親感到困擾,他非常擔心孩子的身高遺傳了自己。經過北京四季青醫院兒科診斷,小陳當時身高曲線圖在第3百分位,符合矮小症的症狀,遺傳因素佔比70%。
  • 長樂路院區 | 新生兒科,於「微微」處見溫情
    題圖說明:新生兒護士指導寶媽在為寶寶作撫觸護理,嫻熟的技巧,輕柔的動作及甜美的話語使寶寶獲得了一次舒適的享受。面對分離世界上總有一些寶寶,在他們的生命之初,因為各種疾病,在出生的那刻起不得不面臨和父母的短暫分離。
  • 男護士身"掛"患兒工作照走紅 被稱"省醫奶爸"
    重症監護室4個月大的患兒一抱就安靜,一放下就哭個不停,男護士只得用床單扎了個背帶,將患兒兜在胸前,對其又拍又託,並邊照顧其他患兒,邊工作……這樣充滿愛心的場景,被廣東省人民醫院NICU(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的同事拍下來
  • 首兒所裡患兒的「男媽媽」
    原標題:首兒所裡患兒的「男媽媽」  清晨,首都兒科研究所普通(新生兒)外科監護病房裡,監護儀器的滴答聲,嬰兒的啼哭聲,揪著劉超的心。  病房裡的孩子們,因為不同的原因,一出生就離開媽媽,住進了監護病房,劉超和同事,就是他們的「男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