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新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7日,烏克蘭反壟斷委員會拒絕了中國企業收購馬達西奇公司的申請,目前,這家公司已經提出國際仲裁,以烏克蘭政府違約為由,要求其賠償35億美元的損失。
烏克蘭為什麼要拒絕這樣一樁正常的買賣呢?馬達西奇公司到底是什麼來頭?
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JSC Motor Sich)是世界上著名的航空發動機製造商,其軍用發動機出口到全世界90多個國家,繼承了大量蘇聯時期留下的技術。而由於大部分西方國家空軍用的都是美式裝備,所以其主要客戶就是使用蘇式裝備的中國和俄羅斯。比如,中國的主力教練機L-15"獵鷹"用的就是馬達西奇公司生產的AL-322發動機,性能非常好。
由於2014年的克裡米亞危機,俄烏兩國交惡,烏克蘭政府決定不再向俄羅斯出口任何軍工產品。公開的數據顯示,在2014年之後,中國一直都是馬達西奇公司的第一大客戶,即使後來對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出口額逐年增加,也跟中國的需求量相差甚遠。
但即使有中國這麼穩定的客戶,馬達西奇公司近些年來也逐漸撐不下去了。馬達西奇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財報中表示,在2020年開展對外經濟活動時,該企業在獲得烏克蘭國家出口管制局的許可證方面遇到了問題。第一季度的虧損達到了近5800萬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54%。
面對這樣的困境,馬達西奇公司決定與中國企業合作來挽救自己。去年12月,烏通社消息稱,中國天驕公司已經完成了對馬達西奇公司50%以上股份的收購。可就在這個時候,美國人摻和進來了。
還記得被川普被炒魷魚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嗎?他被解僱前的最後一次出國訪問,就是前往基輔,插手這筆收購案。據俄新社報導,去年8月28日,博爾頓在基輔公開表示:"我不想討論具體交易內容,這烏克蘭屬於的主權,但美國反對烏克蘭與中國進行軍工合作。"
而據烏克蘭《基輔郵報》報導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今年9月在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時,再次告誡後者不要將馬達西奇公司的股權出售給"其他國家",也不贊成烏克蘭接受"其他國家"任何形式的投資。
外界認為,正是在美國的壓力下,烏克蘭政府才選擇了叫停這筆交易。俄羅斯經濟學家杜德恰克認為:"澤連斯基的行為等於毀掉了一家有前途的企業,他以犧牲烏克蘭自身的利益為代價來討好美國。"
(編輯:獨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