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風箏網】風箏的流派分類及特點

2020-12-12 中國臺灣網

  中國風箏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作為一種文化,一種民間藝術,自然也有它的
流派。我國地域遼闊,風箏的種類、樣式繁多,千姿百態,風箏的特色與地域文化
息息相關。

  1、濰坊風箏

  今日的濰坊風箏藝術品種繁多,形成了不同體系和流派,大致分為三種:
傳統民間派,傳統藝將派,現代創新派。

  其特點:前兩種流派表達了一種理想和願望,風格粗獷,不矯揉造作。

  後一流派造型簡潔、明快、精緻巧妙。 

  2、北京風箏
 

  北京風箏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記載。。近人沈太侔《春明採風志》載:「常行
沙燕,一尺以至丈二,折竹結架,作燕飛式,紙糊,繪青藍色,中按提線三根,大
者背著風琴或太平鑼鼓,以索繞,順風放起,晝系線條,夜系紅燈,兒童仰首追逐,
以洩內之積熱,蓋有所取意也。三尺以上,花樣各別,哪吒、劉海、哈哈三聖、兩
人鬧戲、蜈蚣、鯰魚、蝴蝶、蜻蜓、三陽開泰、七鵲登枝之類。其最奇者,雕與鷹
式,一根提線翔空中,遙睹之,逼真也。」北京風箏基本形式有硬翅、軟翅、排子、
長串和桶形五種。

  3、天津風箏
 

  天津風箏也是很有特色的風箏流派之一。天津風箏的製作技術,歷史悠久,工
藝精湛,對天津風箏製作技術做出重大貢獻的,是已故風箏藝人魏元泰。

  以「風箏魏」為代表的天津風箏,造型逼真,色彩典雅,做工精細。是民間工藝的
珍品。

  4、四川風箏
 

  主要流傳於成都、綿竹等地,半印半畫,先在紙上印好人物或動物形象的墨線
輪廊,糊在骨架上,再用紅、黃、藍、綠等水畫粗粗刷幾筆,顯得瀟灑流暢。風箏
以大為貴。有一種「羊尾巴」風箏,形制小且無裝飾,三五個串在一起,放飛時搖

  搖擺擺,如羊群擺尾;還有一種T形風箏,也許別處沒有。

相關焦點

  • 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聞名中外,神秘的風箏奇觀
    提起濰坊,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風箏了。不錯,濰坊最著名的就是風箏了。濰坊著有「世界風箏都」之稱。來到濰坊的,不管你是遊客也好,還是來辦事,你可一定要到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來看一看呀!都說濰坊是風箏之都,那可不是吹的,濰坊各種各樣的風箏保證會讓你看得眼花繚亂,流連忘返。沒有你想不到的,只有你不敢想的。來到這兒,定會讓你心滿意足。
  • 濰坊風箏竟有這麼多種類!?
    點擊下方看起來濰坊風箏的分類從中國歷史上第一隻風箏誕生近二千五百年以來,中國風箏不斷的革新發展,其內容形式也在不斷地豐富完善。喜愛、製作風箏;參與放飛風箏活動的人越來越多。目前世界上已有幾十個國家舉辦過近百次大型的國際性的風箏交流活動,世界風箏的花色品種也發展了很多種。
  • 試述濰坊風箏的藝術特色
    濰坊的風箏以其獨特的題材,生動的藝術造型,精巧的扎制工藝,鮮明的民間色彩,突出反映著濰坊風箏的地方特點,歷來受到中外風箏愛好者的青睞。  1 風箏的實用性  著名民俗學家鍾敬文先生認為,從民俗史上來說,放風箏的原始作用,是具有巫術性質的,其最初的寓意是放飛病痛、邪惡,將一切不祥的東西放飛於天空,隨風箏飄走。
  • 臺灣嘉賓參觀濰坊風箏博物館 全面感受風箏魅力
    中國臺灣網4月21日濰坊消息   今日,來自新竹的臺灣嘉賓一行參觀了濰坊市風箏博物館,全面了解了有關風箏的知識,感受到風箏的無窮魅力。   濰坊風箏博物館位於濰坊市奎文區,1989年4月建成。是目前世界上建築面積最大的風箏專業博物館。
  • 世界風箏都,江北小蘇州,山東濰坊最美的十大旅遊景點
    濰坊古稱濰州,位於山東半島的中部,宛如山東半島上的一顆綠寶石,被稱作江北小蘇州,有世界風箏都的美譽。濰坊自然資源豐富,風景秀麗,白浪河穿城而過,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民風民俗吸引著八方來客。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山東濰坊最美的十大旅遊景點吧。
  • 山東濰坊的一個「小小風箏博物館」,為何能引來世界各地的遊客!
    今天木木將帶大家到達「世界風箏之都」濰坊市,參觀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領略中國風箏文化的傳奇!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位於濰坊市奎文區行政街66號,1987年建設,是我國第一座大型風箏博物館。它的建築風格與眾不同,主要是根據濰坊龍頭蜈蚣風箏的特點而建設,給人的感受非常獨特,有著「世界風箏都」的美譽!
  • 濰坊為什麼是世界風箏之都,關於風箏的起源,你了解多少?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風箏起源的故事。我的家鄉在風箏之都濰坊市。濰坊地處山東中部,素有「鳶都」之美譽。那麼,為什麼濰坊被稱之為「風箏之都」呢?濰坊被稱風箏之都可不是因為風大哦,而是因為濰坊是風箏的發源地。
  • 220米長的風箏你見過嗎?快到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探秘吧
    原標題:94秒丨齊賞好景:220米長的風箏你見過嗎?快來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探秘吧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4日訊 近日,山東省公布「六個一百」名單。其中,「六好」齊賞好景景區100個,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成功入選。
  • 世界最大的專業風箏博物館《濰坊風箏博物館》
    濰坊風箏博物館位於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行政街66號。濰坊風箏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大型風箏藝術專業博物館,是國內唯一,世界最大。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8100平方米,館內有大小展廳12個,館藏風箏展品1300餘件,展現了從公元前5世紀『魯班風箏』至今的中外各式風箏,全面展示了風箏的歷史文化,現代文化,國際文化及延伸文化。
  • 濰坊風箏的種類 (2)
    濰坊風箏按其形狀又可以分為六大類,即串式、桶式、板子、硬翅、軟翅和自由類。  濰坊串式:把數隻相同或者不同的風箏像穿糖葫蘆似的拴在一根或多根線上放飛的風箏。例如龍頭蜈蚣風箏,分頭、身、尾三個部分,身子為主體,由若干個圓片形的單體組成,每個圓片就是一個風箏。
  • 龍頭風箏齊飛!「雲門壯志 風箏圓夢」風箏放飛活動在濰坊舉行
    濰坊傳媒網訊 9月24日上午,在濰坊市人民廣場上,幾十個龍頭風箏同時在空中飄飛。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由濰坊市委宣傳部、濰坊國際風箏會綜合服務中心主辦的「雲門壯志風箏圓夢」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其中包括濰坊天工傳統風箏代表隊隊長李乃增、楊家埠風箏非遺傳承人楊紅衛、濰坊風箏文化交流協會代表趙建華,他們各自帶來了自己的代表作風箏。在啟動儀式上,濰坊國際風箏會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張建偉介紹說,濰坊是一片文化積澱極其深厚的熱土,濰水文化既是齊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有自己的鮮明特色。這裡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濰坊傳統手工業也很發達。
  • 濰坊風箏藝人張效東讓風箏「動」起來
    上世紀90年代末,張效東在傳統風箏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和創新,用普通的竹子做成齒輪、風輪等,利用齒輪的機械原理,發明了動態風箏,使得濰坊風箏在藍天白雲下越飛越高。近日,記者來到位於寒亭區楊家埠的張效東工作室,聽他講述動態風箏背後的發展故事。
  • 銀線連兩岸 風箏傳真情---山東濰坊風箏文化館在臺灣基隆市開館
    多年來,濰坊市以風箏為載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兩岸文化交流活動,搭建起了兩岸民眾相互了解、增進友誼的橋梁。為讓臺灣民眾近距離了解和感知濰坊風箏之美,濰坊市臺辦、濰坊魯臺經貿洽談會工作辦公室和臺灣基隆市山東同鄉會數次洽商,決定在基隆推動設立以風箏文化為主題的山東濰坊風箏文化館,經多方努力終於建成。據了解,該館展出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展出了體現濰坊風箏文化精品的「龍頭、蝴蝶、沙燕」等風箏100多支。
  • 風箏江湖門派之爭
    濰坊風箏濰坊風箏說起風箏的著名產地,可能最廣為人熟知的就是濰坊風箏了。山東濰坊作為中國民間風箏的起源地,製作風箏的歷史悠久、技藝高超,早在清代就已經成為了風箏的重要產地,被稱作世界風箏之都。濰坊風箏工藝精湛,選材講究,博採眾家之長,極具地方生活氣息。濰坊風箏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魯蝶」與「蜈蚣」,即胡蝶形狀的風箏與蜈蚣狀的串式風箏。除此之外,各種吉祥圖案、歷史人物、花鳥魚蟲也都是濰坊風箏內容的一部分,可以說是極其豐富和多樣了。
  • 94秒丨齊賞好景:220米長的風箏你見過嗎?快來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
    在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型魯班雕像。中國風箏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作為一種文化、一種民間藝術,自然也有它的流派。其中比較有名的是北京、天津、濰坊、南通的風箏。其中,北京風箏已有三百年的歷史。它骨架精巧、彩繪嚴謹、雍容華貴、觀賞價值高。
  • 匠心——濰坊「風箏王」的飛天夢
    原標題:匠心——濰坊「風箏王」的飛天夢   王永訓製作的10寸荷花蜻蜓風箏   風箏,舊稱「紙鳶」或「紙鷂」,是中國傳統民間手工藝品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山東濰坊風箏製作歷史悠久,工藝精湛。
  • 濰坊風箏萬裡行活動杭州舉行 風箏藝人現場展示
    當天下午,濰坊風箏萬裡行活動來到這裡,10多位濰坊風箏藝人通過展示和放飛向遊人推介濰坊最亮的一張名片-風箏。    並不寬闊的西湖白堤因為濰坊風箏藝人的到來而顯得格外擁擠格外熱鬧。而剛剛亮相的風箏藝人們,簡直稱得上人人都是焦點。在現場,他們個個都是明星,有的接受媒體採訪,有的接受遊客諮詢,有的與當地風箏愛好者進行交流學習,忙得是不亦樂乎。
  • 浮煙山上 千鳶競飛 第36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濰坊風箏大賽」 開幕
    紙鳶與夢想齊飛 藍天同活力共色濰柴杯﹒第36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濰坊風箏大賽」在浮煙山國際風箏放飛場開幕4月13日,濰柴杯﹒第36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濰坊風箏大賽」在國際風箏放飛基地浮煙山開幕。「濰坊風箏大賽」是一年一度濰坊國際風箏會的一項傳統的重要賽事,代表著我市風箏扎制創新、風箏放飛競技的最高水平。「濰坊風箏大賽」的舉辦,進一步提高了廣大市民對風箏這一濰坊最響亮金子招牌的自豪感,提高了生活在「世界風箏都」濰坊人的幸福感,傳承和弘揚了風箏文化,壯大和發展了濰坊市風箏產業。
  • 濰坊:風箏之都,開放未來
    南部山青,北部海藍,兩河水秀,城市綠美,全域生態……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年輪、坐標和韻味,世界風箏都濰坊,也是一樣。自去年開始,濰坊市著眼彰顯城市特色、提升核心競爭力,全力打造「生態、開放、活力、精緻」的現代化高品質城市。
  • 老電影裡的首屆濰坊國際風箏會
    ▼首屆濰坊國際風箏會紀錄片1983年5月,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上,濰坊工美應邀參加表演的28隻濰坊風箏引起了國內外觀眾的關注。尤其是長達50米的龍頭蜈蚣風箏,更是令人連連稱奇。當時,赴上海參加交易會的美國西雅圖市風箏協會主席大衛·切克列先生對濰坊的風箏產生深刻的印象,會後,他專程來濰坊訂購了一批風箏帶回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