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爸訓娃記(7) 有一種叫做認知地圖的育兒觀念,你知道嗎?

2020-08-27 海遙之家

第七篇:我的訓娃觀(三)

(接上篇)

4.平等相待

家長要做個大孩子,才能與孩子真正地溝通。

跟孩子說話時你蹲下來嗎?從孩子的視角看過問題嗎?從家長的角度來看,孩子笨,慢,貪玩兒,但是每個家長小時候也都是一樣。既然不能把孩子變成大人,那就把自己變成孩子,這樣才能與孩子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溝通。俯視的溝通方式往往適得其反。

5.認知地圖

給孩子一張地圖。孩子總是從冰山一角來看世界。家長的職責是給孩子畫一張地圖,就能讓孩子從全面的視角看世界。這樣孩子的視野就會廣闊,就容易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方法論。培養一個獨一無二的孩子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所以每一件事,作為具有高維思維的家長,要給孩子一個整體的視角。如果家長自己不會,就去調查和整理吧。如果還不行,那就跟著我一起做。


6.恩威並重

有的家長,特別是隔代老人,對孩子非常溺愛,孩子的任何需求都盡全力滿足,這樣的孩子的情商會特別低。而一些父母又對孩子特別嚴厲,特別是我看到過某些母親特別強勢,把孩子訓得唯唯諾諾,孩子是聽話了,但是也失去了人生的最大動力-勇氣。

中國的傳統思想講究陰陽平衡,講究適可而止。歸結起來就是一個「度」字。平衡狀態是最穩定,最能長期發展的。對孩子的教育也要講究「度」,要正確引導加鞭策,讓孩子能夠正常地成長。

管理學中有一個蘿蔔加大棒的理論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我個人覺得把這種方法和思路用在教育孩子上也非常適合。通過獎勵與處罰的方式引導孩子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只要持之以恆,必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道理都明白,執行很關鍵。需要家庭所有成員都有相同的,明確的價值觀,孩子的認識才能有一致性,不混亂。所以在孩子有自我意識,特別是三歲以後,與隔代老人適當的分開是必要的。除非所有家庭成員在思想上達成共識,否則會給孩子的價值觀造成混亂。

另外,根據我的親身體驗,孩子是需要一些強迫性的。不用擔心孩子是否會抗拒或會讓他們沒有主見。孩子是沒有邏輯性的,給孩子一定的強迫性就像看電影向後快進,只要孩子上了一個新的軌道,初期是抗拒的,稍加時間就習以為常,按照新的軌道前行了。


7.決不食言(誠信)

在與孩子的交往中,家長絕對不能食言。特別是孩子記事以後。所以不要輕易承諾,一旦承諾就必須履行諾言。這樣孩子從小就把誠信當成天經地義的事情,否則一旦孩子的誠信出問題,這一生會非常艱難。

8.注重溝通

溝通分為兩方面,

1)孩子的溝通能力

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非常重要。如果孩子不能正確,有效地溝通,所有的教育都是空談。我對兒子的教育也是要等他能夠溝通開始。溝通又涵蓋兩個方面,一是能夠清晰準確地表達並認真聆聽。二是要掌握多門語言。

2)自己與孩子的溝通

家長與孩子溝通時,一定要平等。而不是用家長的威嚴訓斥。要學會換位思考,從孩子的角度去幫他提高認知,分辨是非。所以講道理讓孩子信服很重要,不過當孩子較小沒有意識無法溝通時,可以使用必要的強制措施。


9.賦予責任

孩子天生就是有責任心的,家長千萬不要抹殺孩子的責任。我兒子每次看到我掃地時都會裝模作樣地亂掃一通。我就由著他來,並告訴他正確的姿勢和方法。雖然在他來看只是一種遊戲,但是潛移默化的是責任。在他懂事時,就應該讓他參與家務勞動,參加家庭決策並發表意見。讓他清楚自己的角色及責任。

10.長期主義

不少家長想要立竿見影,其實教育是一個非常長期的過程,需要決心和耐心。要不然我怎麼計劃12年。很多事情都是需要沉澱和累積,才能逐漸潛移默化,可能幾年後才能看出效果。所以兒童教育是急不來的。一種方式是否有效要很長時間才能驗證,所以需要做長期打算和心理準備。

以上就是我的訓娃觀,雖然不全面也不一定正確,但卻是我思考後的結果。在今後的的訓娃事業中,我將在自己訓娃觀的框架下不斷地嘗試和總結,希望能收到好的效果。

相關焦點

  • J爸訓娃記(5) 要培養孩子,這些觀念很重要
    第五篇:我的訓娃觀(一)前幾篇囉嗦很多其實只是告訴大家我想把訓娃經歷寫出來的原因。言歸正傳,從今天開始我就要開始記錄我訓娃的理論部分了。(有些朋友是不是要嘔了?)我說過我不是專業人士,也沒有任何實踐經驗,怎麼還會有理論?原因有二:1.
  • J爸訓娃記(2) 訓娃的起點
    只是將自己在育兒方面的思維模式,方法論,實際操作方式,實施效果和改善措施記錄下來,通過PDCA方式(不明請百度)不斷地試錯與改正,最終達到自己的育兒目標。先說一下我自己和兒子的基本情況。我生活在東北的一個三線城市中,經濟不算發達,但也不算太落後。本人從事IT行業,收入中等。平日工作比較忙,每周只有2-3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寫作。有過留日的經歷,所以懂英語和日語兩門語言。
  • J爸訓娃記(6) 教育孩子,這些觀念都很有效,你知道幾個?
    第六篇:我的訓娃觀(二)(接上篇)所以我的訓娃觀是:1.訓娃訓什麼我認為訓娃就是幫他(她)掌握生存能力。所謂生存能力,在遠古時代就是怎樣能活下去。在現在我認為本質沒有變,只不過加上幾個定語而已。我給兒子加的定語是更好的,有意義的。也就是我訓娃的目的是讓兒子更好地,有意義地活著。怎樣做的呢?就是要實現自己的目標和人生價值。
  • J爸訓娃記(16) 家庭分工對教育孩子很重要,你是怎麼做的?
    這一點必須要做到,意識不統一,訓娃的效果會不會太好。因為孩子是一張白紙,如果家裡人各說自話,各有主張,孩子就會比較混亂,分不清誰對誰錯。這樣的話,孩子就會聽從跟自己比較親近的人的話。在我們家就是他姥姥,因為是姥姥把他一手帶大的。
  • J爸訓娃記(9)要培養優秀的孩子,就要設定清晰的目標。你有幾個?
    第九篇:訓娃大目標(一) 按我的習慣,做事要先設定目標,然後再把目標量化。所以本篇開始要闡述一下我訓娃十二年的目標。這些目標是現在這個時間點我的想法,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變化,到時候再進行調整。1. 百善孝為先 在我的價值觀裡,無論什麼樣的人,都應該以孝為先。現代社會,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大多取得不了什麼太大成就。
  • J爸訓娃記(15) 你為訓練孩子準備了什麼神器?進來交流一下
    第十五篇:訓娃準備(一) 訓娃神器前面一直在談理論和想法,從本周開始,我就要為訓娃做實際的準備了。首先我要準備一些訓娃的神器。前一段時間適逢618,我就開啟了買買買等模式,淘了幾件我認為現階段比較適合的訓娃神器。
  • J爸訓娃記(22) 孩子應該玩兒遊戲,知道為什麼嗎?
    不過我這一部分寫的只是在訓娃中遊戲的應用。 我說的遊戲可不是僅僅指當下大火的電子遊戲,更多的是線下遊戲。我對電子遊戲是排斥的,但沒有任何偏見。排斥的原因不是因為不喜歡,而是因為我自己的自律性比較差,年輕時有一段時間沒白天沒黑夜地沉溺其中,那段時間沒有目標沒有激情,每天就是盼著下班然後進入遊戲世界。相信很多男性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 J爸訓娃記(12) 你知道培養孩子的思維方式中,核心層是什麼嗎?
    第十二篇:思維方式(二)(接上篇)這是我訓娃思維方式的體系圖。我畫圖不專業,見諒。溝通是一直需要學習的,許多成年人都有溝通障礙,所以不是等孩子溝通能力很強時才開始教育。我這裡說的溝通就是孩子能聽懂,理解,表達和執行。2. 核心層:品德,意志品質,習慣1)品德我教育孩子的最低的標準就是即使兒子什麼都不行,至少他還是個好人。相反,如果一個人能力再強,再有成就,如果品德有問題,我個人也不認為他是個成功的人。
  • J爸訓娃記(36) 你相信人有靈魂嗎?
    人類從一開始是不知道規律的,只能從現象去反推,找到了貌似規律的東西,再應用於其他方面。目前普世的規律仿佛從未存在過,當人們認定一個規律是真理時,過了一段時間,它又被更高層級的認知和新的規律所替代。比如牛頓定律,當初被認為是絕對的真理,現在卻發現只是某個前提條件下的特定規律。
  • J爸訓娃記(13) 孩子的目標怎樣制定?看看這篇文章就知道了
    第十三篇:3歲前目標前面的篇幅算是把我訓娃的想法和理論部分都闡述完了,下面開始進入實操階段。在實際操作中,首先還是要制定目標。現在制定的目標是大目標的階段目標,不過這次制定的要比較具體了。我現在不可能把這十二年每年的目標都制定出來,沒有必要,我也定不出來。我是按照兒子的年齡,制定1年的目標。兒子馬上3歲了,這篇是總結了我在兒子3歲前為他定的目標和操作方式。
  • J爸訓娃記(8) 寶寶如果不吃蔬菜,可以嘗試這樣做
    我已經記不得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樣的,一開始我並沒有注意,這是我的失職。所以很多事情如果從萌芽階段就開始認識和改正,就不會變成問題,也不用這麼大動幹戈了。所以要製造關鍵事件,讓他覺得吃蔬菜對他有很大的益處,不再有厭惡情緒。 機會終於來了。由於春天比較乾燥,皮膚會比較癢。兒子也是一樣,有一段時間,他總是癢的四處抓撓,有的地方都撓破了,有的地方還起了紅豆豆。由於疫情期間去醫院不太方便,我就跟他說,之所以癢就是因為不吃蔬菜,營養不均衡導致的,只要吃蔬菜就會好了。
  • J爸訓娃記(33) 你知道全腦教育對兒童智力發展的作用嗎?
    第三十三篇:訓練準備(九)全腦教育2 (接上篇) 既然全腦教育這麼重要,那究竟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有什麼作用呢? 全腦教育對兒童最有效的作用就是增強記憶能力。大家知道,孩子是否聰明,記憶力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指標。有許多孩子天生記憶力驚人,雖然不一定過目不忘,但卻能很容易就記住一樣東西或一種知識。可有些孩子則不然,許多知識重複很多遍卻仍然記不住。
  • J爸訓娃記(37) 人人都知道養成好習慣,你知道底層的邏輯嗎
    意識就像軟體,有邏輯但是慢,潛意識就像硬體,無邏輯但是快。其實習慣的養成,就是有意識地將某個動作或一系列動作變為無意識的習慣。比如前文列舉的熟練司機開車,他雖然不思考,但是也能將車開回家。這就是長期練習形成的習慣,通過長時間的訓練,他把開車的動作和路線固化在右腦中了。而右腦是控制潛意識(也可以理解為無意識或下意識)的,所以存儲在右腦中的這些信息通過潛意識去支配人體的動作,無需左腦的思考和判斷。
  • J爸訓娃記(11) 教育孩子的思維方式是什麼,你知道嗎?
    當然這是我現在的想法,可能會隨著社會的變化,自己的認知提升,兒子的變化進行調整。目標設定好之後,就要思考如何實現了。其實我的這些目標是一個願景畫像,也就是呈現出來的畫面,這個畫面包含的各個層次的內容。而且,前六個是很抽象的目標,很難量化和評估。其實與目標的實質相違背。但是我之所以把它們定為目標,是因為我有自己的衡量標準,這個標準每個人都不一樣,只能根據每個人不同的認知和要求自己界定。
  • J爸訓娃記(3) 這個觀念需要給孩子從小灌輸
    孩子在家中一定要有一個畏懼的人,要有敬畏心,否則他就會無所畏懼,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同時孩子在家裡一定要有個能傾訴的人,否則就會不向任何人吐露心事,性格變得抑鬱偏激。這就需要家長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此間道理想必大家都懂,我就不贅述了。
  • J爸訓娃記 你為訓練孩子準備了什麼神器?進來交流一下
    第十五篇:訓娃準備(一) 訓娃神器 前面一直在談理論和想法,從本周開始,我就要為訓娃做實際的準備了。 首先我要準備一些訓娃的神器。前一段時間適逢618,我就開啟了買買買等模式,淘了幾件我認為現階段比較適合的訓娃神器。
  • 那些年,老一輩的「育兒老觀念」,你聽說過幾個?
    老話講,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一輩的人生活經驗豐富,能在年輕人遇到難題時,幫忙出謀劃策。然而,老人家的老經驗、老觀念,也有「不靈」的時候,小劉婆婆的「上午分娩論」只是其中之一。儘量自己帶孩子,讓孩子多和父母相處老一輩人的觀念難改,但寶媽們又不願孩子在這種觀念下成長,要想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就只能自己帶孩子。當然,寶爸寶媽們要做出一些事業上的犧牲,但什麼樣的事業,能比培養孩子成人更偉大呢?
  • J爸訓娃記(1) 訓娃記錄開始
    而且決定把自己育兒的想法和過程公開出來,給更多的孩子及家長做一個參考。希望大家能從我育兒的實際經驗中得到啟示,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形成自己的育兒思考和方法。可憐天下父母心,希望每位家長都能採取科學的育兒方式,每個孩子都能健康茁壯成長。
  • J爸訓娃記(23) 玩具和遊戲,你分得清楚嗎?
    第二十三篇:訓練準備(五)遊戲人生2(接上篇)兒童有兒童的遊戲,成人有成人的遊戲。在這裡,我只闡述我對兒童遊戲和遊戲教育的看法。兒童天生喜歡遊戲,主要還是因為遊戲的趣味性。兒童每天都在玩兒著各種各樣的遊戲。我認為,兒童上學之前的主要任務就是玩兒,而遊戲佔據了很大一部分玩兒的內容。從廣義上講,其實無論玩兒什麼,都可以稱之為遊戲。
  • J爸訓娃記(4) 要想讓孩子有敬畏心,就要這樣做
    等你長大後你就會知道爸爸的苦心。這樣的情況幾次下來,他終於知道我的決心,也知道我不讓他做的,他再哭也沒有用,就再也不在我面前看手機了。規則感就是在這樣的碰撞中建立起來。 不過由於他現在住在他姥姥家,姥姥總是拗不過他,只要他一哭,就會給他看手機。但是只要我一出現,注視他兩秒鐘,他就會立刻放心手機,跟姥姥說「不看不看」,然後就跑著玩兒其他東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