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鄭老師開年強迫症社交恐懼焦慮 方向認知衝突心理講座
第一點先講強迫症。強迫症呢,大家都知道。主要就是激烈的衝突,強迫和反強迫。內在的心裡痛苦。表現為強迫觀念、強迫行為、強迫性窮思竭慮、強迫情緒、強迫意向,求助者心裡感到很痛苦,總想擺脫,擺脫不了。強迫症的治療,第一點可以說,就是很多求助者,犯了一個主要的錯誤。他們這麼多年老是幻想,針對症狀,去解決這個問題。但這是一個方向性的錯誤,這是最常見的。
-
強迫症康復的關鍵之一:戒除依賴心理
大多數的強迫症患者,都存在比較嚴重的依賴心理,這個從他們四處求助於心理醫生的幫助以迅速求得心靈的解脫中,可見一斑。強迫症的康復還需要患者戒除依賴心理,儘早培養出屬於自我的獨立且健全的人格,這也是打造全面能力的基礎。
-
強迫症 社交恐懼症 焦慮失眠康復之路反饋信
那最近的一次是最嚴重的,大概是四年多前,因為生物鐘的調整,吃了兩次褪黑素幫助睡眠,然後不知道什麼原因,怎麼都睡不著,頭劇烈疼痛,越痛越睡不著,越睡不著越逼自已睡,為什麼要逼自己睡呢,因為只有短暫的睡著那一下下,才能短期緩解頭痛,現在想想那種逼自己睡又怎麼可能睡得著呢,呵呵,自己就像年掉進了一個惡性循環的漩渦,越想掙扎出來越出不來。
-
抑鬱、焦慮、強迫症,中國人的三大精神障礙
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足,然而世界範圍內的精神障礙和心理問題卻愈發嚴重。精神衛生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也越發到大眾的關注,抑鬱、焦慮、強迫症等精神類疾病也逐漸從邊緣地帶走入了大眾視線。其實抑鬱、焦慮、強迫等都屬於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經歷過,但是通過自我調節一般很快就能從中走出。
-
強迫症的自我治療 3大緩解強迫症的療法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近些年有很多人都會有強迫症的現象,那你知道強迫症因該如何自我治療嘛?,強迫症對我們的身體又會有哪些危害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強迫症的危害1、思想包袱會加重患上這種疾病,患者會出現做一件事反覆反覆的去做,動作極為刻板機械,造成了心理包袱糾纏不堪,做什麼事都不會用心去完成,從而影響了日常的生活和學習,嚴重的引發重型精神疾病,給內心帶來了極大痛苦。
-
非藥物治療強迫症的方法有哪些?
有關治療強迫症的方法,就目前而言,認知行為治療和藥物治療是治療強迫症的一線治療,多用於初始治療。專家指出,針對不同類型患者,需要有相應的應對原則,即使是同一種療法。當然,其他可用手段也很多樣,需要患者和治療者慎重選擇。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除了藥物治療外,治療強迫症的方法都有哪些?
-
筆記|《變態》C6 焦慮障礙(中)
四、恐怖症(一)臨床表現與診斷1.廣場恐怖症廣場恐怖症的臨床表現(1)焦慮症狀,患者擔心在公共場所中昏倒而無親友救助,或失去自控又無法迅速離開;(2)焦慮均在特定情境中發生,多數場合是擁擠人群、封閉場所、難以立即逃到安全地方等情境;(3)迴避行為
-
幾張強迫症測試圖 你的強迫症有多嚴重
-
拒絕上學症易成孩子逃學理由? 專家:需詳細評估
一時間,該報導引起家長們的熱議,「孩子不上學也是病,那以後孩子不是可以打著生病的名義逃學了嗎?」然而,據心理學家的說法,拒絕上學症與逃學有著本質上的區別,要想判定孩子是否患上拒絕上學症,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評估,並不是孩子「不想上學」就會認定為拒絕上學症。
-
邪淫者的強迫症傾向——戒言
本文所講的問題是關於邪淫者的強迫症傾向。這裡要注意區分,對於有明顯強迫症的患者,是說該問題已經會對其生活造成較嚴重影響了。
-
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又稱社交焦慮障礙,男女發病率均等,發病年齡一般在17-30歲左右,其表現症狀是:不敢在公共場合或聚會時講話,因為生怕自己會在這些場合言行不當,或當有人稍微注意到自己時,就顯得心理緊促不安,不敢與人對視,不敢抬頭,感覺渾身火辣辣的,甚至出現臉紅,發抖,尿急等生理症狀,恨不得地下馬上出現一條裂縫
-
強迫症的強迫與反強迫
也就是說,強迫讓我們感到強烈的持續的焦慮,心理衝突;反強迫呢,就是我們的想法、方式,來試圖壓制、消除強迫。通過反強迫,我們解決強迫有兩個方向。一個呢,就是認為,擔心是問題,要去極力的解決這個擔心的問題。思考各種各樣的方法,來解決或者是壓制強迫。另一個方向,就是我們否認這個強迫,認為它是不合理的,是沒必要的事,不應該擔心這個事情。
-
強迫症的若干問題
焦慮障礙者通常有兩點共性: 第一,涉及問題的焦慮程度明顯與現實不符。焦慮是這組障礙中的核心表現,但強迫觀念與強迫行為較其他焦慮障礙,有特徵性表現。如較廣泛性焦慮,強迫症狀有明確的內容;較社交恐懼症,強迫者並不迴避,而是始終面對。內容和面對在強迫症的運行機制上起到了作用。
-
抑鬱症、強迫症康復:兩個案例,一種方法,堅持做你就能痊癒了
抑鬱症、強迫症康復:兩個案例,一種方法,堅持做你就能痊癒了身處抑鬱、強迫症狀中的患者,雖然也會去尋找方法去自救,但往往因為找不到正確方法或所做方法缺乏一定的針對性與系統性,很可能最後以失敗而告終。如;以下兩個案例。
-
強迫症康復的關鍵之二:現在就可以放棄藥物治療了
無論如何,強迫症都只是一種心理疾病。藥物治療永遠只能是治標不治本。目前為止好像還沒有看到一例靠藥物治療能徹底康復的案例。事實是,當你停藥後,過一段時間新的症狀又來了,這時的你還是會焦慮、還是會難受、還是會痛苦、還是會被症狀困擾。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藥物治療的效果只是讓你通過心理暗示求得了暫時內心的寧靜和舒服,但是根本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根本問題是什麼?
-
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心理學家:三種方法教你走向康復
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心理學家:三種方法教你走向康復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呢?所有的抑鬱症、強迫症患者都期盼一種能夠讓自己如夢方醒的最佳治療方法,然而,患者的這種心理期望,卻不利於他們的康復治療,也會給他們的信心帶來很大影響。他們缺乏對抑鬱症、強迫症等神經症的正確認識和了解。
-
強迫症治療案例
當時比較明顯的情況是恐懼和焦慮,追求高效率。害怕擔心自己會傷害別人,容易因為身體上的一點不舒服就擔心,越是克服這種擔心越擔心。從6月中旬和老師溝通開始到7月28號左右,這段時間是最痛苦的,慶幸的是託女朋友的福,跟她一起蹭面試,被一家比較大的公司錄用了,一直工作到現在都挺好。
-
APP右上角不能有小紅點,是強迫症嗎?
2020-06-14 11:40圖文來源:揚子晚報 生活中很多人都說自己是強迫症患者,手機APP的右上角一定不能有小紅點,家裡地面上一定不能留一根頭髮,所有物品必須分類擺擺好……最近,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接診了多例這樣的患者
-
有輕微強迫症怎麼辦?
強迫症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精神疾病,以反覆出現的強迫觀念、強迫衝動或強迫行為等為主要表現。多數患者認為這些觀念和行為不必要或不正常,違反了自己的意願,但無法擺脫,為此深感焦慮和痛苦。強迫症平均發病年齡為20歲,世界範圍內強迫症終生患病率為0.8%~3.0%,我國強迫症患病率較低, 據最新調查數據顯示, 國內強迫症患病率是1.63%。
-
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心理學家:三種方法教你走向康復
所有的抑鬱症、強迫症患者都期盼一種能夠讓自己如夢方醒的最佳治療方法,然而,患者的這種心理期望,卻不利於他們的康復治療,也會給他們的信心帶來很大影響。他們缺乏對抑鬱症、強迫症等神經症的正確認識和了解。如果他們能認識到抑鬱症、強迫症等神經症的形成是由於長期積累所致,而改變的過程恰恰是思想模式(性格)改變的過程,那麼,他們就能正確對待當下進行的治療,保持耐心和積極配合,最終也自然也就會越來越好。心病終需心藥醫,這句話卻是一語道破心理健康的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