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睡前1小時,堅持和孩子一起做2件事,孩子記憶力好情商也高

2020-09-03 飯飯媽媽育兒

文丨飯飯媽

很多寶媽都知道寶寶的智商從小就要開發,但其實寶寶的情商也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寶寶的智商中包括了記憶力思維力等,情商包括了情緒的自我意識和控制等。

原來我們要求孩子要高智商,但提出&34;的概念後,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就變成了情商和智商都要高。很多家長覺得寶寶的情商和智商教育太難了,自己是不可能完成的,於是就會通過支付高額的教育培訓費用,讓寶寶去機構裡培養情商和智商。

殊不知,對於寶寶情商和智商的教育其實很簡單,也不需要太多的時間,每天堅持一小時就可以有很大的效果。

而且很多優秀的知名的人士都是父母培養出來的,很少說是由教育機構培養出來的,所有家長的教育至關重要。

案例

一位美籍華人王貝蒂,在北京師範大學畢業後,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國外的一所知名大學,不僅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當上了銀行的副總裁。

對於兩個女兒的教育也是很成功,兩個孩子都被世界名牌大學錄取,說明了她的教育是有效的,而她曾分享過她的育兒方法,與我們今天想要介紹的方法也是一樣的。

那麼下面我們就來揭曉到底是什麼方法如此有效,令很多家庭培養出情商和智商都很優秀的孩子。

每天睡前1小時,堅持和孩子一起做2件事,能讓孩子記憶力好情商也高

很多家長每天白天需要辛苦工作,覺得自己沒有時間去教育寶寶,其實寶寶的教育僅僅佔用睡前一會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並且臨睡前的記憶會很牢固,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需要家長每天追著讓寶寶學習寫字背古詩,這樣家長累,寶寶也會很厭煩,所以家長可以參考以下兩種方法。

  • 手指遊戲

首先介紹的手指遊戲是對於寶寶大腦開發很好的一種遊戲活動。手指是一個神經分布很廣的部位,經常活動手指對大腦的運作有好處。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說經常活動手指的人,患老年痴呆的可能性比較小,因此很多幼兒園和早教機構也開發手指遊戲來鍛鍊寶寶的大腦。

那麼家長如何利用手指對寶寶進行智商教育呢?最簡單的一種手指遊戲就是&34;,家長通過提問和演示&34;,用言語和動作和寶寶進行遊戲互動,練習寶寶的記憶力和反應能力。

寶媽也可以用手指數數字等,都是可以訓練寶寶智商的手指小遊戲,既有趣味增強親子關係,又能夠達到教育效果真是一舉兩得。

  • 睡前故事必不可少

睡前故事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值得慶幸的是越來越多的家庭意識到了睡前故事的重要性,也會給寶寶講睡前故事。

但是寶媽講故事的能力需要不斷的提高,單純的講一個睡前故事可能對寶寶的教育意義不是很大,需要有技巧的講故事。

首先挑選寶寶能夠理解的小故事,比如白雪公主的故事或者是小動物的故事,不要太長因為寶寶的注意力很短。

在講故事的時候儘可能的聲情並茂,有感情的講出來,這樣寶寶才能形成共情的效果,體會到故事裡主人公的情感變化。

寶媽不要直接都把故事情節告訴寶寶,可以到關鍵部分的時候停頓一下,詢問寶寶的想法,如果寶寶是主人公會怎麼辦等,通過提問來引導寶寶思考。

在最後故事全部講完的時候,寶媽可以詢問寶寶聽完故事的感受是什麼,如果寶寶說不出,寶媽可以先分享一下自己的啟發寶寶的思維。

也可以通過寶寶複述故事的形式來引導寶寶的情感發展,同時也能夠鍛鍊寶寶的記憶力。

對於寶寶情商的培養很多家長不知道怎麼做,除了我們剛剛提到的兩個方法,教給寶寶控制情緒對寶寶情商的發展也很重要,那麼寶寶情緒爆發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

父母如何教會寶寶控制情緒?

很多寶寶小時候都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無論是崩潰大哭還是發脾氣,都會對情緒和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

雖然我們倡導要把壞情緒及時的發洩出去,避免心理問題的發生,但是讓寶寶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也是很重要的。

其實寶寶經常性表現出來的情緒就會逐漸形成他之後的性格表現,例如:寶寶想要一個玩具,不買就大哭,很多家長不知道該怎麼辦,這些情況都需要家長正確的處理才能對寶寶形成正確的引導。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家長可以採取的幾種辦法。

①轉移注意力

因為年齡小的寶寶容易被眼前的事物所吸引,所以,家長儘量的把對寶寶有誘惑力的東西放到寶寶看不到的地方。

比如:寶寶平時很喜歡穿裙子,但是冬天穿裙子擔心寶寶會著涼,那寶媽在給寶寶穿衣服之前,可以拿幾件寶媽想給寶寶穿的衣服,放到寶寶的面前,讓寶寶自己挑選。這樣寶寶的注意力會被眼前的物品所吸引,那麼寶寶也就不會發脾氣了。

②冷處理

對於寶寶提出的一些不可行的要求,寶媽不要因為寶寶的哭鬧就答應不合理要求,否則會讓寶寶覺得哭鬧很有用,以後也會使用這種方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家長面對這種情況要先告訴寶寶他提出的要求家長不可以滿足,如果告訴寶寶原因後,寶寶還是哭鬧那就先冷處理,不要著急去哄他,而是靜靜的陪著他,期間不要和寶寶說話,也不要呵斥他。

等到寶寶哭累了,不哭了。家長再去抱抱孩子,然後和他講道理,為什麼家長不能答應你剛才的要求。這樣的話,以後寶寶再遇到這種事情就不會再去大哭大鬧。

寶寶的情商和智商的發展都很重要,是需要從小就培養的。在培養過程中還是需要家長不斷的堅持與引導,相信寶寶會越來越聰明。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父母在孩子睡前常做2件事,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和情商
    閨蜜小林最近感到非常苦惱,因為她的孩子每天早上起床之後,情緒都不是特別的好,對去幼兒園這件事非常的抗拒,但無論小林怎麼詢問孩子,孩子都不願意和他進行交流。在他說完之後,其他有孩子的同事表示,小林應該是沒有和孩子進行正確的睡前交流,所以出現了這種問題。要知道孩子的睡前情緒,對孩子第二天的影響非常大。
  • 睡前1小時,堅持和孩子一起做3件事,提升記憶力,培養高情商
    現在社會帶來的壓力是越來越大,很多家長為了忙於工作,常常抱怨沒有時間去陪伴孩子。其實,家長平常是很忙,但總是有多餘的時間來陪伴孩子的,比如睡前就是陪伴孩子最好時機,特別是睡前1小時,更是與孩子交流的黃金時期。
  • 睡前家長對孩子做2件事,孩子記憶力好更聰明,而且情商還高
    許多父母都不知道,孩子一天的狀態與前一天晚上的睡眠情況有很大的關係。育兒專家王芳就做過一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如果父母給孩子做了正確的睡前陪伴,會讓孩子擁有更好的記憶力,而且經此陪伴的孩子情商往往比同齡人更高。那麼怎樣的睡前陪伴才是好的呢?只要做到以下兩點就是做到了好的睡前陪伴。
  • 孩子睡覺前1小時,父母每天堅持帶他做這3件事,孩子會更聰明
    聰明的家長絕對不會這麼做,因為他們知道睡前一小時對孩子極為重要,在這個時間你對孩子做什麼,將會影響到孩子的情商和智商。著名的央視主持人董卿,她曾在一次採訪中提到過,自己每天睡前一小時會雷打不動的閱讀。曾經有專家研究得出結論:「睡前一小時是教育孩子的黃金期,這段時間孩子大腦接受能力非常強,所以,這時候你對孩子做什麼,直接關乎到孩子的智商。」
  • 孩子睡覺前1小時,父母堅持帶他做這3件事,孩子更聰明
    在孩子睡前一小時,你家孩子都在做什麼?玩手機還是看電視?聰明的家長絕對不會怎麼做,因為他們知道睡前一小時對孩子極為寶貴,在這個時間你對孩子做什麼,將會影響到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她曾在一次採訪中提到過,自己每天睡前一小時會雷打不動的閱讀。曾有專家進行研究發現:「睡前一小時是教育孩子的黃金期,這段時間孩子大腦接受能力非常強,所以,這時候你對孩子做什麼,直接關乎到孩子智商。」
  • 孩子睡前的「黃金時間段」,家長常做這3件事,不僅聰明情商還高
    黃金時間段」,在孩子的睡前1小時,堅持帶著孩子做這3件事情,可以有效幫助孩子提高「雙商」,長大不僅聰明還情商高。1、睡前堅持進行情緒復盤,有利於提高孩子情商和幸福感正確引導孩子表達情緒,有助於提升孩子的情商。家長不妨利用孩子睡前的一小時,詢問孩子:「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你印象深刻?」
  • 孩子睡覺前1小時,父母堅持帶他做這3件事,孩子更聰明
    在孩子睡前一小時,你家孩子都在做什麼?玩手機還是看電視?聰明的家長絕對不會怎麼做,因為他們知道睡前一小時對孩子極為寶貴,在這個時間你對孩子做什麼,將會影響到孩子的情商和智商。著名的央視主持人董卿大家都知道吧?她曾在一次採訪中提到過,自己每天睡前一小時會雷打不動的閱讀。
  • 每天睡前為孩子做1件事,幫助開發右腦,提高記憶力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智商高,其實,人聰不聰明除了遺傳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後天對大腦的開發程度,根據研究,人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左腦主要負責邏輯思維,推理的方面,而右腦更多的傾向於藝術思維
  • 斯坦福教授:睡前跟孩子一起做這2件事,孩子的智商會遠超同齡人
    我們都知道想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需要父母的正確教導和堅持,根據兒童分析師發現,孩子的性格養成關鍵期是3-10歲,所以,要想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在這個階段就要好好的塑造和教育。現在很多的父母都忙於工作,在生完孩子之後將養育孩子的責任都放在了老一輩身上,家長本身陪孩子的時間就不是特別多,通常只有下班之後或者睡覺之前這兩段時間。
  • 睡前,家長堅持陪孩子做這「3件事」,不到2年孩子的變化明顯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相信很多孩子都喜歡聽父母講睡前故事,所以父母也買了很多繪本,每天睡前一小時,就講給孩子聽,睡前的這段時間,可以說是非常有利於增進親子交流和拉近親子關係。但是有時候父母講完故事了,孩子還不想睡還想接著聽;也有的孩子聽著聽著就睡著了,第二天就忘了講了什麼。寶媽群裡,有位寶媽分享了她的經驗,每天睡前一小時,堅持陪孩子閱讀、回顧一天的事情以及玩益智遊戲。從孩子6歲開始做起,不到2年,孩子的變化明顯。
  • 睡覺前1小時,常帶孩子做這2件事,不僅聰明還高情商,要堅持
    導讀:睡覺前1小時,常帶孩子做這2件事,不僅聰明還高情商,要堅持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睡覺前1小時,常帶孩子做這2件事,不僅聰明還高情商,要堅持!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睡前,家長堅持陪孩子做這「3件事」,不到2年孩子的變化明顯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相信很多孩子都喜歡聽父母講睡前故事,所以父母也買了很多繪本,每天睡前一小時,就講給孩子聽,睡前的這段時間,可以說是非常有利於增進親子交流和拉近親子關係。所以,為了將睡前一小時這段時間利用好,家長堅持陪孩子做這「3件事
  • 孩子睡覺前1小時,父母做好這2件事,娃長大不僅聰明還情商高
    再加上很多家庭為了生活都是雙職工,所以,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非常少,更別說教育孩子了,對此,很多育兒專家建議,如果你平常沒有時間高質量去陪伴孩子,就要利用好睡前時間,這段時間抓住比你做好早期啟蒙更加重要!
  • 孩子睡覺前1小時,家長堅持帶他做這3件事,孩子會更聰明
    而聰明的家長再忙也會珍惜孩子睡前1小時的「黃金親子時間」。經多項研究發現:睡前一小時是「黃金親子時間」,大腦的理解能力、記憶力、接受能力更強。入睡前的情緒、活動等也會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孩子睡覺前1小時,家長堅持帶他做這3件事,孩子會更聰明。陪孩子閱讀(提升語言能力)心理學教授尼古拉斯曾在《大腦皮層》雜誌上發文稱:睡前看書可提高記憶力。睡眠期間,大腦並沒有停止活動,而是不斷「回放」。
  • 家長睡前常做這3件事,孩子不僅記憶力好,還一天比一天聰明
    我們常常說高質量陪伴可以讓孩子快樂成長,其實,高質量陪伴並不是要求你每天都陪伴著孩子,而是利用好時間去做有意義的事情,尤其是睡前時間,這是跟孩子交流和互動最佳時期。如果父母能夠利用好睡前的時間,堅持陪孩子做以下3件事情,不僅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還能夠提高情商。
  • 想要增強孩子記憶力,家長只需在睡前做3件事,促進大腦發育
    但孩子無論在身體的生長和大腦的發育等方面都是離不開家長的,比如有的孩子老是背不下來課文,在學校也經常因此被老師批評,其實除了本身的理解問題以外,還與父母沒有注意培養孩子的記憶力有很大關係。對此,長期深耕於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領域的李玫瑾教授提議,想要增強孩子記憶力,家長只需在睡前做3件事,不僅可以促進大腦發育、提升孩子的記憶力,還有利於孩子的情商發展。
  • 睡前1小時是記憶高峰期,父母帶孩子做3件事,能開發大腦長智商
    ,是孩子一天記憶力的高峰期科學家曾針對人體睡眠情況做過研究,睡前一小時,是一天中記憶力最高峰的時期,在這個時候能接收到新鮮的刺激,可以牢牢記住。有些聰明的父母會好好利用這段時間,陪伴孩子去做一些積極而且有意義的方式來增加孩子的知識儲備和情緒管理,幫助他們提升智慧和情商。
  • 每天做好這4件事,孩子不僅僅記憶力好,頭腦也會更靈活
    著名教育家洪蘭就曾說過,孩子的神經元是可以後天生長發育的,常常鍛鍊,孩子的大腦發展就會導致發育的好。每天做好這4件事,孩子不僅僅記憶力好,頭腦也會更靈活2、讓孩子重複你的手勢孩子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可以利用這點來鍛鍊孩子的記憶。家長和孩子們可以花時間天天玩,「重複手勢」的遊戲。把寶寶的三個動作面前,無論是「數字」或「動物」圖像,然後可以讓孩子重複你的手勢。
  • 睡前經常對孩子做2件事,不但增強記憶力,還能培養「高情商」
    其實在幼兒時期,家長是可以抓住孩子的睡前的時間,這段時間做好2件事,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記憶力,還可以讓孩子情商越來越高。睡前經常對孩子做2件事,不但增強記憶力,還能培養「高情商」1.睡前講故事很多父母都很容易忽略對孩子的睡前教育,他們覺得這個時候孩子已經有了困意,所以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讓孩子先馬上睡覺,並不是去做其他的事情。可其實這個時候孩子的大腦正好處於放空狀態,如果對孩子進行記憶力培養的話,是會讓他們的記憶力迅速提升的。
  • 孩子睡覺前1小時,家長堅持帶他做這3件事,孩子會更聰明
    「從嬰兒期到兒童期,孩子人格形成的過程中,親子關係扮演著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日本心理學家·詫摩武俊很多父母都會為不陪孩子找藉口:「我白天工作那麼忙,哪有時間陪孩子?」所以很多孩子的睡前1小時不是看電視就是在玩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