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閱讀最投入的小說就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最打動我的是保爾與冬妮婭的美麗愛情。我始終認為,冬妮婭才是一個悲劇,她失去最寶貴的愛情。後來,我閱讀《平凡的世界》,我最投入的是孫少平與郝紅梅之間的愛情,因為那是最樸實,最真摯的感情。我從來沒有像看到這兩個那樣被他們的感情打動過。一個是我渴望得到的,一個是我有過相似經歷,感同身受。
對保爾柯察金,我覺得他在與冬妮婭戀愛的過程中,獲得了真正愛情,冬妮婭雖然與他不是同一個階級的,但是,她並沒有帶著自己階級所有的偏見來跟她戀愛,也沒有高高在上,頤指氣使,相反,他尊重保爾,維護保爾,真誠地,熱烈地愛著保爾。人世界能有這樣的一個姑娘來愛自己,那該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那時候我曾經想,保爾可以革命,可以為國家戰爭,但是他不能拒絕一個深愛他的姑娘的愛。冬妮婭是無辜的,也是不幸的,她是一個悲劇式的人物。她的悲劇就在於愛了一個不該愛的人,愛了一個不能愛的人。
保爾呢?其實,從整個作品來看,保爾一直愛著冬妮婭,後來,冬妮婭領著自己的老公碰到保爾,保爾一瞬間所產生的感情,是難以用語言表述的。整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之所以把這一段感情寫得那樣細緻,生動,可以說這是一種潛意識在作怪。說明這段戀愛留給他的印象太深刻,太難以忘懷了。
孫少平與郝紅梅的家庭都很貧困,貧困讓兩個人產生很深的自卑心理。應該說,孫少平的經歷是作家路遙人生經歷的一個縮影。他自尊,要強,有夢想,他的整個人生經歷都是一個不斷自我淨化的過程。生活逼迫,他輟學了,回到家裡,他不願意就那樣面朝黃土背朝天,他有一種要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的衝動。當他走出之後,外面也不是可以實現理想的地方。一個人,僅憑自己來打天下,那是不現實的。但是,孫少平有信念,意志堅定。雖然他苦悶過,失望過,但是,他心中的理想之火一直沒有熄滅過。
我不看好田曉霞和他的愛情,田曉霞是路遙的一個白日夢。她對孫少平的愛是超越自我的,超越社會的,也是一個理想化的人物。在現實生活中,他們之間是不可能的,她只不過是孫少平的一個夢想而已。所以,作者讓田曉霞因為一次意外事故而去世了。田曉霞的去世,也是孫少平理想的一種失落。最後,孫少平找了一個比他大,而且已經有了孩子的礦工的女人。我能夠理解孫少平的選擇。同情多於愛情,也許,正是因為孫少平的這種選擇,他的精神境界又有了一次新的升華。
本來,孫少平和郝紅梅的愛是具有堅實生活基礎的。郝紅梅拋棄孫少平,這是作為一個真正的人的正常的做法。孫少平雖然內心有點失落,但是,她更多的是傷感。傷感的不是郝紅梅拋棄了他,而是生活太現實,太無情。時代總是這樣,在不經意間,我們就會被時代裹挾著繼續往前走。也許我們還沒有意識到,我們就已經變得不像我們自己。我們在獲得一些東西的同時,我們也在丟失一些東西。
如果說,孫少平,保爾,或者郝紅梅,冬妮婭,儘管她們都是被時代的車輪所碾碎的,那麼,田小娥就是一個不能把握自己命運,無力回天,只能自我毀滅的人。她被嫁給比她大許多的男人做妾,大老婆的管教,是她得不到一個正常人的生活。她出軌了,她被攆出家門,跟著黑娃,本來可以安心過他們的小日子。但是,命運偏偏跟人開玩笑。深愛她的,她深愛的黑娃走了。留下他一個人,獨守空房。她又一次沒有掌控住自己的命運。她跟鹿子霖在一起了。
最後,她又因為報復,聽命於鹿子霖,去勾引白孝文,她得手了,她成了一隻破鞋。破鞋就破鞋。當他知道白孝文那樣愛她,她也深愛白孝文。因為愛,兩個人深深陷入墮落的深淵。白孝文墮落了,她墮落了。最後,死在鹿三手裡。田小娥毀滅了。她的悲劇是自己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是時代的悲劇。
愛情是美好的,但是,愛情又是現實的。我們可以超越我們自己,但是,我們不能超越我們所處的那個時代。有時候,看起來我們能夠把控自己的命運,但是,我們常常被時代的車輪所碾得粉碎。
重讀經典,帶給我們的是無限的感慨與思索。也留給我們無盡地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