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杜克夫人》:冬妮婭嫁給保爾之後會發生什麼?

2020-12-20 文學私秘

文/葛維屏

毛姆的作品中,總使人覺得婚姻是不可靠的。在《月亮和六便士》中,畫家一直的願望,就是脫離婚姻,後來對救了他一命的願意投懷送抱的女人,也是恩將仇報,始亂終棄,然後他隱居在荒僻的孤島上,胡亂地找了一個當地的女人,僅用於解決性的苦悶之用。在《刀鋒》中,我們同樣看到了一位帥氣的美國哥們,對進入婚姻殿堂採取消極迴避的態度,寧願去「晃膀子」浪跡天涯,一直遊走在家庭之外。

其實在讀了《克雷杜克夫人》之後才發現,毛姆並不是沒有描寫過婚姻裡的兩人生活會是怎麼樣。可以說,《克雷杜克夫人》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婚姻生活是如何從激情轉歸平淡再跌落到厭惡直到相互仇恨的最終結局,可以說是一部典型的婚姻失意教科書。

《克雷杜克夫人》是作者26歲時寫成的,是他的第四部長篇小說。不得不驚嘆毛姆的天才的對人性的認識與發現能力,在這部小說裡,毛姆對愛情與婚姻的世事洞明,可以說把愛情的走向與婚姻的進化過程中的每一個紋理都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克雷杜克夫人》的深刻之處,在於它忽視掉了所有的外在的幹擾因素,完全性地把愛情放置在一個封閉的純粹的環境裡予以展現。我們一般感知到的愛情,往往是生活抉擇的附屬品,我們通常看到的情況是,愛情往往附庸在政治理想之中,如果價值取向相同,愛情也就因運而生。這一點,我們可以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裡的人物情感取捨中鮮明地看到這一點。這一部小說中,保爾與冬妮亞的分歧,是因為他們的政治價值觀不同,他們的人生道路不同,必然會導致他們的愛情分道揚鑣。

而值得注意的是,《克雷杜克夫人》也是描寫了一個貴族小姐與家裡的佃戶之子之間的愛情關係,實際上,完全相當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裡保爾與冬妮亞的階級地位,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樣的小說,愛情只是人物的人生道路走向的一種折射物,政治上不同路,愛情也不會維持下去。而更多的情況下,比如中國的小說《青春之歌》中,愛情完全是從屬於政治的選擇的,如果政治上志同道合,愛情也就順理成章地發展起來。愛情完全成為政治正確的指南針與風向標。

在這樣的政治決定愛情的情況下,這類小說裡的愛情都不是純粹的,這種愛情,只是一種政治意識的圖解與說明,很難看到真正的由愛情主宰的婚姻是怎樣的一種流程。

而毛姆的《克雷杜克夫人》的意義,就在於它剔開了任何的政治性與價值觀的幹擾,完全讓愛情主導著婚姻的發展走向,而在這種情境下的愛情的駁離與衝突,才更能折射出愛情本質上的脆弱與乏力尷尬。

而之前毛姆為什麼並沒有得到我們的重視,是因為在強調政治環境的情境下,純粹愛情的生成與發展狀態,是被認為是愛情至上的價值觀,是被視著脫離社會實際的。

而毛姆的主要缺陷也由此產生,如認為毛姆缺乏對社會的複雜性的認識,只關注於人性的範疇,從而認為毛姆對社會的認識是有局限的。

然而,如果說政治性的圖解,意味著一種概念化的教條的話,那麼,毛姆在剔除了外在政治因素的加盟與幹擾之後,純粹沉浸在愛情的領域裡去探討婚姻的實質,反而帶來了另一種更為真實的切近人性真相的表述,能夠更容易給我們以普適性的共鳴。

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毛姆在他的作品過了一百年之後,還被後來者樂此不疲地翻箱倒櫃出來,成為暢銷書的熱門以及熱議的標的。

其實,我們可以同樣在錢鍾書的《圍城》的命運中看到與毛姆作品相似的接受路徑。《圍城》在寫作的年代,由於它撇除了時代特點,而專注於純粹的婚姻中的兩性較量,所以,在當時的政治風雲佔據社會主導地位的情況下,被認為是一種空乏無聊的作品,幾乎無人問津。而在政治外殼日漸淡化之後,人們能夠以更加平和的態度,去探討純粹的男女之間的婚姻的博弈,這樣便會在《圍城》中找到切近現實的一個經典範本,沒有政治環境的幹擾,反而使得小說具有了普適性的意義,誇張一點地說,就帶有了放之五湖四海而皆準的公理式的婚姻透視味道。

在《克雷杜克夫人》,伯莎愛上了家裡的佃戶之子,她打破階級壁壘,大膽地向這個鄉村青年示愛,他們的階級落差完全相當於保爾與冬妮亞,在英國的社會情境裡,沒有強烈的革命衝突,讓兩個人殘酷地面對命運選擇,所以,伯莎在如願以償地成為「克雷杜克夫人」之後,用不著去應對政治的風雲突變,而可以專注地一心去打理一個女人在愛情中必須面對的種種困窘。

然而,在最初的男歡女愛之後,伯莎與丈夫很快產生了觀念上的分歧。在伯莎的心目中,愛情是第一位的,而出身農家的丈夫,卻有著更為現實的生活準則,所以,每天伯莎都要求丈夫多給自己一點愛,一心只求「膩」著丈夫,最後讓丈夫煩不勝煩,奪路而走。實際上這反映了男女之間對愛的認知方式不同,女人企求在一個有愛的環境中,獲得純粹的愛的澆灌與滋潤,而男人還注重現實世界的生存與開拓,這便在男女之間第一次裂開了價值上的差異,埋伏下了日後冷戰不休的因子。

男人畢竟有著自己的社交圈,必須考慮著應對社會的各種關係,因此,克雷杜克在社交場合對其他女士的照應,成了伯莎再一次無法容忍的刺激。嬌小姐出身的她,希望丈夫只屬於自己,一旦與別的女士應酬交流,便痛哭流涕,傷心欲絕。

伯莎懷孕後,卻意外生下死嬰,精神一蹶不振,後來恢復正常,又再次對丈夫要求把愛全部奉獻給她。但丈夫有著自己的事業,忙於治理莊園,伯莎感到了不僅在情感上邊緣化,在家庭地位上也被旁置化了,於是她執意參與莊園的管理,與丈夫一語不合,發生了糾紛。這樣從對愛的索要無度到落空失望再到奮起反擊,有意挑釁丈夫的權威,她完美地與丈夫越離越遠,並且越來越覺得丈夫粗俗無禮,過去丈夫身上的鄉土氣息與純樸氣質,現在在無愛的目光審視下都成了粗鄙的標誌。一怒之下,她離開了丈夫,到了國外。

第一次逃離丈夫與家庭,時間久了,她的心裡又恢復了一點思念,但她重新回到家裡,發現丈夫又在忙於應酬,對自己不聞不問,再次觸摸到一個老問題,就是丈夫對自己漠不關心,於是,再次萌生失意,開始了第二次出走。這一次,她在海外遇到了一個風流倜儻的表親,差一點陷入了慾海之中不可自拔,當她再一次回來婚姻中之後,對丈夫已經徹底失望,而丈夫馬顛意外身亡,她在心裡絲毫沒有什麼傷心與痛楚,反而有一種解脫之感。

至此,一個女人對愛情的期待到失望的全部流程,便活靈活現地呈現出了全部的標配式的軌跡。在整個小說裡,沒有任何道德的因素,導致婚姻基礎的破滅,自始至終,伯莎的丈夫都表現出了他的樸實率直的本性,但是,他的這一同樣的性格,卻在伯莎這個貴小姐的心中,產生了從最初的喜歡演變成最終的厭惡的巨大逆轉,反映出一個女人對愛情的無度索取之後,導致了愛情達不到要求而衍生出層出不窮的矛盾,當初的所有優點,在日後生厭之後,都成了必欲棄之而後快的醜陋處。丈夫不懂得關愛她,她就認為丈夫一竅不通,在所有的領域都是一個傻子,甚至丈夫在政治領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她也覺得是不可思議,更加劇了她對丈夫的厭惡。愛情是一種謊言,愛情是一種眼瞎,在作者聚焦的純粹的沒有外來因素幹擾下的一對夫妻的情感風化過程中,我們看到了愛情經受不住歲月的考驗,經不住欲望的秤量。所以小說裡的伯莎的姑姑,像巴爾扎克筆下的看破紅塵的伏脫冷一樣,跳脫出滾滾紅塵之外,發出咒語式的對生活的點撥:「結婚畢竟是一種只有情慾才使其具有價值的風險。」(P44)後來她解釋道:「結婚是繁殖的本能」,雖然赤裸裸,但卻道明了愛情的真相。如果執著於愛情,把愛情置於它的本質意義之上,這樣的愛情,必定是走向熄滅,走向虛無。

《克雷杜克夫人》描寫了愛情的幻滅,它用一波三折的流線,展現了魯迅在《傷逝》中表現的愛情破滅的尷尬,作者在一種純粹由愛情主導的時空裡,寫出了愛情的無疾而終的自然規律。如果保爾與冬妮亞沒有遇到政治風雲對他們命運的裹脅,像《克雷杜克夫人》裡的貴族小姐與佃戶之子結合成一個婚姻的話,他們的未來命運會如何?雖然他們可能避開了現在沒有終成眷屬的悲劇,但在我們可以預測的在未來的純粹用愛情掌控的兩人世界裡會遭遇到怎樣的來自愛情的狙擊。這就是毛姆用他打造出的文學的模本告訴我們的答案。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個扮演「冬妮婭」的哈爾濱人走了,與「保爾」翻譯者高莽...
    中國第一個在話劇舞臺扮演 " 冬妮婭 " 的哈爾濱人孫杰女士於 2018 年 4 月 24 日 12 時在北京逝世 終年 92 歲,她是中國話劇舞臺上第一位在前蘇聯話劇《保爾 .她的另一個身份是話劇《保爾 . 柯察金》的首譯者高莽夫人。26 日上午 10 點 孫杰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文瑞廳舉行。這是 《新晚報》ZAKER 哈爾濱記者第一時間從赴京參加追悼會的《高莽畫傳》作者王宏波處獲悉的。
  • 《保爾·冬妮婭》重回蓉城 中外優秀劇目輪番展演「蓉城之秋」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李婷)去北上廣巡演近百場的優秀小劇場劇目《保爾·冬妮婭》又回來了!10月28日,小劇場話劇《保爾·冬妮婭》登上「蓉城之秋•2017年天府文化藝術節」的舞臺,200餘位現場觀眾跟著劇情追隨青春歲月裡理想與現實,堅持與抉擇。
  • 精品美文回放:劉小楓《記戀冬妮婭》(原汁原味)
    愛欲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處於什麼位置?它與那場革命的關係究竟怎樣?從一開始我就下意識地關心冬妮婭在革命中的位置。我老在想,為何作者要安排保爾與冬妮婭在冰天雪地裡意外重逢?在重逢中,保爾用革命意識的「粗魯」羞辱初戀情人的驚魂,說她變得「酸臭」,還佯裝不知站在冬妮婭身邊的男人是她丈夫。
  • 《原神》冬妮婭上線時間 冬妮婭什麼時候出
    冬妮婭作為公子達達利亞的妹妹,也是很受玩家們的喜愛,很多玩家都比較期待冬妮婭卡池的推出,那麼冬妮婭什麼時候會推出呢?下面就... 在《原神》這款遊戲中有著非常多的角色,而且在1.1版本中又新推出了許多的角色。
  • 保爾和冬妮婭:註定無緣的懵懂初戀
    自從來到湖畔之後,冬妮婭就喜歡上了這個安靜的地方,經常來到這裡讀書。一天,冬妮婭讀書時,發現有人在湖裡遊泳,直到保爾不小心踩落了石頭,砸到冬妮婭的書上,冬妮婭才知道原來剛才在湖裡遊泳的人就是保爾。這偶然的重逢讓保爾感到驚訝和難為情,他打算迅速離開,這個時候,冬妮婭卻邀請他一起聊一聊。
  • 我的冬妮婭--馮驥才
    一是冬妮婭晚上湖邊散步遇到遊泳的保爾。 二是保爾多年後車站遇到已成商人之婦的冬妮婭。 三是小說結尾,保爾等到了出版社的回信。 對於一個十六七歲的男生來說,這本幹革命的小說再革命,最好看的也是冬妮婭,那個熱情活潑富有同情心的俄羅斯少女。二 我打小靦腆,不愛說話,不願露面。家裡來了親戚客人,能躲就躲。過年照相,撒腿就跑。
  • 《原神》至冬國冬妮婭角色背景故事 冬妮婭怎麼樣
    導 讀 原神冬妮婭是1.1版本中常會見到的一個名字,在新版本預告PV、公子達達利亞的介紹中都會看到冬妮婭的身影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保爾和冬妮婭分手的三個原因
    小說讀完,我似乎明白了保爾與冬妮婭兩人分手的原因,我不再為他們沒有走到一起而感到惋惜。通過保爾與冬妮婭初識到感情破裂,再到保爾與達雅的在一起,我悟出了影響兩個人在一起的因素。他不再會為了冬妮婭去跳崖,他的生命要為了偉大的黨而獻身。他先歸於黨,然後擦屬於冬妮婭和其他親人,這就是他的成長以及變化。在小說中,保爾與冬妮婭見面,保爾帶著她去參加一個青年共產主義的會議。會議的人們都是穿著破爛,而冬妮婭穿的很華麗,富貴,這讓保爾很是不滿。
  • 經典重讀 從冬妮婭,郝紅梅,田小娥,三個女性的愛情結局看時代
    小時候,閱讀最投入的小說就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最打動我的是保爾與冬妮婭的美麗愛情。我始終認為,冬妮婭才是一個悲劇,她失去最寶貴的愛情。後來,我閱讀《平凡的世界》,我最投入的是孫少平與郝紅梅之間的愛情,因為那是最樸實,最真摯的感情。我從來沒有像看到這兩個那樣被他們的感情打動過。
  • 《原神》冬妮婭上線時間
    《原神》冬妮婭什麼時候上線呢?
  • 原神冬妮婭介紹 至冬國冬妮婭角色背景故事
    原神冬妮婭是1.1版本中常會見到的一個名字,在新版本預告PV、公子達達利亞的介紹中都會看到冬妮婭的身影。冬妮婭是誰?她和達達利亞是什麼關係?這就來了解下吧。1、冬妮婭是一位隸屬至冬國的角色,是新角色公子達達利亞的妹妹;2、至冬國是遊戲即將上線的新地圖,原型是俄羅斯,冰封雪山至冬;3、冬妮婭是一位兄控少女,她非常崇拜哥哥,並且圍著至冬國女皇和國家效力;4、預計冬妮婭會在至冬國上線之後推出,目前並無技能展示,是內測也沒出現過的新角色。
  • 尋找保爾:中國青年的《鋼鐵》往事
    賴莎在演講時也提到,小說裡的冬妮婭其實同樣有原型。現實裡的冬妮婭已經完成了改造,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教師,這讓臺下的中國學生感到振奮。 王蒙曾經在小說裡描述過上世紀50年代中學裡的場景。小學教師團支部的讀書會上,在場者討論保爾·柯察金的愛情問題。為什麼保爾一定要跟小資產階級背景的冬妮婭分手,最終跟達雅結合?結論是這體現了保爾的克制和犧牲。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如果把保爾放到今天,他還是無人能敵
    保爾柯察金自幼喪父,當過童工,在社會最底層飽受折磨和侮辱,受朱赫來的影響產生革命意識,後因救朱赫來而入獄,在獄中堅貞不屈,僥倖偷生.由哥哥阿爾焦姆和冬妮婭送走,奔赴戰場,參加紅軍。戰場上衝鋒在前,英勇作戰,頭部受傷,右眼失明。
  • 保爾為什麼是英雄?至少在反性侵上,他的確應該成為男人的楷模
    這部小說自然有它思想內涵上的主題意義,但是,從最基本的世俗的層面來講,撇開保爾身上加諸的意識形態概念,我們也會被他身上的直接的凡俗的價值觀所震撼,所吸引,所敬服。後來保爾參加紅軍,不能不說與他要剷除一切害人蟲的這種最初願望有關。五年之後,保爾戰鬥負傷,送入醫院,過去不得出賣肉體的弗羅霞成為醫院裡的護理員,喻示著保爾為之戰鬥的新時代也改變了她的過去。她對保爾的照顧,正象徵著一個曾經被汙辱過的生命,對保爾的人生選擇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