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什麼是主旋律

2020-12-25 人民網

原標題:什麼是主旋律

  艾青說,「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看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會讓人有這樣的感受。

  這是一部反映鄧小平歷史功績和歷史地位的大型連續劇作品,它不僅反映鄧小平個人的歷史功績和歷史地位,同時反映出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以來在科教、農業、軍事、外交、工業等各個領域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同時也折射出兩代人的思想變遷,可以說是一部極具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的主旋律作品。

  然而,在我的印象裡,過往的主旋律作品可謂不少,但有的流於形式和說教,有的難接地氣。新中國成立65年了,「文革」結束38年了,我們國家歷經幾次大變革,人們的思想也歷經了劇變。怎麼把革命歷史、把人物活動歷史變成人們喜歡的影視作品?特別是改革開放新時期,歷史跟我們這麼近,如何把它進行電視化處理,使之成為百姓喜歡愛看的主旋律作品?

  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是主旋律作品一次成功的嘗試。

  看這部電視片,也讓人想起看《列寧在1918》的感覺,它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故事片,而是超越了故事,成為一個歷史紀實片。那裡面展現的重大事件,像恢復高考、知青返城、就業問題,都是基於真實的史實,它代表了一個時代。如果你對「改革開放是怎麼來的」不了解,「那段歷史跟今天的青年到底有什麼關係?為什麼一直被反覆提起?」那麼,一定要看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

  在劇中,展現的1976~1984年那段歷史—— 生動自然地回答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文革」10年,人們的思想被禁錮束縛,整個中國都陷入不知何去何從的危機中,想過上好日子這樣基本的要求都被禁止被壓制。以「四五事件」為導火索,當時的年輕人開始反思,開始求索真正的中國之路。可是政策不允許,那麼怎麼辦?從群眾到中央,大家呼喚鄧小平復出主持工作。因為鄧小平曾經主持領導經濟工作,曾經讓人們看到發展看到希望。

  在粉碎「四人幫」後,為什麼要為蒙冤的老一代革命家平反?不只是出於革命的友誼,而是一次給予人們相信中央領導集體信心的建立。接著開展的圍繞突破「兩個凡是」的「真理標準的大討論」又是為什麼?因為,不從思想根源解放「文革」10年的束縛,又何來今後的發展……

  無疑,這是一部鄧小平的傳記片,不僅是在寫鄧小平和中國人民共同經歷的一個時代,同時還描寫了他的同事們、戰友們一批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還有人民群眾,所以,不是鄧小平一個人的歷史;這麼大的一個改革、一個變動,不是鄧小平一個人完成的。全劇中虛構的田志遠和夏默兩家人,以他們為核心的那條線索,站在群眾角度看待那些曾經影響每一個人的時代轉折,是以普通人視角勾勒大時代的命運。虛實兩條線索交錯並行,這在主旋律歷史人物傳記中也是創新的做法。兩條線在劇中渾然一體,大的政治政策折射在虛線人物身上,很自然,不生硬,看起來令人信服。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它忠實記錄下我們國家走過的足跡,也給我們未來的發展提供啟示。今天,中國的全面改革已進入深水區,牽一髮而動全身,是要敢於啃硬骨頭的關鍵時刻。改革再出發之際,再次走進中國改革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精神世界,重溫中國改革史上最輝煌的那些篇章,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有益的精神啟示,而且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改革在中國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相關焦點

  • "主旋律電視劇"到底是什麼?
    但是,給筆者的印象是,一些人們對「主旋律」似乎不感興趣,一聞「主旋律」似乎就反感。    「主旋律」是什麼?在去年11月召開的全國八次文代會上,胡總書記講到:關注人民命運,讚頌人民奮鬥,激勵人民前進,是我國進步文藝的優良傳統,必須始終堅持和大力發揚。
  • 當代中國的「主旋律」是什麼?
    2月份起至少8個月時間內,所有上星頻道(各衛視頻道)在黃金時段一律播出主旋律電視劇」的報導,仍然在網民和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比如,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我們就在爭論「歌頌與暴露」的問題,我們今天應該知道什麼是喜劇和悲劇了吧?諷刺和鞭撻假惡醜難道不是對真善美的肯定嗎?安排英雄與「好人」一個悲劇性結局,難道不可以激發人們的正義感和改良社會與人生的使命感嗎?又如,從上世紀60年代我們就辯論「題材決定論」,難道還不能認識到「怎麼寫」(表現什麼樣的價值觀)比「寫什麼」更重要嗎?
  • 心理學:隨便選一朵花,測你人生的主旋律是什麼
    心理學:隨便選一朵花,測你人生的主旋律是什麼ABD答案解析:A:你人生的主旋律是活著所以你從來不會虧待自己,你會盡情去享受生活,你也清楚不管好壞都是生活的衍生品,因此你從來不會去在意自己遇到什麼挫折,因為你知道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就是活著,然後享受生活中的好與壞,從某種角度看,你也非常豁達。B:你人生的主旋律是友情。
  • 2020主旋律電影啟示錄
    好強的主旋律 「新主旋律」是近兩年行業討論的熱頻詞,主旋律類型經過不斷地變革,早已不是刻板印象中的主旋律電影,「新主旋律」完全以市場需要的商業大片面貌異軍突起。尤其在今年,極度缺乏進口大片的情況下,主旋律大片撐起了一片天。
  • 扒主旋律轉換譜子
    >小編之前扒譜都是人工、耳朵去聽,去扒;這個問題小編上網找了好多軟體進行了各種嘗試後,終發現,終於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可以通過機器自動的扒出譜子來;方法1、上百度搜索你要的歌名+MIDI;大家不用管什麼叫
  • 主旋律好不好看,不在於是不是主旋律,取決於作品自身
    主旋律年年有,但好看的主旋律卻不常有。2020年底,《巡迴檢查組》《大江大河2》熱播了起來。毫無疑問,《巡迴檢查組》(原名《人民的正義》)的前作《人民的名義》,以及《大江大河2》的第一部都是佳作。而《人民的名義》的編劇周梅森,更是中國主旋律題材的扛鼎者,創作了一部又一部經典。《人民的名義》《絕對權力》 《國家公訴》 《至高利益》 《天下財富》 《中國製造》,這些只看名字就是主旋律題材的影視及小說,卻每一部都格外精彩,每一部都是佳作。這些作品的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作者,那就是周梅森。
  • 國科大理科生的文學遐思,中青報給了整版
    國科大理科生的文學遐思,中青報給了整版 2020-09-25 2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民藝評|大歌小寫 主旋律歌曲在新時期破題
    承載著時代精神和氣質的主旋律歌曲,最直接的呈現就是重大慶典活動和晚會上唱什麼歌、怎麼唱、什麼人在唱。主旋律歌曲中的重要板塊就是經典紅歌,此外就是時代的新作品。中國共產黨成立並帶領人民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一路走來唱的就是主旋律。當今演唱和聆聽主旋律歌曲成了大眾自發的社會文化現象。
  • 平臺寫作要弘揚主旋律,傳播真善美
    我的觀點是,寫作不僅追求高大上,還要弘揚主旋律,傳播真善美。唯有如此,才能寫出優秀的作品。靈魂的工程師要寫出高大上的作品,就必須把弘揚主旋律放在首位。弘揚主旋律是每一位寫作者最基本的職業操守,也是我們創作的努力方向。只有弘揚主旋律的優秀作品才能夠稱得上是高大上的作品,才能有效推動文化藝術的繁榮發展,也才能無愧於民族和偉大的新時代。
  • 2019年,中國電影的主旋律年
    可以說,主旋律的崛起,是結出的那顆果實,而中國電影的市場化和整體產業的發展,是果實成長的土壤和基礎。我們回望了一路走來主旋律所經歷的三個過程,可以肯定的是,主旋律商業片的變化和發展還遠沒有結束,這種獨有類型的前景依然廣闊。
  • 黃宏:主旋律不是不好看的代名詞 跟票房不衝突
    而對於主旋律作品創作,黃宏認為,真正主旋律的作品跟商業不衝突,主旋律不是不好看的代名詞。把宣傳變成藝術,觀眾接受起來會很願意。  真正主旋律的作品跟商業不衝突  新京報:你之前談到主旋律作品的創作,你覺得主旋律作品應該有哪些要素,才能更多地吸引到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
  • 吳波:什麼才是中國社會心態主旋律
    對於大多數國人而言,理性客觀、不卑不亢、積極奮進,才是當下中國社會心態的主旋律。中國一直是大國,擁有比較完整的民族發展歷史,大國的基因深深根植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腦海心田。在中華民族近代以前的歷史上,也從來不存在所謂民族自卑的問題,即使在近代以來民族危機深重、瀕臨絕境的狀態下,中國人也未曾完全喪失民族自信心。追根溯源,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浸入骨髓的民族精神。
  • 主旋律創作如何叩動青春心靈?
    主旋律創作如何叩動青春心靈?他認為,主旋律創作必須尊重多樣化,必須要有相當的市場因素。「我們要爭奪這塊市場,就必須尊重年輕人的審美習慣,讓他們接受,讓他們喜歡。要讓觀眾愉快地接受,確實是對主旋律創作者的考驗。」
  • 中青報追憶韓亞空難女孩引爭議 被斥獻媚領導
    《中國青年報》當天發布微博道歉:「行文確實不妥,中青報已刪除電子報裡的這一段,並誠懇接受所有的批評。」被領導關注,記者替遇難女孩「跳了起來」「如果她們在世,知道浙江省委組織部部長蔡奇在關注她倆,王琳佳也許會驚喜地睜大了眼睛,笑眯眯的,而葉夢圓也許不敢相信地跳了起來。」
  • 深圳原創主旋律歌曲精品迭出
    自1994年《春天的故事》開始,一批在全國唱得響、傳得開、留得住、時代性強的主旋律歌曲從深圳創作產生。這是深圳音樂創作多年來尤為突出的一個特點。」日前,著名作曲家、中國音協理事姚峰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深情說道。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以來,由深圳組織創作,以及由深圳本土文藝工作者自發創作的眾多帶有深圳印記的主旋律歌曲在全國範圍內得到廣泛傳唱,成為時代的精品佳作。
  • 中青報官方微博1.8萬人調查:近半數受訪者認為大學只決定奮鬥起點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中青報官方微博發起了「你覺得大學學校會決定未來的出路嗎」的調查,1.8萬微博用戶表達了自己對於大學與未來出路的看法。48.6%受訪者認為大學學校能決定奮鬥的起點在哪兒,33.8%的受訪者覺得比起上什麼大學,怎麼上大學更影響畢業出路,僅8.8%的受訪者認為大學學校直接決定未來出路。
  • 電視劇《追夢》探索主旋律題材市場化路徑
    此次研評會以「探索主旋律作品市場化路徑,謳歌經濟特區偉大實踐」為主題,與會領導、專家與該劇主創在總結《追夢》創作經驗的基礎上,探討了主旋律題材在當代的發展之路。  作為反映經濟特區建立與發展的文藝作品,《追夢》展現出了深圳建設者和第一代創業者在時代浪潮中追求夢想的熱血經歷。
  • 2020年主旋律劇集迎來爆發,多達24部劇待播|主旋律劇集|李雲亮|...
    點擊播放 GIF 0.1M據傳媒大眼了解,2020年至少24部不同類型的主旋律劇集待播,從各方面來看2020年將是主旋律題材劇集的爆發之年。來源:傳媒內參-傳媒大眼綜合2020年是重大題材規劃劇的出爐年,也是脫貧攻堅決勝年,從各方面來看將是主旋律題材劇集的爆發之年。據傳媒大眼了解,2020年至少有24部不同類型的主旋律劇集待播。其中,聚焦農村扶貧的劇集數量不乏。
  • 嚴鑫超:2019主旋律影片放異彩
    據介紹,在2019年國產影片中,主旋律影片精品迭出,創造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春節檔《流浪地球》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暑期檔《哪吒之魔童降世》實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激發了廣大觀眾強烈的愛國熱情。2019年,中國主旋律電影不斷奏響新的輝煌樂章,題材範圍不斷擴大。
  • 英語:穩定是主旋律
    筆者認為,保持穩定和延續性將會是今年英語試題的主旋律。其依據有二。   一、廣東省考試中心的有關負責人已明確表示:統一執行教育部頒布的《考試大綱》不改變。   二、自1999年廣東率先進行3+X高考模式改革以來,英語科歷年的考試說明(參照原國家教委1993年頒發的《全日制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初審稿)制定》)除個別地方有所變動外,基本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