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留學生為什麼成為了美國寄宿家庭的燙手山芋?

2021-02-10 中教華育高中交換生

大批中國小留學生蜂擁赴美,讓美國公立中學、教會學校敞開大門,大批小留中介、寄宿家庭應運而生,各地為中國小留學生量身定做的私立學校、國際學校更是雨後春筍。「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已不僅是中國父母自發或競爭所迫的心願,也成為美中兩國全民參與的另類教育。但是,這股銳不可擋的留學潮中有多少悲歡與沉浮的故事?

據《世界日報》報導,中國小留學生大批湧進美國南加州,各地寄宿家庭如雨後春筍。接收中國小留學生開闢寄宿家庭,近年一度成為南加不少華洋家庭的「肥水副業」,不過似乎愈來愈多寄宿家庭發現,生活形態與教育方式的落差,使他們對中國的「小皇帝」、「小皇后」們難以適從,曾經被許多家庭爭相競搶的「香餑餑」們,如今不少變成「燙手山芋」。

「八年前當聽說中國小留學生希望學習美國文化,希望來家住一段時間,我和先生二話不說,對中國小留學生們充滿期待」,天普市退休白人教師瑞塔表示,為歡迎中國學生,她和家人將自家房間收拾得一塵不染,每天變著花樣烹飪各種美式食品,「希望中國孩子不僅在異國他鄉學習美國文化,也減少思鄉煩擾」。

「但似乎不少中國孩子不大願意與人交流」,瑞塔表示,尤其是近年來的中國小留,「常常整天將自己關在房中」,她說,即便是大家同桌吃飯,她家小留學生也常常一言不發,「最後變成我們感覺就是陌生人住在家中,儘管彼此相處不短時間,還是相當陌生,感覺不是很舒服」。

但餐桌上惜言如金的小留學生,回到自己房裡卻口若懸河,「常常深夜兩、三點還聽到裡面歡聲笑語」,瑞塔說,她和先生商量再三,最後決定「我們不掙這錢了」。

「不舒服」的不僅是瑞塔一家。蒙特利公園市陳先生表示,因為太太長期賦閒在家,加上經不住國內當年老同學再三求情,從四年前開始將家中部分房間闢成「小留學生之家」,每人每月1,200元至1,500美元左右,算是家中收入不錯的副業。

「但你得忍受小留的生活習慣」,陳先生表示,「吃完飯不洗碗」,「頭髮掉一地不收拾」、「煮東西不看火」、「見面不打招呼」、「出門晚歸不通報」,他說,前後接待的小留學生將近十個,「奇怪的是不少小留學生生活習慣驚人相似」。

陳先生說,有次他太太從外面買菜回來,驚見爐頭上炒鍋已燒得黃煙直冒,鍋臺一塌糊塗,「如果不是早回一步,屋子恐怕都要燒著了!」小留學生後來承認,是自己放下麵條打電話忘記看火。陳太太忍不住批評,小留學生卻滿臉委屈的說:「我在家中從來不用做飯!」

哈岡近年接待不下十個中國小留學生的寄養家長朱太太表示,她感覺中國的孩子們不少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金枝玉葉」,她家的小留學生女孩,「床鋪地上全是東西,鞋子在床上也視而不見,如果大人不幫忙收拾,就這樣一直亂著」,孩子就在「垃圾堆」上玩計算機。更讓她難以忍受的是,小留學生和國內煲電話粥,作息時間也顛倒黑白。朱太太說,有次小留學生家長來洛,她婉轉表達「半夜不睡對孩子健康不好」,沒想到孩子媽媽答得爽快:由著她吧。朱太太表示,小留學生家長一副信任不多的樣子,讓她感覺特尷尬。

中國大批小留學生湧進南加州,寄宿家庭幾家歡樂幾家愁,離開父母羽翼的一些小留「無法無天」,曠課、逃學、深夜不歸,寄養父母不知如何是好。

「本來都是朋友幫忙,順便也增加一點家庭收入,但現在那點收入,還抵不上那份操心和擔憂。」

家住哈岡的邵太太三年前開始,幫忙大陸的大學同學照顧來美留學的未成年孩子,後來口耳相傳,大陸朋友的朋友、同學的同學相繼將自己的「小留學生」孩子送到邵家,幾年下來,邵太太心得一大堆,「憂多於安」。

「按照寄養家庭合同規定,孩子出門需經過寄養家長同意和安排,我們必須對孩子們的生活、學習、安全負責」,但現在,她這道封鎖線已全不管用,「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寄養父母說了算,是孩子說了算」。

邵太太家最近接待一個大陸17歲女孩,剛在東區一家高中入學不久,就認識一個同是來自大陸的小留學生,兩人很快陷入熱戀。

寄宿家庭聽聞風聲,禁止女孩晚上外出。沒想到女孩為避開驚動寄養家長,半夜裡從後院翻牆出去,因天黑牆高,不小心跌傷前額。寄養父母問她,她只說是不小心碰的。如果不是女孩後來跟一幫小留學生朋友神吹時說漏嘴自己的「遭遇」,寄養家庭可能永遠都會蒙在鼓裡。

煩惱的寄養家庭還遠不只邵太太一家。同住東區的劉太太和先生最近一年多次被寄養孩子就讀的學校找上門,請他們「務必對寄養孩子負責」,哭笑不得。

「我天天早上8時準時送他到學校門口」,但劉先生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常常前腳剛走,17歲的寄宿小留學生男孩後腳就被一名同在洛杉磯留學的孩子接走,上遊戲店、去KTV,或去其他小留學生家打麻將,有時幾個小留學生一起打計程車到South Coast Plaza海買。按學校規定,每位同學一學期請假不能超過十天,否則需出具醫師證明。但這也難不倒這位小留。他通過其他同學認識當地的一位華人醫師,「每次給60美元,換三天病假證明」。

「我們做寄養父母的,真是左右為難」,一位寄宿家庭太太表示,對小留學生的問題,不能不說,但說重了,或者孩子國內父母打電話來詢問,他們馬上會給你臉色看,好幾天不理你。

一位寄宿家庭家長表示,學校明文規定孩子不能抽菸,他們全家也從來沒人抽菸,但最近後院時常發現成堆的菸頭。詢問寄養小留學生,他剛開始不承認,最後居然回答說:「我爸都不管,你管得著嗎?」

一邊鞭長莫及,一邊無所適從,讓小留學生對親身父母和寄養家長,若即若離。

今年中國農曆新年,南加中國小留學生寄宿家庭曾驚爆「大陸爹媽找不到留美孩」,嚇得兩岸家長魂不守舍,最後卻發現是小留學生擅自飛回老家,因為「過年想家」,更因為「忍受不了美國生活」,不辭而別,不告而返,卻不敢面對父母和寄宿家庭。

核桃市張先生小年夜突然接到廣東老友徐先生電話,說是「寶貝女兒失蹤了」,「我們除夕給孩子打了不下20通電話,手機、學校、寄宿家庭,全都沒有」。活活一個16、17歲的孩子全然不知去向,嚇壞了全家。張先生也急得像熱鍋螞蟻,電話打遍洛城熟人,最後終於從一位友人得知:「前兩天她說想家要回去過年,我送她去的機場」。

兩、三個小時後,大陸老友再來電話,「孩子找到了」,老友告訴張先生,寶貝女兒確實獨自回了國,但擔心家人不同意,先斬後奏,到了家不敢見父母,只好除夕夜躲在自家車庫不上樓。「女兒還說受不了美國,不回去了」。

徐先生16歲的女兒去年秋天到南加留學,在聖塔芭芭拉一家教會高中就讀,同行的還有兩位也是廣東女孩。三個女孩同進同出,形影不離。不料兩個女孩去年寒假回家,本來說好假滿返校,卻臨時決定「不再去美國了」,「因為受不了天天讀聖經,天天三明治、炸雞和蔬菜色拉」。

無獨有偶,近年幫朋友接待過多位中國小留學生的陳太太表示,她認識的小留學生中,現在「差不多走了三分之一」,有點跌破眼鏡。

她年前幫忙一位大陸友人的孩子來美留學,進入哈岡威爾森高中就讀,按家長意願住進了一戶墨西哥人家。不久孩子卻打電話向她抱怨「墨西哥寄宿家庭洗澡不關門」。

陳太太表示,她認識的小留學生也有抱怨寄宿家庭管教太嚴,不輕易讓孩子出門。有次一個孩子多次打電話給她,請她幫忙周末接出去吃頓中餐解饞,她給寄宿家庭打電話說明情況,「但等到再想具體約時間帶孩子出來,監護人再不接聽電話」。

寄養家庭的嚴格和一些小留學生從小養成的寬鬆,似有很大落差,陳太太表示,她朋友過來留學的孩子中不少人來自富裕人家,「有次我去機場接孩子,下來的兩個全身都是名牌」,陳太太說,一個女孩的行李包,大、中、小全套都是大牌子。不少小留學生寒假暑假更是一定回國,「買機票時,價格連問都不問一下」。

但小留學生中「一肚子苦水」的也不少。

「我來美國三年,沒交到一個知心好友」。來自深圳的陳同學表示,他來美國時已是高中一年級,直接對接進入這裡的十年級,「本地學生都開始衝刺大學」,根本沒人注意他這個外國學生。「我們這些外來人,自然只有小圈子」。

語言自己摸索,文化自己適應,連飲食都不能隨心所欲,而比「小圈子」更無奈的是「中國小留」的標籤。陳同學表示,他的班上大多數都是來自中國的國際學生,本地學生雖是少數,但「從他們的眼神和言談中可以看出,他們根本看不起我們這些小留學生」。

「FOB(Fresh of boat)」已不是第一次聽到,陳同學表示,有次他聽到一幫本地同學正在討論中國小留學生,「很有錢,但很傻」。陳同學表示,他身邊確實有很多小留學生「花錢如流水」,而他隻身一人來美留學,父母雖經商有成,但自己「每月的零花錢不超過150美元」。

但不管自己多努力,都感覺很難摘掉這個「有錢而傻」的標籤,「挺難過的」。

不到16歲即來美留學的另一位陳同學表示,離開父母異國求學的最大挑戰不是學業和語言,而是生活環境。「當你感覺無法改變的時候,很難過」。

陳同學表示,她居住的寄宿家庭,是一對大陸和臺灣夫婦開辦的「小留學生之家」。除了主人一家四口,還有她和另外一位留學生,外加五隻狗狗。

由於主人對狗狗寵愛有加,「我們吃飯狗狗就在腳邊轉悠」,滿屋的狗味和狗毛,對從來沒有養過寵物的小留學生是個不小的挑戰。

「最難過的是吃『大鍋飯、大鍋菜』」,陳同學解釋,寄宿家庭經常幾個菜煮上幾大鍋,「每天加熱後再吃」,「常常三、四天吃不完,不吃完主人不做新菜,我們只能繼續吃舊菜」。

(文章來自:美國高中留學)

相關焦點

  • 重磅:美國各院校畢校,中國留學生寄宿家庭安置計劃
    受疫情影響,包括哈佛大學和MIT的多所美國高校改為線上授課,要求學生春假後先不要返校,部分學校要求在宿舍居住的學生數日內搬離。  面對海外疫情擴散的形勢,在美中國留學生的安全時刻牽動著國內家長的心。小留之家及時制定了首批波士頓地區並會擴展至全美的寄宿家庭安置計劃。幫助有住宿需求的海外學子匹配合適的寄宿家庭。小留之家,超過15年的留學生監管經驗,自2012年通過CSIET認證。
  • 美國寄宿家庭接待小留學生 未經法院程序權責有限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11月13日電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導,父母若將不滿18歲的孩子送到美國讀書時通常會找寄宿家庭,有家長認為送到你家住,就要負全責。南加州的律師表示,「Home爸Home媽」如果沒有正式籤字成為孩子的法律監護人,則不需要對孩子的行為負責,一般的寄宿家庭與家長籤署委託書,照顧孩子起居生活,只是學校監護人,非法律監護人。成為正式的法律監護人申請過程繁瑣,收費也高出很多。亞凱迪亞居民陳先生長期照顧到美國讀書的小留學生。
  • 美國留學生選擇寄宿家庭的好處有哪些?優弗留學分享
    美國留學選擇寄宿家庭的好處有哪些?優弗留學分享。在美國,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家庭向美國留學生敞開家門,提供住宿,也就是成為寄宿家庭,而對於美國留學生來說,寄宿家庭能夠為自己提供哪些好處呢?日常生活經驗寄宿家庭的特別之處在於,留學生們可以每天都和房東生活在一起,在房東的帶領下,留學生能夠親身加入到美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比如說參加聚會、慶祝節日等等。
  • 華媒:中國小留學生難伺候 美寄宿家庭難以適從(2)
    原標題:華媒:中國小留學生難伺候 美寄宿家庭難以適從小留學生:文化加飲食 現實落差大今年中國農曆新年,南加中國小留學生寄宿家庭曾驚爆「大陸爹媽找不到留美孩」,嚇得兩岸家長魂不守舍,最後卻發現是小留學生擅自飛回老家,因為「過年想家」,更因為「忍受不了美國生活」,不辭而別,不告而返
  • 中國留學生,你真的了解西方的寄宿家庭嗎?
    小小年紀獨自到海外學習,是對學生們獨立能力的很好鍛鍊,但同時也是個不小的挑戰。因為小留學生們缺乏生活經驗,所以除了進入提供住宿的寄宿學校之外,寄宿家庭成了很多小留學生和家長的首選。和寄宿媽媽/寄宿爸爸生活在一起,學生既能增強英語能力,又能感受到加拿大文化,順利適應加拿大生活和習俗。
  • 明言丨墨西哥拋給美國的又一個「燙手山芋」?
    看過美國電影《邊境殺手》(Sicario)的朋友,可能都記得電影裡美國特工大戰墨西哥販毒集團的「硬核」場景。多年來,美國特工在墨西哥境內開展執法行動擁有著極大的自由度。然而,不久的將來,這種特權或將受到不小的限制。 墨西哥總統洛佩斯日前向參議院提交了關於修改《國家安全法》的草案,將加強對外國特工在墨西哥行動的限制,並將取消其外交豁免權。 在12月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洛佩斯強調此舉是為填補墨西哥法律的空白,規範在墨外國特工人員的行為。
  • 出國留學該不該選擇美國寄宿家庭?該選擇什麼樣的寄宿家庭?
    1.美國寄宿家庭分為幾種?   美國的寄宿家庭各種各樣,他們選擇成為寄宿家庭的原因也不盡相同。   有的寄宿家庭因為沒有子女,退休後晚年生活無聊想讓留學生為家裡增添些生氣。這種寄宿家庭大多家境不錯,對待寄宿的學生也比較上心。   有的家庭是想接觸一些外國人,學習一些外國文化。
  • 中國留學生該如何選擇寄宿家庭?
    與寄宿家庭參加體育活動· 家庭經濟狀況屬於美國中上階層,大多數為學校老師,醫生,律師或商界精英,有大型或優良的居住環境,居住社區治安良好。與寄宿家庭合影選擇寄宿家庭的好處:· 美國的家庭大多數把寄宿外國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
  • 美國波士頓寄宿家庭 美國寄宿家庭房源分享
    小留之家今日為大家分享的美國寄宿家庭房源位于波士頓地區,是一個非常溫馨的小家庭,下面為大家介紹詳細信息。主人信息:住家的職業是汽車評估師,喜歡跳舞,做飯,園藝和電影。同時也喜歡旅遊,去過歐洲和南美的很多地方。很高興能有國際的學生入住家中。
  • 留學生住美國寄宿家庭要注意哪些
    對於許多初去美國留學的孩子們來講,住寄宿家庭是一門留學前的必讀工作,美國寄宿家庭有什麼要求,到了美國那邊留學生住美國寄宿家庭要注意哪些,這些問題都是比較重要的,下面小留之家為大家介紹下和美國人相處的一些注意事項。
  • 敢接「燙手山芋」
    許海兵  在日常工作中,人們習慣於把那些矛盾突出、情況複雜、解決難度大、處理起來費力的問題比作「燙手山芋」。對於這類問題,一些人的態度是敬而遠之、被動應付。  當前,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任務十分艱巨,錯綜複雜的發展形勢、不可得兼的兩難問題、難以預測的風險挑戰,無一不遇到「燙手山芋」,無不考驗著黨員幹部的意志、智慧和勇氣。
  • 敢接善接「燙手山芋」
    滾燙的熱山芋肉質鬆軟,捧在手裡燙手,咬一口燙嘴,丟掉又可惜。現實生活中,人們習慣於把棘手的問題稱作是「燙手山芋」。
  • 外國留學生「吼破嗓」也難找中國寄宿家庭
    留學生的求租要求不算高,但半個月來少人問津。對此,山東大學(威海)文化傳播學院邵文利教授表示,現代中國是由農耕文明衍變而來,鄉土意識濃厚,追求穩定,對於歐美較為流行的寄宿家庭,廣大市民改變觀念還需要一定的時日。
  • 澳大利亞後悔了,龍蝦成為了燙手山芋,真是牆頭草
    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中國的這一片龐大市場已經幫助了很多的國家,解決了他們比較棘手的問題,比如說農產品的滯銷,或者是水果的滯銷,還有小龍蝦的滯銷等等。也不得不說在和食物有關的方面,我們中國的吃貨所展現出來的威力是巨大無比的。
  • 選擇留學美國高中,寄宿家庭怎麼選?
    對待年紀小的寄宿學生,寄宿家庭願意提供飲食和上下學交通。不僅是中國學生會住寄宿家庭,很多其他國家的國際學生也願意住寄宿家庭,甚至他們的嘗試,要早於中國學生很多。為什麼選擇寄宿家庭?全美2萬7千多所私立學校中,走讀學校佔90%。也就是說,走讀學校是美國私立學校的主體。
  • 「燙手山芋」被控非法入境
    綜合新華社電美國政府19日以非法入境為由,對涉嫌於1976年製造古巴航空公司客機爆炸慘案的波薩達正式提起指控。此舉意味著這位受到古巴和委內瑞拉兩國通緝的恐怖嫌疑人可能會被驅逐到他國。  非法入境  美國入境和海關執法局在一份聲明中說:「入境和海關執法局指控波薩達先生未經審查進入美國,違反了《移民和國籍法案》。」現年77歲的波薩達出生於古巴,涉嫌犯下多宗恐怖大案,並曾為美國中央情報局效力。以他為首的恐怖團夥1976年炸毀了古巴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機,導致機上73人喪生。1985年,他在接受委檢察機構審訊時越獄逃跑。
  • 燙手山芋要敢拿
    原標題:燙手山芋要敢拿常人說,燙手山芋不能拿。但對於離群眾近、離民生近、離矛盾近的省信訪局接訪一處黨支部,對燙手山芋,他們敢於拿、善於拿。近幾年來,該支部推動了一大批信訪問題的處理,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省委省政府的肯定。2014年,該支部被省直機關工委評為「省直十佳文明服務窗口單位」;今年,又被省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 留學生必知!美國寄宿家庭申請的一些事
    去美國留學住宿問題一直是同學們和家長比較關心的問題。在通常情況下,寄宿家庭是針對18歲以下的高中生而提供。國際學生申請寄宿家庭,往往通過以下兩種方式:﹙1﹚ 直接申請:通過學校的官網、國際學生辦公室或者住宿部,查詢寄宿家庭的相關信息,並完成申請。申請內容和本科類似,可仿照本科申請住宿部分。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多接幾回燙手山芋
    東漢名臣虞詡受命到叛亂之地任職,朋友們都為他感到擔憂,因為這顯然是塊燙手山芋。虞詡卻笑答:「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臣之職也。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這種迎難而上、敢於擔當的精神氣質,在今天也有現實意義。
  • 「甩掉燙手山芋」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甩掉燙手山芋,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drop sb/sth like a hot potato 立即擺脫,馬上放棄, 甩掉燙手山芋He dropped當他意識到這個計劃的代價後立即就放棄了這個燙手的山芋。We dropped our renovation plans like a hot potato after finding out how much the job would c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