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寄宿家庭接待小留學生 未經法院程序權責有限

2020-12-13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11月13日電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導,父母若將不滿18歲的孩子送到美國讀書時通常會找寄宿家庭,有家長認為送到你家住,就要負全責。南加州的律師表示,「Home爸Home媽」如果沒有正式籤字成為孩子的法律監護人,則不需要對孩子的行為負責,一般的寄宿家庭與家長籤署委託書,照顧孩子起居生活,只是學校監護人,非法律監護人。成為正式的法律監護人申請過程繁瑣,收費也高出很多。

亞凱迪亞居民陳先生長期照顧到美國讀書的小留學生。他表示,自己和妻子盡心照顧這些小留學生,但畢竟我們不是法律監護人,無權要求孩子的行為,同時每個孩子的性格和適應的情況不一樣。面對一些家長責怪「我兒子晚上10點不回家是怎麼回事」,他也很無奈。

洛杉磯有約20%的專業寄宿家庭是具有法律監管權力的,這樣的寄宿家庭收費高出很多。

律師介紹,要申請成為法律監管人不僅需要到法院申請,經過無罪背景調查,還要接受社會工作人員的面試,先經過法院批准,然後寄養家庭與小留學生父母達成協議後,正式成為小孩的法律監管人。

小留學生的法律監護人意味著寄養家庭具有和父母一樣的權利,並對孩子的行為負有法律責任。

孩子在外面闖禍,是要擔當責任的,大到法律責任,小到學生逃課或者學校有紀律問題,需要到學校被問責的責任,但由於申請過程繁瑣,花費的時間一般在兩個月以上。

普通寄宿家庭通常只要與父母達成協議,籤署委託書,得到學區同意,就可以成為學生在學校的監護人,一般父母會在協議裡添加一些條款。

例如希望寄養家庭每個星期會向家長報告小孩的學習和外出情況,也會叮囑小孩定期和家人視頻,並且承諾與小孩更多地交流和溝通等。

相關焦點

  • 留學生住美國寄宿家庭要注意哪些
    對於許多初去美國留學的孩子們來講,住寄宿家庭是一門留學前的必讀工作,美國寄宿家庭有什麼要求,到了美國那邊留學生住美國寄宿家庭要注意哪些,這些問題都是比較重要的,下面小留之家為大家介紹下和美國人相處的一些注意事項。
  • 美國留學生選擇寄宿家庭的好處有哪些?優弗留學分享
    美國留學選擇寄宿家庭的好處有哪些?優弗留學分享。在美國,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家庭向美國留學生敞開家門,提供住宿,也就是成為寄宿家庭,而對於美國留學生來說,寄宿家庭能夠為自己提供哪些好處呢?日常生活經驗寄宿家庭的特別之處在於,留學生們可以每天都和房東生活在一起,在房東的帶領下,留學生能夠親身加入到美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比如說參加聚會、慶祝節日等等。
  • 中國小留學生為什麼成為了美國寄宿家庭的燙手山芋?
    大批中國小留學生蜂擁赴美,讓美國公立中學、教會學校敞開大門,大批小留中介、寄宿家庭應運而生,各地為中國小留學生量身定做的私立學校、國際學校更是雨後春筍
  • 留學生必知!美國寄宿家庭申請的一些事
    去美國留學住宿問題一直是同學們和家長比較關心的問題。在通常情況下,寄宿家庭是針對18歲以下的高中生而提供。國際學生申請寄宿家庭,往往通過以下兩種方式:﹙1﹚ 直接申請:通過學校的官網、國際學生辦公室或者住宿部,查詢寄宿家庭的相關信息,並完成申請。申請內容和本科類似,可仿照本科申請住宿部分。
  • 重磅:美國各院校畢校,中國留學生寄宿家庭安置計劃
    受疫情影響,包括哈佛大學和MIT的多所美國高校改為線上授課,要求學生春假後先不要返校,部分學校要求在宿舍居住的學生數日內搬離。  面對海外疫情擴散的形勢,在美中國留學生的安全時刻牽動著國內家長的心。小留之家及時制定了首批波士頓地區並會擴展至全美的寄宿家庭安置計劃。幫助有住宿需求的海外學子匹配合適的寄宿家庭。小留之家,超過15年的留學生監管經驗,自2012年通過CSIET認證。
  • 美國波士頓寄宿家庭 美國寄宿家庭房源分享
    小留之家今日為大家分享的美國寄宿家庭房源位于波士頓地區,是一個非常溫馨的小家庭,下面為大家介紹詳細信息。主人信息:住家的職業是汽車評估師,喜歡跳舞,做飯,園藝和電影。同時也喜歡旅遊,去過歐洲和南美的很多地方。很高興能有國際的學生入住家中。
  • 出國留學該不該選擇美國寄宿家庭?該選擇什麼樣的寄宿家庭?
    對於大多數選擇美國高中留學的學生家庭來說,父母能前往陪同的是極少數,不僅要花費大量的精力物力財力,也可能無形中為孩子增加相當大的心理壓力。所以,大部分的家長都會選擇美國寄宿家庭或者送孩子前往寄宿制高中。那麼,美國寄宿家庭都是怎樣的呢?值不值得選呢?該選擇什麼樣的寄宿家庭呢?
  • 美國高中留學住寄宿家庭 留學美國如何選擇寄宿家庭
    留學美國對於一些首次留學的低齡兒童而言,寄宿家庭比較陌生,由於大多數學生為走讀生,所以住寄宿家庭是首選,但對於從未接觸過寄宿家庭的高中生來講該怎麼選擇寄宿家庭成了一大難點,美國高中留學住寄宿家庭如何選擇比較好?該從哪些方面做出選擇呢,下面本文為大家做出介紹。
  • 寄宿家庭——留學生在異國的家
    作為一名留學生,寄宿家庭是尤為重要的一部分,留學初期寄宿家庭給予每個人的幫助都是不一樣的,今天就介紹一下加拿大的寄宿家庭---homestay。加拿大的寄宿家庭大多數都是以當地人居民為主,那麼怎樣才符合學校寄宿家庭的要求呢?首先,寄宿家庭要到社區所屬學校進行申請,之後學校會有專人上門進行實地考察。
  • 中國留學生該如何選擇寄宿家庭?
    與寄宿家庭參加體育活動· 家庭經濟狀況屬於美國中上階層,大多數為學校老師,醫生,律師或商界精英,有大型或優良的居住環境,居住社區治安良好。與寄宿家庭合影選擇寄宿家庭的好處:· 美國的家庭大多數把寄宿外國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
  • 全面解讀美國寄宿家庭
    不管是本身美國國內未成年還是國際未成年的學生,他們安全都是在美國家庭,學校,社會,是會被視大於天的一件事情;第三,美國是車輪子上的國家,未成年人是不能開車獨自出行的。所以,基本上是在家庭、學校和經常在主動或者被動的成人陪伴下活動,客觀條件也造就了安全的環境。   現在回想起剛做走讀學校的那幾年,孩子們去住寄宿家庭,好像更簡單,也更容易挑選。
  • 住美國寄宿家庭與住家相處那些事兒
    初到美國的留學生們,到新的家庭環境中和美國住家主人相處很關鍵,和美國陌生的家庭相處有很多地方都不知道怎麼做,為此,住美國寄宿家庭與住家相處那些事兒,小留之家老師針對一些相處注意事項進行了整理,下文大家詳細介紹。
  • 選擇留學美國高中,寄宿家庭怎麼選?
    美國高中留學,如果選擇走讀中學,就需要住在寄宿家庭,所以選擇一個滿意的寄宿家庭就非常必要。在國外除了學校老師和同學,孩子接觸最多就是寄宿家庭的成員,而寄宿家庭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那麼問題來了,寄宿家庭到底該怎麼選呢?什麼是寄宿家庭?
  • 美國留學|與寄宿家庭共同生活的好處是什麼?
    讓我們來看看在美國留學選擇與寄宿家庭共同生活的主要好處。1. 語言學習學習另一種語言的最佳方式是完全融入語言環境當中。在課堂上,學生說話的機會較少,自然對話的機會也少於在家裡。寄宿家庭有義務給您提供真實的溝通場景,如果您的發音不清楚,您有機會再試一次,直到您足夠理解清楚為止。
  • 重磅來襲去美國留學寄宿家庭一年的費用開銷
    許多朋友初次接觸到留學對留學寄宿家庭費用這塊不是很了解也不是很明白,寄宿家庭是指留學生寄住在美國當地的一些家庭,學生單獨住一間臥室,學生的飲食起居和家庭成員中一樣,說到這裡相信很多人都比較興奮激動吧,和美國本土人一起生活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體驗,那麼這種美國留學寄宿家庭一年費用開銷大嗎
  • 初高中留學生選擇寄宿家庭的思路(上)
    寄宿家庭對於一位初高中留學生來說,是能否順利完成學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留學生的生活穩定下來,才有可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業中去,而如果頻繁更換寄宿家庭,心是靜不下來的。我女兒這幾年的狀態越來越好,與有個非常穩定的寄宿家庭密切相關,我曾經提到過怎樣與寄宿家庭的友好相處,今天繼續分享一些幫助初高中留學生尋找適合寄宿家庭的思路。
  • 住在美國寄宿家庭,你必須知道的三件事情
    美國留學有三個主要的住宿選擇,即學校宿舍,校外租房和寄宿家庭。其中寄宿家庭受到很多留學生的喜愛,因為這十分有助於他們更快融入美國生活。立思辰留學將在這裡大家介紹美國寄宿家庭費用信息,請看。
  • 接收國際生的寄宿收益如何?多倫多寄宿家庭這樣說
    接踵而來的一個現象是留學生的年齡開始變得越來越小,前年大火的電視劇《小別離》完美的詮釋了這一現象和趨勢。越來越多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儘早融入西方環境,當孩子小學畢業後就送出去國外留學。中國家庭選擇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會比較多,很多國家都要求學生在未滿18周歲以前不能申請住校,同時需要有監護人,這也就推動了這些國家寄宿家庭產業的出現和繁榮。很多送孩子出國留學並且需要找寄宿家庭的中國父母都了解,孩子出國留學除了學習的開支外生活的開支也很大,像美國寄宿家庭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價格自然也不一樣,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 招募志願家庭接待寄宿留學生 接待家庭得補助
    國外流行多年的學生家庭寄宿方式將在本市興起。北京市國際教育交流中心日前正式啟動「國際志願家庭項目」。明年寒假,首批100個來自國外的中學生將走進北京人家,感受純正的中國生活。學生家庭寄宿是留學生在國外留學期間一種重要的居住和生活方式,即通過短期或長期居住在當地人家庭來解決食宿問題、提高外語水平、了解外國文化。
  • 外國留學生「吼破嗓」也難找中國寄宿家庭
    留學生的求租要求不算高,但半個月來少人問津。對此,山東大學(威海)文化傳播學院邵文利教授表示,現代中國是由農耕文明衍變而來,鄉土意識濃厚,追求穩定,對於歐美較為流行的寄宿家庭,廣大市民改變觀念還需要一定的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