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號顯示大國威儀,外媒評價中國為「全球重要海軍力量」

2020-12-23 老特有話說

最近一系列的軍演海上「肌肉秀」可謂是讓遼寧號出盡了風頭!4月23日,是人民海軍成立紀念日,連日來,遼寧編隊航行一路,訓練一路,對抗一路,開展遠海實兵對抗演練,在遠海大洋慶祝人民海軍69歲生日。鐵流滾滾,駛向深藍。這讓遼寧號再一次頻頻被提及被誇獎,成為這一段時間最有說點的熱度話題。

下面兵哥就好好給大家講一講我國著一大國重器。

遼寧號航空母艦,簡稱「遼寧艦」,舷號16,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艘可以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前身是蘇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次艦瓦良格號,改裝後中國將其稱為001型航空母艦。

80年代中後期,瓦良格號於烏克蘭建造時遭逢蘇聯解體,建造工程中斷,完成度68%。1999年,中國購買了瓦良格號,於2002年3月4日抵達大連港。2005年4月26日,開始由中國海軍繼續建造改進。解放軍的目標是對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艦進行更改製造,及將其用於科研、實驗及訓練用途。2012年9月25日,正式更名遼寧號,交付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2013年11月,遼寧艦從青島赴中國南海展開為期47天的海上綜合演練,期間中國海軍以遼寧號航空母艦為主編組了大型遠洋航空母艦戰鬥群,戰鬥群編列近20艘各類艦艇。這是自冷戰結束以來除美國海軍外西太平洋地區最大的單國海上兵力集結演練,亦標誌著遼寧號航空母艦開始具備海上編隊戰鬥群能力。

遼寧艦原始設計是定義為一種大型航空巡洋艦,作為航空母艦的同時也擔負著戰鬥巡洋艦功能(見下文歷史沿革目錄下蘇聯海軍軍事思想部分),因此它原來安裝有12枚P-700「花崗巖」(北約代號:SS-N-19「海難」)長程反艦飛彈發射系統和諸多武裝。中國購入該艦後,在後期的改造工程中拆除了反艦飛彈發射裝置,並且改裝以適合其它用途。艦尾兩側各配置1座1130近防炮,1座18聯裝紅旗-10防空飛彈發射裝置,1座24管幹擾彈發射裝置,1座12管反潛火箭發射裝置;在艦首右側配有1座近防炮;左側配有1座18聯裝紅旗-10防空飛彈發射裝置。

遠海大洋組織航母編隊實戰化訓練,有利於提高對航母編隊作戰運用的研究,有利於提高編隊各要素的有機協同,推動海軍航母編隊體系作戰能力的生成和提高,更好地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發揮積極作用。因此有計劃的組織海上部隊的常規軍事訓練有利於提升海軍的戰鬥力,以高強度和高難度的實兵對抗訓練,檢驗和提升航母編隊體系作戰能力。

以遼寧號為核心的航母戰鬥群,綜合作戰能力將會出現質的飛躍。它的主要活動範圍應該是處於第一至第二島鏈之間,進可攻,退可守,將能對本國利益區進行有效保護,同時對周邊國家和地區產生一定程度的威懾作用。

最後,兵哥覺得吧,遼寧艦是不斷壯大的中國海軍的驕傲。而且中國走在強軍路上,已經下定決心要成為全球一支重要的海軍力量,尤其在太平洋,因此中國以後勢必會有建造更多的航母,在不久的未來中國將成「全球重要海軍力量」。

相關焦點

  • 外媒為何覺得遼寧艦比不過俄航母?客觀對待他人評價
    航母是海軍的重要裝備,更是艦隊的靈魂所在,現在中國已經擁有了兩艘航母,另外第三艘航母也正在建造,中國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航母發展到這種地步,也是讓無數國人欣喜又驕傲。而我們的鄰國俄羅斯在航母領域似乎沒取得什麼發展,現在也僅有1艘航母正在服役,之前還經歷過幾次大修。
  • 彰顯大國威儀大國風範大國氣度
    彰顯大國威儀大國風範大國氣度   ①6月6日,在歡迎儀式上拍攝的女兵方陣。三軍儀仗隊中首次增加女兵方陣是此次改革的一大亮點。
  • 軍事記者眼中的中國海軍崛起
    然而,建造航母之路,中國走得並不輕鬆。這中間的曲折,可以回看文章田柳觀察|首發福利高清大圖:揭秘遼寧艦的前世今生。把時間快進到2012年9月25號我國的第一艘航母正式交付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命名「遼寧艦」。
  • 井延坡工作室|大國威儀——我軍儀仗隊禮賓服沿革
    井延坡工作室|大國威儀——我軍儀仗隊禮賓服沿革■ 徐平CCTV-4《國家記憶》欄目每晚黃金時間8點正在播出10集電視片《大國儀仗》,陸海空三軍夏服均為開領,前襟四粒扣,上衣兩個帶貼條的胸帶和兩個挖袋;褲子為小囊式馬褲。海軍士兵夏服為水兵服。三軍冬服款式與夏服相同。大衣為開關領,前襟雙排六粒金屬扣,兩個平袋蓋的挖袋,後背有腰帶,中間有兩粒金屬扣,後背下端開衩。冬夏服均配馬靴。夏服材料為70/30毛滌混紡凡爾丁。陸軍為米黃色,海軍為本白色,空軍為天藍色。冬服及大衣材料為70/30毛滌混紡禮服呢。
  • 外媒:衛星圖顯示重要跡象,中國造船廠附近已有一艘大型駁船下水
    作為最先進的海軍裝備之一,核潛艇無疑受到世人的關注。尤其是中國核潛艇部隊特有的神秘感,讓人不得不產生好奇。就在近期,有外媒傳出消息:從衛星圖上顯示重要跡象,中國某造船廠附近已有一艘大型駁船下水。據此西方媒體推斷,中國海軍正在建造新一代核潛艇。
  • 外媒:中國葉門撤僑展示解放軍能成為善意力量
    參考消息網4月7日報導 外媒稱,哈佛大學博士生奧斯汀·斯特蘭奇說:「葉門撤僑行動是最新例證,顯示出中國長期反海盜護航行動在國際海上安全領域具備有價值影響力。其他例證還包括銷毀敘利亞化學武器行動和馬航MH370搜救行動。
  • 大國威儀——我軍儀仗隊禮賓服沿革
    1946年初春,為迎接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上將,展現人民軍隊的力量,中共中央決定組建一支儀仗隊。駐南泥灣的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旅某團挑選了500名年輕、精幹、儀表端正的官兵,編為3個連,組成了我軍歷史上第一支儀仗隊。當時儀仗隊官兵穿著普通的軍衣,由於繁重的作戰、訓練和生產勞動,許多戰士的衣服都打了補丁,直到執行任務那天,才發了一套嶄新的軍裝。
  • 中國海軍正在行動?遼寧艦將得到殲20和蘇35助陣
    蘇-35攜轟-6K戰巡南沙意義重大   就在中國突然宣布遼寧號航母將參加海軍組織的南部海域大規模演習之際,據中國空軍25日發布消息稱,中國空軍近日出動轟-6K
  • 美國航母闖南海,被中國海軍團團包圍!
    前不久美軍又派航母編隊前來中國南海鬧事。 美國海軍發布消息稱,近日,在第七艦隊行動區執行前置部署任務的美國海軍「裡根」號航母打擊群和「拳師」號兩棲戒備大隊在中國南海舉行了大規模聯合高水平作戰演練。
  • 200專家齊聚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就中國海軍力量,展開激烈討論
    日前,美媒有線電視新聞網刊文稱:近年來,中國海軍現代化水平的極速飛升和活動範圍的日益擴大,讓西方對中國海軍的最終意圖產生了隱憂。為此,200多名海軍專家齊聚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就中國海軍力量發展進行了一次「異常」細緻的分析和激烈的討論。
  • 國產航母服役後遼寧艦可能大修,雙航母時代海軍如何「排班」?
    據國內媒體報導,中國海軍唯一一艘航母遼寧艦3月18日再次出海,並於20日自東海南下穿過海峽。這是遼寧艦今年第二次開展跨區訓練。2個月前,中國海軍新年開訓後,遼寧艦就南下穿越海峽,赴南海進行過訓練。梳理一下去年以來關於遼寧艦的公開報導,會發現自去年7月以後,遼寧艦曾有兩次從公眾視野中消失了較長時間,時長均為3個月左右。這在航空母艦的服役期中是比較常見的現象。普遍的規律是,一艘航母1年大約只能保證有1/3的出海時間。那麼在我國首艘國產航母服役後,中國海軍進入「雙航母」時代,那時每年的航母空白期又會是什麼情況呢?
  • 中國力量!再添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外媒:怎麼又是中國?
    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勘探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眾所周知,中國的基建技術在國際上非常出名,得到了眾多國家的認可與支持,更是被稱之為「基建狂魔」。如今再次體現了中國力量!添加了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外媒更是不可思議道:怎麼又是中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外媒:美海軍「羅斯福」號艦員新冠抗體檢測6成陽性
    參考消息網6月10日報導外媒稱,3名美國官員當地時間8日表示,美國海軍對「西奧多·羅斯福」號航空母艦上新冠病毒傳播情況的調查發現,在接受檢測的400名水兵中,約60%的人已擁有新冠病毒抗體。據路透社華盛頓6月8日報導,此前「羅斯福」號航母上的4800名水兵都接受了新冠病毒的檢測,約有四分之一的水兵檢測結果呈陽性。但在今年4月,美國海軍與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開始進行血清測試,以尋找特定抗體的存在。
  • 我國對遼寧號幹了啥?俄軍司令滿面笑容登艦,轉眼就臉色大變
    地球雖然被中國人取名為「地球」,但是實際上地球應該是一個「水球」。地球的地表面積百分之七十都是海洋,所以地球是一個大水球。因為海洋的遼闊,世界各國都有著很大的海洋利益,所以世界大國都需要一支強大海軍來避免被他人「奪食」。在二戰結束之後,各國海軍要想成為一支強大的現代海軍,那麼航空母艦是必不可少的。
  • 顯示大國崛起!全球顯示企業將於7月匯聚DIC EXPO顯示展,吹響中國號角
    每一個顯示產業大國或者強國都擁有一個標誌性展會。日本有FPD觸控展(FINETECH JAPAN),韓國有韓國顯示器產業展覽會(IMID),而中國顯示產業標誌性展會非「DIC EXPO國際顯示技術及應用創新展」(簡稱DIC EXPO顯示展)莫屬。
  • 為全球智慧財產權發展貢獻中國力量(和音)
    12月7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的《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專利申請數量達到140萬件,繼續排名全球第一,是排名第二位國家專利申請數量的兩倍以上。報告同時注意到,中國正在著力引導智慧財產權向提高質量轉變。
  • 人民日報和音:為全球智慧財產權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來源:海外網12月7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的《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專利申請數量達到140萬件,繼續排名全球第一,是排名第二位國家專利申請數量的兩倍以上。報告同時注意到,中國正在著力引導智慧財產權向提高質量轉變。
  • 在印度普通人眼中,中國軍事力量有多強大?印度網友給出真實評價
    一場疫情,讓世界各國看到了什麼是「中國速度」。對此,有人表示:如今中國的綜合實力正在不斷提高,那麼其軍事實力究竟有多強大呢?一直抱有「大國夢」的印度,就曾在其社交網站上做了一項調查:詢問中印兩國的軍事實力究竟哪國更勝一籌?
  • 世界在《大國外交》中感受中國的溫暖與力量
    新華社北京9月3日電 綜述:一個發展壯大的中國能夠為世界作出更大貢獻——世界在《大國外交》中感受中國的溫暖與力量新華社記者六集政論專題片《大國外交》2日在中央電視臺播放完畢,各大融媒體平臺上瀏覽熱度依然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