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中華網「世界觀」文化沙龍現場
李飛:在法國「性」這個話題相對比較開放一些,說到法國的性教育是有多方面的,先是學校的性教育,最後社會上的性教育,法國社會上性教育起到特別重要的作用。比如說一些協會,非政府組織會做一些,提供一些信息的服務,特別是對於那些年輕人,這個也是在政府認同下做的。
法國性教育學校是1973年開始的,有法律讓性教育成為必修課。原則上從小學開始一直到高中每年有三四課的性教育,事實上比這個少。比如說我個人來講,我小學的時候沒有過性教育的課的,我們初中開始,為什麼?因為小學的時候由老師來去講這節課,可能有一些老師比較尷尬的原因,或者不知道怎麼講性教育,就沒有這門課。到了初中和高中的時候有一些專家來我們學校,專門到我們學校講這些課。他們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首先是講一些性傳染病,愛滋病之類的。他們也會講一些比如說男女之間的關係,包括女權,婦女的一些權利,男女平等,性平等。包括暴力事件,家庭暴力,男女暴力這樣的。他們儘量反對一些比如說對於同性戀的一些歧視,對於愛滋病感染者的歧視,在法國中國都一樣,好多年輕人一旦得了愛滋病儘量離他遠一點,碰他就可以得愛滋病,他們反對這些偏見。他們也會促進我們法國的共同價值觀,加強異性共同了解,培養學生的品德社會責任感等等的。
9月20號,李飛在第6期中華網「世界觀」文化沙龍現場
主持人:請劉老師給我們分享一下國際上其他國家有沒有做得比較成功的案例。剛才方剛老師提到同伴教育,我也是剛剛知道有同伴教育,我們成長過程當中是不是也不知不覺地接受了同伴教育?
劉麗青:國際上性教育做得最好大家公認的是歐洲北部一些國家,北歐、瑞典等,瑞典我比較了解,我2000年曾在瑞典學習了三個禮拜,對他們有比較深入了解,他們1950年前後有了非常明確的規定,學校必須開展性教育,而且它也有很明確的教學大綱。它沒有特別的規定好像你用哪一門課,更多鼓勵你融合到各個不同的課程教學裡去,而且是以學校性教育為主,家庭性教育為輔。很多家長也認為自己給自己孩子講性教育就是日常中不是專門坐下來談比較容易,專門坐下來談總是覺得有一點點尷尬,覺得學校做比較好,而且瑞典在學校做得特別好。好的標誌是什麼?經常有人說你好怎麼界定,剛才方老師說咱們中國有很多觀念上的誤差,剛開始別的國家做性教育夜遊很多誤解,如青少年本來沒有性行為你都鼓勵了,本來不會你都教會了。事實是相反的,很多研究證明,他們做性教育的好處在於,第一年輕人推遲首次發生性行為的年齡,而且一旦發生性行為會採取安全性行為,北歐無論是少女懷孕率,還是青年人愛滋病、性病感染率都是最低的。大家還有一種想法英國和美國性教育應該做得很好,事實上不是這樣,美國和英國性教育做得不好,他們少女懷孕率是荷蘭少女懷孕率的6倍,他們做得並不好。瑞典性教育做得好還有一個輔助青少年生殖健康的友好服務,當你要發生性行為的時候,而且知道想要安全性行為的時候,你至少知道到哪獲得安全的服務,瑞典政府支持了兩百多家青少年性健康友好服務診所,這是北歐做得特別好的地方。
同伴教育因為同齡人他們更容易相互影響和交流,而且同齡人所處的生活環境更相似,面臨的問題大家可能更了解,這時候能夠有一些經過比較好的培訓骨幹,由他們在同伴中進行相互的影響有時候會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但是這一些都不能夠代替正規學校的性教育,因為那是一個最好的渠道,最可以系統的連續的開展完整全面的性教育。
主持人:北歐的性教育從幾年級開始進行?他們課程設置能不能給我們分享一下?
劉麗青:瑞典學校的性教育是這樣的,他們從小學就開始,會在各個功課裡頭,比如說學生物的時候可能先接觸到動物生殖發展過程,所以就可以談到。最集中討論這種親密關係、性、包括安全措施可能是初中階段,在瑞典主要是八年級,相當於咱們初二,那個時候各個學校都鼓勵親密關係討論周,或者討論月,在那一個月或者一周裡面,各門課老師都想辦法把自己課結合進去。我去過幾個學校參觀,比如說體育老師在那一個周就會教跳交誼舞、禮儀等等,包括怎麼樣正常生理上接觸。文學課就是咱們說語文課,老師選擇和愛情等等有關的詩歌、文學作品大家討論,還會請相關一些專業人員到學校裡頭討論介紹,包括請一些同性戀組織,各個方面共同討論這樣一個話題,所以是綜合性的,非常有意思。
9月20號,劉麗青在第6期中華網「世界觀」文化沙龍現場
主持人:剛才李飛說到從小學開始設置性教育課程,但實際上沒有那麼多,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有社會觀念或者其他原因嗎?
李飛:我覺得看性教育到底是什麼?劉老師提到一些北歐國家在小學可能開始接觸到一些跟性教育比較相似的話題,我們其實也是。我自己不把這個當作具體的性教育,實際上可能初中開始談一些比較具體的,安全措施或者男女關係之類的。至於你說法國人的新觀念這個也是比較多樣化的,可能有一些家長相對來說比較開放的,有一些是比較保守的,我們國家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有是宗教的因素,中國是沒有的一個因素,剛才劉老師提到美國做性教育做得很不成功,是對的,美國做性教育不成功的原因就是宗教問題,因為宗教群體權利是非常大的,它給這個國家的壓力非常大的,很多學校不敢教比較開放的性教育和比較全面的性教育。
在法國性教育比美國比較開放,法國專門設置一些協會或者有一些獨立的機構,它的目的是給所有法國人統一的性教育,大家背景不一樣,有一些父母比較保守的,可能主張一些純潔什麼的,法國一些未成年人是可以免費看醫生,對女生來說做人工流產有什麼意外懷孕,或者懷疑自己懷孕了,可以去看醫生,是免費的。還有實時打電話是免費的,所有城市都有辦公室可以看醫生。
主持人:這些是公益組織還是政府設立的機構?
李飛:都有,主要是獨立的機構,他們受到政府的一些支持,他們特別受歡迎。
【長按二維碼圖片,即可關注中華網】
更多信息,猛戳↓[閱讀原文]